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Tik Tok)事件的「理髮師悖論」

2021-02-20 神經脊柱微創治療中心

因抖音(Tiktok)事件的持續發酵,字節跳動公司CEO張一鳴現在陷入了數學史上著名的「理髮師悖論」(又稱羅素悖論)困境。

「羅素悖論」是這樣表述的:定義一個集合S:S由一切不屬於自身的集合所組成。那麼我們問:s是否屬於S呢?根據排中律,一個元素或者屬於某個集合,或者不屬於某個集合。因此,對於一個給定集合,問是否屬於它自己是有意義的。但對這個看似合理的問題,回答卻會陷入兩難境地。如果s屬於S,根據S的定義,s就不屬於S;反之,如果s不屬於S,同樣根據定義,s就屬於S。無論如何都是矛盾的。

—— 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相對來說,這個理論的另一個表述更加通俗易懂,即「理髮師悖論」。

理髮師悖論是這樣表述的:在某個城市中有一位理髮師,他的廣告詞是這樣寫的:「本人的理髮技藝十分高超,譽滿全城。我將為本城所有不給自己刮臉的人刮臉,而且我也只給這些人刮臉。我對各位表示熱誠歡迎!」於是來找他刮臉的人絡繹不絕,自然都是那些不給自己刮臉的人。可是,有一天,這位理髮師從鏡子裡看見自己的鬍子長了,他本能地抓起了剃刀,那麼問題來了,他能不能給他自己刮臉呢?如果他不給自己刮臉,他就屬於「不給自己刮臉的人」,他就可以給自己刮臉;而如果他給自己刮臉呢,他又屬於「給自己刮臉的人」,他就不該給自己刮臉。

—— 資料來自百度百科

讓我們來看看TikTok陷入的「理髮師悖論」。

話說,有人定義了一個關於社交軟體APP的集合M,為體現「商業獨立」、「言論自由」、blablabla等等各種說辭,因此規定,M是由所有不屬於(受控於)M的社交軟體組成,包括TwiT, WhaP, FB, SB……諸如此類。

另一方面,又有人亦定義了一個關於科技企業的集合C,且因為建立這個集合C的人很務實不裝逼,因此規定,凡是源於C且立足於C並面向W(一個更大更廣泛的集合)的因子,都是屬於C的。

從張一鳴歷來的言論和行為來看,他是不屑於屬於集合C的,或者說,他是極其不願意屬於C,而更願意屬於M陣營(集合)。

 

於是,問題來了,這將是一個更加複雜的「理髮師悖論」。

如果張總的TikTok屬於集合C,按照C,M無交集的現狀,那麼就一定不屬於集合M,如此,這正好符合了集合M的定義,TikTok就應該屬於M。

然而,由於集合M建立者的虛偽和狡詐,他們在M集合的定義中留下了一個隱藏定義,即,凡是屬於C集合抑或源於C集合的子集,均不得納入M集合的範疇。

由此,張一鳴的TikTok陷入兩難境地:

他如果為了歸屬於M而表明自己不屬於M,就必須先承認自己源於C,但這樣的話,無疑又違背的M的隱含定義,而無法真正屬於M;

如果他徹底撇清自己和C的淵源,屈膝跪下把自己完完全全裝扮成屬於M,事實上他也是這樣做的,包括把資料庫都建在M可控制的區域,把公司高管全部換成白皮,反覆申明遵守M的一切奇葩規定,恨不能把自己的心肝脾肺腎都掏出來交給M審查,表明自己是多麼想成為M,偏偏這時,按照M的定義,TT就更不可能屬於M了。

面對這個悖論,他幾乎只能哭暈在廁所。

對不起,筆者也裝逼了,把一個簡單的問題說得太燒腦。

那就簡單地說一下,情況是這樣的:

來自中國的社交軟體「抖音」——國際版叫「TikTok」,不經意間佔據了美國同類軟體下載榜第一位,超過了FB, SB之流,引起了FB等軟體公司乃至美國政府的羨慕嫉妒恨,於是把自己標榜多年的「商業自由市場自由競爭自由」的幌子拋諸腦後,對其威脅利誘,揚言要封禁之,並強買之。TikTok公司CEO張一鳴先生在對方淫威之下,幾乎未做任何抵抗,就跪了。作為多年來把美國(外國)奉為自由貿易天堂,堅信M政府絕不幹預商業自由,而對給自己創造了巨大發展機遇的祖國冷嘲熱諷的張總,現在陷入一個兩難的價值觀困境:

 ✔ 對美國進行嚴厲批評的是他們眼中的小粉紅;

 ✔ 理解美國暴打抖音的是他們認為的理性聲音;

 ☑ 但事情到了自己頭上,怎麼辦?

