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還是清燉?兩千餘年來,中國人將這道水中生物烹飪到了極致

2021-01-09 武漢美食榜

1甲魚的喜與怕

甲魚,也叫團魚,水魚,武漢話叫腳魚,意思是有腳的魚,特形象。甲魚,富含各種營養元素,有極好的滋補效用。

食用甲魚的歷史,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當時起源於岐山的周人,就已經把甲魚當作是宮廷膳食。春秋時候,鄭靈公因為故意不分鱉肉給大臣子宋,子宋大怒,憤而起兵殺鄭靈公,這種因甲魚亡國的故事更是要人津津樂道。在民間,人們將甲魚稱為"美食五味肉",意思是甲魚肉具有雞肉、羊肉、牛肉、豬肉和鹿肉這五種肉的特徵,味道鮮美,肥而不膩。

經常聽人討論甲魚是陰性還是陽性,個人以為可從甲魚的"三喜""三怕"說起。

比如,甲魚喜陽、怕死。所以,常會躲到外面曬殼子。喜靜怕驚,一驚,就窩到汙泥裡。喜潔怕髒,還是很愛乾淨滴。有人說,作為食材來說,甲魚是溫陽滋補之物。加入牛鞭、羊排等,這一陽性很重、也有躁性的美味越發突出。

故,對於甲魚可以一分為二來看待。武漢民俗學家葛老師認為,曬到的部分是陽,曬不到的是陰。中烹協的江老師則說,其實,甲魚本性陰,接收了陽光,就是陽性的變化。

是陰是陽,眾說紛紜啊!對此陰陽難辨之物,食客卻是愛到了生命深深處。

2味絕裙邊,八珍之一

裙邊,是甲魚最肥美的部位,大概是背甲邊緣很軟的一周軟肉,性平、味甘,可以"補勞傷,壯陽氣,大補陰之不足"。古人捧之,甚至知名和尚謙光都說了,"但願鵝生四掌,鱉留兩裙。"裙邊還是八珍之一,在皇宮菜譜中可以見到。如今的國宴中,也有一道菜叫做蒜籽燒裙邊,是選用上等裙邊和國宴頂級濃湯燒制而成,為國宴中的上菜。比較奢侈而有名的做法有紅燒裙邊,鮑魚裙邊,大蒜裙邊,白汁裙邊,火爆裙邊等等。

裙邊羹曾讓上層人士垂涎不已。據《江陵縣誌》,北宋之時,宋仁宗召見江陵縣令張景,問其所食何物?張景答,"新粟米炊魚子飯,嫩冬筍煮鱉裙羹"。後來李漁《閒情偶記》則繼承之雲,"新粟米炊魚子飯,嫩蘆筍煮鱉裙羹。"區別是將冬筍換做了蘆筍。

其實呢,還有一種吃法,就是裙邊粉。

之前,好吃佬片片在四季美實驗室演繹過,就是將楚魚王吃剩的旱蒸甲魚,拌入剛出鍋的江西米粉中,加入湖南手工製作的剁椒,用茶油過一下,真乃絕味。

民俗學家葛亮老師還提到"裙邊粉",民國大地主劉文彩的創意。做法是,將甲魚的裙邊取下來,處理後呈現漂白色,用小碗裝,當一碗白花花的米粉。看起來是米粉,實際上是"裙邊粉",可謂窮奢極欲啊!

對於吃甲魚只吃裙邊,有網友提及一個有趣的事情,"爺爺有個遠房表弟家裡是地主,家裡有個兒子在武昌求學,每次託人帶很多很多醃魚(是非常非常多)給爺爺,他只吃魚皮,其他不要,於是爺爺每次蒸好魚,扒下魚皮給他送去,或者他休息來吃,其他都送人。"

除了裙邊,其實甲魚蛋也是驚喜,一期一會,只在冬春季節出現。這個時節,如果你會發現一鍋甲魚端上來,會有一粒粒如黃豆般的東東,吃起來Q彈,一咬,很快就破啦!那這就是母甲魚的甲魚蛋啦!甲魚蛋處理還是很考驗功夫的,不能有騷氣,不然會破壞甲魚的整體口感。

