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發現史

2021-02-21 北京華亙醫學檢驗實驗室


       幽門螺桿菌的發現史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最先是由澳大利亞醫師Barry J. Marshall在1982年分離培養出來的。

其實早在1892年,義大利學者Bizzozero第一次觀察到在哺乳動物的胃內有螺旋形細菌定居,且證實這種螺旋形細菌可由貓或狗傳染給鼠。後又有學者在進行人屍體解剖時發現,胃的癌性潰瘍表面有螺旋形細菌存在。直到1939年Doenges對242例屍體解剖的胃作蘇木素一伊紅染色觀察到有43%的胃中存在螺旋形細菌。後又有學者發現這種細菌的檢出大多在胃潰瘍和胃癌病例中。然而當時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觀點,認為胃內是高酸環境,任何細菌不可能在胃酸中存活,故胃是一個無菌器官,這種組織學檢查所發現的胃黏膜上細菌,是由於標本被汙染所致。就這樣,胃內有螺旋形細菌感染的事實,被整整耽擱了90年之久。

20世紀80年代初,澳大利亞珀斯(Perth)皇家醫院的病理學教授J. Robin Warren經常在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病人的胃活檢標本中找到彎曲菌樣的細菌,這種細菌易被銀染色法發現。他試圖從胃活檢標本中分離培養出該細菌,這一工作交給了該院年輕的消化科住院醫師Barry J. Marshall,經多次試驗,結果發現在微需氧環境中,培養3~5天才有該菌的菌落,且證實為革蘭陰性,微需氧螺旋形桿菌。1984年Marshall自己進行了一次吞服該菌試驗。試驗前Marshall作了胃鏡檢查,肉眼觀察組織學和超微結構檢查均顯示正常,也未發現有Hp,作細菌培養也為陰性。一個月後,當認為胃活檢部位已癒合時Marshall吞服了10毫升純培養的濃度約109菌落形成單位的細菌懸液。在服入的最初24小時內,無任何特殊不適。第七天開始有餐後腹部飽脹感,有時輕微嘔吐,在試驗第二周症狀顯著。第十天進行了胃鏡複查,肉眼發現胃黏膜已有異常,組織學檢查顯示急性胃炎改變,發現並培養出Hp。14天時服用替硝唑,每次500mg ,每天2次,服用1周。在治療開始後24小時內,他的症狀得到了完全的緩解。長期隨訪表明,Marshall的感染已被根除。

Marshall的這一工作證實了幽門螺桿菌感染確實可引起急性胃炎。如果宿主的免疫系統不能清除這一感染,或感染未經治療根除,那麼這類急性胃炎就將進展為慢性胃炎。

在Marshall之後不久,紐西蘭的Morris醫師也志願進行了吞服Hp的自身感染試驗。試驗同樣導致了胃炎的發生,所不同的是,Morris的感染未能被根治,發展成慢性感染和慢性組織性胃炎。

基於這些結果,Marshall和Warren提出幽門螺桿菌涉及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病因學。1984年4月5號,他們的成果發表於世界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lancet)上。成果一經發表,立刻在國際消化病學界引起了轟動,掀起了全世界的研究熱潮。世界各大藥廠陸續投巨資開發相關藥物,專業刊物《螺桿菌》雜誌應運而生,世界螺桿菌大會定期召開,有關螺桿菌的研究論文不計其數。通過人體試驗、抗生素治療和流行病學等研究,幽門螺桿菌在胃炎和胃潰瘍等疾病中所起的作用逐漸清晰,科學家對該病菌致病機理的認識也不斷深入。

