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計劃」的最大收益或許並非是登月本身,而是推動了人類整個航天和太空技術的大進步。百度無人車,同樣野心在此。
百度無人駕駛汽車車隊
在長沙梅溪湖附近,經常停靠著一輛輛白色的汽車。
除了車頂的塔狀雷達,外觀與普通SUV無異,但車內卻暗藏「玄機」。乘客入座後,車輛開始啟動,雖然駕駛座上有人,但他卻不是司機,雙手不握方向盤。起步、加速、減速、讓行、轉彎等各種操作,全部由汽車自行完成。
這輛車的名字叫Apollo Robotaxi,是百度在長沙落地運營的無人駕駛項目。「坐在上面很安心,整體駕駛風格偏安全優先。」第一批嘗鮮的長沙市民對無人計程車的評價很高。Robotaxi自去年運營至今,一直保持著零事故。
以自動駕駛為首的智能交通理念自誕生以來,這條路上已有不少先行者。參與未來的交通體系與出行方式的升級浪潮,已成為全球巨頭布局與博弈的關鍵點。以5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數字科技為基礎的計劃,鼓勵參與者在頂層設計層面建立、健全一整套智慧交通解決方案。
今年4月誕生的百度Apollo「ACE交通引擎」,無疑為「新基建」指明了方向。
「聰明車」遇「聰明路」
北京到上海的高鐵,能不能再快一點?上下班的路上,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堵?高速路駕駛,有沒有不疲憊的方法?在交通便捷度和舒適度的追求上,人類從未停止過。或是改變車,或是改變路,人們始終在探索更好更快的方式。人工智慧、5G、大數據云計算、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系統、新能源充電樁等技術領域的發展,給了人們進一步升級交通的機會。
從交通強國的建設來看,科技的作用無需多言。新科技和交通運輸產業的結合,讓新裝備和新產業的誕生順理成章。而名為「新基建」的春風,讓這把火燒得更加旺盛。
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提到,「新基建」可以看成是人類在進入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前的大型基礎設施擴張工程。它有很大的希望會在中國率先掀起全面人工智慧化的潮流。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新基建,將在交通、能源等領域大大提升效率,推動經濟增長。
智能交通發展的核心是要做好自動駕駛,以及相應而來的車路協同方案。在推動自動駕駛測試和落地的過程中新的問題會接踵而來,包括第一重要的安全問題,而這對於科技的要求幾近苛刻,只有擁有強大的地盤技術才能支撐起項目的實現,具體而言,即AI技術、網聯技術、豐富的生態和數據資源。
當然,「聰明的車」單打獨鬥必然行不通,道路是車的日常生活環境。當單車智能發展到一定階段,還需要「車路協同」,讓「聰明的車」駛上「智慧的路」。
車路協同好比賦予了自動駕駛車輛非常可靠的第六感,讓智能車在自動駕駛中不僅能自主控制車輛本身的運轉和決策,還能依靠與外界路面環境的互動反饋,及時調整行車方案。這些是單靠智能車所無法做到的。
乘勢新基建而來的智能交通註定帶有獨特的中國基因,智能交通必然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除了技術方面的發展,它對於公共資源、公共政策法規以及城市整體的基礎設施升級改造都有極高的要求。
越是人工智慧、數據與信息技術發展的時代,越不能忽視自動駕駛的本質還是車。隨著自動駕駛的發展,它對於車的硬體和工程製造能力要求會有很大的變化,車的結構、控制方式等都有所不同。因此汽車工業的技術積累必然要與AI智能技術同步,才能實現並駕齊驅。
引擎,點火
百度發布的「ACE智能交通引擎」,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
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總經理李震宇給出了解釋,「數字底座,車路協同和自動駕駛的兩個引擎平臺,是百度的核心競爭力」。結合「1+2+N」的總體架構來看,ACE智能交通引擎」像是一個完整的基礎設施體系。「1」是一個數字底座,代表交通基礎設施。比如提供亞米級的AR實景導航的百度地圖、提供綜合性的車聯網解決方案的小度車載OS,以及飛槳和百度智能雲都是其中的一部分。