—— 評論來自後沙月光微博

這樣的悖論的確很燒腦,但燒腦的事情又很簡單,其實早在幾十年前,偉人二十八畫生就告訴過中國人民,面對複雜的鬥爭形勢,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被對方牽著鼻子走,要「他打他的,我打我的」,在判斷形勢有困難的時候,記住一點,「凡是敵人支持的,我們就反對,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支持」。

 

在M的瘋狂打壓面前,華為和TikTok截然不同的應對方式,彰顯出完全不同的兩種價值觀風格。在「站、跪、生、死」四個字的六種簡單組合裡,前者無論經歷怎樣的險惡都選擇「站」,而後者卻不假思索地選擇「跪」。也許歷史最終會給我們一個答案,前者的站著生和後者的跪著死將是一個鮮明而生動的對比。

 

這幾天,蘇洵的「六國論」已經在各個地方貼出了無數次,我想說的是,抖音事件再次說明了一件事,面對窮兇極惡的對手,無論你怎麼投降怎麼跪,敵人都不會有絲毫憐憫,他們心底裡反而只會尊重甚至害怕敢於奮起反擊的人!這是亙古不破的道理。

 

在2020年開篇之時,我們再怎麼都想不到,這是一個如此的多事之秋,許多事件的發生,顛覆了人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也顛覆了很多人對自己國家的認識。

 

飯桌上的閒聊,即使以前最最牢騷滿腹、逢中必貶、逢外必舔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在抗擊疫情尊重生命這件事情上,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比那些外國渣渣做得好了太多,儘管他們大多還是要極不情願地加上一句,「這一切都是因為人民太聽話,政府很專制」。啊哦,誰的政府更關心人民的生存權,誰的人民更具有顧全大局關懷他人的高素質,這還需要討論嗎?

  

讓我們再回到「理髮師悖論」上來。

集合M在建立規則的時候,壓根沒有想到,或者是壓根就不願意看到,有來自集合C的因子會搶佔他們的領地,因此,他們才會做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叫嚷著自由、獨立、公平,而真正到了有人威脅到他們的核心利益,那些裝做謙謙君子、然而血脈中印刻著強盜基因的傢伙,立馬變成搶糞的村尨,毫不猶豫並恬不知恥地要把所有的東西都變成是它們自己的。幾百年來,自從它們搶先進行了工業革命並掌握了大航海技術,這種盜搶心態和行為就從未改變過(當然,強盜心態其實之前就有,只不過那時還沒有能力罷了)。