2005年10月3日,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院宣布,200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這兩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幽門螺桿菌以及該菌在胃炎和胃潰瘍等疾病中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幽門螺桿菌檢測報告單怎麼看?發現感染怎麼辦?
    幽門螺桿菌檢測報告單怎麼看?發現感染怎麼辦? 問題一:先前做胃鏡檢查,幽門螺桿菌呈陰性,為什麼呼氣檢查卻發現幽門螺桿菌呈陽性? 胃鏡和呼氣檢測都可以用於檢測幽門螺桿菌。不過在靈敏度上,二者還是有區別的。 胃鏡檢查不能直接觀察到幽門螺桿菌,必須取組織活檢,進行病理檢查,方能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幽門螺桿菌。
  • 高鹽飲食+幽門螺桿菌=胃癌高危
    此外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和胃潰瘍的久治不愈,以及家族遺傳也是危險因素。在生活習慣中,三餐不規律,進食過快、過燙,長期食用油炸食物,以及熬夜、酗酒、吸菸、壓力過大等都容易造成胃部損傷。  高鹽飲食+幽門螺桿菌=高危  專家介紹道,胃癌的發生與高鹽飲食和幽門螺桿菌密切相關。
  • 好不容易根除了幽門螺桿菌,外出吃頓飯又感染了,怎麼辦?
    幽門螺桿菌根除後復發不應是影響幽門螺桿菌治療的原因幽門螺桿菌復發是指成功根除Hp(完成根除治療方案4周後Hp檢查陰性),後續檢測Hp再次陽性。其中,幽門螺桿菌復燃/再燃是指原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菌株再現,也就是初次幽門螺桿菌根除失敗;幽門螺桿菌再感染是指感染了新的幽門螺桿菌菌株。那麼,如何區分幽門螺桿菌再感染還是再燃?
  • 幽門螺桿菌需要根除嗎
    近日,胡先生在體檢時經碳14呼氣試驗檢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他知道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可能導致胃癌的細菌,便趕緊來門診看醫生。醫生詳細了解了胡先生的情況後認為,他目前可以選擇治療幽門螺桿菌,也可以選擇不治療。這是怎麼回事呢?
  • 關於幽門螺桿菌這 10個問題很常見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感染,它定植於人類胃黏膜,是人類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因。河南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接近60%,由於幽門螺桿菌和胃癌有一定的相關性,很多人對此十分恐慌。    劉女士經常在家帶孫子,最近查出幽門螺桿菌,10歲的孫子一查也有,兒媳婦埋怨是她傳染的。
  • 幽門螺桿菌的「救星」已找到,飯後常喝,消滅幽門螺桿菌
    很多胃病的根源,都有著被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因素,幽門菌值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胃腸的健康,若是被感染的時間越長,對胃部的傷害就越大,甚至還可能會導致胃癌。
  • 不想被幽門螺桿菌纏身,堅持4個好習慣,幽門螺桿菌悄悄溜走
    很多人的之所以會患有胃病,就和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有直接的關係,所以,若是想要胃部健康,那麼清除幽門螺桿菌至關重要。二、口腔有臭味出現口臭其實還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初期,在這個時候身體還沒有出現太明顯的症狀,但是卻會出現明顯的口臭。其實這也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之後會產生帶有刺激性的氣味,氣味通過腸道再經過口腔排出,所以就會出現明顯的口臭,而且無法通過刷牙清除掉。
  • 體檢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怎麼辦?
    體檢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怎麼辦?北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成虹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近幾年體檢項目日益增多,每天都有患者是因為在體檢時發現呼氣試驗檢查結果陽性,認為自己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而來就診。那麼如果在體檢中發現呼氣試驗陽性該怎麼辦呢?呼氣試驗陽性=幽門螺桿菌感染?
  • 健康科普——幽門螺桿菌
    如何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的發病密切相關,因此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根除治療是很重要的,醫生會嚴格掌握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的適應證,給予規範化治療,必要時根據抗生素的藥物敏感性試驗選用抗生素,以減少耐藥的發生,在根除治療中,患者務必遵醫囑進行規律服藥,即使胃部症狀有所好轉,也要堅持服藥,直至將幽門螺桿菌根除,以免出現幽門螺桿菌耐藥株