3梅蘭芳與"霸王別姬"

甲魚,可燉可燒可滷可旱蒸,吃法多樣。

《楚辭·大招》雲,"鮮蠵甘雞,和楚酪只。"此為何意?漢代王逸注釋說,用鮮活的大龜烹之為羹,調上飴蜜,再與雞肉合烹,清香鮮美。可算湖北有名的荊沙甲魚(龜)之源頭。清代烹飪書籍《調鼎集》載"清燉甲魚":"大甲魚一個,取嫩肥雞一隻,分別宰洗,用大甕盆鋪大蔥一層,大料、花椒、姜,將魚、雞放下,燻以蔥,用甜酒、醃醬,隔火兩炷香,熟爛香美"。

易牙,齊桓公近臣,中國廚師登入史冊的開端。擅長烹飪的他,對甲魚也有講究。他開創了一道"魚腹藏羊"的菜餚,魚即甲魚,是最早的"魚羊鮮"概念,所以說,古人造字是相當的講究,魚、羊兩種極致的味道遇到一塊可謂"鮮",而且北人嗜羊,南人愛鱉,亦是"南北燴"。

徐州有道名菜霸王別姬,亦名龍鳳燴。為的是懷念不肯過烏江的項羽,為的是紀念自刎的虞姬。傳說,有張三舉人題詩云,"一餐龍鳳宴,嘗盡天下鮮。珍饈佳環宇,疑是天九天。"

這道龍鳳燴,起初是龜、雉,後來以鱉、雞取而代之。甲魚是清燉無纖塵,雞子是鮮嫩的土雞,兩味遇到一塊,經過幾個小時的水乳交融,簡直是要人慾罷不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道霸王別姬,可多少體味出楚人"不服周"的倔強味道。

可別說,京劇大師梅蘭芳還有一段"霸王別姬"的故事。話說,抗戰前夕,梅先生在徐州演出《霸王別姬》大獲成功,東道主特設宴款待。當時場景有——一個白瓷盆內幾隻鱉漂浮在湯上,四爪張開,盆底是塊雞肉,用筷子一撥,鱉的甲、殼、肉即行分離,食之其味似雞似蛙;雞塊也酥軟如豆腐,入口即化。梅蘭芳連食兩鱉,讚賞不已。問侍者此菜何名?侍者答:"霸王別姬",諸客聞之,莫不拍案叫絕。

甲魚土雞湯,原本是很俗之物,經大師品嘗,鱉與別,雞與姬,諧音者也,格調立馬不一樣。其後,徽菜、湘菜、楚菜中,均有這一道"霸王別姬"。

其做法有所區別。蘇菜版本是仔雞、甲魚、雞肉茸、火腿、冬筍、水發冬菇等,其中,雞肉蓉要做成"鱉蛋";湘菜版本也有意思,只要裙邊,需鱉裙、豬肉(後肘)、雞火腿、香菇、冬筍等,其中,母雞與肘子在煮至八成熟時候,要撈出來,撕成長條狀。

至於老廣,則有一道護肝生津的靚湯——甲魚參頭湯。

在武漢,說到龜甲類菜餚,最有名的當屬小桃園的"八卦湯",因烏龜背殼形似古"八卦圖",故人們又稱之為"八卦",用龜肉制湯,便稱"八卦湯"。然,烏龜難以養殖,分布範圍有限,身價頗高,又是長壽之物,哪怕兩湖地區,人們還是多半選擇甲魚湯。當時小桃園就有母雞湯、甲魚湯、排骨湯、鴨子湯、鴿子湯、豬蹄湯等十多個品種,引得來漢遊人紛紛駐足。

現在,小桃園今非昔比。能夠喝一碗八卦湯亦是太難,只好喝甲魚湯解解饞。譬如中國烹飪大師、元銀甲創始人楊元銀就是這方面的妙手。他做的甲魚土雞湯,是將土雞洗淨,甲魚現殺剁塊,一起放入銚子(有一回,他甚至淘了一個號稱50年的老砂吊子,煮水都有肉香)中足足燉了三四個小時。湯清味美,香飄十裡,可以店裡壓軸喝,也可以打包帶走,真是寒冬滋補之至味。

