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支持、鼓勵女性擁有自由追逐幸福的權力

2020-12-06 星落澤洋

1940年,13歲的馬爾克斯搬到了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在波哥大生活了七年之後,20歲的他考上了波哥大大學的法律系。但馬爾克斯心中真正熱愛的是文學,他在大學期間閱讀各種各樣的書籍,歷史、哲學、詩歌,並且開始嘗試自己創作。

1961到1967年間,馬爾克斯一家居住在墨西哥。1967年,馬爾克斯寫出了那本震驚世界的《百年孤獨》。

小說講的不僅僅是一個家族史,透過馬爾克斯的講述,我們能感受到書中涉及的主題也是整個人類永恆的話題,即:戰爭、和平、愛情、孤獨的本義、以及男人和女人等等。

馬爾克斯童年時,生活在一個大家族中,從小就被很多女性包圍,上學時,總是很有異性緣。他是這樣評價成長中碰到的女性的:她們個性堅強,心地善良,用人間天堂中一種自然不做作的態度對我,是她們鑄就了我的性格和思維方式。

受生活環境影響,馬爾克斯不僅對女性有非凡的洞察力,還能發自內心地欣賞她們身上的閃光點。在小說中,能感受到他將生活中崇拜、欣賞的女性形象和角色糅合在一起,融進了故事中。他毫不吝嗇地謳歌、讚美女性的優秀品質,用獨特的眼光來欣賞她們的美麗,同時也為女性應該享有自由的靈魂吶喊和支持。 今天,就從這幾點結合馬爾克斯生活中感性溫情的一面淺談《百年孤獨》對女性角色的塑造和闡釋。

女性力量: 家園的守護者,心靈的撫慰者

在馬爾克斯心裡,女人的作用不可估量,他認為女性身上有一種天然的力量,這股力量使她們成為了家園的守護者,也是心靈的撫慰者。

家園的守護者

說到女性力量,就不得不提到一位重要人物:烏爾蘇拉,她活了近120歲,是見證整個家族存亡的關鍵人物。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烏爾蘇拉,家族絕不會經歷百年之久。她承擔了女人重要的身份象徵,即:母親,她是家園最重要的守護者。

烏爾蘇拉有一句經典臺詞:"只要上帝還讓我活著,這個淨出瘋子的家裡就缺不了錢"。

這句話一直貫穿全書,而烏爾蘇拉為此操勞了一生:

在丈夫沉迷於各種奇怪的實驗室時,烏爾蘇拉一肩挑起生活的重擔和養育子女的責任。在生活最困難時,是她起早貪黑地經營餅乾店,支撐起一家的夥食。又在短暫平靜的歲月中,憑一己之力將生意擴大,成為全家賴以生存的產業。是烏爾蘇拉未雨綢繆,用一生的積蓄擴建房屋,為家族的生存繁衍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除了烏爾蘇拉外,還有其他女性,也帶著烏爾蘇拉的影子,好像是一種天然的母性本色一樣,雖然不是很典型,但仔細觀察都有這樣的品質:比如忙忙碌碌到老,實在幹不動了,靜靜離開的索菲亞。她的力量就像涓涓細流,雖不惹眼,卻不容忽視。連原本"計劃"讓她得傳染病而離開的馬爾克斯,都因為"不落忍"而為她改變結局。

正是以烏爾蘇拉為代表的這些女人,用她們強大的女性力量保護了家族裡那些帶來的所有破壞。

馬爾克斯曾說,烏爾蘇拉不僅是他心中完美女性的象徵,書中這些擁有這一特質的女性,也是他成長經歷中,以及拉丁美洲大部分女性的縮影,比如自己的母親和妻子。

烏爾蘇拉等女性角色的性格塑造,既象徵了女人身上與生俱來的可貴的女性特徵,也映射了馬爾克斯的母親和妻子,以及像我們生活中的大部分女性一樣,看似柔弱,其實堅不可摧。雖然在特殊時代背景下,女人們不能像男性那樣擁有同樣的權力,卻發揮了比男性還重要的作用,她們才是家園最重要的守護者。

心靈的撫慰者

如果說,烏爾蘇拉代表著女性堅毅的一面,是家園的守護者,那麼庇拉爾則代表了女性柔軟溫暖的一面。她雖然不是被著重描述的角色,但對家族來說,跟烏爾蘇拉有著同樣重要的作用。庇拉爾不僅是家族男人的性啟蒙者,也是他們脆弱時心靈的撫慰者。

