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三登珠峰最短一次僅用9天 成民間登頂珠峰次數最多的中國人

2021-01-10 騰訊網

他是一位藝術家,作品曾拍賣出千萬元;他又是一名登山家,6年時間,三次從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成為國內民間登頂珠峰次數最多的中國人。他說「是自然的庇護才讓我多次攀登成功」。

過去的十一假期,電影《攀登者》熱映,影片裡的登山隊員們為了國家的主權和榮譽勇闖世界之巔。現實生活中,攀登珠峰也是很多人的夢想,都想登上珠峰看一下這世界之巔的風景。不過,珠峰作為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攀登危險係數跟難度有目共睹,能成功登頂一次已經非常幸運,而瀋陽藝術家、登山家孫義全卻成功登頂三次。

攝影&視頻/天天 文字/小石頭

編輯/袁樂

出品/騰訊新聞

點擊觀看視頻:他冒生命危險六年三次登頂珠峰,想將攀登過程創作成藝術作品

六年間三登珠峰,成為民間登頂珠峰最多的中國人

2013年5月19日,孫義全從南坡登頂海拔8844.4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第二次是2018年5月20日,第三次是2019年5月21日。三次登頂珠峰,孫義全創下了多項記錄:南坡攀登珠峰年齡最小的中國人,世界首位登頂珠峰的藝術家,中國民間登頂珠穆朗瑪峰次數最多的中國人。

2013年,孫義全參與在瀋陽舉辦的第12屆全運會火炬傳遞活動

1986年,孫義全出生於遼寧瓦房店一個美麗的小村莊,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莊稼人。他從小就喜歡畫畫,也沒人教,每天吃完飯就自己在炕上畫身邊的景色、小動物,漸漸地從一個繪畫愛好者成長為一名當代藝術家。

孫義全跟登山結緣很偶然,當時他在北京認識了一群喜歡登山的人,聽他們講述登山時的景色和內心的震撼時,孫義全心動了。2008年,孫義全開始登山,這期間,曾先後登頂哈巴雪山、啟孜峰,吉力馬札羅山、寧金抗沙峰等世界著名山峰。

2013年孫義全第一次成功登頂珠峰

成功徵服了這麼多世界名峰後,人跡罕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成了孫義全魂牽夢繞的一個地方。2013年,他向世界之巔發起了衝擊,最終如願登頂,看到了夢寐以求的壯觀景色。

第一次登頂珠峰下山途中

第一次登珠峰,孫義全說,開始整個人是極其興奮、夾雜著很多欲望的:對峰頂景色的嚮往,對登頂後身邊人的看法,對日後生活的改變等等……後來整個人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怕登頂失敗,很痛苦,也不享受登山的過程。「所以下山後,我就決定不再登珠峰了,8000米的山峰也不再登了,知足了。」

2018年孫義全第二次登頂照

回到瀋陽後,孫義全很不習慣,因為只要提起他這個人,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談起珠峰。「我用了整整3年時間才把第一次登珠峰帶來的很多東西消化掉,」孫義全說,沉澱之後,他卻開始懷念珠穆朗瑪峰,想再登一次。

於是,他在2016年年底開始準備,2018年年初第二次攀登珠峰,這次他沒有想太多,到了山頂那一刻,他知道自己對頂峰不再嚮往,而是開始享受整個攀登過程,「所以還沒下山就決定今後還會再去。」

5月11日,孫義全為攀登珠峰挑選裝備

在登山領域裡,適合衝頂的最佳日期,被稱為「窗口期」。今年5月11日,孫義全安全抵達位於尼泊爾的珠峰南坡大本營,窗口期尚未到達,天氣不容樂觀。

出發前孫義全進行祈福儀式

經過數日等待,珠峰終於迎來了一個窗口期。17日上午,孫義全和登山隊員進行了當地傳統祈福儀式——煨桑,然後進行登珠峰裝備的最後確認。接著,孫義全從大本營出發,順利經過南坡攀登中最危險的「死亡地帶」——昆布冰川,最終到達4號營地。

