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 NASA發布最新近地軌道人造天體數量

2021-01-15 國際太空

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ODPO統計,截止到2016年10月4日,地球近地軌道範圍內共有被監測人造天體17817個,這一數字較3個月前增長88個。


其中,正在運行或已停止工作的太空飛行器4257(+15)個,運載火箭發動機及殘骸13560(+73)具。

「產生屬地」 在各航天大國的分布數量的總的格局沒有變化:

俄羅斯及獨立國協國家:6354(+36),其中衛星1509、火箭發動機及殘骸4845(+36)。

美國:5699(+36),其中衛星1387(+3)、火箭發動機及殘骸4312(+33)。

中國:3782(+3),其中衛星220(+5)、火箭發動機及殘骸3562(-2)。

法國:529,其中衛星62、火箭發動機及殘骸467。

日本:245(+1),其中衛星155(+1)、火箭發動機及殘骸90。

印度:185(+3),其中衛星71(+1)、火箭發動機及殘骸114(+2)。

歐洲空間局:123(+1),其中衛星69、火箭發動機及殘骸54(+1)。

其他國家及國際組織:900(+8),其中衛星784(+5)、火箭發動機及殘骸116(+3)。

近地軌道範圍內被檢測人造天體統計:

正在運行或已停止工作的太空飛行器(含空間站):

火箭及碎片殘骸:

