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棗莊發現長500米的古生物三葉蟲化石分布帶

2021-01-18 央視網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文物普查隊近日在當地水峪村海拔三百米的山坡上,發現一處長五百米、高五米的古生物三葉蟲化石分布帶。圖為新發現的古生物三葉蟲化石。三葉蟲屬古生節肢動物,屬三葉蟲綱,生於寒武紀(6億年)海底,至奧陶紀(4.5億年)最盛,「三疊紀」晚滅絕(1億8千萬年)。山東省浙蒙山區的三葉蟲化石分布很廣,費縣、平邑縣等地均有發現,此次發現的三葉蟲化石蟲體長約0.5釐米至4釐米之間,體型多為橢圓形,體態勻稱,各器官清晰可見,栩栩如生,對於研究棗莊市古代地質構造以及古生物科學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意義。 中新社發 李宗憲 攝

  中新社濟南四月十六日電 (李宗憲)據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文物普查隊技術人員今天在此間介紹,近日在山亭區水峪村海拔三百米的山坡上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一處長五百米、高五米的古生物三葉蟲化石分布帶。

  據文物考察隊員介紹,在該分布帶上三葉蟲標本隨處可見。此次發現的三葉蟲化石蟲體長約零點零零五米至零點零四米之間,體型多為橢圓形,體態勻稱,各器官清晰可見,栩栩如生。

  據介紹,三葉蟲屬節肢動物門、三葉蟲綱,距今五至六億年前的寒武紀時期出現,五億至四點三億年前發展到高峰,至二點四億年前的二疊紀完全滅絕。此次三葉蟲化石分布帶的發現,對於研究山東南部地區古代地質構造以及古生物科學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意義。(完)

