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在海邊發現一顆「黃金球」,切開後是1.8億年前的菊石化石

2020-12-03 檸皓聊收藏和發現

據太陽報19日報導,英國一位醫學院學生在約克郡惠特比鎮的桑森德沙灘上發現了一些可以追溯到侏羅紀時期的化石。其中最令人震撼的就是一顆「黃金球」,這顆球裡有1.8億年前的克裡翁菊石。

23歲的史密斯,雖然還是一名醫學院的學生,但更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化石收藏家。他最近在海岸邊尋找化石的時候,就發現了這顆「金色飛賊」(該表達源於《哈利波特》,是魁地奇比賽當中最重要的球)。當然,它並不是真正的黃金。

其實從科學角度來講,「金色飛賊」是一種含黃鐵礦(也被稱之為愚人金)的巖石,這種巖石在一定的光照條件下,猶如黃金一般,其淺黃銅色和明亮的金屬光澤,常被誤認為是黃金。這種巖石並不多見,形成的條件比較苛刻。

隨後,史密斯與同伴切開了這顆金色飛賊,裡面竟然有至少5個菊石化石,這是一種螺旋狀的克裡翁菊石,屬於頭足類生物,如今最出名的頭足類動物應該是烏賊和章魚。這種巖石比較脆,且易裂,被破開的難度不大。

史密斯在採訪中表示:「尋找化石並非易事,大多數情況下,我也是一無所獲。如果足夠幸運,一場暴雨過後,你就可以在海灘上找到內含化石的巖石。發現化石非常令人興奮,可能會經歷數月的搜索,但這一切也都是值得的。」

「在找到化石後,漫長而複雜的工序才算是真正的開始,仔細去除多餘的巖石,精心復原化石本體,而這個過程甚至會花費你數百個小時。」實際上,約克郡海岸線上常見的是帶有石灰石芯的金色飛賊,它們存在於石頭和頁巖之中。

