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下腋路臂叢神經阻滯(楊海林)

2020-12-07 健康界

1.禁忌症:穿刺部位有炎症或感染

2..解剖

臂叢(brachial plexus)是由第5—8頸神經前支和第1胸神經前支的大部分纖維組成,經斜角肌間隙走出,行於鎖骨下動脈後上方,經鎖骨後方進入腋窩。

臂叢的支分布於胸上肢肌,上肢帶肌、背淺部肌(斜方肌除外)以及臂,前臂、手的肌、關節、骨和皮膚。組成臂叢的神經根先合成上、中、下三個幹,每個幹在鎖骨上方或後方又分為前、後兩股,由上、中幹的前股合成外側束,下幹前股自成內側束,三幹後股匯合成後束。三束分別從內、外、後三面包圍腋動脈。                        

腋路臂叢動脈與神經關係橫切面圖 圖一

圖二

圖三

正中神經、尺神經和腋動脈的三維關係圖  圖四

3.探頭的選擇

選擇7—13MHz高頻探頭

4.體位

患者平臥去枕,患肢外展90度,屈肢90度,手背貼床且靠近頭部行軍禮狀,完全顯露腋窩

5.常用局麻藥

1)1%利多卡因。

2)2%利多卡因+1%羅哌卡因混合液。

3)0.5%羅哌卡因。

以上藥液內可加入1︰20萬腎上腺素。

6.穿刺點的選擇

探頭置於腋窩近端,找到腋動脈,探頭沿腋動脈向遠端移動,找到如圖所示的動脈、神經解剖層次非常明顯的超聲影像圖(圖五),穿刺針沿肱二頭肌外緣作平面內穿刺(圖六)注藥之後如圖(圖七),最後做好肌皮神經的阻滯(圖八)

圖五

圖六

注射藥液後的動脈周圍神經清晰可見 圖七

肌皮神經  圖八

【活動來啦】

「護理創新我有一套」第二輪活動來了!鑑於第一輪活動仍有不少護士申請參加,但由於時間問題而遺憾錯過,現健康界搭建平臺啟動第二輪,徵集全國護士臨床創新技能。情系患者,心靈手巧的你,快向健康界全平臺240萬用戶秀出你的創新發明吧~戳此即刻參加活動

