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電動車、自動駕駛?別把特斯拉吹上天了

2021-01-07 虎嗅APP

隨著新能源市場的火爆,特斯拉已然佔到了風口浪尖。2017年2月23日,該公司公布2016年Q4財報,一共只出售了98MWh的儲能產品,但是並未附加財務數字。毛利潤大幅度下跌至19.1%,同年第三季度毛利潤為27.7%。

很尷尬,說不定2016年Q4就是Elon Musk科技夢的一個轉折點。特斯拉在2015年預計2016年達到4億至5億美元左右的營收。事實上如果按照儲能產品250美元/MWh的市場報價來看,特斯拉在2016年Q4隻有2450萬美元,那麼也就是說,特斯拉遠遠沒有實現2015年給自己定下的目標

毛利潤咋就下降了呢?

首先我們要考慮的就是美國政府的零排放信用體系,即ZEV。2016年Q4,ZEV大調,降低至汽車收入的0.8%,明顯低於2016年Q3的4.8%。當然這不是重點,以特斯拉的交付量來說,即使下降5倍,也就是個不足掛齒的小數目。

第二點這應該是主要原因,特斯拉的Autopliot 2.0(以下簡稱AP2)。2016年10月左右,特斯拉發布第二代AP,稱其可以實現常見道路的全自動駕駛,並且包括Model 3車型都可以搭載。AP2的發布讓特斯拉的股價來到了歷史最高點,對於股東來說,這是一針「科幻」興奮劑,

問題就在於,2016年Q4所統計的時間段之中,AP2並未真正上市。因此,如果我們想要看到AP2為特斯拉帶來的變化,至少要等到2017年Q1。事實上我仍然不會覺得能有本質的改變,所謂的全自動駕駛依然被各國政策強壓,消費者肯定不願意買用不了的東西,尤其這東西還影響著駕駛體驗。

其三則是最逗的,特斯拉2016年Q4內容與服務方面毛利潤竟然達到了負11.4%,要知道,2016年Q3這個數字多多少少還是正數。特斯拉方面表示是因為財報把建立服務中心所花費的資金算到了這裡面。

不過外國「朝陽群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他們指出特斯拉花了大量資金在維護服務問題以及響應延遲上。比如解決無人駕駛引發的安全問題,以及端到端反饋慢引起的車輛行駛問題等等。

此外,因為電動汽車本身的跨時代屬性以及特斯拉Model S和X車型濃厚的極客範,所以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特斯拉很可能也花了很多錢在刺激市場方面。畢竟真實的汽車市場並沒有網上寫的那麼神奇,普遍消費者依然停留在傳統油車上。然而我就納悶了,混動汽車的春天都沒到來,這電動車為什麼要著急花錢去搶市場呢?

特斯拉2016年Q4電話會議上,特斯拉高管指出2016年Q4產量與2016年Q3產量持平。那麼從庫存和市場考量角度出發,特斯拉只要不會降低產量,固定成本仍然停留在原有高度,不會產生負毛利潤。

根據財報顯示,本季度特斯拉現金流支出4.5億美元。剛才我們說過了,特斯拉產量與上一季度持平,既然庫存花費呈線性增長,可想而知特斯拉的欠債單是多麼龐大。另一方面,2017年年初特斯拉被曝生產超過交付數,所以說不定Musk會在2017年Q1降低產量

收購Solar City後

這筆交易我其實不是很明白Musk這個是啥想法,公開數據表明SolarCity的成本讓其背負了巨額債務,但是Musk卻認為收購Solar City是一件「想都不用想」的事情。在收購後,特斯拉發行了1.55億支基本股,專家預計已稀釋加權平均流通股數額達到了1.65億,當時每支是280美元,因此特斯拉市值達到了462億美元。

北京時間2017年2月23日,特斯拉股票跌落至最低點,達到258.39美元。雖然特斯拉只在財務報告中寫出了SolarCity收購帶來的債務和現金增加函數,並未標清具體數字,但是機智的我打開了系統自帶的計算器,通過一系列精妙的高中數學得這樣的結論:特斯拉的自由現金流在2016年Q4為負10億美元。

特斯拉本季度資本支出僅僅為5.22億美元,事實上特斯拉給2016年Q4的指標超過了10億美元。同時特斯拉並未明確答覆2017年全年交貨,各位已經訂購Model 3的朋友們,你的車估計又要在拖一陣了,洗洗睡吧。

特斯拉方面表示2017年上半年交付數可以達到47000到50000輛,看了這個數字後你的感想是什麼?讓我們先來鋪墊一下背景,2017年1月,大陸能源市場補貼取消,導致大陸電動車市場狂跌60%,香港在2017年2月取消大型電動車稅減免政策。而我們的特斯拉2016年Q4過境汽車只有2750輛,之前預計的數字將近實際情況的3倍,為6450輛。

中國車市戰績都那麼慘澹,可以輕易推斷出這僅有的50000輛也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報告中指出本季度客戶押金減少2650萬美元,所以Mode S和X並沒有預計中那麼火爆,同時Model 3的訂單數量也在減少。他們說S和X訂單同比上漲49%,然而這卻還是「淨訂單」,就是那種網站上一鍵點擊預定,只需交一小筆定金,而不需要支付實際交付金額的那種。

老規矩,先聊產品

先來看看Model 3,我說一個個人觀點:

就在這個價位,就在這個不成熟的新能源環境,就在這個取消了政策的市場,我有這錢為什麼不買輛豐田凱美瑞呢?

