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海自在川崎重工神戶船廠進行了,最新的蒼龍級常規潛艇下水儀式。作為蒼龍級潛艇的第12艘,其預計在2021年3月前服役,屆時日本海軍能力將得到極大的加強。而有意思的是,其船身上一個重要部位尤其引人關注,甚至有人說可能與中國有關係?真的?
據悉,這艘最新的蒼龍級潛艇被命名為「鬥龍號」。其與上一艘「凰龍號」一樣,均搭載著鋰電池系統,而這也是其船身上最為引人關注的重要部位。說起來,日本是全球第一個在柴電潛艇上安裝鋰電池的國家,這也意味著它會比普通的柴電潛艇有著更強的戰鬥能力。
與普通柴電潛艇使用的鉛酸電池相比,鋰電池擁有更長的放電時間,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它能使潛艇的潛航時間延長一倍以上,而這也是這個重要部位引起關注的原因所在。但出人意料的是,網上有分析人士稱,這個鋰電池或許與中國有關係,真的麼?
認真說起來,儘管鋰電池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但日本卻是它的創造推廣者。前不久日本科學家吉野彰正為因為在鋰電池方面做出的貢獻,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家,可見日本實際上在鋰電池方面具有這巨大的成績。所以,說蒼龍級潛艇上的鋰電池與中國有關係又是從何說起呢?
據新聞我們可以了解到,鋰電池產業自誕生以來,可以用三個階段來形容,即日本壟斷、日韓爭霸、再到現在中日韓三足鼎立,中國因為坐擁原料、市場等優勢,一躍成為全球鋰電池行業的頭部玩家,擁有全球最為完善的鋰電池產業鏈,在與日韓的競爭中隱隱處於領先位置。
據統計顯示,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的產能已佔全球總產能的70%以上,去年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前十的企業中,有七個企業自中國,並且在相關技術方面我們也得到了快速提升,部分指標甚至還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而這或許就是網絡上稱,蒼龍級潛艇上的鋰電池與中國有關係的原因所在。事實真的是這樣?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畢竟日本在這一技術上絲毫不弱,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動力電池與日韓的差距除了技術水平和製造工藝,更大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研發和管理端。不過吉野彰也表示,中國和韓國在鋰電池方面,確實正在崛起,日本正在逐漸被取代
可以說,相比日韓實際上我國的鋰電池發展還處於起跑階段,雖然現在成就不錯,但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還是有人稱,實際上還是有關係的,因為日本鋰礦大部分是從中國進口,也就是說,蒼龍級裡可能用的就是中國的鋰礦。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確實無法反駁,畢竟F-35也是有中國稀土在裡面的。
(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