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句話叫「沒有金剛鑽,就別攬那瓷器活兒」,你自己既然不了解這塊,那在那裡胡說什麼呢?還打著「客觀理智」的旗號把別人掛起來,不如先看看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知識水平。
自從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問世之後,關於明朝火器的爭論是一刻都沒有停止,從原先的「明朝火器天下第一」到現在的「明朝火器垃圾到極點」。有人可能會說什麼「極端明吹」導致自己對明朝「路轉黑」,說這種話的人,你就別給別人扣飯圈帽子了,因為你自己的思維也是飯圈思維。歷史就是歷史,歷史事實是改變不了的,你讓別人的言論牽著你的鼻子走,然後罔顧歷史事實,歪曲污衊歷史(比如老朱的鞋拔子臉),把對於歷史的評價當成自己的發洩方式,現在又把鍋甩到「明粉」頭上,你自己覺得你的行為可以被別人接受嗎。

今天我看到有人說,明末的「弗朗機火炮」炸膛率達到了90%,從前有人罵明朝的火器爛,我忍了,有人說明朝的鳥銃打不穿清軍的重甲,我也忍了,還有人說努爾哈赤時代的後金軍隊火器比明軍先進,我還忍了。今天看到了這句話,我忍不了了。

從最基本的思維邏輯來說,恐怕是從金屬槍管型射擊武器(元朝中後期)出現到今天,就沒有一種武器的炸膛率能達到90%,這位老兄,你知道炸膛率90%是什麼概念嗎?也就是生產十架佛郎機,得有九架不能用,你真的以為明國的銀子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或者說您知道弗朗機是什麼東西嗎?


弗朗機,原先是明朝人對於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稱謂,於是便把繳獲自葡萄牙人的火炮也稱為佛郎機。弗朗機是一種後膛加農炮,是用子銃輪流裝藥,按入炮腹之中,實際上就避免了火炮內膛和火藥鉛子接觸,大大降低了發生炸膛的可能性,更何況,無論哪種佛朗機火炮,炮身之外都有鐵箍,所以這樣雙重保險的火炮,即使仍然有炸膛的風險,那又怎麼會上升到90%這樣高的比例呢?明代名將戚繼光評價佛郎機「此乃天下通有利器,今所以重圖者,舊制之未盡精微也。」


他在自己的著作《紀效新書》之中,也列出了弗朗機的用途如守城「照垛不拘一垛幾人,俱向外立定,視賊來,遠則佛狼機,近則鳥銃,再近打石子等類,難以預料。」大福船裝備「大發貢一門,大佛狼機六座,碗口銃三個,噴筒六十個,鳥嘴銃十把,煙罐一百個,弩箭五百枝,藥弩十張..... 」海滄船裝備「大佛狼機四座,碗口銃三個,鳥嘴銃六把,噴筒五十個...... 」守城「次派神兵,先將本城內衝要處所共幾處,每處量其險要,該用佛狼機幾座,大銃幾個,於各多所分抽其多者撥充,其餘照各所地方城身均派。」守城「各神兵照派過垛口所在,每一架處搭高廠「一個,將佛狼機等銃在其下,遇警火草時時點候,鉛子銃心裝蓋停當,藥線裝收乾燥,其一應木馬、鉛子、石子、銃送等項,俱照本府舊日為緊急軍務事頭行內數目,件件完足,聽不時查點。」


這裡並未列完,但仍可以看出此時大小佛郎機已經成為明軍火器部隊的重要裝備之一,試想,如果明朝製造的佛郎機的炸膛率達到了90%,那這種失敗的火器是怎麼混進明軍軍營之中的呢?

佛郎機作為一種新式的火炮,除了填裝方式與之前中國的傳統火器大不相同之外,還增加了準星裝置,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說「...... (佛郎機)必用鐵閂者,佳其妙處在今添出前後二照星,後柄稍從低,庶不礙託面,以目照對其準,在放銃之人,用一目眇看,後照星孔中對前照星,前照星孔中對所打之物。」這一創新性的設計無疑增加了火炮的射擊精度。


佛郎機對於明代火器發展的最大意義在於,推動了明中後期火炮的「佛郎機化」,比如戚繼光設計的無敵大將軍炮,就使用了子銃這一裝置「打放時,只須大將軍母體按照高下, 限以枕木,入子銃發之,發畢,隨用一人之力可以取出,又入一子銃雲。一發五百子,擊寬二十丈。」可以對密集衝鋒的步兵騎兵產生巨大的殺傷,除此之外還有發熕炮(大佛郎機)、百子佛郎機、連珠佛郎機,包括最後的神威飛電大將軍炮(吸收了佛朗機、紅夷炮、以及一部分中國傳統火器的優點)成為明末抗清戰場上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