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第一鮮就吃"開凌梭" 本地梭魚在3月中下旬大量上市

2020-11-22 青島新聞網

早報2月14日訊 春節假期之後,到菜市場買菜的市民發現,休眠了一個冬天的梭魚再次出現在了攤位上,而且數量頗多,這時候捕撈上來的梭魚,漁民們稱之為「開凌梭」,是春節之後捕撈上來的第一批鮮魚,素有「開春第一鮮」的美譽。記者探訪了解到,目前島城市面上的梭魚主要來自南方,本地梭魚將在3月中下旬大量上市。「開凌梭」味道極其鮮美,簡單又好吃的做法就是清燉,記者親測味道確實好極了。

市民爭相購買「開凌梭」

中午11時許,記者來到西海岸新區易通路菜市場看到,這裡的魚市攤位有數十家,幾乎家家都賣梭魚,為了更好地招攬生意,攤主都將最新鮮的梭魚擺在最顯眼的位置。記者注意到,看到有顧客靠近,攤主孫先生趕緊用手指彈了一下自家攤位上的梭魚,這幾條梭魚立刻翻動了起來。「看看吧,都是最新鮮的梭魚,而且是本地貨,趕緊買幾條吧,現在的梭魚叫『開凌梭』,最好吃了,價錢也不貴,每斤20元。」看到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孫先生趕緊招攬起了生意。孫先生用活魚做廣告的辦法果然好使,大夥圍了上來,你選兩條,他選一條,不一會兒的工夫,孫先生就賣出去十幾條梭魚。

家住世紀新村小區的徐女士一下子買了3條梭魚。「他家的梭魚都是活的,這說明不但新鮮,而且是當地貨,如果是外地來的,經過長途運輸,這魚肯定就死了。」徐女士告訴記者,這3條梭魚,她打算自己吃一條,另外兩條送給父母,讓老人家也嘗嘗鮮。

漁民用壇網捎帶捕撈梭魚

「目前市面上的梭魚雖然很多,但大都是南方來的外地貨,本地貨佔有量不足三分之一,要大量上市得到3月中下旬。我賣魚20多年了,到我這買魚的都是回頭客,所以我特意每天一早去琅琊海域碼頭收一些梭魚,咱一定得讓老顧客吃到最新鮮的梭魚。」孫先生告訴記者。

記者隨後驅車趕往琅琊碼頭,發現這裡賣魚的攤位早已人去攤空,漁船也都停靠在碼頭上。

「你來晚了,這裡的漁船都是每天早上歸來,要買海鮮就得趁早來。」在碼頭上清理網具的漁民老胡告訴記者,春節過後,他們這裡的漁民的確每天都能捕到梭魚,但量都不是很大,每家也就能捕回十幾條,少的甚至只有幾條。「我們這裡並沒有專門捕梭魚的船隻,我們用的是壇網,每個壇網都有四五十米長,漁民一次性將壇網運到一兩海裡遠撒下去,用長棍將設有網口的一端撐起來固定住,網底墜上鐵錠子,另一端則不必管它,周圍再用漂做好標記。這樣整張網就像一條張著口的蛟龍一樣,隨著潮流在大海裡擺來擺去,什麼魚都捕,梭魚只是其中的一種而已。」老胡對記者說。

三個辦法辨別野生還是養殖

西海岸新區海洋與漁業局工作人員介紹,梭魚以海泥中的微生物為食,這種食性導致一般的梭魚都有一種土腥味。只有一個季節例外,那就是冰凌開化的初春時節。因為每到冬季,梭魚便潛入深海越冬。處於休眠期的梭魚極少進食,靠消耗自身的脂肪來維持生命。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開凌梭腹內雜質少,沒有土腥味。這時候的梭魚肉質緊實、味道鮮美,民間有「食用開凌梭,鮮得沒法說」的說法。過了這段時間,梭魚的品質和鮮味就會下降。特別是五一後捕的梭魚肉質鬆軟,入口有一股土腥味。因此就有「六月梭臭滿鍋」的說法。所以,這開春第一鮮的美食可不是人人能吃到的,稍不留意就錯過了吃它的絕佳時機。

