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粒白血病的異常基因是如何產生的?

2020-11-23 騰訊網

談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自然聯想到一線治療靶向化療藥,關於靶向藥的治病原理,下文進行相關解析。

靶向治療,顧名思義,就像射擊,對準前方的靶子,精準地發射子彈擊毀目標,而避免傷及其他。

靶向藥攻擊的「靶子」,通常就是導致疾病發生的異常基因。

下面我們先來說說慢粒的異常基因是如何產生的:

人體一共有23條染色體,如果其中的9號染色體和22號染色體互相交換了一部分,就產生了新的22號染色體,我們叫它「費城染色體」。染色體就像一條小船,上面承載著多個基因,費城染色體因為發生了前面說的「互換」,船上就出現了一名新船員——bcr/abl融合基因。

bcr/abl融合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是 「酪氨酸激酶」的一種,它會導致造血幹細胞快速自我繁殖並且「永生」,從而產生大量無用的血細胞,慢粒就發生了!

所以,慢粒治療的「靶子」就是bcr/abl融合基因,「子彈」就是我們的靶向藥,它能針對性抑制bcr/abl融合基因產生的蛋白質,從而達到選擇性殺傷白血病細胞的目的,正常細胞因為不存在bcr/abl融合基因,因此不會受到這種靶向藥的影響。

換言之,bcr/abl融合基因產生的蛋白質會發出一種信號,使具有這種蛋白質的細胞比正常細胞繁殖的更快,而且不會自我死亡,因此產生大量異常的白血病細胞。如果把這個信號關閉,這些白細胞就會死亡,慢粒就會被控制。

靶向藥就是關閉蛋白質信號的開關。處於慢性期的患者可以長期的生存下去,而加速期和急變期的患者會加速死亡,縮短自然病程,因此對於慢粒白血病的治療重點主要在病情穩定的情況下阻斷疾病發展惡化。

