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兩個炒菜,它們絕對是美味可口。
第一個,蒜香炒蘑菇:
中式的菌菇料理通常講究滑嫩,手法以燉、燴、油燜為主,少見大火幹煎或燒烤形式。這裡示範是較西式的做法,蘑菇切大塊,用黃油和蒜片煎炒。由於蘑菇會出水,如果量多或鍋子偏小的話,水分揮發得比較慢,一定要耐心等待大火把水分燒乾,進而把蘑菇表面煎至金黃,產生更豐富的焦香。由於蘑菇特別吃油吃鹽,油鹽絕對不能少,再配上大蒜和檸檬吊它本身富含的鮮味,簡簡單單就非常可口,而且肉感十足。
材料:香菇:1包(約250克) 蘑菇:1包(約250克) 橄欖油:1大匙 黃油:2大匙(約30克) 大蒜:2瓣,切片 鹽:適量 黑胡椒:適量 檸檬汁:1大匙 歐芹:1小把,切碎
做法如下:1/香菇、蘑菇洗淨瀝乾,切大塊。2/炒鍋或平底煎鍋以大火預熱,加入橄欖油和黃油炒香蒜片,接著倒入香菇、蘑菇炒拌均勻。撒鹽、胡椒,加檸檬汁繼續拌炒。3/待香菇、蘑菇滲出的汁水燒乾後,偶爾翻炒一下,直到表面煎至金黃微焦。品嘗後調整鹽量,撒歐芹即可起鍋。
第二個:培根炒孢子甘藍
看過長得像迷你捲心菜的孢子甘藍嗎?這菜很苦,不少人拒之於千裡之外,但其實我一直認為苦味可以是美好的,它強化其他味覺,讓鹹甜酸辣變得更鮮明,回味也更深刻,關鍵在於怎麼烹調。過去大家以為長時間水煮可以去除孢子甘藍的苦味,怎知那除了讓青蔬變得軟爛泛黃難以下咽,還更加釋放菜葉裡苦澀的硫氰鹽,完全是反效果。
目前廚界的共識是:越苦的蔬菜越需要大火快速烹調:火烤、幹煎、快炒、油炸都可以。為了讓蔬菜能在短時間快熟,切得細薄就變得很重要,而且調味必須豪放一點,鹽不能少,大蒜辣椒可以多放,醋或檸檬也有加分效果。整套做法老實說很有中式烹調的風格,為此我特別引介這道近年來很流行的培根炒甘藍絲做法,吃起來有點像蒜苗臘肉或培根捲心菜,又脆又香,搭配中餐西餐都合宜!
材料:孢子甘藍:1把 橄欖油:2大匙 培根:2~4片,切丁 大蒜:2~3瓣,切片 辣椒:1~2根,切斜段 鹽:適量 黑胡椒:適量 檸檬汁:少許
做法如下: 1/孢子甘藍菜沿經線剖半,切面平貼砧板,切成細絲(粗硬根部捨棄)。2/中大火起油鍋,拌炒培根至微焦後加入蒜片、辣椒、黑胡椒爆香。接著轉大火,放入甘藍菜絲,撒一把鹽,擠少許檸檬汁,拌炒至菜絲稍微萎縮。用鍋鏟將甘藍菜絲撥散平鋪於鍋底,使部分菜葉煎至微焦以增加口感層次,再炒拌均勻即可。|補充|1這道菜拌炒煮熟的義大利管面或螺絲面也非常好。2如果買不到孢子甘藍,可用捲心菜苗代替。
大家喜歡不喜歡這兩道炒菜呢?特別是第二個,苦的食材,不一定就不好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