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要自旋,人生須螺旋

2021-01-18 秋蟲忽講經
來復槍,據說由奧地利人科爾納於1510年發明,在兵器發展史上地位顯赫,出來後便完全取代了毛瑟槍。來復槍就是槍管中有膛線的槍,這膛線,即叫來複線。

槍管中的膛線

來複線,即槍膛中的螺旋線。它的意義,是讓子彈產生自旋,給子彈一股旋轉的力量,令子彈在內盤旋蓄勢,打出時即更速而猛,並提高子彈射出後飛行中的穩定性。來復,是英文rifle的音譯。這個翻譯,大不簡單。

一陽初動於下之復卦

它出自復卦,卦辭雲「七日來復」,此其形。又雲「出入無疾」,此即其裡。來復槍膛線之象,即是七日來復。因而能蓄勢力發並穩定,即是出入無疾。七步,而成詩。
一百多年前,那個西學東漸的時代,在北平創立研幾學社的易學家杭辛齋,很在意西方科學中的易理,倡科學易,即曾對來復槍有過研究。對出入無疾之意,其中這個「疾」,王弼釋為疾病,程頤釋為「害」,他認為是不對的。而應為《繫辭傳》「不疾而速」之意,即所謂疾速,疾就是速,不疾而速就是不速而速。而出入無疾,就是出入之間,得這不疾而速之境。他的原話是:「陽之本性,本迅疾而不可遏者也。惟當復之初,不可不沉潛涵養以蓄其勢……勢以蓄始壯。近世所用之槍炮,其膛中均有螺旋線,此線譯稱曰『來複線』,即復初『出入無疾』之確實意義也。」(《學易筆談》二集)這層道理點出來,太深邃。人皆知陽動,而不知這陽不動乃有大動之深意。不疾,就是不急。不疾而速,就是不急而速。出入無疾,就是出入無急,而得穩定迅疾。來複線是一條螺旋通道,天道即是螺旋前進,路線永遠是圓的,從天體到粒子無論形狀、運行全都是圓,晝夜更替、四季輪迴也全都是圓。時間上是易所謂「原始反終」,空間上是易所謂「曲成萬物」,總之是老子所謂「曲則全」。
天道如是,正如來復槍所示,如是盤旋,才有如是蓄勢。螺旋,正是蓄勢的需要,無盤旋則無蓄勢,無蓄勢則必不得其力與久。螺旋,正是蓄勢的結構和模式。直線,則只有發,沒有蓄。杭辛齋所以謂「不可不沉潛涵養以蓄其勢,勢以蓄始壯」,螺旋正是謀勢之道,直線只是謀事之道。就像螺旋狀的彈簧,壓下去才有蓄力。直的東西,則要麼折掉,就算柔韌能彎也蓄力有限,而且力道不正,就像人被打壓下的戾氣,只欲反彈報復。風水學中的藏風聚氣,所以是靠屏風之類,營造種種使氣流不走直線的曲來實現,謂之曲能生情、曲則有情。天地風水如是,世事風水如是,人之風水亦如是。對於人,就像一段感情有開始有結束,一場創業有風發有落寞,一場繁華有鼎盛有衰敗,才能在身處其中的人心中,沉澱下一點真東西。他的生命,他面對未來,因而才有一點真力量。蓄勢對於人,就是這沉澱下的內力,內力強,發力才能強。然後可以穩,就像一個腳步沉穩的人,他的氣必足,心性必定。亦像傳統功夫,爆發力強的,底盤必穩。這便是曲成,此時仍直線,不甘心唯怨懣,便是那些瘋了的,死了的。螺旋,即是那不急。直線,即是那急。看一個人急不急,也便知道了他的潛力和結局。智者,懂得水滿自溢。愚者,都在半瓶子晃蕩。天道螺旋,環境世事,一直要求人不急,卻總有人能,更多人只是急。此關乎人自身處,就像來複線的螺旋,搭配的是子彈的自旋,來複線只為逼出子彈的自旋。人,也同樣如是,要藉助境遇的曲折,實現這個自旋。這是在自身成一天道路徑,乃可成自身之蓄勢。詩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這便是自旋。世間多少求之不得,讓人輾轉反側,兜兜轉轉,徘徊難平。要回到自己,回到對這滋味的體味,由心之自旋逼出性之沉穩不動,由真味而見真意,得不竭源泉,無窮之勢。然後,山重水複,柳暗花明,只待因緣變化時,彼時你自會知道。來復槍剛發明時,據說曾受到教會大力排斥。原因,是「神靈對各類旋轉物體無能為力,旋轉物體不受神靈控制」。
這個說法,挺有意思。當你化於天道螺旋,而自旋無礙,神鬼也拿你無可奈何。復卦彖傳所謂:「天行也。」「其見天地之心乎。」欲逆天改命,參之。如是,只管刻好你的來複線,端好你的來復槍。把心中那顆自旋的子彈,上膛。

