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駱軍教授團隊發表關於發現柔性無機非晶熱電材料研究進展

2021-01-21 網易

2020-04-15 14:25:44 來源: 新材料科訊

舉報

  熱電材料由於能夠通過內部載流子的運動實現熱能和電能之間的直接相互轉換,在溫差發電和熱電製冷方面具有實用價值,因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傳統的無機晶體熱電材料(如Bi2Te3,GeTe和PbTe等)雖然具有優異的熱電性能,但是由於晶體結構中較強的離子鍵和/或共價鍵,通常表現出較差的機械性能,特別是塑性和可加工性差,在彎曲、拉伸和壓縮應力下易於斷裂導致器件損壞,限制了熱電材料的實際應用。近年來可穿戴式設備、微型晶片等的迅猛發展,迫切需要基於熱電轉換技術的自供電電池和微型製冷器件等,同時這也對熱電材料的機械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駱軍教授對Ag2Te基熱電材料進行了持續深入研究,最近指導碩士生何世洋、李永博發現了一種兼具優異柔性和熱電性能的無機非晶熱電材料Ag2(Te,S)。研究表明,Ag2(Te,S)基體為非晶,少量微晶均勻分散在非晶基體中。該材料不僅具有優異的拉伸、壓縮和彎曲等塑性變形性能,而且具有優良的電輸運性能和熱電性能Ag2(Te,S)優異的形變性能和可加工性能主要來源於非晶剪切帶,而優異的電輸運性能則歸因於其超高的載流子遷移率。特別是該非晶材料展現出非同尋常的電性能,室溫載流子濃度高達8.6×1018cm-3,霍爾遷移率達到750cm2·V-1·s-1,功率因子高達5.7×10-4W·m-1·K-2,顯著優於常規非晶材料。其中霍爾遷移率比已發現的非晶材料高出兩個數量級,功率因子至少高一個數量級。同時,由於該材料自身的結構無序特徵,導致極低的晶格熱導率,因而展現出優異的熱電性能。該材料的室溫無量綱熱電優值達到0.22,300℃時接近0.70。利用該材料製備的單臂面內柔性器件在50K溫差下,輸出功率可達3.47×10-6W,輸出功率密度達2.9W·m-2,優於絕大多數現有的柔性熱電器件。考慮到該新材料尚具有巨大的性能優化空間,可望在柔性熱電器件、傳感器、甚至更多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Ag2Te0.6S0.4的結構與性能:(a)少量微晶均勻分散在非晶基體中;(b)彎曲性能;(c)載流子遷移率;(d)無量綱熱電優值。

  Ag2(Te,S)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首個具有優異柔性和熱電性能的無機非晶材料,該材料的發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窄帶隙半導體熱電材料的限制,拓展了無機熱電材料的多功能性和研究範疇,對熱電材料、非晶材料乃至半導體材料領域都具有重要科學意義。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2020,6, eaaz8423,上海大學為第一單位,上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生何世洋和李永博為共同第一作者,上海大學駱軍教授、南方科技大學張文清教授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陳剛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該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來源 上海大學新聞網

  論文連結: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15/eaaz8423

  為了方便交流學習歡迎添加主編微信lrwxgzh,誠邀您入群

  新材料資訊

  免責聲明:本平臺推出或轉載本文僅供讀者學習交流參考。如若文中內容涉嫌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繫微信號lrwxgzh,我們會及時進行刪除處理。本公眾號僅為讀者免費提供交流學習服務平臺,歡迎各位科研達人投稿,分享個人科研生活、學術成果等有關科研的一切話題。投稿請聯繫lrwxgzy@126.com,並備註「投稿」。如需轉載原創文章,請及時聯繫微信號lrwxgzh,轉載須說明來源和作者。

