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CEO恩仇錄:十多年前臺積電「人事地震」,如今在大陸上演

2021-01-10 騰訊網

12月15日,全球第五大,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曝出CEO離職事件。

中芯國際CEO梁孟松在一封信函中表示,自己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被通知蔣尚義將出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自己深感不被尊重和信任,因此申請辭職。蔣尚義和梁孟松都是半導體業界的傳奇人物,兩人都曾在臺積電供職,是上下級關係,恩怨由來已久。雖然尚不明確梁孟松申請離職是否與蔣尚義的到來有直接關係,但是從早年的經歷來看,兩人的關係並不和諧。

這件事情需要蔣尚義開始說起,蔣尚義現年74歲,曾擔任臺積電研發副總裁。在臺積電任職期間,蔣尚義牽頭完成了250nm到16nm多個關鍵節點的工藝研發,使臺積電的行業地位從技術跟隨者發展為技術引領者。

在臺積電工作時,梁孟松也是蔣尚義的下屬。2000年之際,蔣尚義帶領研發團隊大膽放棄與IBM合作,開始獨立攻關130nm。臺積電在130nm上一戰成名,與當時最大競爭對手聯電在技術上形成重大分水嶺。當時,梁孟松是參與130nm研發的關鍵人物。

但是,在臺積電裡任職的技術大牛又豈止梁孟松一個。在業內流傳的消息稱,梁孟松從2006年開始遭到周邊同事排擠,在沒有被通知的情況下,他的直接匯報領導也換成突然空降而來的英特爾前高管。梁孟松也從研發主力被擺到了次要位置。不過,導致梁孟松出走臺積電的事件發生在2009年,當年,蔣尚義回歸臺積電,扛起研發團隊大旗。梁孟松卻被直接降職,調離研發部門,外界在後來的媒體報導中才了解到,梁孟松在臺積電最後的一段時間裡,受到了很大的委屈。

梁孟松入職三星後,主導了14nm關鍵節點的工藝研發,14nm涉及一種叫做FinFET的全新工藝結構設計,研發投入和難度與上一代工藝相比有大幅度提升,FinFET被視為人類半導體的重要轉折點。三星研發團隊在梁孟松的帶領下,率先攻克14nm FinFET製造工藝,讓臺積電首嘗敗績,痛失蘋果訂單。

這也直接導致臺積電和梁孟松直接翻臉,梁孟松被臺積電告上法庭,控告洩露商業機密,這場官司被臺灣形容為「獵殺叛將」,在2015年最終以臺積電勝訴告終。

根據當時報導顯示,梁孟松在法庭上哽咽敘述在臺積電所受"委屈"長達半小時,其中就提到"他們在未經我同意下,發布人事命令,這幾乎使得我無法面對公司所有認識我的人。"可見梁孟松對臺積電和蔣尚義積怨已經到了尤為深重的程度。如今,中芯國際人事變動事件與當年臺積電如出一轍,未來直接領導上司還是有著多年深仇舊恨的蔣尚義,這直接導致梁孟松提出辭職申請也在意料之中。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梁孟松雖然是臺灣人,但是在中芯國際的業績有目共睹,不僅在3年之內將技術水平攻克到7nm水準,還一手打造了中芯國際人才管理和培養模式,為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相關焦點

