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後新鮮梭魚熱銷 清燉紅燒怎麼吃都鮮(圖)

2020-11-22 青島新聞網

  當春日的暖陽籠罩在海面上,隨著薄冰開始消融,休眠了一個冬天的梭魚再次活躍起來,這時候捕撈上來的梭魚,漁民們習慣稱之為「開凌梭」,是開春後捕撈上來的第一批魚種,素有「開春第一鮮」的美譽。昨天漁民告訴記者,從現在一直到農曆二月二,都是吃梭魚的好時候。

  新鮮梭魚春節後熱銷

  冬天漁民很少出海,市場上也難見新鮮海魚的身影。「快來買啊,新鮮的梭魚!」在城陽上馬一處集市的海鮮攤位前,攤主手握兩條活蹦亂跳的梭魚,大聲吆喝著吸引顧客。這裡有十幾個攤位,新鮮海魚除了梭魚外,只有為數不多的光魚,據說光魚也多是蝦池中捕撈的,其他的海魚則多是冰貨。幾乎每個攤位上都有待售的新鮮梭魚,不時有買家駐足挑選。

  「剛過完春節,大夥家裡都有存貨,所以趕市場的人不多,不過生意還不錯,已經賣了十幾條,這不只剩下兩條了。」一名攤主說,這些梭魚都是一大早從碼頭上買回來的,價格上,二三斤一條的,15元一斤,四五斤一條的,每斤20多元。畢竟是開春第一鮮,不少居民買回家圖嘗個鮮,大部分梭魚還是被酒店收購了去,現在開凌梭都成了各大酒店的招牌菜。

  一大早,記者來到紅島西大洋碼頭,可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也不見捕撈梭魚的漁船回港。「現在氣溫低,近海的魚少,還不是出海捕撈的時候。」當地漁民告訴記者,按照慣例,過了清明,大部分漁民才會出海捕撈,當下只有少數出小海的,多是捕撈鰻鱗魚、八帶和貝類的,專門捕撈梭魚的漁船更少,多數梭魚都是隨網打上來的,因為數量極少,往往天還沒亮,就被等候在岸邊的商販搶購一空。

  春風破冰梭魚來得早

  「梭魚的習性是隨潮而動,平日裡以海泥中的微生物為食。」上馬街道從事史志研究72歲的吳元珍說,到了冬天這種魚喜歡聚群,成群結隊潛入深水休眠;它的另一個特點是活動早,等到來年開春,春風送暖,冰凌剛剛融化時,就早早行動起來,集群遊到入海口附近覓食,所以梭魚是春節後捕撈上來的第一批魚種。

  開凌梭是帶著海冰捕撈上來的第一批梭魚,因此而得名。由於休眠期間梭魚幾乎不吃食,靠消耗自身的脂肪來維持生命,所以腹內的雜質少,沒有土腥味。這時候的梭魚肉質緊實、味道鮮美,民間向來就有「食用開凌梭,鮮得沒法說」一說。春節過後,一直到農曆二月二之前,都是吃梭魚的好時候。

  當地漁民說,梭魚多是一年生的魚,小的也叫丁頭、梭棒,大魚才叫梭魚,大魚每年產卵之後就死了。到了夏天,小梭魚生長迅速,幾天的時間,長度就能翻倍。每年夏天六七月份的時候,在碼頭附近的海邊,能看到成群的梭魚遊動。所以,梭魚並不是只有開春才能捕。只不過這時候的梭魚肉質鬆軟,入口有一股土腥味,味道就差遠了,很少有人吃,當地又有「六月梭臭滿鍋」的俗語。

  清水燉梭魚那叫一個鮮

  現在人們吃梭魚多喜歡紅燒,雖然口感也很好,但凡加入作料烹飪的美食,或多或少失去了一些原汁原味。也有人喜歡清燉,但不管是紅燒還是清燉,都要加入植物油。「以前的漁民吃梭魚,最常見的做法是清水燉魚。」吳元珍說,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植物油是很稀罕的東西,漁民常年乘船出海,更是不會輕易攜帶,那時候不僅是梭魚,捕撈的大部分海魚都是直接用海水燉來吃。

  捕撈上岸的梭魚,用海水衝洗乾淨後,稍加收拾去掉魚鱗,用刀切成塊,下鍋直接用海水煮,中間不加任何作料。煮出來的湯汁乳白、肉質鮮嫩,開凌梭富含脂肪,湯中飄滿油花,吃起來非常香。如今,當地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還保留這種吃法。