4湖北人將甲魚做到精緻

與蘇、湘等地清燉為主不同,湖北的甲魚重醬燒,且更加五彩繽紛。

甲魚,武漢人發音為"jio"魚,即有腳的魚。在魚米之鄉的江漢平原,港汊縱橫,特別是荊州,當地人童年有三項基本功夫,「捉鱔魚」、「釣青蛙」、「釣甲魚」。釣到什麼,家中就可以以它做美美的菜餚。釣甲魚,要用專門的甲魚槍,在岸邊,投槍釣魚,講究一個「準」字,用當地人的調侃,「釣甲魚的師傅都可以參加奧運會的標槍項目」「打甲魚槍的師傅都是奧運退役的」。

如今,荊沙甲魚已然是楚菜代表,從湖北鄉村到城市,甲魚可單獨醬燒,亦可與羊排、鱔魚、仔雞、牛蛙、牛蹄等混搭燒。做法上,無非是煸炒甲魚塊,給一點臘肉提香,加入一成辣椒、兩成豆瓣的荊沙豆瓣醬(不同於郫縣豆瓣),澱粉等溶解到湯裡,越燒越濃。起鍋之時,膠質濃厚,就是一道上好的菜餚,鹹香微辣醬汁濃厚,要有粘嘴巴的感覺。

如果說荊沙甲魚是源頭,那武漢的甲魚競爭更加白熱化。醬料求異求秘制,搭配求變化。當下,武漢最流行的一道叫做甲魚燒鮰魚肚,甲魚肥,魚肚韌,是美女愛英雄的金鳳玉露一相逢,是梁祝化蝶比翼雙雙飛。這,要我想起我們武漢的女孩子,可以平地驚雷,做怒髮衝冠狀,也可以柔情百轉,作嬌羞小女人態。

魚羊鮮,這個概念從易牙開始,流傳至今,還是武漢人最玩的轉!胖頭魚跟羊肉可以一起燉,甲魚跟灘羊也可以一起燒。羊排是羔羊的直排,或者寧夏的灘羊,燒到軟爛。這道魚羊鮮,可引人垂涎不止。

當然,一曲華章有高潮跌宕,也有美麗的收尾。

甲魚吃到一半,加入各色配菜。吃完配菜,最後,加入泡飯,不要羞答答要一小碗一小碗,而是將米飯全部倒入鍋中!咕嘟咕嘟幾下,讓香氣飛呀飛,再來享受這期待的良辰美景紅粉佳人。

在武漢吃甲魚,要搭配涼菜,下酒。如果說,甲魚是玫瑰色的月亮,那麼,喜頭魚的回甜,與毛豆的青翠,泡菜萵筍絲的開胃,拿手泡芥蘭的香脆,就是群星拱月之點點星辰。這樣的甲魚宴,放眼湖北乃至全國,都實屬罕見,可惜沒有發揚光大,甚至可惜!除了混搭,還有元銀甲推出的甲魚大包,餡料紮實,可以吃到裙邊,漢味十足!

關於甲魚的處理,首先是野生與否。中國烹飪大師楊元銀曾說,野生的體型扁平(少脂肪),甲背比較光潔平整,有黑色花斑,呈灰黑色或土黃色;其底板白裡透紅,和小孩的臉一樣。爪子非常鋒利,嘴巴是尖的,攻擊性極強,家養的就不會尖,溫和不少。這是野外生存所造就的體格。湖北甲魚哪裡好?他說,甲魚是丹江口為上,洪湖其次,京山再次。在理。

