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對於汽車來講無疑是最重要的一個組件了,無論是蒸汽時代前期的蒸汽機,還是工業時代的燃油機,發動機技術的更新一直都是最重要的環節,而發動機內與缸體有關的一系列的演變也是豐富而多樣的,從最開始的一缸機到後來增加到二缸,以及現在比較成熟比較火的三缸機、四缸機,還有大排量的V6/V8發動機,甚至一些高端車型及跑車上面用的W12、W16發動機,今天就讓我們通過發動機內部做功動態圖一起了解一下。
一缸發動機,顧名思義發動機只有一個燃燒缸,不過我們平時都成為單缸發動機,單缸發動機的構造比較簡單,在工業革命的初期應用較為廣泛,不過受其構造的影響,目前市面上存在的產品並不太多,主要集中的摩託車領域以及一些特殊工業製造中為其提供動力輸出,不過整體做功率不高,特點是低扭強勁,結構簡單,維修保養成本較低。
提到單缸發動機就不得不提一下發動機技術中的絢麗一筆-轉子發動機,轉子發動機又被成為汪克爾引擎(Wankel engine),轉子發動機屬於無活塞迴旋式四行程內燃機的一種,由日本的馬自達汽車公司於1960年代研製成功,並成功運用到馬自達所產的汽車中,但由於其複雜的結構設計,導致維修成本居高不下,最終未能廣泛推廣,據說國內會修轉子發動機的人數寥寥無幾,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認識的,麻煩介紹給我。
二缸發動機在農用機械及摩託車上面應用的最多,二缸發動機獨有的「鐺鐺」聲似乎成為了它的標識,我家很早以前的125摩託車就是標準的二缸發動機,至今還記憶猶新,二缸發動機汽車上應用的不多,不過在一些微型轎車及卡丁車上面還能見到,目前市面上還能看到二缸的轎車了,不再多表。
三缸發動機最近是火的一塌糊塗了,先是別克一族統一換裝三缸機,就連MPV中的GL6都是小排量的三缸機了,這主要原因就是現在油價持續上漲,燃油成本較高,另外三缸機因為體型較小,為汽車騰出了更多的空間,並且讓車輛變得更輕,相應的造成成本也會降低,不過隨著技術的提高,之前被人們一直詬病的抖動問題在目前來看也已經基本上消失了,不過是否能夠經得起市場的考驗,還要看大眾是否能都最終認可吧。
相對於一二缸發動機直列四缸發動機算是應用最廣泛的發動機了,國內汽車市場上85%以上的汽車都是安裝的直列四缸發動機,微型車的QQ、奔奔,中型車凱美瑞、邁騰,大型車Q7、路虎,幾乎所有的車型都能找到四缸發動機的影子。之所以四缸發動機被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就是其運行平穩、成本較低、結構簡單、尺寸緊湊等,估計你的車也是四個缸吧。
說到四缸這裡要單獨提一下斯巴魯的看家本領-水平對置發動機,這款發動機被斯巴魯、保時捷特別青睞,雖然說水平對置發動機比較小眾,但收益於其構造,讓它在運行的過程中更加平穩,並且發動機可以做得更低,長度可以更短,這些特點都可以讓整車的重心下移,從而讓車輛行駛更加平穩,斯巴魯BRZ和保時捷911就是其最大的代表。
六缸發動機分為直列6缸和V型六缸,其中寶馬是直列六缸發動機的代表車企,直列六缸發動機的最大優點就是結構簡單,成本相對較低,運轉也很平穩,拓展性強,改裝潛力大,隱藏可承受能力巨大,不過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太過笨重,耗材較多,在節能減排的當今社會並不是太受歡迎。而V型六缸發動機就更多見了,在一些大排量汽車,如霸道、巡洋艦、途樂等車型中比比皆是,不過一般配備V6發動機的車型價格偏高,另外油耗也是車主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國產轎車博瑞竟然同樣搭載了一款V6的發動機,實在是讓人驚喜。
V8發動機就是在V6發動機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缸,其他構造並無變化,當然V8發動機提供的動力不容小覷,很多性能車及高端車型上面都提供V8的動力組合。尤其是一些自吸的發動機,動力強勁,輸出平順,駕駛感受非常的好。比如奔馳的大G,側面的V8就是一種信仰,看到V8的標識就已經被俘獲了內心的波瀾。
V10、V12發動機構造上與V6/V8並無差異,主要就是缸體的增加,排量變的更大,動力輸出更加強勁,不過技術更加複雜,同時維修保養成本變的非常高昂,在渦輪增壓技術不成熟之前,通過增加缸體來達到更加迅猛的動力輸出是其方式之一,例如奧迪r8、蘭博基尼都曾加持過V12的超強發動機。
W型12/16缸發動機是大眾旗下的「黑科技」之一,W型發動機的設計更加極端、複雜,W12缸的發動機體積卻與V8不相上下,體積更小、動力超強,W型發動機是發動機技術的巔峰,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動力最強勁的發動機了。有生之年能開上W型發動機可就知足了。
看完這些能長點知識嗎?如果覺得還可以麻煩關注一下點個讚吧,後面還會持續更新,畢竟寫了整整一個下午,鼓勵一下吧。
你的車是幾缸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