  • 臺積電新任技術掌門人首度曝光,全球晶片產業人事持續地震
    圖丨劉德音相關者透露,幾個月前臺積電內部出現一種說法,就是晉升一位營運長(COO)來協助魏哲家處理公司第一線上的各種大小事,業界紛紛點名是在臺積電各廠之間頗具威望,有「而這兩位大將都與中芯國際有關,其中一位正是現任中芯國際獨立董事:人稱「蔣爸」的前臺積電研發執行副總蔣尚義。 研發部門是半導體大廠「心臟」掌舵者要能在各方都鎮住團隊
  • 中芯國際高層人事巨震,一山難容「臺積電二虎」?
    12月16日,中芯國際宣布迎回技術大牛蔣尚義,卻「逼得」現聯席CEO梁孟松提出辭呈。這兩位曾在臺積電共事多年的頂尖技術大牛,究竟有何恩怨?這場高層人事巨震對中芯國際又會造成什麼影響?12月16日,晶片中芯國際A股開盤暴跌約10%,最終收跌5%。港股方面,中芯國際早間停牌,下午復牌後一度大挫超9%,最終收跌近5%。
  • 老虎證券ESOP:中芯國際人事地震,內訌之下,股權結構隱藏哪些陷阱?
    12月15日晚間,中芯國際公告確認,現年74歲的蔣尚義獲委任為公司董事會副董事長、第二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消息稱,中芯國際聯合執行長梁孟松在會中向董事會遞交書面辭呈。為什麼突然要辭職?梁孟松表示,此次的蔣尚義出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一職的人事變動,其是在12月9日才被董事長周子學告知,此前對此一無所知。
  • 晶片教父內鬥往事:臺積電師徒反目,來中芯CEO剛烈辭職
    中芯國際 來源|中芯國際官網2020年12月15日,中芯國際委任前臺積電執行長蔣尚義為公司董事會副董事長、第二類執行董事及戰略委員會成員,根據合約給與其年薪67萬美元(及年度激勵)的待遇。此前2016至2019年間蔣尚義曾擔任過中芯國際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一職。在公告中還提到,董事會表決通過了這一委任,其中董事梁孟松無理由投棄權票。
  • 中芯國際CEO梁孟松,一個專注於實事的人才,為何選擇辭職?
    近日,中芯國際一大人事變動引起公眾關注,原臺積電共同運營官蔣尚義出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而後梁孟松辭職的消息便傳出,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梁孟松在辭呈中表示,在擔任聯合執行長以來,帶領團隊日復一日突破研發工作,幾乎不休假,短短幾年間便做到28nm到7nm的開發,完成了一般公司要用十年時間才能完成的任務。嘔心瀝血帶領公司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如今卻連公司的人事決策都一無所悉,如此待遇實在讓人感到憤慨。那麼,梁孟松選擇離職的原因僅僅僅僅是因為不被信任不被尊重嗎?下面我們來聊一聊梁先生來到中芯國際前的故事。
  • 傳中芯國際獲美國成熟工藝許可,梁孟松仍任聯合CEO
    中芯國際同期公告稱,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叢京生博士鑑於美國近期對本公司之關注事項,辭任本公司第三類獨立非執行董事的職務,自2020年12月31日起生效。目前梁孟松職位無變化本月中,中芯國際發布的兩條重要人事消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中國芯利好!中國半導體教父張汝京聯手任正非,為麒麟晶片做後盾
    因此,中芯國際堪稱中國內地版臺積電。臺積電作為行業大牛,近十年在製程工藝遠遠引領行業,其7納米與5納米等製程更領先三星半年以上量產。2019年,臺積電營收346.3億美元。全球超過60%晶片,都是由臺積電代工生產。值得一提是,中芯國際創辦人、中國半導體教父張汝京,還與臺積電張忠謀有過一段公案。雙方多次對簿公堂,張汝京是張忠謀在德州儀器時的上級。
  • 中芯國際迎來重大突破,晶片製程迎來新工藝,華為有救了!
    導讀:中國重要的晶片代工廠企業中芯國際終於迎來了重大突破,中芯國際晶片突破7nm工藝。這個是很牛的。影響也會非常大。這下華為終於有救了!據悉:IP和定製晶片企業芯動科技已完成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FinFET N+1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所有IP全自主國產,功能一次性通過。
  • 專訪張汝京(上)|從中芯國際到芯恩,他一直在創業
