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記者張喬楠編譯報導】又一款新的新冠疫苗將在近期進行人體試驗。位於黑森州朗根的德國疫苗與生物醫藥研究所——保爾-艾裡希-研究所(Paul-Ehrlich-Institut)批准了圖賓根企業Curevac的疫苗試驗許可。
據《法蘭克福匯報》報導,在今年4月底,已有一家美因茨的醫藥公司——Biontech獲得了這項許可。據悉,圖賓根企業Curevac的疫苗試驗在四大測試中心進行,分別位於德國圖賓根、漢諾瓦、慕尼黑以及比利時根特。理論上,醫藥公司還需要得到各地道德委員會的許可,才能最終展開在志願者人體上的試驗。Curevac公司計劃按照三種不同劑量進行疫苗試驗。每種劑量需要56名志願者。
有消息稱,目前每種劑量已有48名志願者接受了疫苗注射,並另有各8人被注射了安慰劑。所謂安慰劑,即不含任何藥物成分的「假疫苗」,不會引發任何藥理作用,在臨床研究中用作對照樣本。三組對照樣本的24名志願者並不知曉自己被注射了「假疫苗」。也往往因為這一點,這類實驗在道德上爭議巨大,因為涉嫌違背志願者的知情權,沒有獲得志願者的事前同意。
Curevac公司招募的168名志願者年齡在18至60歲之間,在相隔數天內先後接受兩次疫苗注射。研究團隊希望研究疫苗的有效性以及潛在的副作用。在人體試驗之前,疫苗已經在小白鼠身上完成了醫學實驗。
與政府的關係引發質疑
Curevac公司的申請在9天內就得到了保爾-艾裡希-研究所的批覆。研究所所長克勞斯·齊楚特克(KlausCichutek)表示,研究所增加了人手,與Curevac公司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且進展順利,因此審核速度較快。雖然加快了審核速度,但不希望有任何調查不充分與工作疏忽。引發外界質疑的原因,是德國聯邦經濟部6月15日即本周一剛剛宣布,以3億歐元注資Curevac公司,並獲取該公司23%的股權。經濟部表示,此舉旨在保護公司特殊時期內不被外國投資者收購,政府不會對公司的具體經營和決策施加影響。6月17日,公司總裁弗蘭茨-維爾納·哈斯(Franz-Werner Haas)也回應了這個消息,強調政府不幹涉公司的商業運營。
而保爾-艾裡希-研究所是德國衛生部的下屬單位,在9天之內快速通過了疫苗試驗的申請,是否跟德國政府的注資入股有關係?保爾-艾裡希-研究所也想撇清外界對此的疑慮。所長齊楚特克表示,審批進展與德國政府無關,「我們是基於科學數據做出的評估。不用懷疑研究所被施加了任何一種形式的影響,或者有涉及相關利益。」
在疫苗研發這個事情上,國內外的競爭對手眾多。Curevac公司技術董事馬裡奧拉·弗廷-姆勒澤克(Mariola Fotin-Mleczek)表示,前期的醫學實驗非常成功,這一階段接受疫苗試驗的參與者,將接受長達一年時間的嚴格監測。
他表示:「我們希望知道,疫苗的保護作用有效期是多久,體內的抗體穩定性有多高。我們對這些數據非常期待。」
仍然可能出現的風險
據Curevac公司總裁哈斯介紹,疫苗試驗第一階段的結果將在今年9、10月間出爐。此後,第二階段試驗將進入更大範圍,志願者人數將達到1萬人。在這個階段,疫苗的藥物劑量基本確定,屆時試驗的目的就是儘可能發現罕見的潛在副作用。
對志願者來說,零風險是不可能的。無論目前的第一階段,還是涉及1萬名志願者的第二階段,試驗在理論上都有可能引發程度不一的副作用,甚至加重病毒感染的情況。志願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亦有可能對疫苗產生超出預期的反應,進而損傷身體器官。
保爾-艾裡希-研究所所長齊楚特克說:「到目前為止,這些風險都沒有出現。」他認為,任何疫苗試驗都必須在風險和利益中拿捏好一個「可接受的」平衡點。
【來源:歐洲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