如何殺甲魚呢?肯定不能自己在家裡宰殺,血腥且麻煩。中烹協江老師講到,過去時候啊,賣烏龜甲魚的,要背個袋子、秤,走街串巷。有人要的話,他來動手宰殺。

提到甲魚燒牛鞭,還有個有趣故事,將生牛鞭放到鍋裡浸。以前的鍋蓋不是平的,而是倒置的。熟了的時候,揭開鍋蓋,哇塞,發現牛鞭突然不見了。轉眼一看蓋頭,居然粘在其中心!原來是軟的,現在是硬邦邦,直頂著鍋蓋。因為牛鞭的膠質很重,粘著扯不下來。

軟的時候,牛鞭沒辦法處理,硬挺後,就可以處理了。用刀子剖開,開個小口子,將其尿道的膜處理掉,不然就很騷氣。其後,再打花刀,所以吃牛鞭時,花兒是絕對有口子的,而不是圓圓的形狀。

其實,甲魚之前是一種很粗俗的食物,多見於湖塘港汊的鄉村,如蛇一般,是上不了正席,只可在鄉村與城鄉結合部吃的。更不用說牛鞭啦!如今,世道變了,什麼都可以吃,什麼也可以談論的津津有味……

像上世紀90年代,臺灣美食家焦桐下榻上海華僑飯店宴請陳子善,尋味想吃點什麼,陳先生毫不思索道,"甲魚。"這分明是大雅之堂了嘛!

5甲魚的古怪吃法

除了上述清燉、紅燒與醬燒,還有一道旱蒸甲魚做法。何為旱蒸?此為傳統川菜技法,是指原料只用調味品調味不加湯汁,入籠加蓋或用皮紙封口後蒸製成菜的一種方法,成菜具有形態完整、原汁原味、鮮嫩熟軟之特點。

"食神"蔡瀾先生第二次武漢行,在楚魚王品嘗這道菜時,推其為全桌之冠。老姬點評說,"5年生2500克,純野生,品質高,裸烹3小時,不添加任何調料,湯汁是汽鍋裡面的蒸餾水,吃的是甲魚的本味,採用生長周期在5年以上的食材。取其甲和骨,留最精華的甲魚肉、裙邊、鱉腳,與風乾臘肉和菱角肉一併,上汽鍋旱蒸,除薑片和炸蒜頭外,不再加任何調料,哪怕是鹽,也不加。是菜,甲魚的裙邊厚處達1釐米,耙糯粘唇,鮮嫩豐腴,吃上去有極大的成就感!"

前不久,在漢口青島路跟民俗學家葛老師一起吃燒甲魚。吃到嗨,葛老師想起了一個故事,跟我們娓娓道來……

我想說的是清燉甲魚,傳說當年黃鶴樓下一個爹爹,做的很好吃。麼樣弄得呢?在爐子高頭,燒開水,將甲魚放進去,燉,蓋子炕到。旁邊各種味道填好。一會,甲魚熱不過,蓋子掀開,甲魚腦袋伸出來,給它一點調料,吃一口。蓋上,縮進去。再掀開,吃一口……這樣,吃50口左右,蓋子掀開,調料隨之走遍甲魚的全身,再來處理掉。於是呢,這樣的甲魚就格外好吃!

可惜,這樣的味道,在武漢再也尋不到了。

梅蘭芳之外,毛主席也是很愛食甲魚的。

早在抗日戰爭時候,袁福生回憶毛主席視察南泥灣一文中講到,"我們盡了最大能力,為毛主席他們準備了美味可口的午飯,有我們生產的大米,豬、雞、牛羊肉,還有自己生產的辣椒、西紅柿、茄子,還有我們司令部司務長到河裡抓來的甲魚,雖然沒有高級的廚師,但我們四科董科長烹飪有兩下子,搞出了一桌具有湖南風味的午餐,首長們吃了都很高興,說是嘗到了自力更生的香甜果實。"

另有一則廚界往事,中辦將廚師於存(川菜大師,1965年8月到1976年為主席做飯)換成了他的師兄、頂級川菜大師黃子云。這天,他給毛澤東做了一道清燉甲魚。沒想到,主席一口也沒吃就退了回來,而且好幾日都沒有食慾。於是,中辦只得將於存調了回來。於存說:"我做的清燉甲魚主席愛吃。因為,我知道主席愛吃甲魚爪,所以,我從來不剪魚爪,而是把它們洗的乾乾淨淨一起燉。"

由此來看,毛主席的口味的確個人性很重啦,與大家不同,甲魚爪是他的最愛!可知,我們做菜餚時,可要拿捏好顧客的口味哦!