責編:李二慶

相關焦點

  • 山東棗莊發現三葉蟲化石分布帶(圖)
    4月15日,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文物普查隊在水峪村海拔300米的山坡上發現一處長500米、高5米的古生物三葉蟲化石分布帶,在該分布帶上三葉蟲標本隨處可見,此次發現的三葉蟲化石蟲體長約0.5釐米至4釐米之間,體型多為橢圓形,體態勻稱,各器官清晰可見,栩栩如生。
  • 山東名硯,燕子石即三葉蟲化石
    山東名硯,燕子石即三葉蟲化石。因其全身縱橫分為三節,故名三葉蟲。形如飛翔著的燕子、蝙蝠,故其化石又名燕子石、蝙蝠石。在山東泰安地區大汶口汶水河床多有發現。明朝崇禎年間,朝廷大臣張延登在山東泰安大汶口,發現了一種包裹在石頭裡的"怪物",其外形頗似蝙蝠展翅,被他命名為"蝙蝠石"。在其它地方,因形如飛燕,也被稱為"燕子石"。
  • 山東濰坊,5億年前的「兔耳朵蟲」被發現,將是三葉蟲的新品種?
    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幾十個世紀後出土發現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你對古生物感興趣麼?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在山東濰坊發現了一種長相怪異的「兔耳朵」蟲,它的外形輪廓很像一隻兔子,為了讓人們更好的記住他,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研究員趙方臣驚嘆,「這樣怪長相的蟲,我們還是第一次見到」。大多數人可能會認為這是一個長達幾米甚至幾十米的遠古型巨蟲,很遺憾,這個小傢伙僅僅只有4釐米,不過它奇特的外表迅速吸引了研究者的興趣。
  • 三葉蟲化石:五億年前,翩翩燕子飛
    這是著名詩人範曾的一首詠題燕子石的詩,詩中所描述的燕子石,其實是一種叫做三葉蟲的古生物的化石。說到古生物,你可能會想到龐大的恐龍、神奇的始祖鳥,以及我們的老祖宗古猿……但還有一類不起眼的史前動物,不光資歷比上面這些明星都古老得多,而且知名度也毫不遜色:這就是三葉蟲,曾經在地球上生活了3億年。顧名思義,三葉蟲的外表,就像是三片葉子組合起來一樣。
  • 雲南發現寒武紀"動物軍團" 三葉蟲化石最長5釐米
    5.3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提供  奇蝦、三葉蟲、撫仙湖蟲、蠕蟲……在遙遠的5.3億年前的寒武紀,地球上曾經活躍著這樣一群生物,它們是地球生命歷史中最為關鍵的演化環節之一。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專家經過多年努力,在雲南昆明發現的一處新的軟軀體化石產地,再現了雲南東部地區5.3億年前的海洋生物世界。多達3000多塊古生物化石,或將釋疑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因。
  • 生物化石珍藏熱門 三葉蟲化石
    三葉蟲外形為向背部(上部)凸起的扁橢圓形,因背部具有容易形成為化石的鈣質硬殼——背甲,故成為早古生代最常見的重要化石之一。三葉蟲的背 甲被兩條「背溝」縱向分為中央「軸葉」及左右兩個「側葉」,因而得名。其背甲也可再分為頭甲、胸甲及尾甲三個部分。 三葉蟲是地球生物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類古生物。
  • 培養孩子認知大自然的神物——常見古生物化石
    在這樣漫長的時間長河中許多生物留下了它們的痕跡,那就是我們幾千年來發現的各種生物化石。在中國古代稱呼爬行類、鳥類以及哺乳類化石的骨骼和牙齒為『龍骨』和『龍齒』。關於化石的記載也有「石魚」、「石蛇」、「松石」、「石燕」等稱呼。到了現代,我們對於古生物的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研究。隨著化石的大量發現,生物生存的地質年代、種群、類別有了更清楚的劃分。
  • 一塊化石引發科學突破,三葉蟲的眼睛居然和蜜蜂類似!
    一塊完整的化石通常是為博物館裡熠熠生輝的展品,但對於生物學家們來說,化石並不是研究古生物的唯一依據。一些化石中可能保留了古生物比較主要的信息,但是有的時候,科學家們可以從其它方面揭示古生物更多的細節。在一個4.29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中,一條裂縫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注意。
  • 景區公然盜賣三葉蟲化石 網友預掀起保護熱潮
    然而最近一位網友爆料,許多小商販竟在金石灘私自販賣古生物化石,難道珍貴的古生物化石竟然允許私自販賣嗎?  「完整的古生物化石只需5塊?」  一位網友在金石灘遊玩途中,被一群兜售化石的小販圍住,卻發現這些小販手裡拿的竟然是珍貴的古生物化石!該網友形容說:這種化石在中學的地理書中見過,是珍貴的古生物--三葉蟲化石。
  • 三葉蟲化石