付費深度文章:

(更多文章,見前言上方「專輯」)

轉世中的「隔陰之迷」——生命最深的密宗

5位古人開悟過程自述實錄,學到了你也可以

高維觀照:你的命運,早已在你的「種子」中註定


私人社群:

傳統智慧深刻內容及修行相關探討,可加入本人私人收費社群,後臺回復「會員」了解詳情。


長按識別關注我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轉發推薦也算讚賞。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楊定一:生命的螺旋,帶來快樂
    我在《神聖的你》探討了人和人之間的共振,而《螺旋舞》這個作品正是透過生命場,也就是螺旋場,讓人透過身體去體驗 」這裡!現在!」,透過此時此刻的」動」,回到」心」,體驗生命存在的本質。所謂的 」場」,是一個物理的觀念,描述一個隨時空變化的物理量。很有意思的是,它是一種」空間的狀態」,是物質的變化與變化之間」存放」能量的地方。
  • 什麼是「自旋」?
    什麼是「自旋」? 電子自旋永不停止, 這使電子變成了微小的、 像地球一樣的磁鐵。 這一晦澀抽象的物理概念 呼喚出什麼樣的作品?
  • 「斐波那契」螺旋:準晶結構中的非線性自旋-軌道角動量耦合
    其中,SAM主要通過圓極化波進行傳播,左旋/右旋極化波描述了光子的自旋狀態且每個光子分別承載了+/- ℏ 的SAM,其中ℏ為約化普朗克常量。而OAM則描述了電磁波波前以及光子的渦旋狀態,每一個光子包含lℏ的OAM,其中l為方位角模式因子,可為任意常數。不僅基頻電磁波,高次諧波也可攜帶角動量進行傳播,且角動量的轉換滿足守恆律。
  • 自旋基量子材料的新設計原理
    晶體結構(左)和自旋螺旋的視覺模型(右)。固態自旋基材料不是利用電晶體中的電子電荷進行功率計算的某些類型的半導體,而是利用電子的自旋並具有支持低能量存儲設備的潛力。特別是,具有高質量持久自旋紋理(PST)的材料可以表現出長壽命的持久自旋螺旋(PSH),可用於跟蹤或控制電晶體中基於自旋的信息。儘管許多基於自旋的材料已經使用自旋對信息進行編碼,但是隨著自旋在電晶體的有源部分中傳播,該信息可能會被破壞。
  • 保持自旋的手性光子晶體鏡
    然而,所報導的手性結構具有自旋保持性,即所選擇的螺旋度經反射後保持不變。 自旋保持鏡可以在量子信息處理、量子光學、原子和分子物理以及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基礎研究中找到潛在的應用。該文章於近期在線發表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光波是由電場和磁場組成的。如果光是圓偏振的,那麼電磁場沿傳播方向呈螺旋形。
  • 什麼是「自旋」,李政道邀請他們畫了畫
    兩個電子,一個自旋向上,一個自旋向下,撕裂使時空分裂,形成時空太極圖——一等獎作品《自旋與陰陽》用中國畫表達想像,黑白的視覺衝擊更是體現著微觀世界的神秘。另一幅一等獎作品《旋轉世界的靜點》則將微觀電子自旋和宏觀星球自轉呼應,儘管兩種運動並不相同,但版畫的表達將抽象點線描繪的球體,既是放大的微觀電子,也是縮小的宏觀星球。
  • 電子的內在秉性-自旋和施特恩-蓋拉赫實驗之間的關係
    電子至始至終在相對原子核最外圍區域圍繞著原子核,在擴張、收縮的軌道上作縱深螺旋擴張、浮遊螺旋收縮旋轉躍遷運動。不管在微觀尺度高緯度時空中,還是在宏觀低緯度時空中,一切粒子都具有擴張、收縮兩種軌道。擴張、收縮的軌道就是粒子的內在秉性,也是粒子的固有自旋狀態!
  • 教你如何螺旋升天,自旋磁懸浮發展百年記
    1979年,哈裡根,這位狂熱的自學成才的機械愛好者終於在自己的工作室實現了自旋磁懸浮。他將一塊磁鐵放在下方作為底座同時將另一塊磁鐵製成陀螺當陀螺在底座上方旋轉時,奇蹟發生了,陀螺穩定地螺旋升天,待在了底座上方。世界上第一個自旋穩定的磁懸浮陀螺製作成功。
  • DNA雙螺旋:解讀生命的奧秘
    然而隨著時光流轉,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對人類社會產生的影響與日俱增,克隆技術、基因工程、生物晶片技術等都與之不可分割。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莫鑫泉說,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開啟了分子生物學時代。它使生物大分子的研究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使遺傳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層次,「生命之謎」被打開,人們清楚地了解遺傳信息的構成和傳遞的途徑。