  現在不少人覺得,吃梭魚帶有一股難除的土腥味,實際上,如果是海中捕獲的開凌梭,是絕不會帶土腥味的。帶土腥味的多是兩活水或是蝦池中出產的梭魚,吃前需要收拾內臟,還要將腹內一層黑乎乎的黏膜去掉。吳元珍說,當地還有一種苦梭,普通人很難分辨,只有經驗豐富的老漁民才能從魚嘴和眼睛看出端倪來。吃苦梭必須要將內臟清理乾淨,否則煮出來的魚肉質發苦。

  乘坐木筏子滑冰趕海

  「在我看來,開凌梭之所以出名,除了味道鮮美以外,還有其他原因。」吳元珍說,在以前物質匱乏的年代,漁民們經歷了一個冬天幾乎沒有鮮魚吃的漫長等待,能吃上一口開春第一鮮的梭魚,自是一番享受。說話間老吳的記憶又回到上世紀60年代,那時候,城陽的流亭、棘洪灘、上馬以及紅島沿海一帶梭魚成群,當地人曾用「水有多深魚就有多深」來形容梭魚之多。

  初冬時節,遇到天氣驟冷,海面上會結上一層厚厚的冰,此時便是小夥伴們最快樂的時間。貪嘴的年輕人乘坐木筏子(類似於現在的雪橇)滑上冰面,一手拿著小錘子,一手拿著竹簍。「海面不同於河面,徒步是絕不能上去的,木筏子要安全得多。」吳元珍說,隨著木筏子的前行,冰面下方會不斷浮現被凍住的梭魚,一條條清晰可見,放眼望去,一片一片的。梭魚喜歡貼著水面遊動,突然降溫被凍住的機率較大。這時拿起小錘子,輕輕敲碎冰面,用手將梭魚一條條撿起。不大會兒功夫,就能撿滿兩竹簍,足足有上百斤梭魚,滿載而歸自是一番犒勞。

  當然,這種原始的捕撈方法更多是年輕人的一種遊戲,需要看天而定,可遇而不可求。日常人們捕撈梭魚有用拖網、旋網,也有用粘網的。粘網是一種專門用於捕撈梭魚的工具,長一米有餘,上方帶有魚漂,下方有鉛墜拽著,豎立於海水中。這種網有三層,遊動的梭魚經過時,會被網黏住。說來也怪,梭魚是個「直腸子」,只會一個勁往前鑽,決不回頭,越鑽越深,理所當然就會被網具牢牢捕獲。

  目前尚無人工養殖梭魚

  「今年冬天氣溫偏高,梭魚上市得早。」城陽漁業專家王學勃說,春節前就有新鮮梭魚上市了,從時間上推算,吃梭魚可持續到3月底,前後約50多天。進入4月份,海中的微生物豐富,梭魚開始大量進食,腹內的雜質多,加上大魚逐漸開始產卵,以後的梭魚味道就大不同了。

  「目前,當地還沒有純粹養殖梭魚的。」王學勃說,究其原因,梭魚的經濟價值較低,除了春節這段時間價格較高,每斤達到十幾元,平時因口感一般,價格只有四五元一斤;同時梭魚以海泥中的微生物為食,人工養殖需要投放飼料,無疑會增加養殖成本,而且餌料餵養的梭魚味道較差,很難賣出好價錢。所以目前當地沒有人工養殖梭魚的,即使深水蝦池中的梭魚,也都是流入的自然苗。

  人們餐桌上的梭魚來自哪呢?王學勃說,當地捕撈梭魚主要有三個途徑,一是河流入海口,二是深水蝦池,再就是漁民在膠州灣內放置籠網。籠網主要用於捕撈海中的貝類,隨網也能打上一定數量的梭魚來。