相關焦點

  • 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術的臨床應用
    近年來,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和快速發展,臨床醫師可以通過超聲顯像觀察外周神經及其周圍結構,並在超聲實時、動態引導下穿刺到目標神經周圍,精準地實施神經阻滯,避免了對周圍重要組織結構的損傷,減少了併發症的發生機率,提高了阻滯效率。本文就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術的臨床應用進行綜述。
  • 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的應用現狀及研究進展
    1.3超聲引導下的臂叢神經阻滯 臂叢阻滯在臨床適用於上肢的手術麻醉以及導管留置後的鎮痛等。Yoshida等將超聲引導下閉孔神經阻滯術分為局部和全面阻滯,與全面阻滯比較,局部阻滯的麻醉藥物劑量較小,局部阻滯效果較好,能較好阻滯閉孔神經。
  • 【專家共識】2020版外周神經阻滯併發症防治專家共識
    (1)常見原因:臂叢走行過程中與血管關係緊密。①肌間溝臂叢神經在C7橫突水平與椎動脈伴行。②在鎖骨上區,神經圍繞鎖骨下動、靜脈走行;同時有頸橫動脈和肩胛背動脈穿過。③在鎖骨下區,除神經圍繞鎖骨下動、靜脈走行外,還有胸肩峰動脈和頭靜脈穿過。④在腋窩區域神經伴腋動靜脈走行,而且易出現多支變異動脈和靜脈;腋路臂叢阻滯時,表淺的血管容易被超聲探頭壓迫而顯像不清晰。
  • 高頻超聲在細小神經診療中的臨床應用
    鑑別耳大神經最好的初始位置即胸鎖乳突肌中部的內側深部,在探頭橫切放置後,以稍微斜向頭側或足側的方式調整探頭,可清楚地識別耳大神經的深部走行。在超聲引導下有針對性地對耳大神經進行阻滯,可以降低麻醉劑用量,減少穿刺次數,增加成功率。
  • 神經阻滯鎮痛在乳腺癌術後疼痛管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目前常見的區域鎮痛包括胸部神經阻滯、肋間神經阻滯、椎旁神經阻滯、臂叢神經阻滯和星狀神經阻滯。乳腺癌手術後,使用嗎啡進行靜脈患者自控鎮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疼痛管理的患者中,聯合應用超聲引導下T4水平的豎脊肌平面阻滯(0.25%布比卡因20mL)能減少術後24h內嗎啡用量。
  • 柴彬:超聲引導喉上神經阻滯的臨床思維
    超聲引導喉上神經阻滯,主要用於清醒氣管插管的輔助麻醉,即阻滯喉咽、會厭、舌根、梨狀隱窩以及聲門裂以上的黏膜,讓患者更加耐受氣管插管,不會引起劇烈嗆咳,讓麻醉醫生處理困難氣道時更加遊刃有餘。圖2 阻滯神經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的常規做法(1)超聲引導雙側喉上神經阻滯(阻滯迷走神經分支)。
  • 超聲引導下星狀神經節阻滯技術的臨床應用
    超聲引導下SGB的優勢及不足 超聲引導下SGB的優勢:①在椎前筋膜與頸長肌之間注射藥物,穿刺針的定位更加準確,局部麻醉藥的用量更少,避免了椎前筋膜淺方注射藥物所致迷走神經阻滯 ④膈神經:SGB術患者幾乎100%會出現膈神經阻滯,但正常人出現暫時性一側膈神經阻滯、膈肌癱瘓並不會出現明顯症狀,因此對於SGB阻滯膈神經的報導較少。
  •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超聲,麻醉醫生的第三隻眼
    超聲技術目前在麻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為麻醉專業人員帶來方便、使患者受益,得到了高度重視。8月11日,爐霍縣人民醫院外科剛好收治了一名右肘尺管綜合症患者達瓦(化名),準備行右肘尺神經探查減壓術。按既往的麻醉方法只能選擇全身麻醉,然而,只要上肢手術在沒有禁忌症情況下,可以選擇神經阻滯麻醉,這樣既為患者節省了醫療費用,也為患者免去全身麻醉痛苦,同時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 太和縣人民醫院開展3.0T磁共振下的臂叢神經成像技術
    前些日子,56歲的王大爺因車禍外傷到太和縣人醫院治療,醫生檢查後發現他的左側上肢活動障礙,肌肉完全麻痺,觸診肌肉完全沒有收縮力,醫生根據豐富的臨床經驗,懷疑是左側臂叢神經損傷,王大爺到磁共振室做了臂叢神經檢查,成像顯示左側C5-T1臂叢神經根斷裂,及時發現接受治療,避免了嚴重的後遺症。
  • 物理治療師知曉的臂叢神經解剖及損傷表現
    臂叢神經 臂叢神經Brachial plexus由第5-8頸神經前支和第一胸神經前支的大部分纖維交織匯集而成。組成臂叢的五條脊神經前支經過反覆分支、交織和組合後,最後形成三個神經束。三個神經束分別走形於腋動脈的內側、外側和後方,將該動脈的中段夾持、包圍在中間。
  • 也許是臂叢神經被卡壓了!