    在國外「瓦森納協議」的捆綁,以及國內計劃經濟體制的框架下,中國大陸的集成電路產業走得步履蹣跚,「908」和「909」兩個「中國芯」工程均陷入困憂中。從建設之初便確立獨立性、國際化路線的中芯國際讓人們看到了希望,也再度證明了張汝京的運營能力。但他告訴我,離開中芯國際是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次「落」。因為臺積電發起的專利官司,他的離職是雙方達成和解的條件之一。
  • 張汝京創立的中芯國際本可以是華為的最好幫手
    放眼望去,晶片生產臺積電一家獨大,其次是三星、英特爾,再後面我國臺灣的聯電,美國的格芯,下面就我國大陸的中芯國際了。但中芯國際目前的技術工藝以及產能都還達不到華為的要求,其次是仍然使用到美國的設備,所以同樣不能為華為代工生產。有網友說因為中芯國際是有外國資本股份,所以不能為華為代工,真實的原因不是這樣。
  • 中芯國際「宮鬥」背後,也是一部半導體成長史|知料
    一山不容二虎,微妙關係全靠董事長周子學從中調和。如今蔣尚義重錘落下,中芯國際高層的平衡木又需要重新調校了。半導體一邊宮鬥,一邊成長把視野拉遠一點,中芯國際和臺積電幾十年的發展史,其實也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宮鬥野史。在每一個員工眼裡,臺積電就是一個紀律嚴明的軍隊。創始人張忠謀人稱「張大帥」,在臺積電帝國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 中芯國際管理層動蕩背後:不能簡單定義為「內訌...
    半導體圈領軍人物蔣尚義確認加入董事會,卻伴隨著現任聯合CEO梁孟松的「辭呈」(《致董事會信函》),12月16日,中芯國際公告回應稱,目前正積極與梁孟松核實其真實辭任之意願。  事件的背後,不僅僅是人事問題。
  • 回應被列入「實體清單」 中芯國際正尋求解決方案
    來源:證券時報網證券時報記者 王一鳴中芯國際(688981)確認並回應了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12月20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納入「實體清單」的說明公告,公司關注到美國商務部以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利益為由,將中芯國際及其部分子公司及參股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 2019年全球晶圓代工企業動向:中芯國際(00981)12nm工藝開發進入...
    要聞 2019年全球晶圓代工企業動向:中芯國際(00981)12nm工藝開發進入客戶導入階段 2020年1月20日 10:15:40 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晶片思想」。一、工藝製程篇1、中芯國際(00981)2019年第一季度,12nm工藝開發進入客戶導入階段,第二代FinFET N+1研發取得突破,進度超過預期。第二季度14納米FinFET製程進入客戶風險量產階段,2019年第四季實現小批量生產。第二代FinFET N+1技術平臺已開始進入客戶導入。
  • 美國國防部黑名單對中芯國際影響幾何?中芯寧波獲30億元增資!2021...
    1、美國國防部制裁中芯國際分析:僅禁止投資,子公司暫不受限2、【芯觀點】美國國防部「軍工企業」黑名單,對中芯國際影響幾何?3、【芯視野】中國掀起顯示材料投資熱潮,該如何搶抓機遇期?4、2021中國IC風雲榜·投資機構/投資人榜單及獎項評選正式啟動!
  • 中芯國際CEO邱慈雲:中國企業可以做好晶圓製造
    「中國Foundry企業在過去幾年中體現出的持續盈利能力,表明Foundry在中國無法存活的說法已不攻自破。我們歡迎新從業者的加入。但是,過度狂熱的資本投入並非產業健康發展之福,光伏、LED都是前車之鑑。希望中國集成電路業能夠理性投資,避免過熱。」中芯國際集成電路有限公司CEO邱慈雲表示。
  • 他被稱為中國半導體之父,回國創立中芯國際,如今市值2800億
    說起中芯國際大家可能不陌生,中芯國際是中國半導體之父張汝京一手創立,如今已然成為全球第四大晶圓代加工廠,中芯國際的創立可謂是一路坎坷。同樣,張汝京不受這個威脅,直接放棄手中的股票,於2000年4月舉家搬去了上海,開始創辦中芯國際。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的糾紛中芯國際在張汝京的手中迅速發展起來,到了2003年中芯國際準備上市之前,臺積電以盜取商業機密為由,一紙訴狀將中芯告上了法庭,索賠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