  • DNA中熱驅動的有自旋電流?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一個引起廣泛興趣的新興領域,即自旋熱電子學,是自旋電子學的一個分支,它探索了熱流如何傳輸電子自旋。自旋熱量學研究人員特別關心如何利用廢熱為下一代自旋電子器件提供動力。
  • 荊門汙泥螺旋輸送機廠家
    1.螺旋輸送機的螺旋軸停轉通常是由三個原因引起的; 1.要運輸的物料太大,物料不能順利通過中間懸掛軸承,中間軸承處的物料阻力太大。由於過載導致電機停止運行。此時,須清潔螺旋輸送機中的物料。 螺旋輸送機 2.中間軸承的阻力太大,密封件損壞。進入軸承的材料導致軸承不旋轉或損壞軸承。
  • 科學家開出一種方法:可延長電子自旋的壽命,還能保存量子信息
    電子是基本粒子之一,是其他系統的基石,電子具有特定的性質,如自旋或角動量,可以被操縱來攜帶信息,從而為推動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做準備。現在一個國際合作的科學家團隊,已經開發出一種方法來延長和穩定電子自旋的壽命,以更有效地攜帶信息。
  • 新型二維自旋軌道耦合狄拉克點
    其重要性是首次在真實材料中找到了自旋軌道耦合打不開的 Dirac 點。首先我們知道能譜中的簡併度和體系的對稱性息息相關。比如不考慮自旋軌道耦合作用的話,石墨烯中的 Dirac 點是由晶格對稱性保護的(比如 inversion 或 sublattice symmetry)。而自旋軌道耦合的引入改變了對稱操作的表示,可以允許能隙的產生。
  • 呂梁葉片螺旋輸送機廠家
    這是因為螺旋軸的中心偏移或減速器輸出軸上的軸承被燒毀,並且一個和後一個軸承座鬆動。須鬆開減速器輸出軸和絲槓軸之間的聯軸器,然後重新校準和安裝。螺旋輸送機是一種利用電機帶動螺旋迴轉,推移物料以實現輸送目的的機械。它能水平、傾斜或垂直輸送,具有結構簡單、橫截面積小、密封性好、操作方便、維修容易、便於封閉運輸等優點。
  • 生命的奧秘,螺旋之美,科學也可以如此感性
    其實,不止植物,很多生命現象都與螺旋形有關,包括我們人類。不要驚訝,這是事實,其中我們人類的DNA就是雙螺旋結構。我們在感嘆螺旋之美的同時,不禁會疑問,造物主締造的生命為什麼與螺旋結構有關?從植物的螺旋之美談起 地球上,很多植物都是螺旋向上生長的。
  • 生命為何選擇螺旋結構?
    在1953年,美國和英國兩位科學家沃森和克裡克在實驗中發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構。他們弄清了DNA分子的結構以及各個DNA分子是如何連接在一起的。這一重要發現加速了基因科學的進程。無論是宏觀世界還是微觀世界,我們會發現螺旋結構都是生命的基本形態。
  • 量子力學新思考(1)—自旋、磁場與角動量
    量子力學新思考(1)—自旋、磁場與角動量司今(jiewaimuyu@126.com)量子力學成功的精髓在於「磁場、角動量、自旋」上,其他的,如波函數方程、物質波、量子糾纏、隧道效應等等,都是基於這三個物理量之下所湧現出來的「現象」;量子力學不是什麼超經典的物理學,而是將「磁場、角動量、自旋」等微觀物理要素融入經典物理後所產生的新經驗描述形式,它的「雜亂無章」性正體現了「磁場、角動量、自旋」等微觀物理屬性對經典物理的衝擊程度......
  • 實現利用人造分子馬達,操縱電子自旋!
    現在研究人員製造了一種電子自旋過濾裝置,它可以通過光輻照或熱處理來改變自旋極化方向。這一結果有利於納米分子開關運動所產生固態功能的發展。在自旋電子學中,由於輕元素的弱自旋軌道相互作用(SOI),使得有機材料具有較長的自旋弛豫時間和較長自旋擴散長度。因此有機材料作為一種「自旋輸運材料」近年來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 福建小型螺旋輸送機廠家
    福建小型螺旋輸送機廠家 3)為了防止金屬碎屑進入螺旋輸送機的箱體,使整機的軸承卡住並扭曲,應在螺旋輸送機的進料口加一個網眼。在打開機器電源之前,須將螺旋輸送機的箱子蓋好,並且在機器運行時不能將其取下,以確保人身並防止灰塵飛揚。 4)螺旋輸送機在運行時,須時刻注意電流波動的大小,及時發現原因並及時解決。
  • 自旋電子學的青山
    嚴謹地說,Grünberg那時取得的成果可能與量子材料並無密切關聯,但自旋電子學的概念卻是引導量子材料發展的旗幟之一,包括隧穿磁電阻、龐磁電阻、及至當前的拓撲量子材料,發展這些材料的一個核心目標即為自旋電子學應用。從這一意義上,Grünberg教授可以算是量子材料發展的開拓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