    1臂叢神經是一組非常容易被卡壓的神經叢臂叢神經是一組重要的外周神經叢,由第5~8頸神經前支和第一胸神經前支大部分組成,穿過頸部、胸廓、肩部、手臂,最後到手指末端,一路上有許多被卡壓的機會。臂叢五個根的纖維先合成上、中、下三幹,經斜角肌間隙穿出。三幹發支圍繞腋動脈形成內側束、外側束和後束。
  • 星狀神經節阻滯治療更年期潮熱的研究進展
    儘管SGB是有創操作,然而隨著影像學技術的發展,超聲引導下的SGB已逐步替代傳統盲法,進一步減少了不良反應的發生。現就SGB治療更年期潮熱的相關研究進行綜述。伴隨影像學技術的發展,超聲引導下SGB的運用大大減少了傳統穿刺法的缺點。 SGB是一種腔室阻滯技術,將局部麻醉藥注射至星狀神經節及其周圍區域,以阻滯星狀神經節以及位於該腔室中的交感神經節前和節後纖維及其所支配區域(頭面頸、上肢及胸內的多個器官組織)。星狀神經節的阻滯作用主要包括中樞神經作用和周圍神經作用。
  •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折磨97歲奶奶 神經阻滯+ 紅外偏振光治療助康復
    舒雅醫生仔細查體後,郭奶奶診斷為「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看著難受萬分的郭奶奶,舒雅醫生立即與團隊討論,制定針對於郭奶奶的疼痛治療方案。考慮到老人年齡偏大,基礎疾病比較多,同時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多種疾病的困擾之下,讓郭奶奶的疼痛更難以治療。
  • 臂叢的毗鄰及其病變症候群
    臂叢麻痺可因損傷部位不同而分為臂叢上幹型麻痺、臂叢下幹型麻痺、臂叢中幹型麻痺和臂叢全麻痺四型。 臂叢上幹由第5、6頸神經前支合成,主要形成肌皮神經、腋神經和橈神經的一部分,因而臂叢上幹型麻痺時,受上述神經支配的有關肌肉,如肱二頭肌、肱肌、喙肱肌、三角肌、小圓肌、肱橈肌和旋後肌癱瘓
  • 臂叢神經知識點總結
    臂叢五個根的纖維先合成上、中、下三幹,經斜角肌間隙穿出。按其發出部位,可分為鎖骨上、下部分。鎖骨上部的分支:鎖骨上部的分支,發自臂叢的根和幹,都是較短的肌支,主要有胸長神經、肩胛背神經、肩胛上神經。 1 胸長神經 在鎖骨上方發自臂叢,沿前鋸肌外側面下降,並支配該肌。損傷此神經可引起前鋸肌癱瘓,表現為「翼狀肩」,上肢上舉困難,不能做梳頭動作。
  • _手部無力_神經傳導阻滯_Martin...
    另一個可能的診斷是肘部的尺神經病變。而左側旋前肌反射增加不符合周圍神經病變,提示存在上運動神經元病變的可能。患者接受了頸椎MRI和肘部尺神經超聲檢查,結果未見明顯異常;院外左手腕的MRI檢查也未見明顯異常。
  • 周圍神經損傷領域相關進展
    解剖學領域功能解剖定位:通過對大量患者的體格檢查和手術探查總結,目前臨床上已基本確立了臂叢神經根的功能定位分工,具體如下:C5除支配上臂外側感覺,同時支配岡上、下肌(肩胛上神經);胸大肌鎖骨部小部分從這些結果可以看出,大多數上肢肢體肌肉都是由多根神經根支配的,這也是神經支配功能相互代償的解剖學體現。臂叢神經根功能解剖定位的明確有助於對臂叢神經損傷部位的判斷,從而施行更精準的治療。神經微結構研究:周圍神經微結構的研究有助於對神經空間架構的精確了解,從而為人工神經支架的製備奠定精準的結構基礎。
  • 急性下壁心梗與房室傳導阻滯
    ,隨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技術的開展與普及,對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和房室傳導阻滯的心電圖改變也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與房室傳導阻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發生房室傳導阻滯的機理眾說紛紜,目前認為可能與房室結動脈血流障礙、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或者房室結附近缺血性代謝產物(鉀、腺苷等)的釋放有關。
  • 醫學基礎知識:解剖學知識之臂叢
    醫學基礎知識:解剖學知識之臂叢 安徽中公教育為您提供安徽省醫療招聘信息,備考資料。 2017年安徽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信息匯總臂叢由第5-8頸神經前支和第1胸神經前支的大部分組成。先位於頸根部,後伴鎖骨下動脈經斜角肌間隙和鎖骨後方進入腋窩。其間幾經相互編織,可分為根、幹、股、束四段,並發出許多分支,在腋窩臂叢形成三個束,即外側束、內側束和後束,包繞腋動脈。
  • 做好超聲引導下脊柱中軸神經阻滯,先要掌握這些......
    成人中軸阻滯:1.Arzola C, Davies S, Rofaeel A, Carvalho JC: Ultrasound using the transverse approach to the lumbar spine provides reliable landmarks for labor epidur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