對於特斯拉Model 3這種中檔車來說,規模化是其盈利的關鍵。事實上特斯拉也好,Musk也罷,根本沒有產品規模化的經驗。車廠在規模前後是兩種不同的存在,就和「有閃現的安妮」以及「沒閃現的安妮」是一個道理。

上圖是特斯拉產品生產規模,Musk預計在2018年實現每年50萬輛的產能,而特斯拉的產能變化已然出現了下降勢頭。問題來了,以目前的走向來看,年產10萬都費勁。如果沒有大量資本的注入前提下,特斯拉似乎是要止步不前了

Model S初步預計5月上市,Model 3初步預計7月上市,對於這兩點內容,特斯拉在電話會議上再一次表示出了他們的肯定。順便一提,這兩輛車均未開啟任何測試。我們知道,即使是成熟的汽油車市場也需要大量的時間上路測試。以特斯拉目前的資金狀況來說,Model S很難在短時間啟動測試,那麼問題不用我說也能明白,5月份發售的將會是一款半成品(未經過測試的產品,即使本身不存在缺陷,也在工業領域被視為半成品)。

特斯拉短期融資的可能性

特斯拉目前在計劃中增加了這樣一項內容:短期內融資。而這筆可能會讓特斯拉在市場份額上接近通用汽車和福特。說實話我很喜歡有韌性的企業,即使它可能是騙子。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特斯拉短期內,或者說長期內絕對無法融入大眾市場

技術諮詢公司Activate的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Michael Wolf在彭博的一檔節目中這樣說到,

我們其實並不認為特斯拉可以通過Model 3獲利,即使是這樣一款普世產品,在我們展望未來的同時,大眾市場很難接納它。

這就不是說我拆特斯拉的臺了,是彭博社都欽點了。

其次我們要說特斯拉目前的團隊狀況:技術高管走了,CFO即將離開。綜合來看,特斯拉在短期內融到資金的可能性不高。

刺激市場和特斯拉的「刺激」

有些時候我們常說世界需要科技進步,是,我們是需要進步,問題是步子太大了容易扯到那玩意。我從特斯拉誕生之初就不看好,即使虎嗅網有很多支持特斯拉的文章。在我眼裡,全球汽車行業的發展情況要比想像中的落後許多。

能源危機是現在工業投資的先行條件,但是消費者市場行為告訴各位投資圈朋友:我們老百姓不吃你那套。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就是最好的證明,有補貼就買,沒補貼就不買。比起跟吃瓜群眾沾不上邊的能源問題,成熟的底盤,馬力十足的氣缸,精確到納米的變速箱和齒輪才是他們最愛的。是的,消費者需要得到刺激(Stimulate),但不是特斯拉這種「刺激」(Exciting)

燃油發動機車和電動汽車這在工程理論中本認定為兩種完全不同的產品,所以戴姆勒、寶馬、豐田、日產等等他們都是傳統車廠他們無論是拿出怎樣的電動車產品,都會被業界人士以「沒有電動車的血統」為由,判斷其造不出來電動車。

事實上傳統巨頭並沒有想像中那樣不堪一擊,他們可以擁有很強的研發能力。然而他們並不願意太過於投入,原因就在於他們的打法更保守,他們不希望自己做出任何一件「蠢事」。傳統車廠不可能會打開新市場,頂多會去像是豐田Mirai一樣做個簡單的試探。

特斯拉的電動車概念固然新穎,就像當初蘋果的iPhone一樣,誰也想不到這破手機能有今天的普世化。那電動車取代燃油車還有多久?還有很久很久。就像iPhone火爆也不是因為價格,而是因為其內容一樣,電動車市場爆發需要一根引線。

在Musk眼裡,這根引線不是能源危機,不是技術發展,反而是他的極客範。你看看他參與的計劃:Spcae X、膠囊火車,說實話我覺得這顆蔚藍色的玻璃球上長期內都不需要這些。視野放在世界前的人,那叫賢士;但是腳放在世界前的人,那只能是叫烈士。