庇拉爾雖是家族後代最重要的繁衍者,但因身份特殊,不被烏爾蘇拉認可,卻從未有過野心想要進入這個家庭。她身份卑微,卻永遠熱情洋溢,積極地生活著,用自己特有的堅韌給別人帶來溫暖。庇拉爾總能透徹地看穿家族男人的內心,了解他們的需求,關鍵時刻不惜花掉半生積蓄,給予指引,為他們迷失的心靈帶來一絲撫慰。在庇拉爾身上,不僅能感受到生的希望,也看到了女性特有的溫暖。

雖然庇拉爾出身不同,但身上那份女人特有的堅毅和溫暖的女性特徵也同樣值得被讚揚。通過對庇拉爾這一特殊身份女性角色的塑造,能領會到馬爾克斯對女性充滿尊重和善意,他對女性的觀察既感性又敏銳:既同情庇拉爾,又能冷靜地剝離時代對個人造成的傷害,以獨到的眼光發掘、欣賞她身上屬於女性的獨有的優秀品質和魅力,這是馬爾克斯創作境界的另一個高度。

馬爾克斯在自傳中曾說道:

我這一輩子,無論何時,仿佛總有一位女性拉著我的手,在混沌的現實中摸索前進,她們只須藉助少許光亮便能辨清方向;在認識現實方面,和她們比較起來,男人就大為遜色了。我的這一看法最後竟變成了一種感覺,也可以說,幾乎成了一種迷信:只要我置身婦女中間,我就感到我不會遭遇任何壞事。婦女使我產生某種安全感,而如果沒有這種安全感,我這輩子所做的美好的事情一件也做不了。我認為,我尤其不可能寫作。

馬爾克斯和妻子梅塞德斯

支持、鼓勵女性擁有自由追逐幸福的權力

對情愛和幸福擁有自由追逐的權力,是男女平等最重要的象徵之一。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女性地位遠遠無法和男性相比。百年家族史中,同樣訴說了社會對女性存在的不公,並由此產生了各種錯亂的情慾而帶來的悲劇命運。這其實是馬爾克斯對女性不對等的社會背景的一種無聲嘲諷。

比如,庇拉爾與長子何塞·阿爾卡蒂奧發生了關係懷孕,卻得不到家族認可,後來,又與阿爾卡蒂奧的弟弟奧蕾莉亞諾·布恩迪亞再次出現了情愛關係。諷刺的是,她雖得不到認可,家族卻因她才得以繁衍後代。

梅梅和馬烏裡肖·巴比倫相愛時,卻被母親費爾南達橫加阻止、設計。最終,男方慘死於莫須有的罪名中,梅梅遠走他鄉。 也許是為了對命運不公發起反抗,梅梅將愛情的結晶送回了故鄉,而她的兒子卻和自己的親妹妹阿瑪蘭妲·烏爾蘇拉發生了戀愛關係。終於,老祖母烏爾蘇拉擔心了一輩子的事,還是發生了:她誕下了家族中最後一名孩子,這名孩子卻長著奇怪的豬尾巴,正在被螞蟻吞噬……

最諷刺的是,馬爾克斯卻這樣形容:他是家族中唯一一個因愛結合而來到人世的孩子。

這本珍藏精裝版的《百年孤獨》你領悟孤獨的真諦。感受人生,何樂而不為呢?

全書原價79元,精裝版,現價38元,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是一頓午飯的支出,想了解更多點擊下方!

