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複習思考題
五、簡述題
1、乙醇,環己烷,氯仿,乙醚,苯,正丁醇,丙酮,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
(1)上述溶劑極性由小到大的順序是:環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
(2)比水重的有機溶劑:氯仿
(3)與水分層的有機溶劑:環己烷,石油醚,苯,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
(4)能與水分層的極性最大的有機溶劑:正丁醇
(5)溶解範圍最廣的有機溶劑:乙醇
2、請將下列溶劑在聚醯胺柱上的洗脫能力由弱到強進行排序
A、甲 醇 B、甲 酸 胺 C、尿素 D、水 E氫 氧 化 鈉 水 溶 液
水、甲醇、氫氧化鈉水溶液、甲酸胺、尿素
第一章 複習思考題
五、簡述題
1、 根據物質溶解度差別進行分離的方法有哪些?
(1)結晶及重結晶
(2)沉澱法,如鉛鹽沉澱法,酸溶鹼沉法,鹼溶酸沉法,溶劑沉澱法等。
(3)通過改變溶劑強度改變成分的溶解度,使用最多的是鹽析法。
2、分離天然化合物的主要依據有哪些?
(1) 根據物質溶解度差別進行分離
(2) 根據物質在兩相溶劑中的分配比不同進行分離。
(3) 根據物質的吸附性差別進行分離
(4) 根據物質分子大小進行分離
(5) 根據物質解離程度不同進行分離
(6) 根據物質的沸點進行分離——分餾法
第二章 複習思考題
五、簡述題
1、影響苷鍵酸催化裂解的因素有哪些?
① 苷鍵原子對酸水解的影響:酸水解易難順序為: N-苷>O-苷>S-苷>C-苷
② 糖對酸水解的影響:
a 具有五元呋喃環的呋喃糖苷比六元吡喃糖苷容易水解。
b 酮糖苷較醛糖苷易水解。
c 五碳糖苷>甲基五碳糖苷>六碳糖苷>七碳糖苷>糖醛酸苷。
d 2、3-去氧糖苷>2-去氧糖苷>3-去氧糖苷>2-羥基糖苷>2-氨基糖苷。
③ 苷元對酸水解的影響:
a芳香族苷較脂肪族苷易水解。
b苷元為小基團——苷鍵橫鍵比豎鍵易水解,即e > a
苷元為大基團——苷鍵豎鍵比橫鍵易水解,即a > e
第三章 複習思考題
五、簡述題
5、醌類化合物有哪些重要顯色反應?
(1)Feigl的反應;醌類衍生物在鹼性條件下加熱與醛類、鄰二硝基苯反應,生成紫色化合物。
(2)無色亞甲藍顯色試驗;無色亞甲藍乙醇溶液專用於鑑別苯醌及萘醌。樣品在白色背景下呈現出藍色斑點,可與蒽醌類區別。
(3)Borntrager反應;在鹼性溶液中,羥基蒽醌類化合物顯紅色至紫紅色。蒽酚、蒽酮、二蒽酮類化合物需氧化形成蒽醌後才能呈色。
(4)Kesting-Craven反應;當苯醌及萘醌類化合物的醌環上有末被取代的位置時,在鹼性條件下與含活性次甲基試劑,呈藍綠色或藍紫色,可用以與苯醌及萘醌類化合物區別。
(5)與金屬離子的反應;蒽醌類化合物如具有α-酚羥基或鄰二酚羥基,則可與Pb2+、Mg2+等金屬離子形成絡合物。其中與Mg2+形成的絡合物具有一定的顏色,可用於鑑別。如果核上只有一個α-OH或一個β-OH或二個OH不在同環上,顯橙黃色至橙色;如已有一個α-OH,並另有一個OH在鄰位顯藍色至藍紫色,若在間位則顯橙紅色至紅色,在對位則顯紫紅色至紫色。
6、醌類化合物的酸性大小與結構有何關係?
