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11月初,美智庫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發布報告《長期競爭的戰略方法-有選擇性的披露能力信息》。報告認為, 儘管美國防部一直在口頭上強調 「大國競爭」,但並未調整其思維和流程,預算和採購優先事項等行為,來反映戰略環境的需求和變化。在大國競爭中,為達到預期的戰略效果,決定要披露哪些能力、如何披露以及何時披露;決定要隱瞞什麼、隱瞞多久,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報告建議,對於俄羅斯和中國有選擇性地披露了針對美國及其盟友的先進戰略能力的信息,美國政府應認真考慮有選擇地披露或隱瞞信息在國防戰略中應該扮演的角色。美國防部應思考如何能從保密能力中獲得威懾利益,而又不影響作戰效能遭受損失。同樣,美國政府應如何能夠有選擇性地披露機密能力,以誘導對自身有利的反應。
影響戰略制定的因素
在制定和實施一項長期競爭戰略時,應考慮以下五個方面情況。
首先,戰略必須針對具體對手。了解對競爭對手的目標、優勢、劣勢、偏好和傾向是戰略有效性的核心。其次,為發展、實施和監督一項戰略,必須掌握足夠的信息,以評估其有效性。第三,有效的戰略應考慮(利用)基本但常被忽視的事實,偏好、文化傾向等因素也會影響戰略實際有效性與預期最佳效應之間的差距。第四,制定策略應該利用「時間」。即不僅要考慮應該採取什麼行動,還要考慮什麼時候採取行動。第五,制定策略應該考慮到交互影響。
必要性
不管在和平時期或危機時期,領導者必須做出的關鍵決策之一是:是否向競爭對手披露能力,以及何時、以何種方式披露、或隱瞞哪些能力及隱瞞的時間。秘密發展軍事能力一直是戰爭和治國方略的一部分。各國有意隱瞞關鍵能力,以保持其戰時的作戰效能,形成戰場上的優勢。同時,各國會故意展示其能力,旨在阻止或挑起反應,形式包括公開演講、新聞報導、有意向商業或軍事媒體展示、在軍展上公開展示,以及「洩露」的新聞報導等。但官僚注意和組織文化,以及默認偏好(如採辦流程、安全分類指南或其他標準流程)都可能會有意使隱藏或揭示能力的過程複雜化,影響最終決策。
能力開發框架
能力的開發有三種模式。一是標準程序。公開發起並在發起時公布。從對手的角度來看,標準程序提供了一個從一開始就可見的目標,並且隨著程序從開發到獲取最後到部署的過程逐漸變得更加清晰。在沒有間諜活動的情況下,對手能夠在部署之後做出決定性反應。
二是機密程序,旨在隱藏一個系統的開發或其關鍵特徵,以確保未來行動優勢,延遲對手的反應。大多數機密項目都是秘密啟動,之後公開;或公開啟動,但保密進行。安全保密措施的最終效果是敵方難以獲得可以採取行動的相關信息,從而延遲其制定有效對策的能力。
三是有選擇性地披露,旨在通過展示一種新能力來誘導對手的反應或激起對手的反應。披露的內容可以是單一、分散的能力,也可以是批量披露。對於一項能力或技術,是披露還是公開,有以下五個具體的衡量標準:
一是競爭對手對能力的重視程度。
二是與競爭對手對新披露能力的官僚化反應有關。
三是競爭對手對抗被披露能力的速度。
四是競爭者將投入多少資源來對抗被披露能力。
五是開發(披露)新能力的國家在競爭中邁出下一步的速度和難易程度。
智庫建議
這些標準結合上述討論,為美國政府、國防部提供了幾個潛在的具有成效的機會來展示新能力。
展示運用現有能力的新作戰概念。優勢在於迫使競爭對手提高對美國軍事效能的評估,並增強威懾能力。例如,從B-2轟炸機上發射多枚遠程反艦飛彈(LRASM),以證明有能力在有爭議地區快速打擊海軍目標。同樣,轟炸機或無人系統對於展示防禦空空威脅的能力也有很重要的意義。
建議發展一種尚不存在的能力,以使對手的計劃複雜化,削弱其自信,並加強威懾。
披露一種比之前想像的要發展得更遠的能力。例如,披露自主性、高超聲速或定向能武器方面的進展。這種方法將壓縮競爭的時間維度,並激發競爭對手快速反應,以強加成本。
展示已經開發但已經過時或技術上曾陷入「死胡同」的能力。可利用以前的「沉沒成本」,引起對手注意,對其施加成本。DARPA和各軍種實驗室應該具有可用於這種目的的廢止項目。
隱藏比預期更有前途的能力。這種方式會給競爭對手制定響應優先級,或增加潛在作戰概念的不確定性,這些概念在長時間內並不可行。
未來需深度研究的領域
首先,有選擇性地披露信息的歷史案例研究。
其次,深入探討中國和俄羅斯在披露新能力信息方面的行動,幫助美國及其盟友制定更好的競爭戰略。
第三,何時何地有效地利用或避免有選擇性披露。
第四,理解競爭對手最關心的能力,決定如何充分利用這些信息來引導對手行為。
最後,如何將隱瞞或披露信息作為美國與中國和俄羅斯進行長期競爭戰略的一個因素。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來源 | 美智庫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網站
圖片 | 網際網路
作者 | 劉偉雪
註:原文來源網絡,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建議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