相關焦點

  • 萬綠湖畔發現2億年前侏羅紀的菊石化石!
    牟林博士稱,在2.8億年前的早二疊紀時,青藏高原是波濤洶湧的遼闊海洋,這個海橫貫歐亞大陸的南部地區,與北非、南歐、西亞和東南亞的海域溝,稱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那時特提斯海的南北兩側是被它分裂開來的原始古陸。南邊的岡瓦納大陸,包括如今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北邊的歐亞大陸,包括如今的歐洲、亞洲、北美洲。二疊紀晚期,地球上南、北兩塊大陸開始分裂、漂移,形成板塊。
  • 琥珀中罕見發現菊石:菊石生活在距今1億年前
    原標題:一枚琥珀內包含40多個生物 琥珀中菊石生活在距今1億年前在今年6月的一期美國科學院院報的封面上,是一張菊石的圖片,而其所屬的論文作者,來自於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王博,論文題目是《緬甸琥珀中的菊石》。
  • 萬綠湖畔發現菊石化石群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煥陽 通訊員黃志青、溫志軍發現現場明顯的菊花圖形。現場還發現其他門類古生物化石。現場發現的菊石化石。記者昨日從河源市博物館獲得獨家消息:東源縣雙江鎮增坑保護站建設過程中發現化石。
  • 四川萬源荔枝古道旁發現菊石化石 專家稱已上億年
    四川萬源荔枝古道旁發現菊石化石專家稱已上億年 (1/4) "← →"翻頁
  • 萬綠湖畔發現大量菊石化石!年代在早侏羅紀時期
    萬綠湖畔發現大量菊石化石!>牟林博士針對增坑地區發現的菊石化石進行實地考察牟林博士稱,在2.8億年前的早二疊紀時,青藏高原是波濤洶湧的遼闊海洋,這個海橫貫歐亞大陸的南部地區,與北非、南歐、西亞和東南亞的海域溝,稱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那時特提斯海的南北兩側是被它分裂開來的原始古陸。南邊的岡瓦納大陸,包括如今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北邊的歐亞大陸,包括如今的歐洲、亞洲、北美洲。二疊紀晚期,地球上南、北兩塊大陸開始分裂、漂移,形成板塊。
  • 英國蘇格蘭女古生物學家海邊跑步被石頭絆倒 意外發現1.66億年前劍龍化石
    潘恰羅莉(左)無意中發現劍龍後腿化石(右)。絆倒潘恰羅莉的化石藏於巨石內。潘恰羅莉指化石主人是侏羅紀時代的劍龍(圖)。(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英國蘇格蘭一名女古生物學家早前在埃格島海邊跑步時,被一塊石頭絆倒,詎料該塊「絆腳石」內竟然埋藏了一塊1.66億年前的劍龍後腿化石,是埃格島200年來首次發現的恐龍化石,可謂萬中無一的幸運。
  • 南京古生物所發現首枚菊石琥珀 揭秘1億年前熱帶海濱生態環境
    交匯點訊 一億年前,緬甸熱帶海濱的某一角落,40多個生物個體「抱團」而聚,凝結成一個瞬間場景,最後以一枚琥珀的形式,留存至今。5月14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日前,團隊在一枚緬甸琥珀中發現了距今一億年的化石集群,而其中的「菊石」更令科學家感到驚喜,這一生活在白堊紀的頭足類動物,在白堊紀末期就已滅絕,與現在的保護動物鸚鵡螺、烏賊等是近親。該研究於5月14日在線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
  • 科學家發現4億年前的金屬齒輪化石,這是史前文明還是外星遺物?
    這種精巧的結構,以及有規律的排列,使得人們第一次發現這種化石時嚇了一跳,這實在太像人類生產出的金屬彈簧或者螺絲,然而根據放射物測年法顯示,這個化石形成於2億年前。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發現了一種化石,這種化石看起來非常像人造的齒輪。研究表明,這種化石形成於4億年前。
  • 野三關發現的螺型化石,為菊石化石或鸚鵡螺化石
    野三關杆石、菊石化石同時都有,對這個題目的調查研究意義重大。       鸚鵡螺化石外形(下圖,網上照片)和菊石化石非常像。野三關的螺形化石非常多,仔細分辨,可能有多種菊石化石。       2015年3月5日,瑞士曾經發行菊石郵票。調查證明,在野三關研究杆石與菊石起源,得天獨厚。隨著調查深入,野三關出現海洋化石種類非常多,真面目正在被揭開,保護和建設世界知名高山喀斯特海洋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呼之欲出。
  • 短科普|如何快速區分鸚鵡螺和菊石化石
    ,但是在見到它們的新夥伴後還是傻傻分不清楚。為了挽回本公舉尊貴的顏面,通過查閱、向大神請教等多種方法後,終成此文。本文文字簡短、邏輯清楚、陳述無誤,讀後有益無害,諸位客官可放心食用。先來認識一下我們今天的兩位主角——鸚鵡螺和菊石,
  • 億年化石 留住生命的印記