相關焦點

  • 葉嘉瑩:「詩的女兒」的「百年孤獨」
    本報記者白佳麗攝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白佳麗、孫麗萍)10月30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詩的女兒」的「百年孤獨」》的報導。詩經離騷、唐詩宋詞,千百年來流轉在中國的土地上,根植於人們的精魂中,構建起屬於國人的詩詞宇宙。百年來,一位「穿著裙子的士」,在動蕩流離中被詩詞拯救。而詩詞,又在她如唱如訴的吟誦中,一筆一字的註解裡,重新復活。
  • 深度解讀《百年孤獨》: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時代讓孤獨永恆
    對於這百年間生在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上的人來說,孤獨與生俱來,儘管他們孤獨的具體表現並不相同,但在時代的背景下殊途同歸,不同的生命軌跡全部歸於孤獨,時代讓孤獨成了永恆。那麼一定有人很奇怪,為什麼孤獨能夠成為《百年孤獨》中的普遍境況?
  • 為什麼我支持女性爭取子女冠姓權
    當我說,我支持「女性爭取冠姓權」時,我支持的是「媽媽可以讓孩子隨自己姓」,而不是「媽媽只能讓孩子隨自己姓」。如果你因為一位媽媽沒有讓自己隨母姓,就攻擊一位媽媽,那說明在你心裡,子女冠姓權,並不是女性可以擁有的權利,而是一個女性必須履行的義務。
  • 100本世界經典名著-《百年孤獨》
    在《百年孤獨》發表之前,馬爾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壇之外並不廣為人知。《百年孤獨》剛一面世即震驚拉丁美洲文壇及整個西班牙語世界,並很快被翻譯為多種語言,馬爾克斯也一躍成為名噪一時的世界級作家,並在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對權力最看重的三大生肖,成為人上人,享受至高無上的權力!
    對權力最看重的三大生肖,成為人上人,享受至高無上的權力!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欲望,都有自己想要的東西,而這三大生肖,最想要的就是權力,他們追求至高無上的權力,想要成為人上人,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醫生都特別辛苦。
  • 楊瀾:女性是「更高級」的生物
    可她想來想去,就是搞不懂這字面後的潛臺詞,「這個『權』,是權利,還是權力?如果是指女人應享有與男性平等的機會和權利,我就是女權主義者。如果是指用對立的態度向男性奪取『權力』,或是忽略性別差異,要求女人做和男人同樣的事才能平等,我就不能認同。」楊瀾的確對女性話題充滿熱情。
  • 加西亞·馬爾克斯:活著為了講述|作家|孤獨|加夫列爾·加西亞...
    他用活蹦亂跳的生花妙筆,譏諷金錢的傲慢、物質的木訥、權力的孤獨,他替人類惋惜愛的缺失、生命的呆滯、靈魂的枯萎,他傾盡全力描繪孤獨的本質與派生,卻又滿懷悲憫地試圖用愛的詩句拯救這無藥可救的孤獨。《百年孤獨》19671982年,馬爾克斯因《百年孤獨》的世界性轟動效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世界級文學大師的地位,西班牙語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
  • 化身孤島的鯨,孤獨中自由
    它沒有同類,是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但它沒有放棄大海,從千裡外的太平洋遊到大西洋。縱然吶喊25年也無人應答,但大海的浩瀚壯美,它比任何鯨魚都清楚。曾經聽過一句話「當鯨魚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屍體最終會沉入海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一個名字--鯨落。一座鯨魚的屍體可以供養整套生命系統長達百年。這是它留給大海最後的溫柔。」
  • 《百年孤獨》:百年瞬息即逝,無盡輪迴中體味孤獨才是生命的永恆
    《百年孤獨》出版,在阿根廷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儘管馬爾克斯生前佳作很多,但《百年孤獨》在今天仍佔有不可撼動的地位。作家餘華曾這樣評價:在那些剛出版就暢銷的文學作品裡,有些與世長存,比如《百年孤獨》;另一些則銷聲匿跡,也就沒有比如了。
  • 豆瓣9.2《海蒂和爺爺》:愛救贖孤獨,勇敢才能遇見真實的自己
    相互陪伴的日子裡,海蒂越來越快樂,爺爺越來越溫和,兩個孤獨的靈魂,相互治癒了彼此。於海蒂和爺爺而言,海蒂的陪伴,讓爺爺從失去兒子的不幸中走出,有了幸福的晚年;爺爺的疼愛,海蒂擺脫了失去雙親,流離失所的痛苦,開始了快樂的童年。
  • 《百年孤獨》濃縮成經典10句話,看清孤獨本質,值得反覆回味!
