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麗英教授精彩點評「中國原創藥物走向世界---丁苯酞軟膠囊美國II...

2021-01-08 搜狐網

  近日,石藥集團在美國學術之都麻薩諸塞州的波士頓正式啟動丁苯酞軟膠囊II期臨床試驗。丁苯酞軟膠囊是我國腦血管病領域第一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Ⅰ類新藥,作為我國腦血管病領域第一個進入美國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的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藥物,引起了國內專家的廣泛關注。

  丁苯酞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與石藥集團共同研發的,擁有近四十項國內發明專利以及多項國際PCT專利,在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受到保護。先後被列入《國家醫保目錄》 、《軍隊合理醫療藥品目錄》,被《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列為指導用藥。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擁有丁苯酞原料藥、軟膠囊、注射液等系列生產線,被列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軟膠囊生產線於2014年通過美國FDA認證,丁苯酞軟膠囊和注射液雙劑型均在美國獲得了專利保護,為丁苯酞軟膠囊走出國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專家介紹:崔麗英,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1992年10月至1993年10月在美國DUKE大學醫學中心神經科肌電圖室和北卡州大學神經科做訪問學者。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病學分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神經病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北京分會主任委員,國際神經電生理聯盟(IFCN)執委,中華神經科雜誌主編,中華醫學英文版副主編等,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中華醫學和教育部科技獎等多個獎項。

  


崔麗英教授作為丁苯酞十幾年歷次臨床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對該產品有很強烈的科研情懷。其設計的臨床試驗為腦卒中多中心臨床研究的協作模式樹立了榜樣,從研究到臨床的歷程均與國際接軌。丁苯酞的臨床研究也伴隨著中國藥物臨床試驗管理規範的起草、制定、修改、實施的過程。崔麗英教授表示正是由於丁苯酞軟膠囊在中國大量的臨床研究數據及上市多年可靠的臨床應用,才會被美國FDA直接批准II期臨床試驗,這是美國FDA對丁苯酞極大的認可。

  此次在美國啟動的II期臨床試驗設計仍為多中心、隨機、雙盲、空白安慰劑對照研究,崔麗英教授參與了丁苯酞美國II期臨床試驗方案的歷次修訂。她表示本研究方案更符合美國的醫療環境,同時也更符合國內乃至國際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醫療需求。崔麗英教授表示很期待丁苯酞美國II期臨床研究結果,研究結果一旦成功,將更有利於患者急性期第一時間的使用,同時很可能在《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中獲得更高級別的推薦。

  據悉,崔麗英教授同時在中國進行「丁苯酞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ALS)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作為該項目組長單位,她此次也表示項目組會共同努力促進研究進度。如果本研究可以得到陽性結果,在美國進行急性缺血性腦卒中II期臨床試驗的同時,爭取也可以在美國啟動丁苯酞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的臨床研究,為「漸凍人」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

  崔麗英教授同時希望石藥集團能夠藉助在美國開展II期臨床試驗的機會,多多創造中美兩國醫生交流與學習的機會。同時在該臨床研究過程中隨時溝通交流,使丁苯酞可以在美國順利通過驗證,真正成為中國原創藥物走出國門的一面旗幟。

http://news.sohu.com/20170525/n494447570.shtml news.sohu.com true 廠商動態 http://news.sohu.com/20170525/n494447570.shtml report 2102 近日,石藥集團在美國學術之都麻薩諸塞州的波士頓正式啟動丁苯酞軟膠囊II期臨床試驗。丁苯酞軟膠囊是我國腦血管病領域第一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家Ⅰ類新藥,作為我國腦