醌類化合物多具有酚羥基,呈酸性,易溶於鹼性溶劑。分子中酚羥基的數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強弱也不一樣。一般規律如下:
(1)帶有羧基的蒽醌類衍生物酸性強於不帶羧基者,一般蒽核上羧基的酸性與芳香酸相同,能溶於NaHCO3水溶液。
(2)如羥基位於苯醌或萘醌的醌核上,屬插烯酸結構,酸性與羧基類似。
(3)由於α-羥基蒽醌中的OH與C=O 形成分子內氫鍵,β-羥基蒽醌的酸性強於α-羥基蒽醌衍生物。α-羥基蒽醌的酸性較弱,不溶於碳酸氫鈉及碳酸鈉溶液。
(4)羥基數目越多,酸性越強。隨著羥基數目的增加,無論α位或β位,其酸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強。
蒽醌類衍生物酸性強弱的排列順序為:含COOH>含二個以上β-OH>含一個β-OH>含二個以上α-OH>含一個α-OH。據此可採用pH梯度萃取法分離蒽醌類化合物:用鹼性不同的水溶液(5%碳酸氫鈉溶液、5%碳酸鈉溶液、1%氫氧化鈉溶液、5%氫氧化鈉溶液)依次提取,其結果為酸性較強的化合物(帶COOH或二個β-OH)被碳酸氫鈉提出;酸性較弱的化合物(帶一個β-OH)被碳酸鈉提出;酸性更弱的化合物(帶二個或多個α-OH)只能被1%氫氧化鈉提出;酸性最弱的化合物(帶一個α-OH)則只能溶於5%氫氧化鈉。
8、蒽醌類化合物的紫外光譜?
蒽醌母核可劃分成具有苯甲醯基結構的部分和具有醌樣結構的部分。
苯甲醯基結構部分給出第II和IV峰
醌樣結構部分給出第III和V峰。
5個吸收譜帶範圍大致如下:230nm左右(第Ⅰ峰)、240~260nm(第Ⅱ峰)、262~295nm(第Ⅲ峰)、305~389nm(第Ⅳ峰)、400nm以上(第Ⅴ峰)。
第四章 複習思考題
五、簡述題
1、 黃酮類化合物主要分哪些類?寫出較常見的六種類型黃酮的基本骨架。
黃酮類、二氫黃酮類、黃酮醇類、異黃酮類、查耳酮類、二氫異黃酮類、二氫黃酮醇類、二氫查耳酮類、黃烷類、花色素類、雙黃酮類等。前六種類型為常見。
2.聚醯胺層析法分離黃酮類化合物的原理是什麼?常用洗脫劑、洗脫規律是什麼?
分離原理:聚醯胺分子中具有醯胺羰基,可與黃酮類化合物酚羥基形成氫鍵,主要依據與被分離物質成氫鍵能力不同進行分離。
常用洗脫劑:水-乙醇
洗脫規律
①叄糖苷>雙糖苷>單糖苷>苷元。
②母核酚羥基數目越多,洗脫越慢;酚羥基數目相同,易成分子內氫鍵者吸附弱。
③異黃酮>二氫黃酮醇>黃酮>黃酮醇。
④芳香核多,共軛程度高,難洗脫。
6、黃酮類化合物的酸性強弱與結構有何關係?
黃酮類的酸性強弱與酚OH取代位置及數目有關,酸性強弱順序是:7,4′二OH黃酮>7-OH黃酮或4′-OH黃酮>一般酚OH黃酮>-OH黃酮。
7、黃酮類化合物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學活性?
對心血管的作用,如蘆丁能降低血管脆性及異常的通透性;肝保護作用,抗炎作用,雌性激素樣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解痙作用,抗自由基作用,鎮痛作用,抗腫瘤等作用。
第五章 複習思考題
五、簡述題
3、香豆素具有哪些化學性質?怎樣從植物體中提取分離香豆素?
具內酯通性,遇鹼開環、遇酸閉合,具有異羥肟酸鐵反應。;可發生環合、加成、氧化等反應。
提取分離:(1)系統溶劑法;(2)鹼溶酸沉法;(3)水蒸氣蒸餾法;(4)色譜分離法。
5、什麼叫香豆素?分哪幾種類型?主要結構區別是什麼?
香豆素是指具有苯駢α-吡喃酮母核的一類天然化合物的總稱。結構上可以看成是順鄰羥基桂皮酸失水而成的內酯。分簡單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其他香豆素。
第六章 複習思考題
五、簡述題
1、萜類化合物的分類依據是什麼?什麼是揮髮油?揮髮油的成分類型一般可分為哪四種?
萜類化合物根據分子中異戊二烯單位數進行分類。
揮髮油是一類具有芳香氣味的油狀液體的總稱,在常溫下能揮發,可隨水蒸氣蒸餾。
揮髮油的成分類型一般可分為四種,即脂肪族化合物、萜類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含硫含氮化合物。
3、提取揮髮油的方法有哪些?舉出你熟悉的含有揮髮油的五種藥材名稱。
蒸餾法、溶劑提取法、冷壓法。丁香、茴香、檸檬、細辛、穿心蓮、青蒿等。
第七、八章 複習思考題
五、簡述題
1、如何區別三萜皂苷和甾體皂苷,怎樣在濾紙上區分三萜皂苷和甾體皂?
