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需處理好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的關係

2021-01-08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朱宛玲):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的經濟工作部署了八項重點任務,其中第二項就是「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這項工作為什麼重要?在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過程中又要注意些什麼?在近日舉行的2020-2021中國經濟年會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對此作了詳細解讀。

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作為明年經濟工作八項重點任務之一。苗圩指出,今年以來,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經歷了年初保供到年底轉正的巨大變化。回顧中國製造業經歷的這場嚴峻考驗,苗圩指出,疫情讓我們認識到,門類齊全的製造業非常重要。「在抗疫過程當中,我們對全國的醫療物資進行了摸底,我們除了心肺復甦機(Ecmo)國內還沒辦法生產之外,其他的產品無論是呼吸機還是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我們都有多家企業在生產。而且正是這些醫用防護服、醫用口罩,在這次疫情防控的攻堅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苗圩指出,產業鏈體系形成有其自身的規律,不會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總體上來看,中國製造業綜合優勢並沒有發生根本的改變,完整產業體系和超大規模內需市場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他對於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充滿信心:「企業家不會被某些人的個人想法所左右,他一定會按照經濟規律去辦事。另外產業鏈的形成還不是一家企業就能決定的,有可能你把產業鏈轉移了,別的企業趁機會進來,失去的市場如果再想奪回來,那付出的努力會加倍。對於產業外遷的問題我並不擔心,對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更是充滿信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苗圩認為,在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過程中,首先要處理好自主創新和開放合作的關係。「我們這裡說要強調自主可控,就是要不斷的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守住關鍵時刻不掉鏈子的這個底線。但是我們還要堅持在開放的條件下發展自己,在多領域、全方位的開放過程當中推進自主創新,絕對不能搞關門主義,不能放棄甚至排斥國際合作。」

苗圩指出,中國還需要處理好單點突破和完整產業鏈構建之間的關係,強化系統觀念,發揮好產業鏈『鏈主』企業的作用,加強上下遊企業之間在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上的深度合作;同時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發揮人才的作用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們在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除了給資金、給土地、給財稅政策的支持外,更要注重製定專門的人才政策,解決人才落地的各種問題。」