第三次攀登珠峰

稍作休息,孫義全於當晚九點,在空氣稀薄、地形險惡、氣候惡劣的條件下,開始最後衝頂。

5月21日10點50分,孫義全終於第三次站在世界之巔,成為中國民間登頂珠峰次數最多的中國人。

珠峰「致命產業鏈」存在已久 今年死亡人數急劇上升

孫義全和隊友在登山途中

受天氣影響,今年珠峰的窗口期變短,登山團隊都集中在幾天內挑戰衝頂,上山、下山甚至需要排隊兩個小時左右。珠峰擁堵會帶來嚴重的後果,今年珠峰攀登季死亡人數急劇上升。

為了避免「堵車」,今年孫義全冒著強烈的風速(可承受)提前一天登頂。「我13年那次登珠峰趕上『堵車』了,深知在高海拔、低含氧量的情況下,『堵車』是件很危險的事,所以今年在得知22號將是最適合登頂的日子後,我臨時調整了自己的登頂時間,提前了一天。」孫義全說。

每次登珠峰,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雖然之前做了很多備案,但還是會遭遇突發狀況。比如去年,孫義全在給頭燈換電池時,手指露在外面就失去了知覺。

三登珠峰,孫義全也在探索自己的登山方式——從進山到登頂,再到回來,儘可能地壓縮時間。第一次登珠峰,由於對器材的使用、走梯子的技巧等不太熟悉,在山裡時間較長,而第二次登珠峰他就將時間縮短為12天,今年僅用了9天就成功登頂。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天氣預報、登山裝備、飲食安排既精準又科學,這也為壓縮時間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孫義全說,這種方式還得益於自己對珠峰線路的了解,對危險的提前預判,它還是要因人而異的。

據報導,今年珠峰上有十多人不幸遇難,其背後原因之一是存在已久的珠峰「致命產業鏈」。孫義全介紹,近些年商業登山已經很成熟了,尼泊爾南坡的商業成熟度更高一些, 「尼泊爾大約有上百家探險公司,成規模的有十幾家,費用各不相同,高則上百萬,低則三五十萬。」

孫義全出發前會反覆檢查登山裝備以確保自身安全

有的人說,是尼泊爾的管理和審批不嚴,導致很多攀登者的生命留在了珠峰上。「這個問題確實存在」,孫義全說,「只要你交錢了,尼泊爾的登山審批是非常寬鬆的。而我們的審批是非常嚴的,你只有攀登完五千米、六千米、七千米、八千米的山峰,才能頒發攀登珠峰的許可。」

孫義全認為,造成不幸遇難的根本原因還是攀登者的能力層次不齊。「對一個攀登者而言,首先你得自己尊重自己的生命。」

珠峰景色

以前登珠峰,大家更多的是熱愛,而如今卻成了名利場。「對任何一個攀登者來說,如果抱著這種心態,早晚要出事。如果你抱著熱愛、親近自然的態度,我相信不會有這麼大的死亡率。」

很多人以為,成功攀登珠峰是一種徵服,是人對自然的徵服。孫義全卻說:「不,那是自然對人的教誨與護佑。在山上,可能遭遇暴雪、低溫、雪崩、裂縫、懸崖等多種危險,任何一種遭遇都會喪命,是自然的庇護才讓我多次攀登成功。」

作為一名藝術家,有人也問過他:為什麼要追求刺激,冒著生命危險,三次攀登珠峰?孫義全說,「藝術源於生活,但生活必須親自去體驗,哪怕再困難,甚至是有生命危險。」他熱愛登山這項運動,也始終把整個攀登行為視作一件作品。

孫義全講述自己的藝術作品

這三次登珠峰的經歷讓孫義全變得更踏實、更平和。他不再做很長久的規劃,他覺得過好每一天,做好當下的每件事更重要。」

事實上,多年來,孫義全一直將自己的藝術創作與登山這件事緊密聯繫。攀登給了他對於生活全新的體驗和創作靈感,他希望通過作品呈現當今社會缺失的東西,如何在逆境中調整自我。「以登珠峰為例,最後能登頂的人都是自我調整能力非常強的,因為在極端環境中,隨時有死亡威脅。」

對於孫義全來說,完成這件作品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所以第三次登珠峰絕不是我的最後一次。」