相關焦點

  • 教授點評:藥物製劑專業好不好,未來好就業嗎?
    教授點評200多個熱門專業,近期陸續發出,歡迎點擊上面關注我們藥物製劑大方向是藥物劑型的研製,比如我們平常見到的注射劑,片劑,顆粒劑,口服液之類的。教授點評屬於基礎科學,本科一般建議繼續深造,考研可選的專業很多,如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理學、藥物代謝動力學等等。對口工作可以去藥企做研發,做藥品註冊,考公務員(藥物監管部門),當然也有做銷售的。
  • 視頻|膠囊劑型藥物可以把膠囊外殼去掉嗎?
    膠囊劑型藥物可以把膠囊外殼去掉嗎?有些患者在吃膠囊藥時,可能會覺得膠囊黏嗓子,不易吞服,就把膠囊剝掉,只吃裡面的藥。其實,這種服藥方法是錯誤的,在吃膠囊藥時,不可以把膠囊去掉。首先,去掉膠囊會丟失一部分藥物,導致劑量不足,不利於治療。其次,去掉膠囊會使藥物無法發揮應有作用,甚至還可能產生副作用。對於腸溶膠囊劑,如果去掉膠囊,藥物會提前被胃液破壞,並增加對胃的刺激性,甚至引起胃潰瘍。
  • 世界心臟日|關愛心臟,從Mitoq舒心膠囊開始!
    摘要:9月29日,第21個世界心臟日。世界心臟日(WorldHeartDay)是由世界心臟聯盟確定的,於1999年設立,2000年9月24日為第一個世界心臟日,以後每年9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為   9月29日,第21個世界心臟日。
  • 天麥生物口服胰島素膠囊啟動臨床試驗 國產創新藥青出於藍
    中國醫藥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佘魯林,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教授,以色列科學家、諾貝爾獎得主  中國口服胰島素研發進入國際先進水平  長久以來,胰島素一直是治療糖尿病的最有效方法,但世界各國臨床上胰島素的給藥方式均為注射液形式。
  • 耶魯大學教授:中國成功抗疫「中藥起了作用」
    耶魯大學教授鄭永齊:中國成功抗疫「中藥起了作用」儘管中醫藥在國內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中醫藥要獲得世界認可仍面臨不少挑戰。比如《自然》雜誌網站不久前發表文章質疑中醫藥。美國耶魯大學鄭永齊教授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這種批評「比較膚淺」,「沒有太多新意」。他強調,中國成功控制住疫情,表現「相當不錯」,「中藥是起了作用的」。他同時指出,應以病人為中心,真正了解傳統醫學的價值。中藥要想得到國際承認,必須在藥材製備一致性、基於證據的臨床療效、藥物作用機制和安全性等方面下功夫。
  • 抗癌靶向藥糖尿病創新中藥相繼上市,我國自研原創新藥碩果頻出
    從2006年立項,到今年III期研究結果出爐,神經內分泌瘤新靶向藥索凡替尼14年研發路不僅填補了中國抗癌創新藥的一段空白,也開始讓中國藥物研發從追隨向彎道超車轉變。這些厚積薄發,使今年成了我國自研原創新藥碩果頻出的一年。記者昨天相繼從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所以及和黃中國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獲悉了相關信息。
  • 合肥建成「口服胰島素膠囊生產線」
    長久以來,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在世界各國臨床上,胰島素的給藥均為注射液方式。雙方在以色列雅夫尼建立了聯合實驗室,在中國合肥建立了符合歐盟與中國GMP標準的胰島素生產基地,進行胰島素系列產品的開發與生產。2015年,這個公司與以色列Oramed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挑戰「口服胰島素」這一世界性難題。  2016年,天麥生物與以色列Oramed公司合作研發的口服胰島素膠囊,在美國完成IIb期臨床試驗,並取得美國FDA認證成功。
  • 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入組啟動
    新民晚報訊(記者郜陽)記者獲悉,在美國東部時間4日舉行的2020年第13屆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上,中國原創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上海高新技術創新成果九期一(甘露特鈉膠囊)已經正式啟動國際多中心Ⅲ在本屆大會的首日演講中,美國阿爾茨海默病協會頒發的本特·溫布拉德終身成就獎(2018)獲得者、克利夫蘭醫學中心教授,九期一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方案主導設計者兼首席科學家傑弗裡·庫明斯表示,九期一已在位於美國紐約州錫拉丘茲市的克拉裡蒂臨床研究中心,順利完成此次國際多中心Ⅲ期臨床試驗的第一例患者篩查。
  • 以嶺藥業:核心產品連花清瘟膠囊收烏茲別克斯坦藥物註冊批文,獲該...