豈不聞,老人家的詩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多麼的慷慨激昂啊!

周朝至今,兩千餘年了,甲魚,這道人間絕味,從江湖之遠的鄉村港汊,能不登上大雅之堂嗎?

作者:舒懷

圖片:舒懷、魚遊天下、網絡

相關焦點

  • 紅燒鮟鱇魚,詳細教程,簡單易用,最實用的烹飪視頻
    紅燒鮟鱇魚中國人特別喜歡名字帶點吉祥寓意的東西,比如,你常看到葫蘆與蝙蝠的搭配,其實就是福祿的意思;蝴蝶與貓嬉戲,其實就是耄耋(mào dié)的諧音,是長壽的意思;猴子站在馬背上,暗指「馬上封侯」,指事業順利。
  • 這道美味好吃的紅燒茄子,熱量高於五花肉,減肥人士請勿靠近
    這道美味好吃的紅燒茄子,熱量高於五花肉,減肥人士請勿靠近!說到吃素,很多人都認為是利於減肥的飲食方式,但是卻殊不知這五種素菜,每吃一口都會讓你發胖,這些素菜的熱量比肉還要高,有的時候烹飪方法不對,食材的熱量還會飆升,它們就是:紅燒茄子、地三鮮、番茄炒蛋、拔絲地瓜、乾鍋菜花,就如茄子的熱量可以說是低得不能再低的了,但是它就如海綿一般,非常能夠吸收油脂,在你紅燒烹飪的過程裡,吸收了大量糖、油脂、鹽等配料,熱量翻了幾番,而且對身體沒有多大益處;因而想要減肥的人士要控制好對茄子的食用
  • 紅燒鮰魚之河豚味道
    可紅燒鮰魚是談美食,庖廚可不理會這些生澀的專業分類,但曉得如何烹飪好吃與否。至於水產分類學,那是研究長江水產學者的事兒,與庖廚何幹?儘管長吻鮠名字生分,可它恰恰分布在荊州人身邊的河流旁。但楚人對這種體態光滑,長長尖吻,上頜突出於下頜,色澤灰白泛紅,長著一雙呆滯小眼和一對悠長觸鬚的魚,很難準確叫出它的名字。長吻鮠是無鱗淡水魚,可無鱗魚在荊州多了去了。
  • 春節後新鮮梭魚熱銷 清燉紅燒怎麼吃都鮮(圖)
    「剛過完春節,大夥家裡都有存貨,所以趕市場的人不多,不過生意還不錯,已經賣了十幾條,這不只剩下兩條了。」一名攤主說,這些梭魚都是一大早從碼頭上買回來的,價格上,二三斤一條的,15元一斤,四五斤一條的,每斤20多元。畢竟是開春第一鮮,不少居民買回家圖嘗個鮮,大部分梭魚還是被酒店收購了去,現在開凌梭都成了各大酒店的招牌菜。
  • 小溪裡這種魚,大的能長到三指寬,無論清蒸還是紅燒,都非常美味
    一般在水質很好的小溪都會有,金黃色的溪石斑,很多釣魚的人想釣這魚,一般的地方都沒有這種魚。它對水質的要求極高,而且一定要是活水,因此,能見到淡水石斑的河流或者溪溝,那個區域的自然環境肯定是相當好的。也正因為它對水質的要求如此苛刻,到目前為止,全國都還沒有大規模人工養殖的記錄,這也越發讓它變得珍稀和珍貴。這種小溪裡的魚,大的能長到三指寬,無論清蒸還是紅燒,都非常美味!
  • 它被稱作「水中小人參」,並且還是男人的「加油站」,多吃有益
    泥鰍的體型不大,又細又長,它與其他魚類最大的區別就是身上的魚鱗比較細,摸得時候不注意還真地感覺不出來,並且泥鰍的肉質比其他的魚要滑嫩很多,刺也比較少,這也是很多人喜歡吃泥鰍的原因。泥鰍生活在河池裡,它的營養價值很高,民間有「天上斑鳩,河裡泥鰍」的說法。人們稱它為「水中小人參」,並且還是男人的「加油站」,多吃有益。
  • 紅燒「養殖」娃娃魚,這道菜一般人可吃不了,不過味道真的不錯
    紅燒娃娃魚這道菜我想大多數人都沒有吃過,確實這是一道高端菜,而且知道它的市場價非常昂貴,娃娃魚也是我們國家的保護動物,但是今天我做的這道菜,娃娃魚是從市場上買回來的,它是養殖的娃娃魚,首先我們要學會的就是如何處理娃娃魚呢?
