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首個生物工程角膜艾欣瞳正式啟動上市
中國網財經5月25日訊 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並擁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物工程角膜「艾欣瞳」(商品名)日前在北京正式啟動,這標誌著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完成臨床試驗的生物工程角膜「艾欣瞳」正式上市。臨床試驗結果表明,該產品「總有效率達到94.44%,愈後效果接近人捐獻角膜」。
-
中國造出全球首個人工生物角膜,為何能領先於美國?
相信很多人一定不知道,中國研發的人工生物角膜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臨床試驗的人工角膜,這絕對算得上是我國在全世界都引以為傲的一項技術。即使到現在,中國的人工生物角膜依然還是領先世界的。而我國研發的是生物酵母,選擇的是豬角膜,因為豬的角膜解剖結構和組織成分與人類非常的相近,相比貓、狗、羊等豬是大批量規範養殖的,整個飼養過程以及是否生過病都能很好的檢測。但生物角膜最大的缺點就是排異反應,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醫學難題。
-
全球首個完成臨床試驗的人造生物工程角膜上市 中國團隊攻關10年
今年4月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為「艾欣瞳」頒發醫療器械註冊證書,這是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並擁有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物工程角膜(脫細胞角膜基質)。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完成臨床試驗的生物工程角膜的上市,將為我國400萬乃至全球6000萬的角膜盲患者帶來復明的希望。
-
豬器官移植最快進展會是角膜
豬器官移植最快進展會是角膜 2019-07-03 13:49:38 2019年07月03日 13:49 來源:廣州日報 參與互動 豬器官移植最快進展會是角膜
-
上海眼科醫院排名:青光眼造成的失明,角膜移植也無能為力
核心提示:上海希瑪瑞視眼科醫院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失明都可以通過角膜移植來恢復光明。角膜移植適合一些使患者嚴重視力受損甚至是失明的角膜疾病,如角膜白斑、角膜斑翳、圓錐角膜、青光眼或人工晶體手術後引起的大皰性角膜病變、角膜營養不良症,某些型態的角膜潰瘍等。
-
全球首款「生物工程角膜」投產
迫於經濟壓力,眼角膜供應緊張,她同意參加生物工程角膜移植試驗,成為全國首例臨床試驗患者。「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種致盲率極高的角膜病,治療難度很大,一旦藥物無法控制感染,必須進行角膜移植,否則只能摘除眼球。」 參與臨床試驗的武漢協和醫院眼科主任張明昌說,移植生物工程角膜一年後,周女士回協和醫院複查,右眼視力恢復到0.4,雙眼看上去並無差異。
-
蘇州攝影師角膜成功移植給20歲蘇大學子
今天(11月20日)在蘇州,他的角膜成功移植給了一位20歲的蘇大學子,讓光明得以延續。在蘇州大學附屬理想眼科醫院,20歲的蘇大學子小劉即將進入手術室,接受角膜移植。此前他的右眼視力一直不好。幾個月前,他突然感覺到眼睛有些模糊,當時以為是用眼比較多近視度數加深了,察覺情況越來越不對勁,他前往醫院做了檢查,這才發現自己是患有圓錐角膜。
-
角膜移植,風險有多大?
角膜移植的主要適應症包括:圓錐角膜、角膜營養不良、角膜變薄、感染或受傷引起的角膜瘢痕、角膜混濁、角膜腫脹、角膜潰瘍以及以前眼科手術造成的併發症等。角膜移植的歷史角膜病變手術最早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古希臘醫生醫生蓋倫(公元130-200)。科學意義上的角膜移植開始於實驗科學方法被引入的17世紀之後。
-
角膜盲不再是「絕症」,全國首例領扣型人工角膜臨床試驗成功實施
史偉雲教授為患者檢查 山東省眼科醫院/供圖 此次接受手術的兩位患者,分別為濰坊高密的70史偉云為兩名角膜盲患者進行了免費的領扣型人工角膜植入手術,兩名患者在術後第二天視力開始有顯著的提高,目前均已達到脫盲的目標,恢復了生活自理能力。 我國是全球盲人最多的國家之一,角膜病是我國主要致盲性眼病。據統計,我國目前有角膜盲患者400萬人,感染性角膜病患者以10萬人的速度在遞增。
-
廣東省眼庫去年接受800餘例角膜捐獻 患者等兩年
如果病變嚴重或反覆發作,留下瘢痕,就只能將已混濁的角膜去除,換上透明的角膜。「就像給照相機換上新鏡頭。」 但目前,眼角膜移植手術開展的數量不多。 2003年4月24日,東莞光明眼科醫院設立了東莞首個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眼庫,接受角膜捐獻。 直到2007年9月,才出現了第一個捐獻者。 「他是時年75歲的東莞離休幹部張老先生。」
-
中國完成世界首次人造生物角膜臨床試驗 總有效率超90%
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個人工生物角膜日前成功完成臨床試驗,人工角膜移植後的總有效率超過了90%,愈後效果已經接近人體角膜。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共有角膜盲患者超過千萬,中國也有數百萬患者。目前,患者重見光明的唯一辦法是移植捐獻獲得的異體人角膜,但是全國人捐獻角膜每年僅3000例,遠遠無法滿足需要。
-
「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中國行北京站正式啟動 首批貧困角膜盲症...