    如果你沒有看過《百年孤獨》這本書,那一定聽過這本書的名字。這本書被紐約時報稱為「繼《創世紀》之後,首部首部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作者馬爾克斯也因此拿下諾貝爾文學獎。據不完全統計,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至少已被翻譯為35種語言,累積出版總量更無從計數,按作者自己的說法,"如果把讀過此書的人聚攏在一個國家,那它的人口排名可以位居全球前二十。"整本書中,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從家族第一個霍賽阿卡迪奧,到最後一個具有家族明顯特徵的奧雷良諾。
  • 《百年孤獨》:百年瞬間即逝,生命的永恆是在輪迴中體味孤獨
    《百年孤獨》對於大家來說一定不陌生,喜歡它的人有很多彩虹屁要講,而不喜歡它的人一看到書的封面就開始進入自閉模式。莫言把它當做是引路人,他說"我讀《百年孤獨》這本書第一個感覺是震撼,原來小說可以這樣寫,緊接著感覺到遺憾,我為什麼早不知道小說可以這樣寫呢?"而在網上,很多人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如果這一輩子只能讀一本書,那我選《百年孤獨》。到底這本書有多優秀才會讓眾人給予這麼高的評價?
  • 《百年孤獨》:燦爛終將寂寞償還,十句話概括一生,寫盡人生孤獨
    人年齡越大,對這個世界看得越通透,越覺得孤獨,這種孤獨不是午夜夢回獨自一人的彷徨,是知曉自己就是一個單獨的個體的悲涼。我們面對同一件事有不一樣的感受,是我執著於某事而你卻不理解我的激情,是環境造就了我們的差異以至於我們永遠無法相互理解。就是哪一點兒無法分享的東西,造就了我們每個人的百年孤獨。
  • 《百年孤獨》有何魅力?其中的10句話,開頭第一句就讓人落淚
    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所寫的《百年孤獨》無疑就是其中的典型。據說大多數人沒能順利讀完這本書,都是在第一頁就卡住了!翻開書就被眼花繚亂的人名嚇退了,但是讀完的人,卻又把這本書說的特別好。於是硬核老爸就翻翻自己的書房,發現壓箱底的書,就是這本名著《百年孤獨》。
  • 《百年孤獨》: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生未百年,死不孤獨
    我的答案是《百年孤獨》。《百年孤獨》是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醞釀十幾年,用2年時間寫出的作品,1967年作品一發出,在拉丁美洲乃至全球引起巨大轟動。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社會歷史圖景的鴻篇巨著」、「值得全人類閱讀的文學巨著」。馬爾克斯的成名作,代表了20世紀魔幻現實主義的最高成就的文學巨著。
  • 《百年孤獨》:馬爾克斯的天才構思與偉大孤獨
    《百年孤獨》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加西亞·馬爾克斯,以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將布恩迪亞家族在馬孔多小鎮的百年興衰榮辱展現出來,代代相傳的命運如同被詛咒一樣,相似的名字代表著相似性格,最終都難逃那羊皮卷上的孤獨。
  • 《百年孤獨》:孤獨文字穿越過去、現在和未來,超越時空感懷萬千
    《百年孤獨》就是這樣一本神奇的書。記得曾經看過一篇關於它的文章寫道:有人從《百年孤獨》中領悟到孤獨;有人從《百年孤獨》那裡學習到了寫作技巧;有人從書中讀到了歷史;有人透過每個人的人生,感受到歲月的無常……也許,此時此刻,我在書中標註了些許感悟,時隔多年之後,重新閱讀這本書,自然也會有不同的感悟。
  • 婚嫁自由、有才有顏,宋代女性社會地位真的低嗎?
    宋代婦女參與社會生活程度大,職業女性多,女子在受教育、婚姻等領域的權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這其中固然不能全部歸功於理學,但它也並沒有一直扮演一個反派的角色。理學強調父為子綱,而家庭中母親的權力來源於父親。這樣,孩子對母親的不孝,不僅是個人的道德問題,而變成了對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反抗,對總體的社會價值觀的背離。寡母在這個時候,不僅是慈母,而變成了父親的未亡人,是父權的代表。
  • 《百年孤獨》最經典的一句話,不足20個字,卻深刻地寫盡人生孤獨
    你一定要去讀讀《百年孤獨》這本書,「孤獨」是這本書的永恆主題,書中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作者加西亞也因為《百年孤獨》,在1982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被稱為世界級的文學大師。
  • 日本孤獨經濟的崛起:論孤獨與財富的相關性
    △ 《孤獨的美食家》第八集豆瓣評分一個人吃飯又悽涼又沒勁,五郎叔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帶著這個好奇心,我把此劇從頭到尾刷了一遍。不得不承認,五郎叔確實把一人食吃得既幸福又滿足,正能量爆棚。叔在接受採訪時也說了這麼一句真理:「孤獨也是有正能量的,它代表著每個人所能擁有的自由和獨立。」看來,叔在這八季裡,吃出了哲學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