相關焦點

  • 別把特斯拉吹上天,美國IIHS測了5款車 缺陷最嚴重的就是它!
    特斯拉自從問世以來,一直就被當成是當今最先進技術的化身,似乎它永遠站在時代的前沿,也永遠站在正確的一面,但再先進的都不是靠吹噓出來的,而是靠不斷實驗不斷改進而來的,千萬別把特斯拉吹上天。自動駕駛輔助不是百分之百可靠該機構在車輛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關閉且自動制動開啟的狀態下對車輛進行測試,測試了特斯拉、寶馬5系,沃爾沃S-90和梅賽德斯E級等五種自動駕駛輔助系統,IIHS發言人表示,測試表明它們並非百分百可靠,其中情況最為嚴重的是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3的駕駛輔助系統。
  • 特斯拉L5自動駕駛操之過急 馬斯克你這次吹得有點狂野
    特斯拉L5自動駕駛操之過急然而,比特斯拉股價更狂野的,是馬斯克對於L5自動駕駛的豪言壯語。在2020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馬斯克宣稱特斯拉有望年內實現L5自動駕駛基本功能開發。但這更像是一次資本炒作,真正的L5自動駕駛還很遙遠。
  • 特斯拉 Model S 再撞車 自動駕駛真的無法自動?
    目前尚不清楚特斯拉車上的自動駕駛儀(該公司先進的駕駛員輔助系統)是否在車禍發生時已投入使用,以及如果是的話,是否可能導致或加劇了事故。隸屬於美國交通部的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在必要時有權發布強制性的車輛召回,一般是在汽車製造商未能確定和修復其車輛或車內零部件的危險缺陷時。
  • 特斯拉被吹上天的自動駕駛也存在安全問題 出行安全再次受到重視
    隨著智能汽車概念的出現,自動駕駛技術也成為了這些產品的代言詞,不過特斯拉被傳的神乎其神的自動駕駛技術,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安全。日前,科恩實驗室研究人員成功入侵了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並且誘導特斯拉Model S駛入了對向車道中。據了解,研究人員在地面上粘貼了三張白色小貼紙,發現Model S的自動駕駛系統將貼紙識別為障礙物,並控制車輛自動駛入到了一旁的對向車道中。
  • 特斯拉自動駕駛又致人死亡!
    來源: 商業周刊 商周君5月16日,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發布調查報告稱,2018年3月1日發生在佛羅裡達州棕櫚灘的Model 3致命事故中,特斯拉電動車的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
  • 你看,特斯拉在吹泡泡
    自動駕駛、用戶數據交互才是特斯拉最性感的賣點。特斯拉做硬體+軟體+服務的深度融合,以極致產品力來贏得消費者,常常拿來與蘋果公司作類比。隨著特斯拉市值飛漲,市盈率處於高位,甚至一度高達1000+倍,而蘋果公司市盈率長期處於14以下,今年年初蘋果的市盈率達24.7倍,已經是2010年以來的最高值。如此高的市盈率,看出特斯拉市值處於非常規狀態。
  • 吹上天的特斯拉Model 3為何體驗後沒有豪車的感覺,秦PRO何必害怕
    吹上天的特斯拉Model 3為何體驗後沒有豪車的感覺,秦PRO何必害怕 2018-09-25 17:58 來源: 工程師評車 特斯拉Model 3自上市以來,吸引了眾多人的眼球
  • 特斯拉深度研究:如何成為新能源汽車龍頭
    特斯拉硬核之二:智能網聯遙遙領先 3.1 特斯拉汽車的靈魂-全自動駕駛 最被信任能實現自動駕駛的公司。美國在線汽車銷售平臺 Autolist.com 在 2018 年 和 2019 年分別調研了 1326/1650 位車主,特斯拉均成為最被信任能實現自動駕駛 的公司。
  • 「特斯拉殺手們」真正的敵人來了:生產成本更低、自動駕駛更完善
    前兩天,工信部發布了今年第12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推薦車型目錄,國產特斯拉Model Y(TSL6480BEVBA0)被納入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這除了意味著國產Model Y將免徵購置稅,也說明國產Model Y距離交付近在咫尺了。按照特斯拉中國官方的說法,2021年第一季度就能正式開始交付。
  • 上市被吉利吹上天,號稱吊打特斯拉,如今月銷僅68輛,淪為笑柄
