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在見證人類歷史,小冰期將到來,地球很快就是另一幅樣子?

2020-09-17 天上人間a

人類從開始進化到進入科技時代,只經歷了幾百萬年,這種速度遠遠超過了其他生物,而我們也成為目前宇宙中已知的唯一的智慧生命體,不過人類的發展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地球同樣因此承受了壓力。

科學研究表明,人類目前正在經歷的不僅僅是全球氣候變暖,在整個大背景之下,我們或許正在見證歷史,因為地球很有可能進入全新的小冰期

在今年的氣候監測報告中,全球15個氣候臨界點只剩下6個沒有被激活,一旦數值增加,我們很有可能進入冰川時代,後果不堪設想。

科學家認為,氣候變化是不可逆的,地球的生態系統會因此被破壞,而人類文明也會走向極端,僅僅藉助於科學技術的力量只能起到微乎其微的作用。實際上,從量變到質變的道理人們都懂,只不過大部分人並沒有意識到地球同樣在經歷這樣的過程,新的氣候將會顛覆地球如今的狀態,人類也將因此面臨巨大的考驗。

氣候臨界點如今正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出現了連鎖反應,並且還有變本加厲的趨勢,越來越多地區的冰川融化,而原本生活在極地的生物也面臨滅頂之災,它們中有很多成員甚至會因此滅絕,這並不是克隆技術能夠挽回的結局。

此外,氣候臨界點的激活毫無規律可言,不過它們會不斷加劇地球上的溫室效應,即便人類正在努力保護環境,也未必能夠取得明顯的成效。

在此基礎上,科學家推測,如果氣候臨界點被逐漸激活,未來北大西洋暖流可能會徹底消失,北歐部分國家會提前進入小冰期,隨後就是其他地區,最後是整個地球被徹底冰封。雖然此前地球也出現過冰川時代,但是人類畢竟沒有經歷過,除了經驗不足之外,還有更多不可預知的困難在等待著我們。

歷史的車輪滾滾而來,我們不可能徹底阻止,再加上觀測之餘,科學家仍在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試圖為人類爭取更多的時間。