  • 中國人為什麼「敬神」卻不「信神」?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頓悟了
    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頓悟了中華文化在人類歷史上是最完善、連續和擁有著深刻內涵的一種文化,而中國人的信仰在世界上也是別具一格、獨一無二的。在現代國人的眼中,神就處於一種「信則有,不信則無」的境況。它不同於西方信仰中的上帝,無所不能,創造萬物。可以說中國人的信仰在世界上都是一種謎一樣的存在。敬神如神在,可來可不來,不來神不怪。
  • 新鮮vs熟成:中國人和美國人吃牛肉的差別咋這麼大呢
    牛肉是中國人餐桌上的最重要的肉類之一,中國人吃牛肉的方法五花八門,紅燒、清燉、炭烤、火鍋……無論哪種吃法,新鮮是必不可少的前提。這其中,潮汕人更是新鮮吃牛的極致,一頭牛宰殺之後,迅速分割,不同的部位,口感不同,什麼胸口油、五花腱、吊龍、肥胼、背筋、嫩肉……種類繁多、細緻入微。所有的分類的前提是新鮮現殺,為了新鮮二字,潮汕人幾乎算得上爭分奪秒。很多聰明的潮汕商人甚至在視頻平臺上貼出現殺牛肉跳動的視頻以證明自己的新鮮活力,然後依靠大數據推送給熱愛吃牛的老饕們。
  • 清燉牛肉湯時,掌握3個小細節,牛肉軟爛湯鮮香,原汁原味更清亮
    導語:清燉牛肉湯時,牢記這3點,牛肉軟爛湯鮮香,原汁原味更清亮我一般多會用羊肉燉湯,牛肉則多會做成番茄燉牛肉、咖喱燉牛肉、紅燒牛肉等,但其實偶然間在學會了清燉牛肉湯的做法後,我家人便都愛上了喝這款牛肉湯,牛肉湯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大家將其中的小細節掌握到位,燉好的牛肉軟爛湯鮮香,保證原汁原味,而且湯也會非常清亮,喜歡喝清燉牛肉湯的朋友便可學習這個做法,以後想喝便可隨手做,不用總是飯店買
  • 中國人最愛吃的魚類,你知道幾種?河豚上榜
    中國人最愛吃的魚類,你知道幾種?河豚上榜中國魚類種類繁多,肉質細膩新鮮、口感豐富、肉香味美。但是下面的這些魚你吃過幾種?鯉魚,鯉魚是最常見的魚類,生活在淡水,肉質細膩,魚刺較多。平常主要吃法是糖醋鯉魚、紅燒鯉魚、清燉鯉魚、清蒸鯉魚。
  • 物理課變成「烹飪課」 90後老師巧用紅燒雞腿講知識點
    物理課變成「烹飪課」90後老師巧用紅燒雞腿講知識點肖瑜物理概念中「升華」和「凝華」跟紅燒雞腿有什麼聯繫?在武漢市南湖中學,90後物理老師肖瑜將枯燥的物理課講成「烹飪課」,孩子們在毫不費力地理解物理概念後,一盤紅燒雞腿也「出鍋」了。讓學生們津津樂道的這節課,是肖瑜講的《升華與凝華》。「在聽這節課前,你是怎麼也不能把紅燒雞腿和升華、凝華聯繫起來的。」學生小方說,肖老師的物理課充滿了生活的煙火氣,不再是枯燥的符號和概念。
  • 中國人提出生物進化論思想,比英國的達爾文早了兩千多年