    本報訊 (記者李鳳虎 通訊員王曉慧)一塊距今約5億年的三葉蟲化石,5月18日在登封市民陳懷玉家中展出。  陳懷玉說,這塊化石是他前幾天在登封附近一處巖壁上發現的,後經專家鑑定為形成於距今5億年左右的寒武紀三葉蟲化石。
  • 國家地理十大古生物學發現:巨型三葉蟲近1米長
    一名科學家表示,最古老人類祖先骨架化石的發現「將改變一切」。美國科學家9月17日在《科學》雜誌上描述了其新發現的恐龍化石。10.巨型三葉蟲近1米長巨型三葉蟲「群交」以數量作為保護(圖片提供:Artur Sá, Geological Society of
  • 科普|古生物化石保護基礎知識
    指在特定(或同一)地質構造、沉積區內,由相同或不同類型的古生物化石點集中分布所構成的區域。產出的化石可以類型多樣、跨越時代。面積小於5平方千米為小型產地,5~20平方千米為中型產地,大於20平方千米為大型產地。其中化石點指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出、相對連續的巖層出露點,不包括單個或零星標本的發現點,是組成化石產地的基本單元。
  • 專家在貴州凱裡找到古生代六個紀古生物化石
    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巫宜山的帶領下,幾年來有關人員經過160多次野外實地考察探明了凱裡市範圍內的古生代地層和古生物資源,共採集到了2萬餘件古生物化石標本。經有關專家研究鑑定,這些化石包含了整個古生代從2.25億-5.25億年之內的六個古地質海相地層。
  • 5億年前的三葉蟲為何長著「一對兔耳朵」?
    它們與其它三葉蟲生活在一起,但是卻獨立特行;它們生活在海底,卻長著「一對長長的免耳朵」;它們存在的時間很短暫,卻為三葉蟲演化史書寫了驚嘆的一筆……記者11月23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的碩士研究生孫智新、博士曾晗和研究員趙方臣,在位於山東濰坊的華北地臺寒武紀中期饅頭組地層中
  • 上面可能還有三葉蟲化石
    前兩日,雲南昆明高樓房村的馮先生在戶外遊玩時發現了一處塌方之地,塌方的地方堆滿了廢棄的頁巖。雖然它們看上去沒有任何用處,但是這些頁巖上卻存在著上億年前古生物。馮先生說:「這個地方荒廢了很久,很多開山的廢石都在這裡堆放著,人們一般也不會來這裡遊玩。
  • 南京古生物所專家將5億年前三葉蟲命名為「範特西...
    記者26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的碩士研究生孫智新、博士曾晗和研究員趙方臣,在位於山東濰坊的華北地臺寒武紀中期饅頭組地層中,發現一類獨特的三葉蟲。由於該三葉蟲具有特殊的頭部輪廓,酷似一對兔耳朵,因此被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一語雙關,研究人員埋下的一個小彩蛋:既表明範特西蟲具有奇幻而超乎想像的外貌,同時也向音樂人周杰倫致敬。
  • 進化最成功的古生物—三葉蟲
    說起三葉蟲,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潮溼蟲,因為三葉蟲和潮溼蟲非常相像。不過實際上三葉蟲早已滅絕了2億多年。三葉蟲主要生活2.48-5.2億年前,總共有超過15000種的三葉蟲。別看這些小東西不起眼,但是他們可是進化最成功的古生物哦。
  • 綦江地質探秘之三:綦江古生物 化石密碼
    大自然在經歷一次又一次巨變之後,留下了大量化石。綦江境內就有豐富的恐龍足跡化石,數量眾多、類型獨特,分布集中、保存完整,國內罕見、世界少有,成為世界恐龍化石中耀眼的明星。目前,綦江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收藏有680件地質標本。如果地球的歷史是一本史書,那麼,古生物化石就是史書中精彩的文字,保護古生物化石就是保留地球珍貴的史籍。
  • 怎樣給古生物化石「整容」
    新華社記者李健攝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館藏化石第二批修復與鑑定工程即將結束。古生物化石修復這個不為世人所熟悉的工作開始走進人們的視野。但是,他們是如何開展工作,得以引領我們去觸摸那些可愛的遠古精靈?帶著興奮與好奇,記者日前來到修復工作現場。一時間,竟感到有些恍惚。
  • 90後研究生用周杰倫專輯為5億年前三葉蟲命名
    孫智新(左一)與導師和團隊成員一起發掘範特西蟲化石。受訪者供圖長著「一對兔耳朵」的三葉蟲三葉蟲是一種奇特的遠古動物,半圓形的頭部、紋理分明的肋葉,讓它們看起來就像戴著頭盔、穿著鎧甲的武士。2018年,孫智新與導師趙方臣研究員等在位於山東濰坊的華北地臺寒武紀中期饅頭組地層中,發現一類獨特的三葉蟲。這種三葉蟲具有特殊的頭部輪廓,酷似一對兔子耳朵。它頭部長度接近背殼總長度的一半;鞍前區向前延長,中部有一個凹口;由於特殊的頭蓋形態,活動頰特化成側邊緣平直的砍刀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