「開凌梭有本地貨也有外地貨,有野生的也有養殖的,養殖的味道肯定比野生的要差一些。」該工作人員介紹,分辨「開凌梭」可從這幾方面判斷:一看魚身,由於生長條件不同,養殖的梭魚魚身較為肥碩,野生梭魚特別是「開凌梭」身子較瘦。二是看魚頭,養殖梭魚的頭部較為寬大,野生「開凌梭」頭部比較尖削。三是看魚腹,養殖梭魚肚腹部含脂肪較多,從外部看顯得較鼓。(記者 趙玉勳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開春第一鮮就吃「開凌梭」 本地梭魚3月中下旬上市
    日訊 春節假期之後,到菜市場買菜的市民發現,休眠了一個冬天的梭魚再次出現在了攤位上,而且數量頗多,這時候捕撈上來的梭魚,漁民們稱之為「開凌梭」,是春節之後捕撈上來的第一批鮮魚,素有「開春第一鮮」的美譽。
  • 市場梭魚多來自江蘇 要吃本地梭魚還要半個月
    原標題:青島人最喜歡的「開春第一鮮」竟然多數都是江蘇養殖貨,要吃本地的還得等半個月當春日暖陽降臨,薄冰消融,休眠了一個冬天的梭魚再次活躍起來,這時候捕撈上來的梭魚,漁民們習慣稱之為「開凌梭」,是開春後捕撈上來的第一批魚種,素有「開春第一鮮」的美譽。
  • 青島大部分漁船尚未出海 想吃本地梭魚還得等等
    天氣漸暖,隨著薄冰消融,休眠了一個冬天的梭魚再次活躍起來,這時候捕撈上來的梭魚,漁民們習慣稱之為 「開凌梭」,是開春後捕撈上來的第一種魚,素有「開春第一鮮」的美譽。
  • 春節後新鮮梭魚熱銷 清燉紅燒怎麼吃都鮮(圖)
    當春日的暖陽籠罩在海面上,隨著薄冰開始消融,休眠了一個冬天的梭魚再次活躍起來,這時候捕撈上來的梭魚,漁民們習慣稱之為「開凌梭」,是開春後捕撈上來的第一批魚種,素有「開春第一鮮」的美譽。畢竟是開春第一鮮,不少居民買回家圖嘗個鮮,大部分梭魚還是被酒店收購了去,現在開凌梭都成了各大酒店的招牌菜。  一大早,記者來到紅島西大洋碼頭,可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也不見捕撈梭魚的漁船回港。「現在氣溫低,近海的魚少,還不是出海捕撈的時候。」
  • 清蒸開凌梭,北方海邊季節性最強的魚,開春那幾天才有,巨好吃!
    梭魚,魯北一代最常見的海魚,但只是在黃河凌汛時節叫開凌梭。開凌梭指的是河道及近岸冰解凍後捕撈的第一批梭魚。梭魚每到秋後就停止進食,肛門閉合,老百姓稱之為長上了腚眼,躲在海水底部越冬,由於一冬不吃不喝,魚的胃腸非常乾淨,稱之為「淨腸魚」。冬季剛休眠過的開凌梭魚,肉質厚,腹內雜物也少,沒有邪味。
  • 初春開凌梭,鮮得沒法說——近海岸釣梭魚釣組
    今天是開春第一場雨,再過幾天就到了驚蟄,恐怕很多釣友都和我一樣,在家蹲了一個多月。隨著疫情在咱們國家有力的管控下,走勢也是越來越樂觀。三月份是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日子,又到了春釣開凌梭的季節。每年深秋,海梭魚停止進食,肛門閉合,躲在水底過冬,一冬不吃不喝,魚的腸胃非常乾淨,稱為淨腸魚。開春後梭魚群順入海口遊入河道覓食,這時候我們在入海口附近可以釣到開凌梭,味道非常鮮美。在渤海灣有道很有名的地方菜,就是以梭魚腸為原料,這個梭魚腸非得開凌梭的魚腸,過了這一季就等來年了。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近海岸釣梭魚的裝備和釣組。
  • 開凌梭,你不可錯過的美味海魚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要命的最是蠱惑人心,河豚之盛名多半建立在其風險之上,並不值得冒死嘗試,還是吃點尋常魚類比較妥當。比如本篇的主角「開凌梭」,也是像河豚一樣嚴格遵循時令的極致美味。青島水產市場的「開凌梭」所謂「開凌梭」,即春暖冰開後捕獲的第一波梭魚,其捕撈期十分短暫,僅限於春分和清明之間。
  • 「食用開凌梭,鮮得沒法說」,現在吃正合適,錯過再等一年
    「開春第一鮮」不要錯過它,才15元一斤,燉一燉超鮮美文/湘湘的廚房最近去菜市場的頻率還是比較少,而且都是孩子爸爸,周末的時候集中採買,我宅在家的日子,平均一個星期去一趟,每次買三五百塊錢的食材,已經夠吃了。上周日,已經看到有賣梭魚了,不過答應孩子吃黃花魚,就先沒買了。其實,我心裡一直惦記著這美味呢,今天買了一條,趁著新鮮趕緊做了吃。民間有「食用開凌梭,鮮得沒法說」的說法。梭魚以海泥中的微生物為食的,這種食性,導致梭魚都有一種土腥味。但是有一個季節例外,那就是冰凌開化的初春時節。
  • 一鍋開凌梭 鮮得沒法說 紅島漁民教你最地道做法(圖)