可用Liebermann-Burchard反應區別三萜皂苷和甾體皂苷,三萜皂苷最後顯藍色,甾體皂苷最後顯汙綠色。濾紙上區分可採用三氯乙酸反應。將樣品溶液滴在濾紙上,噴三氯乙酸溶液,然後加熱,滴有甾體皂苷濾紙加熱至60℃,顯紅色後漸變為紫色,而滴有三萜皂苷濾紙片則需加熱至100℃才顯此變化。
2、 皂苷的提取通法是什麼,請用流程表示:正丁醇法。
6、按水解後苷元結構分類,皂苷可分為幾類,每類又分為幾小類,它們的名稱是什麼?
甾體皂苷:螺甾烷醇型:螺甾烷 異螺甾烷 呋甾烷醇型 呋喃螺甾烷醇型
三萜皂苷:五環三萜:齊墩果烷型 烏蘇烷型 羽扇豆烷型
四環三萜:達瑪烷型 羊毛脂甾烷型
7、哪幾類試劑可以用於檢測甲型強心苷?
亞硝醯鐵氰化鈉試劑;
間二硝基苯試劑;
3,5-二硝基苯甲酸試劑;
鹼性苦味酸試劑。
第九章 複習思考題
五、簡述題
2、寫出小檗鹼的結構式,簡述從黃連中提取小檗鹼的原理。
3、 詳細敘述影響生物鹼鹼性強弱的因素。
生物鹼的鹼性強弱與氮原子的雜化度、誘導效應、誘導-場效應、共軛效應、空間效應以及分子內氫鍵形成等有關。
1)氮原子的雜化度:生物鹼分子中氮原子孤電子對處於雜化軌道中,其鹼性強度隨雜化度升高而增強,即sp3>sp2>sp。
2)誘導效應:生物鹼分子中氮原子上電荷密度受到分子中供電基(如烷基等)和吸電基(如芳環、醯基、醚鍵、雙鍵、羥基等)誘導效應的影響。供電基使電荷密度增多,鹼性變強;吸電基則降低電荷密度,如:鹼性強弱次序是:二甲胺(pKa10.70)> 甲胺(pKa10.64)> 氨(pKa9.75)
3)誘導-場效應:生物鹼分子中同時含有兩個氮原子時,即使其處境完全相同,鹼度總是有差異的。一旦第一個氮原子質子化後,就產生一個強的吸電基團
—+NHR2 。此時,它對第二個氮原子產生兩種鹼性降低效應:誘導效應和靜電效應。前者通過碳鏈傳遞,且隨碳鏈增長而漸降低。後者則通過空間直接作用,故又稱為直接效應。二者可統稱為誘導-場效應。若此時強的吸電基和第二個氮原子在空間上接近時,則直接效應對其鹼度的影響就更顯著。若空間上相距較遠,彼此受誘導-場效應的影響較小。
4)共軛效應:若生物鹼分子中氮原子孤電子對成p-p共軛體系時,通常情況下,其鹼性較弱。生物鹼中常見的p-p共軛效應主要有三種類型:苯胺型、烯胺型和醯胺型。
①苯胺型:苯胺氮原子上孤電子對與苯環p-電子成 p-p共軛體系,鹼性(pKa4.58)比相應的環己胺(pKa10.14)弱的多。
②烯胺型:通常烯胺化合物存在以下平衡:
③醯胺型:若氮原子處於醯胺結構中,由於氮原子孤電子對與醯胺羰基的p-p共軛效應,其鹼性很弱。
注意:氮孤電子對和共軛體系中p電子產生p-p共軛的立體條件必須是二者的p-電子軸共平面。否則,這種共軛效應減弱或消失,都將使鹼性增強。
5)空間效應:儘管質子的體積較小,但生物氮原子質子化時,仍受到空間效應的影響,使其鹼性增強或減弱。
6)分子內氫鍵形成:分子內氫鍵形成對生物鹼鹼性強度的影響頗為顯著。
對具體化合物,上述幾種影響生物鹼鹼性強度的因素,必須綜合考察。一般來說,空間效應和誘導效應共存時,前者居於主導地位。誘導效應和共軛效應共存時,往往後者的影響為大。此外,除分子結構本身影響生物鹼的鹼性強度外,外界因素如溶劑、溫度等也可影響其鹼性強度。
9、(5分)生物鹼的TLC用氧化鋁為吸附劑,展開劑為氯仿-甲醇混合系統,如展開後有如有以下現象a化合物Rf值太小、b Rf值太大、c 拖尾 ,應分別採取哪些方法調整?
a調整增加甲醇的比例或降低氯仿的比例。
b調整增加氯仿的比例或降低甲醇的比例。
c鹼性條件下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