相關焦點

  • 小冰期什麼時候到來?太陽或在2030年進入休眠期,地球要變冷?
    今年夏天大家都感受到極為炎熱,甚至極寒地區都突破歷史高溫,這似乎和傳言中的地球即將迎來小冰河時期不符合,可是地球以實際證明告訴我們,目前它的地表溫度仍然在持續上升中,並且受到全球變暖的影響,地球溫度只升不降,這全都是因為人類過多行為造成溫室效應,讓地球一步步走到了現在這般模樣,然而在今年科學家竟然提到了,預計再過幾年時間,地球將會進入一個小冰期,那麼下一個小冰河時期,會在什麼時候到來?
  • 正處在十萬年間冰期的地球,歷經多次冰期,因人類活動推遲到來
    如今的地球雖已從冰期中走出,正處在十年間冰期,但下一個冰期或大冰期何時到來,對於地球上的生命來說攸關生死。 冰期與間冰期交替出現,周期十萬年 冰河時期是地球表面存在大量冰川的地質時期,在大陸學術界,也稱冰河時期為「大冰期」,而在大冰期中,又存在多個冰期和間冰期。
  • 科學家預測小冰期即將到來,或導致全球降溫,人類科技能否應對?
    普爾科沃天文臺曾表示地球將在2030年~2040年進入低溫期,並持續200~250年。但英國諾森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則表示小冰期會到來,但只會持續30年,應該屬於迷你小冰期。小冰期人類並不是沒有經歷過,何況如今人類的科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冰期一提到冰期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冰河世紀》的畫面,似乎到處都是冰天雪地,實際上小冰期並沒有那麼可怕。
  • 人類將遭遇又一個小冰期?
    最近幾年,「地球將迎來小冰期」的傳言經常出現,其根據是太陽上的黑子越來越少,甚至有說法認為,未來幾十年即將出現一個看不到太陽黑子的「極小期」。真正激起公眾對太陽活動興趣的,是英國諾森比亞大學瓦倫蒂娜·扎爾科娃教授的研究團隊於2015年發表的一篇審稿論文,以及她隨後在一系列國際會議上的演講。
  • 2030年太陽黑子減少,地球會迎來小冰期嗎?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天文學家蒙德爾夫婦在研究歷史資料時發現,在1645年至1715年間,太陽黑子的數量非常少,而此時的地球溫度非常寒冷。所以這個時期也被稱為:蒙德爾極小期。由於此時正值我國明清時期,因此在我國也被稱為明清小冰期。
  • 地球上冰期的真面目到底如何?
    或許冰期時代的歷史能夠告訴我們如何面對地球氣候的未來!這意味著,新巖石的形成和風化實際上可以將二氧化碳從大氣中吸出,並將其鎖在新巖石中。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減少對加快地球溫度降低起到了促進作用。可能是由於當時資源的極度限制,這一時期見證了第一批掠奪性浮遊動物的進化。它們可以捕食幾乎沒有防禦能力的浮遊植物,首次為這些大量的光合作用提供了控制機制。
  • 歷史上的「小冰期」是什麼?又要來嗎?
    不過根據NASA的定義,「小冰期」指1550年到1850年之間全球氣溫顯著偏低的時期,主要是與之前的中世紀暖期作比較。「小冰期」的成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確,主流的說法是與地球軌道變化、太陽活動偏弱以及大規模火山爆發等有關。由於地球軌道變化與大規模火山爆發發生的概率很低,太陽活動偏弱就成了一種佔據主導地位的觀點。
  • 地球上的冰期是什麼?怎麼形成的?
    來源: 桔燈勘探在地球幾十億年的歷史中,超過85%的時間裡,地球都維持著一個全球性的溫室,其溼熱氣候從赤道一直延伸到兩極。地球上冰期的真面目到底如何?今天就讓我們回到過去,看一看這些冰川形成背後的原因。或許冰期時代的歷史能夠告訴我們如何面對地球氣候的未來!
  • 現在我們地球的氣候是處在「冰期」,還是處在「間冰期」?
    我們知道宇宙中的所有天體都是在運動之中的,「運動是絕對的,而靜止是相對的」,其實不僅如此,可以說這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在不停的運動之中的,當然也包括我們的自然地理環境。也就是說組成自然地理環境的各類要素,包括地形、氣候、土壤、生物和水文等要素都是在運動之中的。我們地球的氣候就是在不停的變化之中,不僅僅是一個特定地點,或是區域,乃至全球的氣候都在變化之中。
  • 冰期是指什麼?為什麼地球上會出現寒冷的冰期?有怎樣的假設?
