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計劃的歷史背景是什麼?阿波羅號應該是一場太空競賽。

2020-09-03 探秘地球了解宇宙

阿波羅號是在艾森豪領導下於二十世紀60年代初提出的,作為水星的後續行動。水星計劃中的飛船只能進入地球軌道,只能搭載一名太空人,而預期中的阿波羅飛船不僅可以搭載三名太空人,還可能載人月球。


美國航天局經理阿伯·西爾弗斯坦選擇以希臘太陽神的名字命名這個項目,他後來說這是他為兒子保留的名字。雖然美國宇航局已經開始計劃,艾森豪·威爾遜似乎並不熱衷於太空計劃,阿波羅計劃的回報資金也沒有落實。


阿波羅計劃是美國於1961年至1972年為人類登月組織的一項大型計劃行動。當時,阿波羅計劃的成功轟動了全世界。然而,經過30多年的回應,戈爾多夫公開對阿波羅計劃真實性的懷疑和推斷,使得很難區分阿波羅計劃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阿波羅登月計劃是一場騙局?
    同時,美國公布重返月球「阿耳忒彌斯計劃」太空人團隊名單,以色列宣布啟動「創世紀2」號登月計劃。在這期間,有關美國「阿波羅登月是一場騙局」的論調再次成為熱門話題。數十年來,科學家不斷給出回應和解釋,但並沒有打消這個流傳甚久的說法。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願意相信「阿波羅登月」是假的呢?
  • 阿波羅計劃改變了什麼?
    1969年,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在執行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時拍下的自己的足跡。《阿波羅11號》2019年紀錄片截圖2019年,人類登月50周年紀念之際,一系列珍貴歷史資料和重要畫面,各式慶祝活動將再一次點燃人們寰宇之旅的熱情。
  •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到底是一場騙局?還是真實事件?
    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到底是一場騙局?還是真實事件?有的人說,阿波羅登月計劃根本就是一場世紀騙局。所以,質疑者稱所謂的阿波羅登月其實都是假的。雖然質疑者提供了很多所謂的「證據」,但是依然無法改變美國阿波羅計劃的登月事實。因為阿波羅登月計劃不僅僅只是拍攝了影像和照片,還帶回了很多月球上面的巖石標本。即便如此,質疑者為什麼還是不相信呢?原因就是他們認為當時的科技水平,根本達不到登月的能力。
  • 阿波羅 11 號登月 50 周年,回顧阿波羅號探月計劃
    北京時間7月15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導,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50周年紀念日臨近,讓我們再次回顧一下阿波羅號計劃的探月歷史。當第一批阿波羅太空人格斯·格裡森姆、埃德·懷特和羅傑·查菲在佛羅裡達州發射臺進行模擬操作時,太空艙突然起火,火情快速蔓延,導致3名太空人全部遇難。這次災難導致美國宇航局重新檢查了阿波羅計劃的所有方面,並對許多太空飛行器系統進行了重新設計,當年春天,太空人們接受訓練的任務被正式命名為「阿波羅1號」。機組人員:維吉爾·格裡索姆、愛德華·懷特、羅傑·查菲。
  • 當我們說阿波羅計劃時,說的是什麼?這裡有一份超全復盤
    作為人族一員,有必要了解一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我相信,這個國家應該全力以赴投身這個目標:在1970年以前,讓人類乘坐飛船登上月球,並安全返回。在這個時代,沒有任何一個太空計劃能夠超越它。」1961年5月25日,時任美國總統的約翰·甘迺迪在國會上發表人類登月計劃演講時如是說。
  • 太空感冒的代價:阿波羅7號上演一場「太空叛變」
    所以,大家看到當年太空直播的歷史畫面總會覺得非常模糊。而且因為距離遠,信號弱,摻雜了大量噪音。所以,畫面上有大量的雜點。模擬信號的保真度很差,會有雪花噪點,會有圖像的扭曲。但是,實時性很好,從來不會卡頓。這一次,阿波羅 7 號太空人用的還是黑白攝像頭。因為飛船用不了多久就能繞地球一圈。其實路過美國上空,以及路過世界各個測控站上空的時間不長。
  • 歷史上的今天 : 阿波羅1號事件
    ▲已經燒至漆黑的阿波羅1號太空艙 1950年代末,美蘇兩國正陷入激烈的「太空競賽」中。當時,蘇聯人正在處於絕對的優勢,他們不僅發射了人類的第一顆衛星,還把第一名太空人——加加林送入了太空。而在新上任的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的宣言——「我們選擇前往月球!」(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 美國再次登月困難重重,阿波羅計劃真是騙局?
    而現在的我們,已經有了這種能力,我們突破了大氣層的束縛飛向太空,去到另一個星球。這個星球就是月球,它是地球的衛星和鄰居。做什麼事情都要一步一個腳印,不能好高騖遠不切實際,星際探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月球就是登陸天體的第一步。上世紀中期,美國和蘇聯展開了全方面的競賽,航天領域得到了空前的重視。1960年,阿波羅計劃出臺,主題就是要把太空人送往月球,實現登月。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阿波羅計劃電影盤點
    50年前的7月21日(北京時間),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月球寧靜海邁出的一小步,成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一大步。50年來,圍繞阿波羅計劃的讚頌和陰謀論從未間斷,從這些電影就可見一斑。
