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5 17:58 來源: 工程師評車
特斯拉Model 3自上市以來,吸引了眾多人的眼球,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價格低得出乎所料,起始售價為3.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3.5萬元)。這簡直比國內自主品牌的電動汽車價格還便宜。更有今年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的消息傳來,其與上海市政府籤署了電動車項目的投資協議,標誌著特斯拉將會正式的在中國設廠生產。一時間,這款價廉物美的豪車直接被吹上天,不少人表示這簡直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殺手。
一開始,這則消息也引發了小編對自主新能源車的擔憂,但當實際體驗了一番這臺Model 3之後,感覺這些擔憂完全是多餘的,因為這臺車根本算不上一臺豪車。
拿到Model 3的車鑰匙時,還是感覺有些新鮮。這臺車的鑰匙就是一張卡片,雖然沒有Model S那麼有質感,但輕盈,比銀行卡還薄。不過明白原理後就覺得很簡單了,這就是基於RFID射頻識別技術的一張卡片,而且是無源式的。
這種無源式的RFID卡片,帶來的結果就是體驗並不佳。開門時,需要將卡片貼到車身B柱上刷卡,這和平時刷公交卡沒有什麼分別。由於B柱上並沒有明確標識刷卡位置,所以剛拿到車時偶爾會因為不在正確位置上而刷不開。即便是位置找對了,匹配也還需要一個時間,與只需要輕輕觸碰門把手的電容式無鑰匙進入系統相比,便利性就差多了。
解完鎖後,接著就是開門了。雖然是和Model S一樣的隱藏式門把手,但是開門時卻需要用手扣開門把手,才能將車門打開。
這點令小編大失所望。要知道Model S當時被稱為豪車可不是吹的,進門時就能感受到一種獨特的儀式感。只需要帶著合法鑰匙,觸摸一下這個隱藏式門把手,門把手就可自動升起,輕輕一拉,打開車門,是不是逼格滿滿?
這還不是最令人失望的,更大的落差在後面。要知道,當時Model S能震驚到不少人,中控那個17寸的液晶巨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時國內汽車主要中控屏都集中在7、8寸之間,而且還有不少實體按鍵。但是Model S車內幾乎上看不到實體按鍵了,所有空調、門窗及行李箱的控制功能都集中在這塊巨屏上。這在當時算是個顛覆性的設計,不次於當年iPhone採用一塊觸控螢幕代替手機鍵盤一樣。
但是進入了Model 3這臺車內部,已經完全沒有什麼震撼了,畢竟這種中控液晶大屏不同於藝術化的設計,是最容易被其他車企學得的。更何況,Model 3的屏幕僅有15寸。而唯一可以說創新的,那就是組合儀表沒有了,車速等車輛信息都集成在中控屏的左側。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