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中說:&34;她將一腔熱血獻給了醫學,默默無聞的在婦科產房工作了近50年,放棄了婚姻和日常社交,只為看到一個又一個由於新生命到來而綻放的笑臉,即使垂垂老矣,離開人世,她也是人們心中最美的存在,她被人們稱為&34;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林巧稚。
南丁格爾曾經說過:&34;林巧稚就是和南丁格爾一樣為了使命而放棄一切的偉人,無論歷史如何向前,她的光輝形象永遠在人們心中閃耀。
1901年,林巧稚出生於福建省的一個教員家庭,母親在她5歲那年由於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患宮頸癌去世,這給林巧稚留下了沉重的打擊,她從懂事的時候就立志要成為一名婦產科醫生,不讓天下婦女像媽媽一樣由於救治不及時而離開人世。
父親林良英是一名翻譯教學人員,從新加坡著名大學畢業,受父親的影響,林巧稚從小就被教導雖然是女生但還是要獨立自主,靠自己的本事在社會上立足,也掌握一口流利的英語口語。
師範大學畢業的林巧稚沒有想再找一門工作,反而一門心思像考入協和醫科大學,治病救人,完成年少時的心願。然而當時的林巧稚已然20歲,協和的醫學生要學習8年,畢業之後就是一個婚嫁困難的老姑娘了,繼母和父親苦口婆心的規勸也沒有改變林巧稚的堅定志向。
好事多磨,林巧稚參加協和醫學院的考試時,天氣炎熱,同考場的考生出現中暑現象暈倒在地,熱心善良的林巧稚立即中斷考試,將其抬到陰涼處,整個過程沒有絲毫猶豫,雖然只用了十幾分鐘的時間,但是回到考場的她還是錯過了考試時間,當年的協和只招收25名學生,她沒有完成考試,心中未免遺憾。
《浮士德》中曾經提到,&34;一個月後,林巧稚卻意外被監考老師發現不僅英語流利,綜合知識優秀,而且捨己為人,沉著冷靜,具備一名優秀醫生應該有的素質,於是被破格錄取,正式成為協和大學醫學部的一名學生。
雖然成功考入心儀的大學,協和殘酷的淘汰機制和繁多的學業使很多學生喘不過氣來。作為醫生的要求要比其餘學生高得多,不僅考試75分才算及格,而且一門不及格就;留級,兩門不及格便直接開除。
由於林巧稚對婦科醫學是真正的熱愛,她在校期間不僅成績名列前茅,獲得醫學博士的學位,直接晉升為住院醫師,成為第一個畢業留學的女學生,而且獲得首屆&34;獎學金,被學校派往英國交流學習。
&34;為事業奉獻一生的南丁格爾與林巧稚有著相同的看法。
林巧稚入學協和時就受到家人的勸阻,父親和繼母都擔心林巧稚學成出來之後在婚嫁上存在困難,林巧稚卻眼含淚水,哽咽的說:&34;就連最疼她的二哥也打趣道&34;
這句話徹底傷了林巧稚的心,她撇下一家人,自己蹬蹬蹬地跑向樓上,邊抹淚邊大聲向著樓下的人說:&34;思考一下午的父親走進林巧稚的房間,耐心詢問林巧稚非協和不可的原因。
林巧稚啞著嗓子和父親解釋,她不理解女性為什麼一定要嫁人,也不理解女性為何就不能有自己的抱負和理想,非要依賴男人才能生存,協和的時間雖長,但是協和的醫學生是全國頂尖的醫學生,母親若是有一個好的醫生及時救治,或許就不會……
父親聽完之後大受觸動,說服家中的所有人,讓林巧稚能夠完成心願,走上醫學的道路。
史鐵生說:&34;林巧稚一生都在努力工作中,無視外界對她不談戀愛不結婚的惡言,只一心把所有的熱情都奉獻給工作。
林巧稚不僅為有能力進醫院看病的婦女看病,還經常免費為貧苦婦女治療,甚至用自己為數不多的月薪去接濟百姓,對所有的病人一視同仁,在繁雜重複的工作中保持溫柔和耐心,永遠用笑臉面對每一個病人,體察病人的為難之處。
有一個病人由於宮頸癌一直未能懷孕,當第一次被確診懷孕時,所有的醫生都傾向於將孩子流掉,再將子宮摘除,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病人的生命。
林巧稚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她在產房工作多年,深刻的體會到一個家庭對於孩子的盼望,摘除子宮就意味著這個病人再也沒有辦法成為母親了,她細心觀察病人的腫瘤,發現有一線可能能夠將孩子留下,於是此後的每一周,林巧稚都為這位婦女檢查身體直到孩子出生,為了感謝林巧稚,甚至將孩子取名&34;。
這樣的事情在林巧稚的日常工作只能說是家常便飯,還有無數的病人家屬感念林巧稚的恩情,紛紛將孩子取名叫做&34;,&34;等,在產房工作的50年時間內,林巧稚接生了至少5萬人,被稱為&34;。
&34;1978年,一生未嫁的林巧稚由於過度勞累,在國外訪問時累倒住院,甚至在輪椅紙上也要堅持將自己關於婦科腫瘤的經驗整理出來,為後人提供寶貴的經驗。
5年之後,積勞成疾的林巧稚終於不能再奮戰在她熱愛的手術室了,只能留下遺囑:&34;她要與一生熱愛的事業和家鄉一直在一起,而她的遺囑也刻在了她的墓碑上。
臧克家有言:&34;雖然林巧稚醫生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但她捨己為人的精神卻一直激勵著無數醫生,她會一直活在人們心裡。
文/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