  • 登月是一場「騙局」OR「創舉」?一組阿波羅11號準備階段舊照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而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一事更進一步成為紀錄片和廣告常見之歷史事件。而今天要分享的老照片是阿波羅11號登月前的相關訓練與準備照片,可以從這組照片裡,簡單了解下這次登月行動的一些細節。
  • 阿波羅登月計劃疑點重重,這真的是精心策劃的一場騙局嗎?
    阿波羅登月可謂是上世紀最大的新聞之一了,自從阿波羅登月之後,人類也正式踏入了月球。但是阿波羅登月也引來了無數人的質疑,那麼阿波羅登月到底是一場騙局還是確有其事呢,今天我們便來談一談阿波羅登月的疑點。又有人提出質疑為什麼當年阿波羅登月照了那麼多張照片,但是大部分太空的背景都是一片漆黑,月球沒有大氣,按理來說,從月球看宇宙應該是一片星辰大海才對,而不應該是一片漆黑。
  • 當年登月失敗的阿波羅13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在1970年4月11日美國發射的「阿波羅13號」任務開始後的近56個小時,似乎是迄今為止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阿波羅計劃最順利的一次飛行。宇宙飛船載著太空人吉姆·洛弗爾,傑克·斯維格特和弗雷德·海斯到他們計劃的月球著陸點,距離地球僅200,000英裡,並且正接近月球軌道。
  • 阿波羅11號:超越競爭的奇蹟
    太空探索能力是國家高端科技、經濟水平的體現,所取得的成就又有助於宣傳國家的科研實力和軍事潛力,於是從上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美蘇之間正式開啟了舉世矚目的太空競賽。 為了改變美國在太空競賽初期屢屢敗北的情況,不再緊追蘇聯而是在其他領域成為第一,NASA在1960年7月29日發布了一項全新的太空計劃,準備將美國太空人送上月球,這就是著名的「阿波羅計劃」。
  • 太空中最嚴重的事故遠不止阿波羅13號
    外太空發生過什麼事故嗎? 在「禮炮」1號空間站上,將返回艙與「聯盟」號飛船軌道艙分離的爆炸螺栓損壞了壓力艙,導致減壓,「聯盟」11號上的三名太空人全部遇難。是一個旨在驗證空間對接和助推概念的任務,這對「阿波羅」登月任務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在我看來,「雙子座」是太空競賽中最引人入勝然而卻最無人問津的。登上月球確實很性感,就像是太空任務中的海蒂·克拉姆。那麼,「雙子座」至少也得是太空任務中的凱特·戴琳斯。
  • 嫦娥4號登月球後為什麼沒發現美國國旗?阿波羅計劃是一場陰謀?
    文/玉濁清嫦娥4號登月球後為什麼沒發現美國國旗?阿波羅計劃是一場陰謀?人類在太空領域跨出的第1步就是在1969年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在月球成功登陸,這也就意味著人類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為了見證這一點,美國人還在月球上留下了國旗,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在當時美國也是一第1個進入太空領域的,因此也成為了太空領域的霸主,更是太空領域的先驅者。
  • 登上月球的代價——阿波羅1號慘劇
    太空競賽初期,水星計劃非常的熱門。1957年斯普特尼克1號(第一顆進入行星軌道的人造衛星,由前蘇聯發射)發射後,美國則希望在蘇聯之前把人類送入地球軌道並安全返回。1961年,艾倫·謝潑德成為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人,但晚於蘇聯人尤裡·加加林。
  • 嫦娥五號計劃來回23天,為什麼阿波羅11號來回只花了8天?
    嫦娥五號技術不如阿波羅11號,計劃任務周期比51年前美國載人登月時間還長,這種觀點既不科學、不嚴謹,也不夠自信。 嫦娥五號任務計劃23天,主要任務是完成2kg月壤採集,並帶回地球;阿波羅11號是載人登月,從任務本質上,與嫦娥五號有很大區別。單純從任務時間,就判定誰的技術先進,未免過於片面。
  • 真假難辨的阿波羅20號任務:月球背面的飛船、城市遺蹟和外星人
    首先,既然是阿波羅20號的登月,那麼大家就有必要了解一下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時代背景、和整個計劃的內容。 NASA官網對於取消阿波羅20號的記錄以上就是整個阿波羅計劃的歷史進程概況和我們普通人所能了解到的阿波羅
  • 阿波羅1號慘劇,讓人類登上月球的一課
    太空競賽初期,水星計劃非常的熱門。1957年斯普特尼克1號(第一顆進入行星軌道的人造衛星,由前蘇聯發射)發射後,美國則希望在蘇聯之前把人類送入地球軌道並安全返回。1961年,艾倫·謝潑德成為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人,但晚於蘇聯人尤裡·加加林。
  • 分析:「阿波羅登月」是騙局嗎?
    由來  按照被普遍接受的觀念,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航天競賽中處於劣勢的美國人決心不惜一切代價,重振昔日科技和軍事領先的雄風。1961年,美國總統甘迺迪正式宣布,美國要在60年代末實現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標。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阿波羅登月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