    ,是指地球歷史上大規模的寒冷時期。在這個時期裡,不僅地球的兩極和高山頂上有冰川分布,就是一些緯度較低的溫帶地區和低矮山嶺上,也分布著許多冰川。地球的歷史告訴我們,全球各地在地質歷史中曾發生過3次大冰期,即震旦紀冰期、石炭紀、二疊紀冰期和第四紀冰期。而每次大冰期又是由許多小冰期組成的。最近的一次大冰期是70萬年前開始的,至今已發生過7次小冰期,每次持續時間為9萬年之久,而兩次冰期之間總是伴隨著大約1萬年的溫暖的間冰期。
  • 8月我國多地罕見降雪,科學家預言的「小冰期」真的要來了?
    雖然有關地球將於2030年左右正式進入新一輪小冰期的說法,是近年來才開始被大家熟知的,但是,早在1972年,來自世界多個國家的20多名科研人員,就曾經通過聯合研究,認為地球未來會進入到一段漫長的小冰期之中,而且很可能會引發大冰期的到來。
  • 17世紀地球曾出現小冰期,學者認為其導致明朝滅亡,靠譜嗎?
    雖然在我們的眼裡,地球是一顆處於宜居帶之中的星球,不過,在地球40多億年的時間裡,地球並不是一直都如此的宜居。伴隨著太陽的活動,地球也曾經歷過很多次寒冷的階段,科學家將這種情況稱作「大冰期」或「小冰期」。
  • 太陽黑子減少 地球小冰河期正在到來?
    小冰期的出現有規律嗎五千年來中國經歷了四次冷暖交替距離現在最近的小冰期發生在什麼時候,關於這一點,專家有不同的意見。而實際上,就地球的歷史而言,已經歷了無數個小冰期。早在20世紀70年代,竺可楨就曾經對我國5000年來的氣候做過研究,發現我國近5000年來,就有四次溫暖期和四次寒冷期交替出現。
  • 問答 |現在我們地球的氣候是處在「冰期」,還是處在「間冰期」?
    也就是說組成自然地理環境的各類要素,包括地形、氣候、土壤、生物和水文等要素都是在運動之中的。我們地球的氣候就是在不停的變化之中,不僅僅是一個特定地點,或是區域,乃至全球的氣候都在變化之中。一個區域的氣候是以氣溫和降水等氣候要素來衡量其特徵的,所謂氣候變化,其實就是指氣溫、降水、光照、風力等要素的變化來體現的。從時間尺度來看,我們通常可以把地球氣候的變化歷史劃分為地質時期、歷史時期和近現代三個階段。
  • 8月我國多地罕見降雪,科學家預言的「小冰期」真的要來了?
    研究認為地球或迎來「小冰期」雖然有關地球將於2030年左右正式進入新一輪小冰期的說法,是近年來才開始被大家熟知的,但是,早在1972年,來自世界多個國家的20多名科研人員,就曾經通過聯合研究,認為地球未來會進入到一段漫長的小冰期之中,而且很可能會引發大冰期的到來。
  • 歷史上四次小冰期 上一次於1850年結束
    來源:中國天氣網  小冰期的出現有規律嗎  五千年來  中國經歷了四次冷暖交替  距離現在最近的小冰期發生在什麼時候  而實際上,就地球的歷史而言,已經歷了無數個小冰期。早在20世紀70年代,竺可楨就曾經對我國5000年來的氣候做過研究,發現我國近5000年來,就有四次溫暖期和四次寒冷期交替出現。  明清小冰期到來之前,大象從河南「撤退」  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前左右,這個時期我國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氣溫比現在高2℃。
  • 太陽活動的「極小期」的到來,或將幫助人類阻止全球氣候變暖
    而下一個周期的起步將會變慢,同時下一周期的太陽黑子數量也可能會遠低於歷史上太陽黑子的平均數量。而這種跡象被認為是地球「小冰期」到來的標誌之一。太陽活動在1645年的「蒙德極小期」,太陽黑子的活動就持續衰弱了70年,而那段時間的地球也恰好正處在一個「小冰期
  • 地球上的冰期是什麼?怎麼形成的?
    地球歷史上曾經出現過4次超大冰期:休倫冰期、瓦蘭吉爾冰期、安第薩哈拉冰期、卡魯冰期。大冰期的時間尺度至少數百萬年,此外還有數不勝數的小冰期。其中最持久的一次,也是最早的一次,就是休倫冰期。冰川期的地球休倫冰期,又叫第一次「雪球地球」事件,出現於24億年前到21億年前,沒錯,地球被冰凍了2億~3億年,差點就把剛剛出現的原始生物徹底滅絕。
  • 太陽內部發現巨大「破洞」,直徑超過6700千米,地球要迎來小冰期?
    ,地球出現小冰期的機率幾乎為0,科學家卻表示,地球出現小冰期和溫室效應並沒有任何關係,引發小冰期的「罪魁禍首」是太陽。科學家表示這一黑子正在不斷向外擴張,或許在未來它的體積大到超過人類想像,根據太空氣象報告顯示,它過於活躍後會產生太陽耀斑,太陽耀斑的出現,極大可能影響地球上的其它通訊系統。
  • 你所不知道的「小冰期」
    ,事情可能不是這個樣子    太陽活動周期(solar cycle),或稱為太陽磁活動周期(solar magnetic activity cycle),是太陽黑子數及其他現象的準周期變化,大約11年為一個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