  喜歡就點「在看」,開啟價值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上海大學重要突破!首個具有優異柔性和熱電性能的無機非晶材料
    傳統的無機晶體熱電材料雖然具有優異的熱電性能,但是塑性和可加工性差。本文發現了迄今為止首個不僅具有優異塑性變形性能,而且具有優良電輸運性能和熱電性能的無機非晶材料,同時該新材料尚具有巨大的性能優化空間,對熱電材料、非晶材料乃至半導體材料領域都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 上海矽酸鹽所在柔性有機/無機熱電複合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上海矽酸鹽所在柔性有機/無機熱電複合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06-01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傳統無機熱電材料具有優異的熱電性能,但不具備柔性功能;而有機熱電材料雖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彎曲性能,但熱電性能極低。有機/無機複合熱電材料可綜合無機材料的熱電高性能和有機材料的良好彎曲性能,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
  • 上海矽酸鹽所等提出無機柔性熱電材料研究新方向
    最近,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史迅、陳立東、孫宜陽、副研究員仇鵬飛等和美國克萊門森大學教授賀健合作,開發出基於Ag2S柔性半導體的新型高性能無機柔性熱電材料和器件。該研究開闢了無機柔性熱電材料研究新方向,為基於高性能無機材料的全柔性熱電轉換新技術的開發解決了最起始也是最關鍵的一個難點。
  • 同濟蔡克峰教授課題組在柔性熱電材料方向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同濟蔡克峰教授課題組在柔性熱電材料方向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9-07-11  瀏覽:
  • 無機柔性熱電新材料研製成功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人員史迅、陳立東、孫宜陽、仇鵬飛等和美國克萊門森大學教授賀健合作,開發出基於硫化銀(Ag2S)柔性半導體的新型高性能無機柔性熱電材料和器件
  • 張晗教授綜述:二維熱電材料研究進展
    2 綜述了基於微納器件的單層/少層二維材料本徵熱電性能測試方法及研究進展。3 討論了基於二維材料的光-熱電效應在自供電光電器件中的應用進展及機制。內容簡介近年來,大量的理論預測表明,包括石墨烯、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第四主族硫族化合物、黑磷、MXene等在內的二維材料具有非常優異的熱電性能,實驗也證實這些材料具有較大的應用潛力。近日,深圳大學張晗教授等人發表綜述,詳細總結了二維材料在熱電領域的研究進展。
  • 華中科大楊榮貴教授團隊在柔性熱電器件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近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子刊《科學進展》發表華中科技大學楊榮貴教授團隊
  • 先進熱電材料與器件設計的研究進展
    綜述總結了熱電研究領域裡的最新研究熱點,包括數據科學輔助分析,低維熱電材料與器件設計,自旋熱電效應,高熵熱電合金,離子熱電,機械性能強化機制,先進熱電性能分析測試手段,基於無機以及無機/有機複合熱電材料的柔性器件設計,器件服役穩定性及評價方法,以及熱電發電及製冷的最新應用。
  • 當熱電材料遇上3D列印--新型非晶熱電材料橫空出世
    1823年,塞貝克發現由兩種不同金屬接合成的線路上,若兩接點間有溫差時,即會產生電位差。這個現象即是熱電偶測量溫度梯度及熱電產生器之工作原理。12年後,珀爾帖則發現若於由兩種不同金屬接合成的線路上通電流,其中一接點會放熱而另一接點則會吸熱。而這個現象即是熱電致冷器之工作原理。
  • 柔性電熱技術新思路,上海矽酸鹽所揭示Ag2(S,Se)的熱電性能構效關係
    矽酸研究所史迅研究員、陳立東研究員、仇鵬飛副研究員聯合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章貞教授課題組系統研究了Ag2(S,Se)固溶體的晶體結構、力學性能和電熱輸運性能,揭示了Ag2(S,Se)固溶體中化學組分、晶體結構、力學性能和電熱輸運性能之間的構效關係,為兼具優異柔性和高熱電性能的無機熱電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上海矽酸鹽所有機熱電材料研究取得進展---中國科學院
    上海矽酸鹽所有機熱電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2020-10-20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字體:與無機熱電材料相比,聚合物熱電材料種類匱乏、熱電轉換性能低,主要原因是缺乏對分子結構與熱電性能關係的深入認識。化學摻雜是提高聚合物導電能力、調控其熱電性能的主要手段,目前聚合物半導體材料摻雜效率低,且高濃度摻雜容易破壞聚合物自身堆積從而顯著降低載流子遷移率,不僅不能獲得高電導同時降低了澤貝克係數,而且限制熱電器件性能的提升。