相關焦點

  • 市場梭魚多來自江蘇 要吃本地梭魚還要半個月
    當春日暖陽降臨,薄冰消融,休眠了一個冬天的梭魚再次活躍起來,這時候捕撈上來的梭魚,漁民們習慣稱之為「開凌梭」,是開春後捕撈上來的第一批魚種,素有「開春第一鮮」的美譽。梭魚銷售將迎來高峰日銷量突破20噸其中本地梭魚約佔有三分之一價格上海捕梭魚每斤高出五六元變化春節過後熱銷日售300斤距離城陽海鮮批發市場不遠處的城陽海鮮商貿城,這裡是海鮮零售市場,各類冰貨、時令海鮮應有盡有。每個攤位前,梭魚都擺在最顯眼的位置上,按照個頭大小區分,三四斤一條的每斤13元,兩斤左右的每斤12元。
  • 開春第一鮮就吃「開凌梭」 本地梭魚3月中下旬上市
    ,到菜市場買菜的市民發現,休眠了一個冬天的梭魚再次出現在了攤位上,而且數量頗多,這時候捕撈上來的梭魚,漁民們稱之為「開凌梭」,是春節之後捕撈上來的第一批鮮魚,素有「開春第一鮮」的美譽。記者探訪了解到,目前島城市面上的梭魚主要來自南方,本地梭魚將在3月中下旬大量上市。「開凌梭」味道極其鮮美,簡單又好吃的做法就是清燉,記者親測味道確實好極了。市民爭相購買「開凌梭」中午11時許,記者來到西海岸新區易通路菜市場看到,這裡的魚市攤位有數十家,幾乎家家都賣梭魚,為了更好地招攬生意,攤主都將最新鮮的梭魚擺在最顯眼的位置。
  • 開春第一鮮就吃"開凌梭" 本地梭魚在3月中下旬大量上市
    「開凌梭」,是春節之後捕撈上來的第一批鮮魚,素有「開春第一鮮」的美譽。記者探訪了解到,目前島城市面上的梭魚主要來自南方,本地梭魚將在3月中下旬大量上市。「開凌梭」味道極其鮮美,簡單又好吃的做法就是清燉,記者親測味道確實好極了。市民爭相購買「開凌梭」中午11時許,記者來到西海岸新區易通路菜市場看到,這裡的魚市攤位有數十家,幾乎家家都賣梭魚,為了更好地招攬生意,攤主都將最新鮮的梭魚擺在最顯眼的位置。
  • 青島大部分漁船尚未出海 想吃本地梭魚還得等等
    天氣漸暖,隨著薄冰消融,休眠了一個冬天的梭魚再次活躍起來,這時候捕撈上來的梭魚,漁民們習慣稱之為 「開凌梭」,是開春後捕撈上來的第一種魚,素有「開春第一鮮」的美譽。
  • 過完年後新鮮海鮮量少價高 活雜魚60元一斤 大頭腥20元一斤
    過完年後,陸續有漁船開始出海了,帶回少量海鮮。因為現在出海的都是小漁船,近海捕撈,所以新鮮甚至鮮活海鮮較少,價格居高不下。小編在積米崖海鮮市場發現,鮮活的海鮮價格雖然較過年期間有所下降,但與去年冬季相比,還是高一些。
  • 一鍋開凌梭 鮮得沒法說 紅島漁民教你最地道做法(圖)
    吃海鮮講究應季而食,春天的鮁魚、夏天的蝦虎、秋天的螃蟹、冬天的海蠣子……在每一個青島人的心中都有這樣一則海鮮時刻表。在這個時刻表中,對季節要求最為苛刻的食材莫過於被譽為「開春第一鮮」的開凌梭。本期「媽媽菜」,我們邀請市民國平,分享一碗梭魚湯背後濃濃的親情故事。
  • 正月十五一過青島海鮮價格大跳水 新鮮梭魚上市
    攤主馬先生告訴記者,春節一過,海鮮銷售就進入了淡季。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年前她買的大牙鮃魚七八十元一斤,元宵節後價格則跌落到四五十元一斤。記者詢問得知,包括螃蟹、帶魚、對蝦、黃花魚在內的海鮮,價格基本已回落到節前水平,部分海鮮價格近乎「腰斬」。「春節這段時間,市場很多攤位都還沒開業,很多攤主都是外地的,一年就這麼一個長假,很多人都是十五過後才回來,所以價格也貴。 」馬先生說。
  • 招牌海鮮當天直運,每一口都鮮到咋舌 ~
    > ,吃的就是那一口鮮在各種美味海鮮面前猶豫不定的時候 清燉二鮮  就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鮮仔魚和豆腐魚  採用清燉的做法鮮仔魚和豆腐魚都是用小船捕撈上來的小船出海時間短,  每天一趟直送到店 新鮮程度有保障,而且撈到什麼吃什麼因此
  • 梭魚怎麼做好吃 梭魚都有哪些做法
    梭魚又被稱為烏頭魚,很多人都較為喜歡的一種魚類。但是還有很多人對於梭魚怎麼做有著很大的疑惑。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梭魚怎麼做好吃、梭魚的做法以及梭魚的營養價值有哪些。梭魚怎麼做好吃紅燒梭魚材料:梭魚一條,蔥適量,姜適量,生抽適量,醬油適量,料酒或花雕酒適量,植物油適量,清水適量。