    上市被吉利吹上天,號稱吊打特斯拉,如今月銷僅68輛,淪為笑柄作為吉利高端純電品牌「幾何」的首款車型,幾何A於2019年4月正式投放市場。在新加坡舉辦的盛大發布會上,幾何A宣稱有9300多個國內訂單排隊,1.8萬個海外訂單在手,並打出了「東半球最好的電動車」旗號,號稱吊打特斯拉,成功為幾何A營造了一個萬人矚目的開局。但自4月上市到2019年末,幾何A賣了了九千七百多輛的年銷量。看似還算成功!不過,進入2020年之後,情況似乎突然變得更加嚴峻了,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 特斯拉(TSLA.US)為例,半導體重新定義電動車
    海通證券行業研究分析認為:1) 全球汽車加速進入智能化時代,特斯拉引領電動化、智能化革命,即將進入黃金十年2) 以特斯拉(TSLA.US)為代表,半導體重新定義新能源車,成為市場成長性最高的領域3) 半導體成為汽車電子主戰場,將帶來中長期投資機電動車加速,汽車電子大發展新的車載功能不斷增加,目前的汽車架構已經不堪負荷,超越了臨界點
  • 特斯拉——一個吹出來的技術大牛
    ——與平時表現出的「高大上」截然相反,Uber其實在自動駕駛技術上只能算是最底部的企業,而比它更差勁的,則是特斯拉。特斯拉,這個以各種「黑科技」聞名於世,在自動駕駛技術應用領域走在前列的企業,原來技術只是墊底,這或許讓絕大多數人都難以相信。
  • 特斯拉把「熱泵」技術吹上天!爛大街的東西當黑科技?
    Model Y是特斯拉首款搭載熱泵系統的車型,熱泵能減少其電池損耗,在冬季可以增加續航裡程」。都說冬季是電動車的噩夢,那麼Model Y的熱泵是否是一個高科技產品,是否真的像馬斯克說的那樣優秀呢?還是說馬斯克有誇大其詞的嫌疑?我們往下看!
  • 從黑到吹,為什麼特斯拉在中國忽然這麼受歡迎?
    如今,特斯拉在中國可謂風生水起,關於特斯拉的正面報導撲天地蓋。技術要吹一波,充電要吹,價格也要吹。凡事只要跟特斯拉沾邊,基本就是一個字評價:好!很多人似乎已經忘記了,在特斯拉進入中國之前,其口碑貌似並不咋好。說一句全世界都在黑特斯拉,一點也不為過。從電池自燃到無人駕駛,再到充電、車身質量、價格,等等,這些統統是特斯拉黑點。那麼,為何進入中國之後,特斯拉忽然這麼受歡迎了呢?
  • 特斯拉自動駕駛上演「神操作」!被別車自動收後視鏡
    特斯拉的完全自動駕駛(FSD),向來被看做是特斯拉真正的殺手鐧。不同於特斯拉當前的Autopilot輔助自動駕駛,FSD可以實現更多功能,也更接近於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當前,海外已經有不少車主,升級了特斯拉推送的FSD套件最新測試版,從車主實拍的體驗視頻來看,FSD已經能夠應對不少路況下進行自動駕駛。更令車主感到驚奇的是,感受到車道變窄後,自動駕駛還會自動收起車輛的外後視鏡,避免車輛發生剮蹭。
  • 卡門簡報 | 上汽或密謀高端電動車品牌;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在...
    卡門簡報 整理 | 呂孟雨 頭條 傳上汽密謀高端電動車品牌,董事長陳虹親自掛帥 10月12日,知情人士透露,上汽集團正著手推進一個代號為「L」的全新電動智能汽車品牌項目。
  • 特斯拉的衛星有信號了!它將替代5G直接實現L5的自動駕駛?| 聚焦
    如果一部自動駕駛車輛行駛在美國66號公路上,或者中國的獨庫公路上,沒有強大穩定的信號,它的自動駕駛功能將非常危險。Elon Musk的野心遠不止於此。他本計劃要放12,000顆衛星到中低太空中,後來又追加了30,000顆的計劃。
  • 特斯拉車機系統已能識別國內交通信號燈等標識,自動駕駛有望
    目前世界範圍內能做到識別紅綠燈的產品極少,目前技術為其新能源汽車的輔助自動駕駛走向城市道路奠定了基礎。▲ 圖源特斯拉官網特斯拉 CEO 馬斯克今年 4 月曾表示,車機識別交通標識並自動作出反應等自動駕駛功能目前已經完成測試,數月內就會在全球市場範圍內上線。
  • 電動車的現在與未來——聊聊特斯拉的故事
    前兩款車型對儀錶盤還有所保留,到了model3上面,直接取消了駕駛員面前的儀錶盤,這在之前,是所有人都不敢想的,一輛汽車竟然可以不用儀錶盤,可是特斯拉做到了,從實際體驗來看,也並沒有對日常的駕駛造成影響,反而更加便捷。那為什麼特斯拉敢於做這麼看似不合情理的改動呢?
  • 特斯拉最可怕的地方,真是自動輔助駕駛技術?
    最令國內車主氣憤不已的,是特斯拉隨心所欲「割韭菜」。據不完全統計,今年特斯拉 Model 3 降價次數已高達5次。與此同時,特斯拉規定某一期限內不能重購原車型。於是下了訂單的車主只能含淚提車,坊間也就流傳著「你永遠買不到最便宜的特斯拉」的戲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