    吃海鮮講究應季而食,春天的鮁魚、夏天的蝦虎、秋天的螃蟹、冬天的海蠣子……在每一個青島人的心中都有這樣一則海鮮時刻表。在這個時刻表中,對季節要求最為苛刻的食材莫過於被譽為「開春第一鮮」的開凌梭。本期「媽媽菜」,我們邀請市民國平,分享一碗梭魚湯背後濃濃的親情故事。
  • 開凌梭魚 教你三種吃法
    開凌梭的捕撈緊緊限於驚蟄前後十幾天的時間,過了期,再捕撈上來的魚就是梭魚而不能稱為開凌梭。俗話說「開凌梭,鮮得沒法說。 」一年就靜候著這麼幾天,一定要嘗鮮。吃過了這頓,就要等明年了。那梭魚怎麼做好吃呢?清燉開凌梭    這是梭魚菜中和梭魚抱蛋一樣最能看出製作功底的一道菜。開凌梭的魚肉肉質鮮美,做法多樣,記者認為只有這種做法才能凸顯魚肉的鮮美。清燉只需加入清水小火慢燉即可,湯汁清味道鮮,肉質嫩,味美誘人。這道菜酒店一般不會給你做,酒店的菜品要的是批量生產和快速。
  • 春天吃魚,就吃家常燒開凌梭魚,魚肉鮮嫩無比
    當春日的暖陽籠罩海面,梭魚也開始活躍。每年開春後,梭魚成群結隊,遊入黃河入海口覓食,正是捕撈的好時節。從冬眠中甦醒的梭魚,腹內少雜質,無土腥味。肉質肥厚,尤為鮮美。也只有驚蟄前這一陣的梭魚,有「開凌梭」的美名。是懂行老饕吃鮮兒的不二之選。
  • 來自大海的饋贈:開凌梭怎麼做才好吃 記者為你探訪一番
    每到春天悄悄來臨時,在萬物復甦之際,大沽河入海口的膠州灣,蟄居一冬的梭魚已經睡醒了。作為春節後的早春第一鮮開凌梭,靠海吃海的青島人,自然不會放過這來自大海的饋贈。開凌梭到底是怎麼回事?它和鯔魚區別在哪裡?開凌梭怎麼做才好吃?記者為你探訪一番。一斤13元在延安三路農貿市場,記者看到幾個攤位都有剛上岸的開凌梭在賣。
  • 青島棧橋海邊梭魚成群 一網下去撈上幾十斤(圖)
    撒網人一網下去,多的時候能捕到百餘條開凌梭,少的時候也能捕到10多條。    海邊餌料豐富吸引梭魚    棧橋海域怎麼會有這麼多的開凌梭呢?對此,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曾曉起教授表示,現在說的「開凌梭」實際上就是梭魚,它是一種近海魚類,喜愛群集生活,主要棲息於江河口和海灣內,也會進入淡水區域,對海水鹽度的要求也比較寬泛。
  • 吃過梭子蟹,那你吃過梭子魚嗎?「食用開凌梭,鮮得沒法說」!
    在現實生活中,魚是很多人都愛吃的東西,隨著可食用的魚類越來越多,而梭魚就是其中的一種,梭魚肉質鮮美的同時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很多人都喜歡吃梭魚。梭魚又稱烏頭魚、犬魚,肉厚,無小刺,味道鮮美,因此受到大家的喜愛。
  • 趕緊吃這三種海魚……
    每個季節都有其特色的小海鮮,過了這一撥兒,想再吃這一口,就要等明年了。上周,島城的漁船開始大規模出海,當天回來的小漁船,帶來了近海的小海鮮,以開凌梭居多。遠一點的,帶來了大頭腥和安康魚。這些當季的海鮮,正是一年中最鮮嫩肥美的時候,不僅好吃,而且價格還便宜。
  • 春季海釣梭魚,民間有「食用開凌梭,鮮得沒法說」
    梭魚屬於海洋魚類,我們北方人常稱之為紅眼魚、肉棍子。梭魚為黃海、渤海的常見經濟食用魚類,主要棲息在海口河川鹹淡水交匯處,以水底泥中微生物為食。食用梭魚的最佳時期在春季,民間有「食用開凌梭,鮮得沒法說」的說法。開凌梭是指春暖冰開後被捕獲的第一批梭魚。
  • 春天 青島從海味兒中甦醒
    北方海邊的春天,打頭的是「開凌梭」。 膠州灣的大沽河、墨水河、白沙河、李村河等淡水入海口,開凌梭頻繁出入。天亮之前撈起上百斤,不必拿到市場上叫賣,就被當地的飯店搶光了。 真正的開凌梭,捕撈僅限於驚蟄前十幾天的時間。過了期,只能稱為梭魚而與開凌無關了。春天漸深,梭魚的鮮美開始大打折扣,過了五月,怎麼做都有一股子去不掉的土腥味。 這道海裡春鮮怕是最計較時間的。
  • 頭茬春鮁魚都是外地貨 本地鮁魚再過20天上市
    【探市】  頭茬春鮁魚全打「本地牌」   「新上市的本地鮁魚,特別新鮮,快來買兩條吧。 」昨天,記者走訪了南山市場、大連路農貿市場的水產攤位,除了開凌梭、刀魚外,鮁魚放在特別顯眼的位置上,儼然成了「當家魚」。中等個頭的鮁魚每斤售價18元左右。  「本地的鮁魚這麼早就上市了?」
  • 正月十五一過青島海鮮價格大跳水 新鮮梭魚上市
    天氣轉暖,大量的梭魚會遊到淺海灣進食,因此開春也是梭魚大量上市的季節,市民近期在市場可買到新鮮的梭魚,由於冬季剛休眠過的開凌梭魚基本不吃食,它的肉質厚,腹內雜物也少,沒有邪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