    菊石的地質年代為泥盆紀至晚白堊紀(約4億年前到約6500萬年前)菊石是推算巖石年代最有用的化石。利用菊石,專家可以將地質年代劃分精確到50萬年。如果你認為地球的年齡為46億年,那麼50萬年就是非常短的時間段。
  • 4億年前黃庭堅書法化石 單20個字就價值連城
    當馮偉民館長拿出化石後記者發現,和一般「原生態」的化石不同,這塊「中華震旦角石」看上去像個「板磚」。它四四方方,長度達到19釐米、寬11.4釐米、高度2.5釐米,表面很光滑。在石塊的中間有一個白色的「石筍」,而在石塊的左側很清晰地刻有四句詩:南崖新婦石,霹靂壓筍出。勺水潤其根,成竹知何日。並署名「庭堅」,下方還有章。
  • 視頻|古藺村民家藏「怪石」 地質專家:或是距今4億年的菊石化石
    ——即已滅絕的一種海洋無脊椎動物,最早出現於距今約4億年的古生代泥盆紀初期,中生代得到繁衍,到晚白堊世滅絕,因表面具有類似菊花的線紋而得名。這顆石頭整體呈圓形,直徑約9釐米,大約1公斤。用手細細觸摸,能感覺到這條「蛇」很堅硬,和石頭的觸感一致。
  • 四川古藺現罕見怪石 專家:或是距今4億年的菊石化石
    石頭整體呈圓形,直徑約9釐米,大約1公斤。用手細細觸摸,能感覺到這條「蛇」非常堅硬,和石頭的觸感一致。 王美權把這塊石頭帶回家珍藏起來,每逢遇到對石頭感興趣的朋友,他都會拿出來讓大家分析,討論這塊石頭究竟有沒有價值。 5月10日,記者來到王美權家中,見到了這塊特別的石頭。
  • 南京古生物所發現菊石琥珀
    供圖: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1億年前,緬甸熱帶海濱的某一角落,40多個生物個體「抱團」而聚,凝結成一個瞬間場景,最後以一枚琥珀的形式,留存至今。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在一枚緬甸琥珀中發現距今1億年的化石集群,其中的「菊石」是生活在白堊紀的頭足類動物,在白堊紀末期就已滅絕,與現在的保護動物鸚鵡螺、烏賊等是近親。該項研究成果5月14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
  • 縉雲山首次發現「似木賊」化石 1.8億年前它是片巨大的湖邊森林
    在1.8億年前,這座雄偉挺拔的高山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湖邊森林。近日,北碚市民伍定金在縉雲山生態環道的一處石壁上,發現了一塊「奇石」,後經專家鑑定為1.8億年前的「似木賊」化石。結合今年6月在北碚自然世界公園內發現的遠古湖泊沉積所留下的流水波痕遺蹟,一個個關於歷史變遷的細節逐漸串聯在一起,勾勒出縉雲山的「前世」畫面——浩瀚無際的古巴蜀湖,湖邊分布有綠色森林。
  • 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化石……
    6月11日,深圳海關向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移交罰沒古生物化石142件。該批古生物化石包括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化石等多個類別。其中恐龍蛋化石2個、鸚鵡螺化石1個、菊石化石10個屬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其餘屬一般古生物化石。此次移交的古生物化石將由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收藏。
  • 四川萬源荔枝古道旁發現菊石化石 專家稱已上億年(組圖)
    原標題:四川萬源荔枝古道旁發現菊石化石 專家稱已上億年   12月14日,記者從四川省萬源市委宣傳部獲悉:近日,一村民在萬源市鷹背鄉瓦子坪村荔枝古道旁發現了一堆長相奇怪的巖石,巖石上面長著一些菊花、貝殼和蛆蟲狀的圖形,十分堅硬,甚為美觀。
  • ...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化石……
    6月11日,深圳海關向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移交罰沒古生物化石142件。該批古生物化石包括恐龍蛋化石、猛獁象牙化石、珊瑚化石、鸚鵡螺化石、菊石化石等多個類別。其中恐龍蛋化石2個、鸚鵡螺化石1個、菊石化石10個屬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其餘屬一般古生物化石。
  • 琥珀中首次發現海洋動物菊石
    據悉,該枚琥珀保存了異常豐富的化石類群,包括1個菊石、4個螺類、4個等足類、23個蟎蟲、1個蜘蛛、1個馬陸和至少12個昆蟲成蟲標本(蟑螂、甲蟲、蠓和蜂)。研究團隊囊括了菊石、腹足類等足類、蛛形綱和昆蟲化石的分類學者,歷時兩年對這些化石進行了詳細的鑑定工作。研究發現菊石、螺類和1個等足類屬於海相生物,其他節肢動物皆屬於陸棲類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