報告中還列舉了幾次太空碎片「清理事件」記錄。

相關焦點

  • 編號2020ND天體即將造訪近地軌道,天體跟蹤警報響起,JPL確定了
    不知道是受到地球引力吸引,還是受到其它未知力量牽引,幾乎每天都有小天體造訪地球軌道,讓本來就很擁擠的近地軌道變得更加繁忙,因為近地軌道上人造物實在是太多了,正常運行人造衛星接近2000顆,廢棄衛星約在5000至8000顆,而人造碎片可能要用百萬這個數字來統計,然而這只是開始,因為在未來幾年人類計劃發射數萬顆人造衛星。
  • 天體跟蹤警報響起,編號2020ND天體將造訪近地軌道,JPL確定了
    不知道是受到地球引力吸引,還是受到其它未知力量牽引,幾乎每天都有小天體造訪地球軌道,讓本來就很擁擠的近地軌道變得更加繁忙,因為近地軌道上人造物實在是太多了,正常運行人造衛星接近2000顆,廢棄衛星約在5000至8000顆,而人造碎片可能要用百萬這個數字來統計,然而這只是開始,因為在未來幾年人類計劃發射數萬顆人造衛星
  • Gameloft射擊新作《近地軌道防禦》正式發布
    在《近地軌道防禦:遺產》中,玩家將扮演一名退役老兵卡爾·沃丁,他接到了上級召集令,將再次穿上機甲,再次深入到與外星入侵者的戰場中為人類命運而戰。
  • 別慌,看看NASA是如何應對的
    圖源:[3]這則消息來自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旗下的小天體中心(Minor Planet Center),職責是收集和整理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小天體觀測記錄軌道軌道計算,並發布給全世界。小天體中心發布這條消息的時候,只對這顆小行星的軌道完成了初步的計算,而發布消息的本意也只是為了提醒少數致力於尋找和追蹤小行星的天文學家們重點觀測。但這個消息迅速通過媒體傳開了。
  • 小行星2018GY來犯近地軌道,時速34236公裡,不過NASA沒放在眼裡
    趣味探索訊 在地球上空,時常有大量飛機飛來飛去,如同一條川流不息的馬路,如今近地軌道亦是如此,無數人造衛星在這裡來來往往
  • 1.5公裡寬石頭在今天訪問近地軌道,秒速11.68公裡,潛在威脅又來
    趣味探索訊 如今的近地軌道有如一條繁忙交通軌道,可以說是備受全世界關注,因為人造衛星數量越來越多了,甚至有成群結隊衛星通過天空,給我們上演了一場又一場人造奇觀,被不少人親眼證實。隨著人類航天科技進步,未來人造衛星數量還會進一步增加。然而,近地軌道上並非完全只有人造衛星和人造碎片,幾乎每天都有「不速之客」到訪,這些不速之客就是各種尺寸石頭。
  • 時速64373公裡每小時,這顆小行星飛掠地球,NASA:近地天體
    每當我們看到小行星飛向地球的消息,都想知道這顆「不速之客」會不會對我們地球造成威脅,想知道這顆小行星的一些物理性質,包括飛行速度、飛行軌道、尺寸、與我們地球最近的距離等。在當前的科技面前,很多靠近地球的小行星都「無處遁形」,一些細節會曝光在我們面前。
  • 歐洲開啟「近地軌道防護盾」計劃
    本報綜合消息 由歐盟出資、德國主要負責的防禦小行星項目「近地軌道防護盾」計劃有望在未來3年評估測試,若資金充裕,會在2020年以前正式實施。該項目旨在通過飛彈炸毀、引力牽引和主動碰撞等多種手段,防範近地小行星撞擊地球。
  • 在巨大石頭到來前,有7顆小石頭率先造訪近地軌道,秒速16.94公裡
    趣味探索訊 如今的近地軌道已然成為大家爭議的「熱點」話題,因為隨著軌道衛星數量的增多,不少人在夜空上看到了一種之前從未出現過的奇觀
  • 小天體2009PQ1來了,NASA監測器響起警報,潛在威脅隨之而來
    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提供數據顯示,每隔十幾個小時就會有一顆小天體訪問近地軌道,例如2020年8月3日23:36,一顆編號為2018 BD的小行星以每秒9.41公裡速度造訪近地軌道,與地球距離只有144.768萬公裡,不過它的到來並未影響到軌道衛星,也沒有對地球生命造成潛在威脅,因為NASA預估它直徑在2.5米至5.7米之間,還沒有達到潛在威脅的標準,140米。
  • 地球軌道上有上萬個近地天體,它們會地球衝向地球嗎
    地球除了有1個天然衛星—月亮,還有一千多顆的人造衛星也圍繞著地球在旋轉,近地軌道還有空間站,甚至太空垃圾。天上遠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單調。除了上述提到的這些,實際上還有近3000個近地天體圍繞著地球在運動,那近地天體又是什麼呢?近地天體近地天體(NEO)是其運動軌道和地球軌道有相交,並且有可能撞上地球的小行星、彗星以及流星體。
  • 黑色騎士衛星:地球軌道上的反向神秘「人造天體」,卻非地球製造
    這就是當時轟動一時的星際訪客,來自太陽系外的天體闖入者——奧陌陌(Oumuamua)。最終,奧陌陌以U形雙曲線軌道闖入太陽系,並很快離開,一去不復返。在奧陌陌離開的日子裡,科學家通過各種手段,希望能夠再次發現它的蹤影,卻始終一無所獲。
  • 2029年地球近地軌道將部署約57000顆低軌衛星
    截至目前,中國星座計劃中組網數量在30顆以上的低軌衛星項目已達10個,項目規劃總衛星發射數量達到1900顆。地球近地軌道可容納約6萬顆衛星,而低軌衛星所主要採用的Ku及Ka通信頻段資源也逐漸趨於飽和狀態。目前,全球正處於人造衛星密集發射前夕。預計到2029年,地球近地軌道將部署總計約57000顆低軌衛星,而低軌道軌位可用空間將所剩無幾。
  • 熱核藝術的震撼:NASA發布30分鐘太陽4K影像
    熱核藝術的震撼:NASA發布30分鐘太陽4K影像 NASA 2015-11-02 18:41 來源:澎湃新聞
  • 人造繞地行星的軌道衰變,五大因素,自然行星可逃避此命運嗎?
    圖源:Forbes 大家可能會覺得,發射一顆人造衛星使其繞地運行,應該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畢竟我們的月球已經這樣做了四十億年之久。然而,若我們只負責將衛星發射到軌道上,任由其運行的話,過不了幾十年,它們就會重新回到大氣層。結果就是被完全燒毀或是撞向地表,就像過去我們發射過的很多衛星那樣。
  • 經典《近地軌道防禦:遺產》登陸安卓平臺
    導 讀 不久前,Gameloft公布了重置系列第一部的《近地軌道防禦:遺產(官方名為:近地聯盟先遣隊:傳承戰記
  • 地球軌道上有近2萬個近地天體,它們對地球會產生什麼威脅?
    地球除了有1個天然衛星—月亮,還有一千多顆的人造衛星也圍繞著地球在旋轉,近地軌道還有空間站,甚至太空垃圾。近地天體近地天體(NEO)是其運動軌道和地球軌道有相交小結在地球的軌道上,不止有天然衛星、人造衛星、太空垃圾、空間站等,實際上還有很多的近地天體。這些天體的運行軌道和地球的軌道有相交,因此有概率會撞上地球。但是這些天體不一定都是危險的,質量很小的天體在撞上地球的時候,就會在大氣中直接解體了,而「潛在危險物體」帶來的危害則會更大一些。
  • 美軍擔心近地軌道出現「堵車」,轉變思路,打造低軌道飛彈防禦網
    特別是近年來,美國在軌道衛星網建設上不斷提速。根據美國福布斯新聞網8月28日報導,美國空軍AFWERX創新實驗室與 「超級地球觀測者」公司在8月份達成了協議。按照協議內容,該公司將按照美國空軍的要求重點研發小型超低軌道光學成像衛星。這也意味著,在近地軌道越來越「擁堵」的前提下,美軍已經轉變發展思路,開始重點打造超低軌道衛星網了。
  • NASA發布最新《載人探月戰略計劃》:Artemis計劃
    來源: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創新研究報告》第41期(總第373期)2020-08-09編者按:2019年9月,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了最新的從超越近地軌道開始,美國將使人類重返月球並開展長期探索和開發,為人類前往火星和其他目的地打好基礎。一、載人探月計劃的背景和目標2017年12月,美國總統籤署了《空間政策指令-1》,在該指令中,要求NASA「與商業和國際合作夥伴共同領導一項創新和可持續的探索計劃,以實現人類在整個太陽系的擴張,並為地球帶回新的知識和機遇」。
  • NASA黑幕!震撼!最新解密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最後時刻艙內影像資料!!
    震撼!最新解密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最後時刻艙內影像資料,可以真實從舷窗外看到機身疑似遇襲爆裂的火光,和爆裂剛發生時的劇烈震動。攝像機為太空人頭頂的攝像裝置,隨頭部轉動而實時拍攝,類似行車記錄儀。此為NASA從未公開過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