  • 金屬所高性能柔性複合熱電材料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 近期,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邰凱平研究員課題組、劉暢研究員課題組與合作者研製出一種高性能碲化鉍/單壁碳納米管(Bi2Te3/SWCNT)柔性熱電材料。其熱電轉化效率與商用塊體脆性熱電材料性能相當,同時具有非常優異的彎曲柔性力學性能,能滿足貼合任意曲率熱源的需求,如人體皮膚等應用於可穿戴電子產品供電。同時,研究表明該複合材料的製備原理和技術可同樣適用於其他具有弱範德華力連接的層狀結構半導體材料體系,在柔性半導體材料和器件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柔電院發表綜述文章:柔性無機生物電子器件研究進展
    近日,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前沿研究中心在國際柔性電子領域頂級期刊《npj Flexible Electronics》(npj 柔性電子)上發表了題為《Flexible inorganic文章聚焦柔性無機生物電子器件在人體生理信號,包括生理電信號、生物物理信號以及生物化學信號等健康監測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系統討論了材料、力學結構與器件設計在推動柔性無機生物電子器件不斷向前發展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文章指出了柔性無機生物電子器件尚存在的挑戰,為柔性無機生物電子器件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導。
  • 上海矽酸鹽所等在類液態熱電材料服役穩定性研究中取得進展
    最近,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副研究員仇鵬飛、研究員史迅、陳立東與美國西北大學教授G.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DOI:10.1038/s41467-018-05248-8),研究團隊自主搭建的設備及部分測量結果發表於《無機材料學報》雜誌(Vol.32, 2017, 1337-1344)
  • 柔性無機生物電子器件研究進展
    近日,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前沿研究中心在國際柔性電子領域頂級期刊《npj Flexible Electronics》(npj 柔性電子)上發表了題為《Flexible inorganic bioelectronics》(柔性無機生物電子器件)的綜述文章。
  • 華中科技大學楊榮貴教授團隊《Sci.Adv.》:可自修復,可回收和樂高式模塊化的高性能可穿戴熱電發電機
    2021年2月10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科學》子刊《科學進展》發表了華中科技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楊榮貴教授團隊在柔性熱電器件方面的最新研究論文《可自修復,可回收和樂高式模塊化的高性能可穿戴熱電發電機》(High-performance wearabl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with self-healing, recycling
  • 上海矽酸鹽所等在n型高性能類金剛石結構熱電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上海矽酸鹽所等在n型高性能類金剛石結構熱電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2018-01-10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許多新的高性能熱電材料體系也相繼被發現。
  • 集有機、無機材料優點於一體,我國學者提出無機塑性新型半導體新概念
    集微網消息,上海交通大學官方消息顯示,近日,上海交通大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在無機塑性半導體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史迅與陳立東等開創性地提出無機塑性新型半導體新概念,在具有優異電學性能的無機半導體中實現良好可加工和變形能力,將有機材料和無機材料的優點合二為一
  • 物理所在高性能緊湊型柔性熱電模塊研究中取得進展
    熱電模塊能把產生於自然熱源(如太陽能或地熱能)的熱能和工業、生活廢熱直接轉換為有價值的電能,實現能源的循環利用,也可用於固態製冷,在能源危機和環境汙染日益嚴重的今天,具有重大的意義。面對傳統無機熱電材料存在的不足,對環境友好且價格低廉的新型柔性熱電材料引起了研究者的巨大關注。由於在熱電模塊中,p型和n型熱電材料組成的熱電偶是基本工作單元。
  • 馮晶教授團隊在鉍系熱電材料領域取得研究進展
    近日,昆明理工大學馮晶教授團隊在鉍系熱電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工作成果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和Nano Energy上,昆明理工大學是第一作者單位。兩篇論文的第一作者分別是2018級碩士研究生朱鈺可、2018級博士研究生郭俊。葛振華教授、馮晶教授為論文的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