相關焦點

  • 白血病也能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可治可控,36歲「慢粒」小夥規範...
    他的主治醫生、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黎緯明稱,慢性髓性白血病(俗稱「慢粒」)現在已經能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可治可控,甚至通過規範治療實現「治癒」停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6年規範管理「治癒」白血病2011年4月,周磊發現自己的肚子突然變大了,吃不下飯,到醫院檢查發現脾腫大,白細胞非常高。
  • TKI成為慢粒性首選治療藥物
    在TKI出現之前,慢粒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幹擾素、羥基脲、阿糖胞苷,這些藥物具有抗腫瘤細胞增殖作用、細胞毒作用,使用後可暫時控制白細胞升高、縮小脾臟,但不能延緩疾病的進展。慢粒患者往往很快就會進入加速期、急變期,失去了靶向藥物應用的最佳時機。
  • Ph染色體和融合基因是「什麼鬼」?
    【解答病疑】Ph染色體和融合基因是「什麼鬼」?Ph染色體即費城染色體,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特徵性染色體,本質為9號、22號染色體長臂末端相互易位形成。 同時由於ABL基因位於9號染色體長臂,而BCR基因位於22號染色體長臂,因此上述9號和22號染色體長臂的易位將這兩個本來分開的基因融合到一起產生了異常的
  • TKI類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藥物市場格局及耐藥機制應對策略
    文丨木子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是一種以BCR-ABL 融合基因形成為特徵的骨髓增殖性惡性腫瘤。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可以與該融合基因的ATP位點結合,讓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轉變成為慢性可控疾病。目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也是慢粒白血病治療的主要用藥,伊馬替尼等為代表的TKI也已被認定為慢粒白血病治療的一線用藥。
  • 二代TKI作為一線用藥的時代來臨,豪森昕福讓慢粒患者兩方面獲益
    目前臨床上,靶向治療藥物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的首選,主要針對酪氨酸激酶,獲得分子生物學緩解,使得CML患者的生存期或者是無病生存率更高。伊馬替尼的使用代表了慢粒治療的一個裡程碑,一線伊馬替尼治療慢性期CML的長期結果證明了伊馬替尼的臨床優勢。但是,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不管是醫生還是患者都越來越期望獲得更好的效果。
  • 《我不是藥神》引熱議,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到底是個啥?
    (簡稱慢粒)患者尋求低價仿製救命藥而展開,從而引發了社會對慢粒這一罕見病的關注。而回到疾病本身,隨著治療藥物與手段的進步,慢粒已經不是從前的不治之症,也可像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成為可控的慢性病。近日,記者採訪了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血液病科主任醫師許力,來給大家科普一下相關知識。  發病率逐年升高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骨髓造血幹細胞克隆性增值形成的惡性腫瘤,佔成人白血病的15%,其中位發病年齡為45-50歲。
  •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如何護理?
    什麼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簡稱慢粒,是一種發生在多能造血幹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表現為髓系各個階段細胞的過度增殖,外周血中粒細胞顯著增多並伴有不成熟,在受累細胞系中,可找到Ph染色體和BCR-ABL融合基因。
  • 基因染色體異常的白血病,只能移植嗎?有無其他辦法?
    近些年來,在臨床上對於大多類型的白血病的治癒率都有明顯的提升,特別是兒童急性白血病。但還是存在一部分的患者因為預後不良因素存在而導致治療局限,或是容易病情波動造成不好的治療結果。而染色體突變異常就是其一原因。
  • 基因突變引發致命白血病
    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 就像傳說中的Ikaros在飛向太陽的同時也在迎接自己的死亡,一個同名的基因也給癌症患者帶來了巨大的麻煩。一項新的研究表明,Ikaros基因突變在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 一種生長迅速的難治性癌症——的觸發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研究人員希望這一發現能夠為治療這種疾病提供新的途徑。
  • 基因突變與腫瘤:講述它們的前世今生
    在 BRCA1/2 基因突變導致的同源重組修復功能缺陷腫瘤中,DNA 雙鏈斷裂無法得到準確或有效的修復,替代性和易錯配通路被激活,如典型的非同源性末端連接通路,引起基因組不穩定性增加,從而引起腫瘤細胞死亡 。針對上述機制產生的抗腫瘤新藥奧拉帕利就應運而生。
  • 白血病相關融合基因,您知道多少?
    融合基因概念 融合基因是由兩個或多個基因的編碼區相連,置於同一套調控序列的控制下而構成的嵌合基因。 融合基因的形成機制:染色體重排、異常轉錄。由形成機制可以看出,融合基因能夠驅動腫瘤的發展和向惡性轉化。
  • 關於FLT3基因突變和白血病的防治、治療與思考
    FLT3是白血病細胞中的一種基因變化,準確的說是基因突變。據有關數據表明,AML患者中有20%到30%的人患有FLT3突變。 在FLT3的基因編碼中有一種叫做FLT3蛋白質的物質,它可以促進白細胞生長。FLT3的基因突變會引起白細胞的異常增生。
  • 這幾種常見基因不正常,會影響到白血病治療與預後
    根據目前醫學研究上報導白血病至少數10種融合基因,已經認識到大部分的白血病患者中存在著染色體結構畸變,包括: 一、缺失 二、重複 三、倒位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又發威!科學家發現白血病關鍵基因
    「我們使用CRISPR技術在白血病細胞中進行全基因組篩選,一次阻斷數千個基因。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它使我們能夠識別大量促進白血病生長的基因,並發現可以針對這種疾病的新弱點,」藥理學和醫學系教授、資深作者Tannishtha Reya博士說。
  • 慢粒白血病5年生存率30%躍升至90%!這款靶向藥,還可激活免疫系統!|...
    2001年,世界上第一個針對癌細胞基因突變的靶向藥——格列衛誕生了!這是目前為止長期療效最好的靶向藥物,它不僅讓《我不是藥神》中的慢粒白血病五年存活率從30%飛躍到了90%,同時它沒有出現靶向藥最頭痛的問題:耐藥。為什麼格列衛這麼特殊呢?研究人員發現:原來格列衛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竟然也能意外的激活免疫系統!靶向+免疫,讓格列衛成了「神藥」。
  •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四、器官和組織浸潤的表現 異常增生的白血病細胞對器官和組織浸潤可導致各種臨床表現。 1.淋巴結和肝脾腫大 淋巴結腫大一般無觸痛和粘連,中等堅硬,輕到中度腫大,局限於頸、腋下和腹股溝等處。白血病患者可有輕至中度肝脾腫大,除非慢粒白血病急變,巨脾較少見。
  • 談癌色變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眾所周知白血病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疾病,但是許多人都不清楚白血病是如何引起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白血病的其中一個成員——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 |白血病前期|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造血幹細胞移植...
    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DS),過去又被稱為「白血病前期」,部分患者可以轉化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是一組起源於造血幹細胞,以血細胞發育異常,高風險向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轉化為特徵的難治性血細胞質、量異常的高度異質性惡性血液病。任何年齡男、女均可發病,約80%患者大於60歲。
  • 基因突變與白血病之間有什麼關係?
    基因突變所致白血病?關於基因突變與白血病之間的聯繫,下文以「ALL」為例開展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