角膜疾病長期以來威脅著人們的眼健康,據李紹偉教授介紹,截止2017年,全球共有1200萬角膜病患者,目前,全國單眼和雙眼角膜盲症患者約有400-500萬,且每年大約增長10-20萬,角膜病致盲佔到總致盲眼病的2%,已成為第二大致盲眼病,其中約 80%可以通過角膜移植手術脫盲,雖然目前的角膜移植技術相當成熟,但由於供體角膜稀缺、專業醫生數量不足、患者經濟條件等原因
-
豬的眼角膜移植給人,可行嗎? - 手機百度
醫學界預測,生物工程角膜將極大地緩解中國人體捐獻角膜奇缺的臨床困境,為中國400萬乃至全球6000萬的角膜盲患者帶來復明的希望。豬的眼角膜經處理後移植給人,可行嗎?1.眼角膜是怎麼移植的?角膜移植手術大體可分為板層角膜移植和穿透(或全層)角膜移植,如果病變表淺用板層角膜移植術,病變深用全層角膜移植(角膜好比一本書,上皮細胞是封皮、基質是書頁、內皮細胞是封底,板層移植是只換了前面的封皮、部分或全部書頁,全層角膜移植是把整本書換掉了),術式的選擇根據病變的不同而不同。2.人工角膜技術是否成熟,是否會有排斥反應?
-
青島嶗山造「生物工程人工眼角膜」獲得生產許可 即將上市
齊魯網青島10月12日訊 10月8日,由青島市嶗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多年來跟蹤培育的青島中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獲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至此,歷經十年研發生產的創新型醫療器械產品—「脫細胞角膜植片」(生物工程人工眼角膜)終於「落地」,可以上市造福患者。
-
冠昊生物子公司人工角膜獲上市批文
【冠昊生物子公司人工角膜獲上市批文】4月7日,冠昊生物(300238)公告,其參股子公司廣州優得清的脫細胞角膜植片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這不僅標誌著目前世界上唯一以復明性為主要療效指標的角膜產品成功獲批上市,也將有效優化冠昊生物的產品結構,豐富公司醫療器械產品種類
-
江蘇首例人工角膜移植手術成功進行!
眼角膜移植手術,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由於人體捐贈的眼角膜數量有限,很多需要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經常需要等上兩三年,還等不到。幾天前,因為等不了人體捐贈的眼角膜,家住高淳的患者周先生接受了人工角膜移植手術,這在江蘇還是首例。周先生恢復良好,今天(2月1日)準備出院了。
-
角膜移植助力患者重獲光明
角膜移植就是用正常的眼角膜替換患者現有病變的角膜,使患眼復明或控制角膜病變,達到增進視力或治療某些角膜疾患的治療方法。一些引起患者嚴重視力受損甚至是失明的角膜疾病,可以通過進行角膜移植的方法來治療而遠離痛苦。
-
《移植》:利用幹細胞技術可協助修復受損角膜
澳洲科學家成功利用幹細胞技術,協助修復受損角膜,是全球首次。患者無須接受大型手術,更不用擔心出現排斥反應,只需戴上特製的隱形眼鏡,數周后就能重見光明。 術後兩小時即能出院 研究報告在醫學期刊《移植》(Transplantation)上發表。報告稱,患者只需接受局部麻醉,手術後兩小時即能出院。
-
我國第一顆人工心臟獲批 這些A股公司有人工器官概念
對於重症心衰患者而言,進行心臟移植手術是最佳治療方法,但由於供體不足,我國每年實施心臟移植手術僅400例左右,遠不能滿足患者治療需求。在此之前,全球只有歐、美、日等國家和地區擁有成套技術及產品,我國尚無同類上市產品。重慶版「永仁心」將改變這一局面。
-
Nature Communications:生物3D列印角膜修復體
角膜損傷、感染及一些先天性因素導致其成為全球第二大致盲疾病。同種異體角膜,人工角膜及人的羊膜移植是三類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角膜疾病治療方法,但是這些方法都會存在一定的問題或缺陷。因此,利用先進的生物3D列印技術開發出一種治療性的角膜支架,用於替代受疾病影響的角膜組織或誘導角膜組織自身再生,是至關重要也是迫在眉睫的。目前,角膜組織誘導再生的難點在於角膜基質層,該層組織是角膜的主要組成部分,具有多層正交定向的納米纖維板層組成的複雜結構,利用傳統的生物工程的方法很難真實的模擬基質層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