相關焦點

  • 中國人首登珠峰60周年之際,深圳又增三位攀登者登頂珠峰
    在中國人首登珠峰60周年之際,深圳攀登者又送出一份賀禮!北京時間5月28日9點許,深圳山友厲偉、顧文婷、李曉林三人登頂珠峰。其中,李曉林2019年從南坡登頂珠峰,他是深圳第四位南北都登頂的山友。至此,深圳登頂珠峰的人數已達35人,共計39人次(包括重複登頂者),其中包括27名男性和8名女性。從業餘登山的角度來說,是全球登頂珠峰人數最多的城市。歷年登頂珠峰深圳山友名單及登頂年份厲偉厲偉與顧文婷都來自深圳一家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這不是厲偉第一次攀登珠峰。
  • ...與山共生——寫在中國人首登珠峰、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60...
    本文轉自【新華網】;這是1960年6月7日,人們在拉薩用鮮花歡迎登頂凱旋的王富洲(右)、貢布(中)和屈銀華。新華社發 60年前的5月25日凌晨4時20分,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名平均年齡僅有24歲的勇士,從西方登山者眼裡「連鳥也無法飛過」的珠峰北坡登頂。
  • 勇士:60年前,中國人首登珠峰紀實
    勇士整整60年前,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員王富洲、屈銀華、貢布成功登頂世界最高屋脊——珠穆朗瑪峰,他們開創了人類登山史上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歷史!時至今日,很多人仍然在探尋和挑戰這個目標。為了紀念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60周年,也是中國人首登珠峰60周年,4月30號,「2020珠峰高程測量」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正式啟動。
  • 為什麼中國人要登珠峰,這部電影告訴你
    他偷偷拍下姑娘的一顰一笑。五洲、松林、傑布三人當晚喝酒慶祝,再次見面三人五味成雜。松林為了彌補當年的遺憾,他一直待在珠峰腳下,經年累月他就像一個守望羊群的孤狼,在珠峰腳下十多年,日日觀察珠峰的天氣變化,終於總結出一套氣象規律。當他倒著背下這些規律時,三個人均溼了眼眶。此時的松林就像是一匹沉穩的老狼,珠峰就是他的目標。為這一天,他已經準備多年。
  • 中國8次測量珠峰高度,最早一次竟然在清朝
    不斷飛躍,中國珠峰測繪歷史逾200年據公開資料統計,此前世界各國共對珠峰進行過14次測量和科考,其中中國開展的次數最多,共有7次,其次為印度,有6次,其餘1次則由美國開展。 中國最早的一次珠峰測量開展於1714年,這也是記錄在冊的人類第一次珠峰高度的測量活動,但當時具體的測量結果並未得到記載。
  • 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4分鐘告訴你登珠峰有多恐怖!
    終於,在2020年5月27號早上11點左右,不負眾望,成功登頂!全場沸騰,大家開香檳慶祝。1975年5月27日,我國9名登山隊員登頂珠穆朗瑪峰,並首次測得珠峰8848.13米的巖面高度。45年後的今天,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再次站上世界之巔!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致敬勇攀高峰的中國人!
  • 60年前的今天中國人登頂珠峰 "中國梯"成就夢想
    一如60年後的今天,人們依舊不會忘記1960年的5月25日——那一天,五星紅旗第一次插上了珠穆朗瑪峰頂;那一天,人類首次經由珠峰北坡,站在了世界「第三極」上。登頂「1960年中國人是怎麼上去的呢?我們衝頂的隊員中有一人叫劉連滿,他是消防員出身。
  • 登頂珠峰!為什麼非要人力給珠峰測身高?權威解讀來了
    珠峰修路是每年登山季的「前鋒」,是最重要也是最危險的工作,修路隊員需要在無保護的冰雪面和巖壁上攀登,並探明冰裂縫等隱患,為之後的高山嚮導、高山協作和登山者開闢出一條安全的路線。在西藏登山嚮導學校有一種說法:「修路隊離不開運輸隊,運輸隊離不開修路隊。」
  • 盤點珠峰探索:英國最早,中國最多,首次登頂是大洋洲國家?
    75年後的1999年,美國登山隊發現了馬洛裡殘存的衣物,但翻遍遺物也沒有找到他的妻子的照片,馬洛裡此前說「如果登頂將把他妻子的照片放在峰頂」,他和歐文是否成功登頂一度引起外界猜測,成為了登山界撲朔迷離的懸案。
  • 曾6次登頂珠峰的她 成為美國首位無氧登頂珠峰並活著下撤的人
    2016 年 5 月 23 日,32 歲美國美女登山家瑪麗莎· 阿諾特(Melissa Arnot)日在不攜帶任何氧氣補給裝備的情況下,成功由西藏珠峰北側登頂珠峰,成為美國首位無氧登頂珠峰並活著下山的女性。