所以,這個所謂的理髮師悖論,其實並不是理論本身的問題,而是建立這個規則的人,天生就是個耍賴的流氓而已。

而相信它們鬼話的人,自己把自己陷入進去難以自拔,就更加可悲可嘆。

相關焦點

  • 理髮師悖論及解決
    理髮師悖論及解決這是一個古老的悖論:某村有一個理髮師,恰給本村那些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請問他給不給自己理髮?
  • 「理髮師問題」,悖論還是謬誤?
    狹義地理解哲學行不通,不僅會產生數不盡的悖論,而且還會導致哲學成為半身不遂的殘廢。就拿理髮師悖論來說吧,那個理髮師說他·只給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但別人問他是否要給自己理髮,他頓時語塞,難以作答。他感覺到無論他給不給自己理髮,都會自相矛盾。
  • 理髮師悖論及其他
    (請關注本號:特修斯之船)小城裡的理髮師放出豪言:他只為,而且一定要為城裡所有不為自己刮鬍子的人刮鬍子。
  • 亂說:理髮師悖論(羅素悖論)
    >:由羅素發現的一個集合論悖論,其基本思想是:對於任意一個集合A,A要麼是自身的元素,即A∈A;A要麼不是自身的元素,即AA。(百度百科)理髮師悖論:某個城市中有一位理髮師,他這樣說:「本人的理髮技藝高超,本人只為本城所有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 理髮師到底給不給自己理髮?給自己理髮,違背了,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這一基本原則。
  • 理髮師悖論是什麼?
    英國數學家羅素提出了與之相似的著名悖論:理髮師悖論。這也是第三次數學危機的導火索。具體怎麼回事?點開視頻看看吧!1理髮師悖論從前有一個村子,村子裡只有一名理髮師。這個悖論是羅素提出的,叫做羅素悖論,或者叫理髮師悖論。2羅素悖論與集合的關係當然,這只是羅素悖論的通俗說法。羅素悖論是關於數學中集合論的一個矛盾而提出的。什麼是集合呢?所謂集合,是由某些確定的元素構成的整體。
  • 日本抖音上的精神小夥,愛在警察面前跳社會搖
    話說在tik tok的文化輸出下,曬臉、沙雕、語錄、社會搖四大傳統樣板戲在世界各地都因地制宜,煥發出了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為枳式的新生機。tik tok目前是日本綜合數據第一的視頻APP,超油管和Line。剛一開始tik tok上的社會小將們還只是一板一眼的模仿國人先賢的招式。
  • 顛覆你對世界認識的悖論—理髮師悖論
    可是有一天,一位顧客看著理髮師長長的鬍子問道,你給不給你自己刮鬍子呢?」這時候理髮師呆住了,如果不給自己刮鬍子,他就屬於那種不給自己刮鬍子的人,那麼他就要給自己刮鬍子。可是他假如給自己刮鬍子,他就屬於那種給自己刮鬍子的人,按照廣告牌,他就不該給自己刮鬍子。這就是理髮師悖論。
  • 搞笑的理髮師悖論,愚蠢的數學家
    於是羅素創造了羅素悖論,驚天地泣鬼神地挑起了第三次數學危機,數學大廈汲汲可危。(羅素悖論是什麼?不懂的同學可翻看我之前的文章)羅素又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個羅素悖論太繞:自身屬於自身的集合,自身不屬於自身的集合,如果屬於自身就不屬於自身,不屬於自身就屬於自身……這一一堆亂七八糟的就像是繞口令似的,很容易就把人給繞蒙圈了,大家都聽不懂,怎麼辦?
  • 理髮師能不能給自己理髮?讓我們一起來思考羅素悖論
    什麼是羅素悖論呢?羅素悖論是一系列類似悖論的集合,在這一系列悖論中包含了一些我們所熟悉而又無解的悖論,比如理髮師悖論,又好比說謊者悖論。這就是說謊者悖論,當然,悖論總有被解釋清楚的那一天,無數的科學家也在試圖揭開說謊者悖論。時至今日,雖然有不少科學家提出了自己的論證,但是對於這句話的真假,科學界還是說法不一。由於我們顯然不比這些科學大佬更加聰明,所以還是讓我們離開這個說謊的問題,回到理髮師悖論上去。聽過理髮師悖論的人可能並不多,所以我們採用說謊者悖論作為引子,目的是便於理解。
  • 1901年春天,羅素發現了「理髮師悖論」
    1901年春天,羅素發現了後來被所有研習邏輯學和數學的學生熟知的「理髮師悖論」。開始時,他試圖將數學建立在邏輯學基礎上,認為可以很快輕鬆地解決該悖論提出的難題。但是到了那年末,他開始意識到,某種基本的東西出了差錯。
  • 對於羅素悖論的解決丨羅素的理髮師困惑究竟為何以及如何克服
    羅素悖論中說,在一個村子裡有一位理髮師,這位理髮師聲稱:「給而且只給那些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現在問理髮師是否要給自己理髮。如果理髮師不給自己理髮,那麼根據定義,他要給自己理髮;如果理髮師給自己理髮,那麼根據定義,他不能給自己理髮。這就是著名的「理髮師悖論」。