    中國人提出生物進化論思想,比英國的達爾文早了兩千多年萬物是如何來的,特別是生命是如何出現,並且形成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那般多姿多彩?這既是一個哲學課題,也幾乎是所有文明從誕生起就不斷努力探索的課題。感覺玄虛是因為老子口中的「道」「有」「無」等均是一些高度抽象的概念,似乎很難讓人真正領悟其中的奧秘。感覺到平淡則因為今天的人們已經普遍接受和理解了生物進化論,早已熟悉所有生命從無到有、從無機到有機、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的生成、演化規則。但在兩千多年前,老子能夠說出這樣的言語卻是極為難能可貴的。
  • 揭秘中國人的「進補」文化
    以亞熱帶氣候的臺灣而言,即在冬天裡, 也只能溫補,夏天更只能平補或涼補,若要燥補,除非是在三九酷寒天裡,才能使藥效發揮到極致。跟著上來的全桌酒席,不論煎炒烹炸,每道菜裡都少不了蛇肉;最後端上一隻巨型銀鼎,裡面是雞絲、蛇絲、魚翅、鮑魚大雜燴。吃完全蛇宴之後, 主人例必宣布請大家到澡堂子裡洗澡,眾人解衣下池時,只見腋下腿彎都有黃色汗漬,據說這就是吃全蛇的功效,把體內的風溼都從毛孔裡逼出來了。
  • 中國人為何「敬神」卻不「信神」?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頓悟了
    前幾年,批評國人的時候,一定會提起「中國人缺乏信仰」這個論點。西方人,甚至幾乎所有的外國人,都一向自詡「有信仰」,他們或者相信上帝,或者相信真主,亦或者相信釋迦摩尼,似乎只有中國人,敬神卻又不信神。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頓悟了 。
  • 海鮮的美味輓歌:中國人對全世界的水中生物而言,可以說是個噩耗
    破壞性捕魚的潮流起於香港,但現在延續這股潮流的卻是中國。於是,這片海域也就被稱為物種工廠。發現了鳥頭海域之後,中、韓兩國的漁民就開始遊說允許前往活動。科學家估計指出,商業漁民一旦利用炸藥與氰化物,只要五年即可毀掉該片海域豐富的生物資源。總的來說,當地已發現了五十二種人類前所未知的生物,包括副唇魚,以及一種能夠以鰭在海底行走的夜行性鯊魚。
  • 大連的廚師有絕招,紅燒安康魚,好吃得連渣都不剩,什麼絕招呢?
    下午一點多,大連的親戚和我倆一共8個人,兩臺車開了1個多小時,到了影視基地,在影視基地裡走馬觀花逛了兩個多小時。之後,我們來到了他哥們的海鮮酒樓,街面上人不多,有點冷清,停車場很大,停了有幾十臺車。進門一看,與外面的景象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一樓大廳爆滿,人聲鼎沸,二樓包房也全滿。
  • 號稱「水中活化石」的娃娃魚,吃起來是這個味!
    這得首推娃娃魚了!娃娃魚學名叫「大鯢」,張家界是「中國大鯢之鄉」,其娃娃魚的品質及養殖量都在全國名列前茅。「張家界大鯢」已經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近幾年,隨著人工養殖技術的不斷提升,人工養殖娃娃魚作為一道稀罕奇特的美味,目前正在張家界逐漸流行起來。
  • 做紅燒肉時,用冰糖還是白糖?多數人不懂,大廚:正確做法在這!
    豬肉的吃法繁多,烹飪手法更是讓人眼花繚亂。不過要說起大家都公認的一道硬菜,那肯定就是紅燒肉了。紅燒肉在各地的做法都會稍有不同,做五花肉一定要選擇上好的層次分明的豬肉。做紅燒肉時,用冰糖還是白糖?多數人不懂,大廚:正確做法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