  • 《攀登者》:登頂珠峰,那些使命與生命的抉擇時刻
    中國人自己的山,就要有中國人登上去」十一黃金周熱播的電影《攀登者》是根據當年中國登山隊真實的經歷改編而成的,影片講述了1960年三名登山隊隊員方五洲、曲松林、傑布登頂珠峰,卻因為惡劣天氣沒能保護好攝影機,不能提供山頂的360度影像資料,國際登山界對此次登頂不予承認。
  • 登頂珠峰,怎麼成了「絕佳廣告」和朋友圈的炫耀?
    2014年4月18日,珠峰南坡發生雪崩造成15人死亡,被稱為登峰史上最嚴重事故每年5月中旬至下旬,由於天氣較好,被視為珠峰的「黃金衝頂期」。然而,如今向著珠峰前進的登山者隊伍中,大多數「登山客」都不具備足夠的高山經驗,讓這項運動的風險進一步升高。今年5月以來,巍峨聳立的珠峰迎來了登山熱潮,出現了大排長龍的景象。
  • 為什麼中國人1960年登頂珠峰不為西方人承認?
    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登頂珠峰,也創造了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的紀錄,此前從未有人徵服過這條「死亡之路」。中國人完成了一次奇蹟,登山隊載譽歸來時,北京七萬多人前往迎接,歡呼喝彩。次年,中尼籤訂邊界條約,正式確定珠峰北坡為中國領土。
  • 珠峰傳奇:中國隊深夜贏印度,第二次登頂在絕壁留下金屬梯
    這一次,他要挑戰珠穆朗瑪峰,人類從未登頂的至高之處。那年他不過34歲,消瘦俊朗,英氣逼人,泰晤士報說:說起攀登珠峰,整個大英帝國,還有誰比馬洛裡更有資格和能力?1921年6月,人類史上第一支珠峰遠徵隊,抵達珠峰北麓。冰川之上,馬洛裡痴迷地望著接天連地的珠峰,「就像一個粗獷的巨人,就像夢中最狂野的造物」。
  • 上遊專訪|重慶女子登珠峰第一人還是今年全世界首位登頂的女性...
    對於大部分登山者來說,喬治·馬洛裡那句「山在那裡」固然豪邁,但「活著」和「回家」,反而是他們登頂之後說得最多的詞——2013年重慶民間首位登頂珠峰的張翔海說:「活著從珠峰頂上下撤,才是最終目的。」2017年登頂的譚波濤說:「沒有最高峰,回家才是攀登高峰的目標。」
  • 人類攀登珠峰史上最嚴重事故
    幾乎每年都有高山嚮導遇難根據珠峰的氣候特點,每年5月下旬都是登頂的最佳時機,現在則是夏爾巴人高山嚮導最忙碌的時刻:「珠峰每年上半年只有4個『開窗期』(可登頂的日期),一般就是五月十八、十九和二十三、二十四這四天。職業嚮導們要在登山旺季來臨前完成『修路』工作」。
  • 明月鏡片登頂珠峰,國產品牌揚眉吐氣
    但就是這座裡程碑,60年前,中國人就在上面留下了足跡。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位中國登山隊隊員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這也是人類從北坡登頂成功。2020年,時隔60年之後,中國人再次登頂珠峰,並對珠峰高程進行了精確測定。
  • 中國人成功登頂地球之巔再測珠峰高度
    67年前,人類第一次登頂珠峰。60年前,中國人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1960年6月7日,人類歷史上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中國登山隊隊員王富洲(右)、貢布(中)與屈銀華三人凱旋拉薩後捧花合影。新華社發今年的登頂測量5月6日正式啟動。因天氣原因,衝頂計劃兩度推遲。當日,登頂隊員依然戰勝了極高海拔區域降雪、大風、流石等威脅。「準確測量珠峰高程有利於分析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高程變化。」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高登義說。
  • 到底多少人登頂過珠峰
    世界最高峰大家都很熟知,珠穆朗瑪峰,在喜馬拉雅山脈,珠穆朗瑪峰在歷史至少有三個名字,我們今天說的珠穆朗瑪峰是從藏語翻譯得來的,為大地之母的意思。「珠穆」指女神,「朗瑪」是第三,所以又稱第三女神之峰,在四座山峰中,珠穆朗瑪峰是海拔高度最高的。
  • 1975年珠峰登山隊成員桑珠 分享當年成功登頂的真實史實
    1975年5月27日14時30分,中國登山隊索南羅布、潘多、桑珠、羅則、侯生福、貢嘎巴桑、大平措、次仁多吉、阿布欽9人成功登頂珠峰北坡,並對珠峰海拔進行了測量,給出了8848.13米的標準「身高」。這一壯舉,讓他們獲贊「九勇士」。  這是繼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屈銀華、貢布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北坡登頂的壯舉以來,中國人再次成功登頂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