修建房屋需要堅實的地基,打造一個優秀的智能交通系統也需要過硬的技術支撐。ACE交通引擎的主要技術支持來自百度地圖、百度智能雲、小度車載OS、飛槳等平臺,這四大數字底座支持「車、路、雲、圖」在交通基礎設施層面達到融合互通。
簡單來說,這個數字底座「智能化」了基礎設施,這種賦能使得智能交通有了最初的落腳點。
「2」指的是兩個智能引擎——Apollo自動駕駛引擎和車路協同引擎。率先在長沙落地的Apollo Robotaxi是個佐證,百度在自動駕駛技術上是保持絕對領先的。
經過三年發展,Apollo生態合作夥伴幾乎囊括全球所有的主流汽車製造商。截至目前,Apollo擁有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數150張、全球智能駕駛專利1800件、測試裡程600萬公裡、全球開發者36000餘名、開源了56萬行代碼。
優秀的車路協同,可以讓汽車擁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能力,反過來也能讓道路更懂汽車。例如,路側感知設備可以採集全局路網圖像,並且將信息播發給車輛,從而形成超視距感知能力,克服視覺盲區。
「N」代表的是無限的應用生態。ACE交通引擎和多個部門深度融合,通過智能信控、智能停車、交通治理、智能公交、智能貨運、智能出租、自主泊車等N個應用生態,將百度網際網路思維下的智能交通滲透到城市交通的各個方面,真正有效地推動現代化智能交通體系的建立。
有了新基建風向標,百度的野心似乎更大了,它希望通過車路協同讓自動駕駛走得更遠。一邊冀望於車路協同讓車的決策更聰明,更安全;另一邊,它也顯露了推動規模化智能車規模化的決心。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兩大引擎在數字一體化基礎上強勢發力,讓「聰明的車」和「智慧的路」雙劍合璧,力求全面激活 ACE交通引擎的運轉。
百度Apollo自動駕駛標定與維護中心標定間
為何攀登「珠峰」?
交通是一個城市的血管,一個城市的交通效率也部分決定了這座城市的運轉效率和生活幸福感。
未來一套優良的智能交通方案,正是奠定城市交通的重要基石。具備完善的全棧式從車到路的解決方案,提升智能交通管理水平,幫助人車路更和諧地相處,這也正是百度「ACE交通引擎」提出的智能交通建設的本質所在。
在新基建的推動下,智能交通將會成為中國新交通發展的新方向。而提前布局的百度也將成為落地新基建指導的智能交通核心引擎。百度在深度學習、語音交互等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能力方面已形成巨大優勢,但要想達到核心技術可控,自主自如,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震宇把它比作一個攀登珠峰的艱難過程,特別需要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百度也拋出「攀登珠峰,沿途下蛋」的策略——技術難題分步解決,通過長期的技術積累,持續漸進地釋放產品價值。群策群力一定強於單兵作戰。百度也持續開放Apollo平臺,吸納各方企業力量和人才,在北京新建成Apollo Park,用作應用程式測試基地,並投入大量的核心技術人才。
而能否大規模落地,形成可複製的產業化發展,不論對百度這樣的企業還是政府,這都是一項長期的考驗。考慮到每個城市資源稟賦皆不相同,智能交通建設在推進時必然要因地制宜,但這也帶來了裝備以及技術統一性的問題。
在《無人駕駛》一書中,胡迪教授想像出一幅未來人類回望今天「非智能車時代」的圖景。
「參觀者坐在方向盤後面,撥弄著內置GPS的顯示器屏幕,遊戲似地用他們的腳踩動著剎車,這一切恐怕會讓體驗者不禁感嘆,21世紀初的人類竟然會用如此不便甚至危險的交通方式。」
智能交通以及智慧生活的大趨勢,這是未來進化的方向。不論對於個人生活的改革還是強國戰略層面,都是一項具有長期收益和高延展性的投資。
智能交通的黃金時代正飛速而來。在播種階段打好基礎,科技企業、車企和政府形成良性聯動,各方玩家共同把蛋糕做大,這可能是在大時代中「掘金」的最佳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