相關焦點

  • 創新鏈「牽手」產業鏈 國鴻氫能助力行業國產化與自主可控
    創新鏈「牽手」產業鏈 國鴻氫能助力行業國產化與自主可控新華網  作者:  2020-10-22 10月18日,以「中國鴻·芯時代」為主題的國鴻氫能新品發布會在佛山禪城召開
  • 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國科技開放創新與自主創新的經驗教訓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發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作為科技趕超國家,在某些科技領域,我國逐步具備了一定的高端技術研發能力;在少數領域,甚至已經突破了在美國主導的國際科技創新分工體系下對我國的科技分工定位,觸動了美國主導的科技分工利益。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所面臨的國際上的科技封鎖和控制更加嚴厲。因此,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一直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科技創新的路徑上需要處理的重大關係。
  • 從部委2021施工圖看產業鏈供應鏈保障
    原標題:政經有話說|從部委2021施工圖看產業鏈供應鏈保障   歲末年初,各個部委密集發聲,在交出2020年「答卷」的同時描摹了2021年全年的工作路線圖。
  • 自主創新是中國核工業之魂
    中核集團還積極參與核聚變國際合作,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項目的重點支持單位之一,承擔了ITER的一系列設備材料研製供貨任務,並與國際原子能機構、法國、德國、俄羅斯等30多個國際組織和國家的科研機構、大學、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
  • 蘇州市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優劣勢研究
    蘇州作為一個因製造業輝煌而實現經濟騰飛的城市,清晰地體察到自主創新是未來競爭的利劍,順應宏觀經濟環境變化以及自身發展的需要,市委、市政府適時出臺了「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行動計劃」等四大行動計劃,力爭在產業集聚的高平臺上積聚創新能量,實現從「蘇州製造」到「蘇州創造」的跨越。
  • 液晶分會權威解讀DIC 2021全新主題 助推顯示產業鏈開放交流 協作...
    要推動我國顯示產業的科技創新,就必須加強自主創新,擴大開放,促進國際交流。利用專業會展平臺,是一個有效促進全球產業交流與合作的方式。DIC 2021將雲集來自全球顯示產業的精英和全產業鏈企業,通過專業論壇、展覽展示、創新產品發布等多種形式,展示產業最新成果,在展會上,上下遊企業之間可以進行貿易洽談、獲取新的合作機會,開拓思維,把脈全球顯示產業,激發創新活力。
  • 中國具有自主可控的甲醇燃料電池技術
    文件明確了甲醇汽車產品發展方向:一是我們有完整的自主可控甲醇燃料電池技術體系,二是我們有相對健全的甲醇燃料電池產業基礎,三是我們有甲醇燃料電池移動和固定應用的市場準入機制。落實黨中央提出「六穩」和「六保」的國民經濟發展戰略,甲醇燃料一定會承載保能源安全的特殊使命。
  • 增強供應鏈安全助力打造中國生物醫藥「晶片」
    「但我們也依舊看到,大部分高端產品的核心技術和關鍵原材料依然被國外壟斷,此次疫情更是加劇了逆全球化的進程,生物醫藥供應鏈資源要素的國外高依存度,不僅將導致生物醫藥產業鏈的風險增加,同時也制約了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火石創造CEO楊紅飛分析說,我國生物醫藥原材料大部分已國產化,少部分門檻產品完全國產化尚需時日。檢驗儀器的差距大,距離全面國產化,尚有很長的路要走。
  • 南網加快構建電力數字供應鏈新生態(數字電網)
    11月25日,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長孟振平在該公司首屆供應鏈合作夥伴大會上表示,作為能源電力領域的骨幹央企,將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搶佔全球能源技術制高點,助力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  記者獲悉,在此次供應鏈合作夥伴大會上,100多家供應商聯合發起倡議,共同打造現代化能源電力產業鏈供應鏈,暢通能源大循環,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 自主研髮結碩果 中國上市公司平均研發費達1.47億
    對此,需著眼於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對現存問題加以解決,進一步增強自主研發能力、深化對外開放合作、完善制度體系建設,切實提升我國高技術產業的創新能力及其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中的地位。增強自主研發能力推動高技術產業更好發展,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增強自主研發能力為著力點,處理好政府、市場、社會之間的關係,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以新視野、新理念、新思維,通過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逐步完善激勵創新的體制機制,消除制約創新的各類障礙。一方面,要創新技術研發組織模式,構建更加開放的創新生態系統。
  • 5G發展需建立自主可控的網絡安全體系
    原標題:5G發展需建立自主可控的網絡安全體系   在日前舉辦的2020年中國網絡安全
  • 北鬥導航產業鏈深度報告:百分百自主可控,能否晉升導航頭牌
    未來,北鬥系統將持續提升服務性能,擴展服務功能,保障連續穩定運行,進一步提升全球定位導航授時和區域短報文通信服務能力,並提供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全球短報文通信和國際搜救等服務。未來,北鬥系統將持續提升服務性能,擴展服務功能,保障連續穩定運行,進一步提升全球定位導航授時和區域短報文通信服務能力,並提供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全球短報文通信和國際搜救等服務。
  • 時空道宇供應鏈產品,賦能開放共贏生態
    航天供應鏈,是圍繞太空飛行器所配套的產品及應用服務的供應商,組成的具有航天應用全產業配套能力的網鏈結構。,除此之外,為了提高遙感載荷圖像的信噪比,採用了數字TDI增強的方式,可以使遙感圖像得到數倍的提升,同時為了減小數據下行的壓力,使數據落地時間縮短,給用戶帶來更好的衛星應用體驗,該遙感載荷還增加了數據壓縮功能,可提供無損和有損兩種壓縮方式。
  • 徐冠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根本
    但同時,產業層次低、發展不平衡和資源環境剛性約束增強等矛盾愈加凸顯,處於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緊要關頭。    「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不僅取決於經濟總量、領土幅員和人口規模,更取決於它的創新能力。」徐冠華認為,我國正處於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    「展望中國未來發展,我們信心十足。」
  • 高素梅:進口高科技產品,發揮產業鏈互補優勢
    這是因為我們目前還生產不了這些產品,進口高科技產品是為了滿足我國百姓的消費升級需求,也有利於我國自主開放創新,促進產業發展,更好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執行秘書長高素梅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從加工走向製造進而走上創造,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但在高端技術、高端設備、高端原材料等方面仍有不足。
  • 天基網際網路:自主可控的新高地
    當前,國際形勢複雜,中國實現自主可控的需求十分強烈,衛星導航系統事關國家安全與國民經濟運轉,是實現自主可控的關鍵領域之一。2019年,北鬥三號系統全球服務核心星座部署完成,2020年將完成全系統建設,實現滿星座運行服務。
  • 加強生態基礎建設,促進應用自主創新
    隨後他回顧了中興通訊三十四年來的自主創新之路,從晶片到工業級OS,從金融級自研資料庫到高可用融合雲,以應用推動核心硬體軟體持續創新是中興通訊的第一生產力,中興通訊與業界領先的技術/行業企業攜手合作,凝聚各方力量,促進產業鏈聚合,形成開放的、良性的生態圈。
  • 中央財經委員會:增強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
    會議聽取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上海市、廣東省、遼寧省關於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問題的匯報,聽取了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工程院關於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問題的匯報。會議指出,當前我國區域發展形勢是好的,同時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
  •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鞏固和擴大「二次創業」成果(太原)
    為進一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鞏固和擴大「二次創業」成果,更加充分地發揮高新區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制定既富有前瞻性又切實可行的「十一五」規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自主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  主要表現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企業、產品、專利都較少,多數產品附加值偏低,競爭主導力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