筆者-小文
魚翅作為中國民間流傳的名貴食品之一,人們食用魚翅的記錄早在古代就有記載了,在《本草綱目》當中是這樣描述魚翅的,「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並肥美,南人珍之」。
而中國古代常說的「鮑參翅肚」中的「翅」其實就是鯊魚的魚鰭,很多人都認為鯊魚的魚翅含有極高的營養成分,而在一些商家的誇大和炒作之下,魚翅成為了許多有錢人都喜歡吃的食物,而香港則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魚翅轉口站及銷售點。
鯊魚作為頂級捕食者之一,有著「海中狼」的稱號,無所畏懼的它們在海裡叱吒縱橫,但也有了一樣畏懼的東西,那就是人類。
自鯊魚的魚鰭被人類盯上以後,大量的鯊魚遭到人類捕殺,在最高紀錄中,人們在一年內的捕殺數量超過了1億條。
在人們的印象中,鯊魚是一種無比兇猛殘暴的生物,它們嗜血且貪得無厭,一旦有獵物在海裡流血,它們在幾公裡外就能聞到血腥味,並為之發狂。
而現實情況是,一條一米左右的鯊魚,它們的鼻子可以聞到4842平方釐米範圍內獵物的味道,但並不會主動捕食,因為鯊魚的主要目標還是蛋白質含量高的生物,在人血和魚血面前,鯊魚明顯會更傾向於後者。
而由於人們長期受到恐怖電影的影響,很多人都認為鯊魚是邪惡的生物,甚至認為殺人的鯊魚就算被趕盡殺絕也不為過,但實際上,在350多種鯊魚之中,僅有30種會無故襲擊人,而每年被鯊魚吃掉的人類僅有個位數。
很多人都相信鯊魚擁有其它食物無可比擬的營養價值,最早的謠傳是鯊魚擁有抗癌能力,即使將致癌物質注入鯊魚的體內,鯊魚也不會患病,反而會將癌細胞吞噬,但其實這不過是謠傳,據研究發現,由於水質被汙染,患上癌症的鯊魚正在增多。
而商家宣傳鯊魚魚翅的第二個賣點就是魚翅的口感,魚翅爽口不沾牙,鮮美無比,而且營養價值高,但其實鯊魚的魚翅不僅沒有味道,而且含有神經毒素,人們吃下的魚翅的營養可能還比不上一顆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