  • 胃病的元兇——幽門螺桿菌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有聽到關於幽門螺桿菌的話題,尤其是在各類醫院、診所的宣傳欄。那麼,幽門螺桿菌到底是什麼,又有什麼症狀呢?一、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Hp),是寄生在胃黏膜上,有鞭毛的,螺旋形的革蘭氏陰性細菌。幽門螺旋桿菌如果進到了胃裡,就開始瘋狂的繁殖,即便胃裡的強酸也能立刻適應,並且會迅速的將強酸轉變為滋養幽門螺旋桿菌繁殖的營養物質液。它們能在強酸中很滋潤的活著。
  •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這幾個表現很明顯,希望你早點發現
    最近,有粉絲私信好問君:「好問君,我體檢C14幽門螺桿菌陽性465,是不是等於得了胃癌?我該怎樣清除體內的幽門螺桿菌呢?」正是因此,一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會擔心得胃癌。但是檢測到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意味著罹患胃癌嗎?我看未必!
  • 幽門螺桿菌很「狡猾」 及時科學根治是關鍵
    12月11日至13日,由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辦的第五屆中大論壇消化分論壇上,來自國內知名的消化學科專家圍繞幽門螺桿菌防治的最新進展廣泛討論。會上,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施瑞華指出,發現感染幽門螺桿菌後,患者需要及時做根除治療,專科醫生也要關注耐藥問題,精準打擊這一「狡猾」的細菌。一人感染傳染三人,全家同時治療張先生(化姓)今年30歲,是一名銷售,應酬場合特別多。
  • 幽門螺桿菌很「狡猾」,及時科學根治是關鍵
    會上,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施瑞華指出:發現感染幽門螺桿菌後,患者需要及時做根除治療,專科醫生也要關注耐藥問題,精準打擊這一「狡猾」的細菌。論壇現場案例:一人感染傳染三人,全家同時治療張先生(化姓)今年30歲,是一名銷售,應酬場合特別多。前不久,張先生感到胃痛不適,口中還有異味,來到中大醫院就診。
  • 幽門螺旋桿菌多久惡化?自測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
    自測幽門螺桿菌1、經常性起床後口氣重口臭多與個人衛生和生活習慣有關,或是由於齲齒、 牙周疾病導致,刷牙、 洗牙及針對性的口腔治療大多能解決問題。胃幽門螺桿菌感染可引起持續性口臭,還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飢餓感和胃痛。一旦吃飽喝足,口臭會隨之減輕,而隨著幽門螺桿菌的根治,口臭也會自動消失。2、經常性起床後排氣非常臭大便,並非我們想的那樣,吃什麼排什麼。
  • 鞭毛糖基化使幽門螺桿菌帶毒性
    對維生素B6合成路徑的破壞將帶來新的療法,圖為幽門螺桿菌。 (圖片提供:《微生物學》) 幽門螺桿菌存在於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個區域內。它會引起胃黏膜輕微的慢性發炎,甚至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及胃癌。根據澳大利亞科學家日前在《微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依賴維生素B6的鞭毛糖基化是幽門螺桿菌充分運動和具有毒性所必需的。 在生物體外,延長幽門螺桿菌的培育導致了傳染性的喪失,以及在小鼠中造成了細菌負荷的減少,並且在低傳染性隔離中被顯著下調的基因被發現使用了整體的基因表達譜。
  • 檢查出「幽門螺桿菌(HP)」陽性也不必驚慌
    世界範圍內半數以上是感染幽門螺桿菌,但是絕大多數人不是患病,也沒有任何症狀。目前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中的某些致病菌株可以引起慢性胃炎,稱之為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性胃炎。有可能發展為胃萎縮、腸化生,可能極少部分發展為胃癌。67%~80%胃潰瘍患者和95%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檢測是陽性。
  • 幽門螺旋菌會自愈嗎 幽門螺桿菌的症狀有哪些
    據說在我國有50%以上的人都有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大多是因為飲食不規律,不吃早飯,暴飲暴食等問題導致。那麼這種疾病有什麼症狀特點呢?幽門螺桿菌能夠自愈嗎?患有幽門螺桿菌該吃些什麼有什麼藥注意的。接著就跟小編來看一下。幽門螺旋菌會自愈嗎首先,幽門螺桿菌是無法自愈的。需要經過專業的治療才有可能會徹底的殺死。
  • 兩種人需要徹底消滅幽門螺桿菌,常喝這茶能抑制幽門螺桿菌
    近年來,許多人開始關注胃病,但卻卻忽視了幽門螺桿菌的治療。如何檢查幽門螺桿菌感染?在人類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早期,沒有特殊的臨床表現。長期以來,可能會有上腹部不適、隱痛、腹脹、泛酸、打嗝、口臭等症狀,這個時候,你應該去正規醫院做胃鏡檢查。
  • 接吻會傳染幽門螺桿菌嗎?
    傳言:接吻可以傳染幽門螺桿菌。 真相:這是一件很不容易發生的事。 鑑 別 要 點 幽門螺桿菌傳染發生的過程離不開三要素
  • 辦公室一半人「幽門螺桿菌」超標,是聚餐惹的禍?
    幽門螺桿菌傳染可能就是其中一種。近日,南京白領孫小姐在體檢中就發現自己 " 幽門螺桿菌 " 超標。體檢醫生表示,這可能與她常常在外集體就餐有關。更令她感到震驚的是,一個辦公室 8 個小夥伴,竟有 4 個都查出了幽門螺桿菌 " 超標 "。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