  • 「理髮師悖論」引發第3次數學危機,至今已100多年,無人破解
    可是有一天,理髮師發現自己的鬍子變長了,當他拿起刮鬍刀準備刮鬍子的時候,突然想起來自己門口的那張告示,如果此時理髮師自己颳了鬍子,那麼就違背了自己許下的諾言,可是如果他不刮鬍子,也同樣違背了自己的初衷。
  • 對話獵豹傅盛:一個差點成為「Tik-tok之父」的天使投資人?
    而它所創造的「全屏+豎屏+無限滑動觀看+15 秒長度」呈現方式,更是深遠地影響了後來的抖音、快手等一眾江湖巨頭。這款名為Musical.ly的短視頻應用,在2018年與抖音海外版合併之後,有了一個更為響亮的名字——Tik-tok。據說當年為了買下Musical.ly,張一鳴有空就往傅盛家裡跑,在他家樓下的咖啡廳一坐就是一個下午,用傅盛自己的話說,「都有點決絕了」。
  • ——理髮師悖論
    伯特蘭·羅素1、羅素,他提出一個悖論,叫做理髮師悖論。所謂悖論就是怎麼說都不對。他說,假如有一個村子,村子裡有一個理髮師,這個理髮師,他在自己的店門口立了一塊牌子,說我給且僅給自己不刮鬍子的人刮鬍子。也就是說,如果你自己給自己刮鬍子,那我就不給你颳了。如果你要是不給自己刮鬍子,那你來我這,我就給你刮鬍子,不要錢我也給你刮。
  • 小知識科普——羅素悖論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小知識——「羅素悖論」。
  • 通常無法用常規邏輯解釋的9個現實悖論
    但是,同樣存在的悖論是使我們經受考驗的那些難題,因為它們的處理方式似乎更像是一個迷宮,將我們帶到了問題的根源。而今天,傑瑞就將為你介紹,通常無法用常規邏輯解釋的9個現實悖論。其目的是證明當事件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理論中定義的事件同時發生時,我們對這一理論的信心就會增強。為了說明他的觀點,他舉例說明了「所有烏鴉都是黑色的」的理論。 如果檢查數百萬隻烏鴉,並觀察它們都是黑的,那麼我們將越來越依賴這種理論,「黑的一切都不是烏鴉」才是正確的說法。當你看到一個紅蘋果,因為它不是黑色的,所以它是一個「非烏鴉」,你會更相信所有的烏鴉都是黑色的。
  • 9個「燒腦」且無法用正常邏輯解釋的現實悖論
    但是,同樣存在的悖論是使我們經受考驗的那些難題,因為它們的處理方式似乎更像是一個迷宮,將我們帶到了問題的根源。而今天,傑瑞就將為你介紹,通常無法用常規邏輯解釋的9個現實悖論。其目的是證明當事件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理論中定義的事件同時發生時,我們對這一理論的信心就會增強。為了說明他的觀點,他舉例說明了「所有烏鴉都是黑色的」的理論。如果檢查數百萬隻烏鴉,並觀察它們都是黑的,那麼我們將越來越依賴這種理論,「黑的一切都不是烏鴉」才是正確的說法。當你看到一個紅蘋果,因為它不是黑色的,所以它是一個「非烏鴉」,你會更相信所有的烏鴉都是黑色的。
  • 羅素悖論與第三次數學危機
    1919年,英國數學家羅素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村裡有一個理髮師,他為自己定了一條店規-他只給村裡不給自己刮臉的人刮臉,那麼按照這個規矩理髮師該不該給他自己刮臉呢?很明顯這是一個悖論,理髮師的位置非常尷尬,兩類群體他都不屬於,那麼他的歸屬在哪兒?按理說,如果對於兩個分類標準明確而且對立的群體而言,某個人歸屬肯定是非此即彼。比如,我們定義此時此刻有北京戶口的人是北京人,那麼所有人一下子就被分成了兩類-北京人和非北京人。
  • 悖論很難嗎?這個悖論你也能解決,科學家更是提出了50種解決方案
    悖論是很難解決的,一聽到悖論,不僅人們,科學家也會大為頭疼,很多時候,出現一次悖論,就是一次嚴重的科學危機。悖論用數學的方法來表達就是1=1且1=2,令人抓狂,卻又毫無辦法,著名的如理髮師悖論、薛丁格的貓等,非常簡單易懂,但也最難處理,集合的創立者康託爾就因為解決不了理髮師悖論,陷入抓狂狀態,抑鬱而終。
  • 讓有趣的悖論來回答你神是不是萬能的。
    理髮師悖論:在一條街上有一位理髮師,他發誓要給所有不自己理髮的人理髮。街上的人都沒有會理髮的,所以都找他理髮。但有一天,理髮師自己的頭髮長了,需要理髮,他自己應不應該給自己理髮呢?如果給自己理髮: 如果理髮師給自己理髮,那麼他就屬於給自己理髮的人,按照誓言,他不應該給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如果不給自己理髮: 如果理髮師不給自己理髮,那麼他就屬於不給自己理髮的人,按照誓言,他就應該給自己理髮。所以他應不應該給自己理髮呢?是不是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