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崩潰的孩子,心理上都是孤獨的。
17歲,正是人生的花季。
可是,北京某知名國際學校高三女生小田,卻在這個秋天告別了世界。
她的人生,止步於墜樓身亡。
11年的心血,花費200萬,沒想到是這個結果。
小田的父親痛心疾首,他認為自己最大的錯誤就是把孩子送到那所私立學校。
事到如今,作為家長痛失女兒十分值得憐憫,可是他卻把孩子送錯學校作為悲劇的理由,似乎並不完全成立。
因為,學校的教學和成長環境對所有孩子都是公平的。
北京的私立學校,一般家庭收入根本承擔不起。
女兒從6歲開始,就被他送進私立學校,接受全日制封閉式教育,顯然寄予了很大很大的期望。
並且,還正準備申請英國的大學。
似乎一切都順理成章,孩子接受最優質的教育,家長提供最優越的條件,可這是孩子成長的全部嗎?
如果沒有猜錯,是考試成績和升學目標壓垮了孩子。
家長以為花大價錢就一定會有大收穫,所以不惜代價讓孩子考上國際名校。
孩子學習成績雖然並不差,可一旦作為考試機器,就感受不到成長的快樂和價值。
因為,家長關心詢問的是成績,孩子自己追求的也是考試成績。
然而,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並不只是考試成績,也不只是所謂私立學校的貴族教育。
這個世界上,家長對考試成績,實在是太貪婪了。
有些家長跟孩子做交易:考試考40分,就愛她40分,考試考80分,就愛她80分。
還有些家長,孩子考90分,愛她0分,考95分,愛她50分,考98,愛她80分。
孩子絕望,都是源於家長對成績的貪婪和對孩子愛的吝嗇。
絕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絕望都是由於家長的罪過。
有句話說:
「在這世上有兩件事是毋庸置疑的,第一件事,大部分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
第二件事,愛孩子,是母雞都會做的事。」
所有孩子從出生那刻起,生命中就傾注了父母無盡的愛與期盼。
父母愛孩子無可厚非,但不是所有父母都懂得正確教育孩子。
過度保護,過度苛責,都不恰當。
家長很多時候,在心理健康方面,要為孩子的一生負責。
因為,養育孩子這件事,過程錯了,結果就一定錯。
以小田為例,父親可以在她身上花200萬的學費,可在情感上的關心和投入又有多少呢?
這確實值得打個大大的問號。
每個崩潰的孩子,心理上都是孤獨的。
作為父母,需要捫心自問,到底是真關心孩子的成長,還是只想從他們身上索取成績和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