    來源:資本邦1月14日,資本邦了解到,A股公司以嶺藥業(002603.SZ)收到由烏茲別克斯坦衛生部核准籤發的藥物註冊批准文件,批准公司藥品連花清瘟膠囊符合烏茲別克斯坦藥物標準註冊。產品名稱:連花清瘟膠囊;產品編號:DV/X08517/01/21;藥品或原料藥(藥用物質)國家註冊日期:2021年1月8日;效期限:5年(至2026年1月8日前);劑型:膠囊№24(2*12)(吸塑包裝)連花清瘟產品為公司的核心產品、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國家醫保目錄(甲類)品種,主要用於感冒、流感相關疾病的治療。
  • 哈工大冷勁松教授團隊《ACS AMI》:具有主動變形功能的形狀記憶聚氨酯微膠囊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冷勁松教授團隊通過乳化液滴及界面聚合的方法成功製備了形狀記憶聚氨酯(SMPU)微膠囊。這種微膠囊具有製備簡單、形態可調、變形量大、形狀記憶性能好等優點。>Claudio Roscini教授和Stoyan K.
  • 美科研人員開發出新型口服胰島素膠囊
    新華社華盛頓10月8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口服胰島素膠囊,可將胰島素運送至小腸壁進行吸收,未來有望替代皮下注射,供2型糖尿病患者日常使用。        新近發表在英國《自然·醫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這種膠囊內部有微型針頭,外部包裹著高分子材料,可耐受胃液酸度;進入小腸內酸度降低後,膠囊會打開並彈開3個摺疊小臂,每個小臂上都裝有1支1毫米長的針頭,針頭中載有胰島素,彈力恰好讓針頭扎入小腸組織最表層並釋放藥物。        研究人員用豬進行的實驗顯示,膠囊可以承載與皮下注射等量的胰島素。
  • 國信證券:EMA授予優先審評認定,走向歐美的原創創新藥
    國信證券4月8日發布對金斯瑞生物科技的研報,摘要如下:  FDA孤兒藥資格認定+EMA優先審評藥物認定,中國原創創新藥真正走向歐美市場繼2019年2月美國FDA授予公司的CAR-T細胞療法孤兒藥認證資格之後,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授予其優先審評藥物認定。
  • ASCO-GU丨盛錫楠教授點評:HIF-2α抑制劑MK-6482用於晚期腎透明...
    日前,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泌尿生殖系統腫瘤研討會(ASCO-GU)於在美國舊金山召開,會上多項免疫聯合治療相關研究入選大會報告,腫瘤瞭望特邀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盛錫楠教授對「Phase I/II study of the oral HIF-2a inhibitor MK-6482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RCC)
  • 門增軒:愛姆斯坦將助力中國藥企開發原創生物藥
    為了探討原創生物藥的研發與合作最新趨勢,搶佔未來行業制高點,2020年12月15日,首屆國際原創生物藥產業轉化高峰論壇(IBIIS)將在珠海橫琴舉行。該論壇承辦單位珠海橫琴愛姆斯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門增軒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將迎來原創新藥的春天。愛姆斯坦在再生醫學領域,擁有世界知名專家及前沿專利技術,致力於幹細胞、基因編輯與修飾等生物技術的研發、臨床應用和產業轉化。
  • 「世界漸凍人日」:專家提醒漸凍症要儘量早發現、早治療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石小宏)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當天,中華醫學會肌萎縮側索硬化協作組、中國醫師協會漸凍人項目專家委員會共同在成都舉辦了一場公益愛心義診和患教普科宣傳。以提高大眾對漸凍症的認知,增強患者的規範性治療意識。參與現場活動的漸凍症患者不僅獲得了規範化診療以及家庭護理的專業指導,還免費領取了涵蓋疾病全程管理知識的《漸凍人患者手冊》。
  • 81歲農村教授:放棄國外高薪,研發救命藥物,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表彰!
    這位老人已投身於藥物研究近六十年,從小小的實驗室一步步走向真正的臨床應用,為新世紀放射性藥物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這六十年的奮鬥之路,無不體現著一名化學者的艱苦奮鬥精神,為年輕一輩做出了榜樣。本期推送,就讓我們走近原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王學斌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生。
  • 張夢陽「膠囊」系列在京展出,隱喻大眾文化的焦慮與文明發展困境
    這種視覺感受的強調,似乎又通過膠囊這個特定的視覺符號,轉喻了現今的文明困境。這種文明困境既是以感官和表象替代本質,以即時性的流行符號取代本體意義的追尋。張夢陽因為理論研究的緣故,在美國生活過一段時間,故而,對於美國的大眾流行文化,以及由這種大眾流行文化所建立起來的當代文明模式深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