  • 大連的廚師有絕招,紅燒安康魚,好吃得連渣都不剩,什麼絕招呢?
    參觀完影視基地,我帶你們去吃魚,我哥們在旅順口開了一家海鮮酒樓,離漁碼頭很近,他家的魚都是漁碼頭直接供貨,魚新鮮,做的也地道,各種魚都特別好吃。」 好啊!完美的安排,那就客隨主便吧!下午一點多,大連的親戚和我倆一共8個人,兩臺車開了1個多小時,到了影視基地,在影視基地裡走馬觀花逛了兩個多小時。
  • 春天吃魚,就吃家常燒開凌梭魚,魚肉鮮嫩無比
    當春日的暖陽籠罩海面,梭魚也開始活躍。每年開春後,梭魚成群結隊,遊入黃河入海口覓食,正是捕撈的好時節。從冬眠中甦醒的梭魚,腹內少雜質,無土腥味。肉質肥厚,尤為鮮美。也只有驚蟄前這一陣的梭魚,有「開凌梭」的美名。是懂行老饕吃鮮兒的不二之選。
  • 清燉牛肉湯時,掌握3個小細節,牛肉軟爛湯鮮香,原汁原味更清亮
    導語:清燉牛肉湯時,牢記這3點,牛肉軟爛湯鮮香,原汁原味更清亮我一般多會用羊肉燉湯,牛肉則多會做成番茄燉牛肉、咖喱燉牛肉、紅燒牛肉等,但其實偶然間在學會了清燉牛肉湯的做法後,我家人便都愛上了喝這款牛肉湯,牛肉湯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大家將其中的小細節掌握到位,燉好的牛肉軟爛湯鮮香,保證原汁原味,而且湯也會非常清亮,喜歡喝清燉牛肉湯的朋友便可學習這個做法,以後想喝便可隨手做,不用總是飯店買
  • 紅燒還是清燉?兩千餘年來,中國人將這道水中生物烹飪到了極致
    古人捧之,甚至知名和尚謙光都說了,"但願鵝生四掌,鱉留兩裙。"裙邊還是八珍之一,在皇宮菜譜中可以見到。如今的國宴中,也有一道菜叫做蒜籽燒裙邊,是選用上等裙邊和國宴頂級濃湯燒制而成,為國宴中的上菜。比較奢侈而有名的做法有紅燒裙邊,鮑魚裙邊,大蒜裙邊,白汁裙邊,火爆裙邊等等。裙邊羹曾讓上層人士垂涎不已。據《江陵縣誌》,北宋之時,宋仁宗召見江陵縣令張景,問其所食何物?
  • 梭魚5種最好吃的做法,簡單美味又下飯,看看你喜歡吃哪種?
    這期的美食教程呢,天健美食坊就準備給大家分享幾種稜魚的特色吃法,喜歡吃稜魚的朋友們就趕緊圍觀吧,喜歡美食的朋友們也別忘了給我點個關注,我每天都會更新分享不一樣的美食教程,相信總有一道會是你想學的菜餚噠!
  • 趕緊吃這三種海魚……
    農曆雨水和驚蟄前後,梭魚「甦醒」,成群結對遊入黃河入海口和大沽河入海口附近的河道內覓食,此時捕撈的梭魚叫開凌梭。開凌梭是指春暖冰開後被捕獲的第一批梭魚。由於梭魚冬天休眠基本不進食,開凌梭肉質鮮嫩,享有「開春第一鮮」的美譽。膠東地區流傳著一句俗語:吃了開凌梭,鮮得沒法說。到了春分節氣,梭魚就開始有泥腥味了,味道差多了。
  • 紅燒黃花魚最好吃最受歡迎的做法,沒有之一,鮮香味美,超級過癮
    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道超級美味的紅燒黃花魚。下面我就根據自己經驗,詳細地教大家做出一道非常鮮香濃鬱的紅燒黃花魚吧,老少皆宜哦!我們都知道黃花魚又稱為黃瓜魚,生於東海中,分為大黃魚和小黃魚,是我國四大海洋業品種之一。魚腹中的白色魚鰾有止血之效,能防止出血性紫癜。
  • 紅燒鮰魚之河豚味道
    紅燒鮰魚之河豚味道文/圖 芒果君爺爺鮰魚,它的學名很洋氣——長吻鮠。肥坨的長吻鮠不像其它淡水魚活躍,大白天隱匿在深水的石縫之中,靜靜地看著其它魚兒在它頂端遊弋。原來,長吻鮠畏光,潛伏,只為黑夜出擊養精蓄銳。長吻鮠,分類學上為鯰形目、鱨科、鮠屬,是長江水系名貴的淡水魚。
  • 2019吃在寧波,十種寧波特色海鮮介紹,每一種都不會讓你失望
    印度洋和南海過來的帶魚,魚眼的眼白部分是黃綠色的,背上有珠狀骨核,而且個頭都比較大,其滋味遠遜寧波帶魚。在以前,帶魚是無法養殖的,你能吃到的帶魚,絕對都是野生的,不過現在寧波舟山漁場也在研究人工養殖帶魚的技術,用不了多久養殖帶魚就會走上中國人的餐桌了 大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