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鮁魚上市,多是外地貨。記者 趙健鵬 攝
《舌尖3》讓青島的鮁魚再次火了一把,雖然穀雨未到,但是昨天記者走訪島城一些市場發現,水產攤位上已經擺上了新鮮的鮁魚。本地作業船隻尚未出海,這些鮁魚主要是產自南方。來自城陽蔬菜批發市場的消息顯示,每天有6噸多鮁魚從浙江舟山等地運到青島銷售。
【探市】「新上市的本地鮁魚,特別新鮮,快來買兩條吧。 」昨天,記者走訪了南山市場、大連路農貿市場的水產攤位,除了開凌梭、刀魚外,鮁魚放在特別顯眼的位置上,儼然成了「當家魚」。中等個頭的鮁魚每斤售價18元左右。
「本地的鮁魚這麼早就上市了?」面對不少市民的疑問,攤主們異口同聲地說,這就是本地鮁魚,是從沙子口漁港批發來的,「本地鮁魚和南方鮁魚從外觀上很容易區分,這真是本地鮁魚,你看看這顏色。 」「這些不是冰凍鮁魚吧? 」也有市民提出了這個問題,攤主們乾脆從冰箱裡拿出一條冰凍鮁魚,現場跟鮮鮁魚做比較。一位市民翻看了鮁魚的眼部,又查看魚鰓後,挑了幾條帶回家。
「現在能吃的魚就那麼幾種,剛才看了一下,這些鮁魚還比較新鮮,也就不管是不是本地鮁魚了。」採訪中有市民這樣說。 「這兩天春鮁魚賣得特別火,主要是咱們青島人很認鮁魚,大多數人買鮁魚是送給老人吃的。」不少水產攤位業戶這樣說。中國烹飪大師、宋家美食城總經理宋峰介紹,鮁魚,學名藍點馬鮫,滋味鮮美,民間素有「山有鷓鵠獐,海裡馬鮫鯧」之說。「鮁魚因肉多刺少,除了家常燒、紅燒外,還特別適合做餡料,鮁魚餡餃子就非常好吃。 」
【調查】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到底是本地鮁魚,還是南方鮁魚呢?昨天,嶗山區漁港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所謂本地鮁魚與外地鮁魚在品種上沒有差別,只是受捕撈地水溫、鹽度、光照以及食物的影響,外觀和肉質略有差別。鮁魚是洄遊魚種,每年冬季從北方遊到南方越冬,次年開春,隨著水溫逐漸回升,又開始向北遊。現在這個季節,應該是洄遊到舟山群島一帶了。按照青島人的說法,現在市面上銷售的鮮鮁魚應該是南方鮁魚。 」
「目前,我們漁港裡的收魚船都還沒有出海,估計到4月初才能陸續出海收魚。在4月中旬左右,鮁魚洄遊到黃渤海海域,市民們就能吃到頭茬本地鮁魚了。 」工作人員介紹。到了4月底,小鮁魚洄遊到潮連島海域以內,距離青島近海23海裡左右,本地的小漁船就開始全面出海捕魚了。這些鮁魚基本都是在黃海冷水海域長大的,肉質比南方鮁魚更鮮嫩,這時候捕撈上來的鮁魚又被稱為「當流鮁魚」,也就是漁民當天出海當天就能打上來的鮁魚。不過,工作人員介紹,因為每年5月份開始休漁,所以「當流鮁魚」很少見。
昨天下午,記者電話採訪了城陽蔬菜批發市場負責人,也印證了嶗山區漁港管理處工作人員的說法。該市場水產區域負責人告訴記者,從3月7日開始,來自浙江舟山一帶的春鮁魚就陸續運往青島,每天有五六噸。這些鮮鮁魚基本上一到市場就被魚販子搶購一空。後期隨著氣溫升高,南方鮁魚的批發量還將進一步增大。
【幕後】昨天下午記者趕到了沙子口中心漁港,數十條漁船停泊在碼頭上。雖然本地作業船、收魚船還沒有出海,但是記者依然能夠感覺到出海前的緊張氣氛。
記者撥打了幾個船老大的電話,不少人的電話一直佔線。船老大們說起今年的收鮁魚計劃,很多人心裡沒底。一位船老大告訴記者,今年春節期間,他專門趕到河北、昌邑等地走訪了當地的作業船船老大,跟20條作業船達成了買魚合作意向。 「現在外地已經有一些作業船出海了,從反饋的情況看,因為今年水溫比較低,目前海上的收成不算好,所以我們必須提前下手,早做準備。 」還有一位船老大告訴記者,他們4月初就開始安排船員上船,冰塊、淡水等物資也將陸續到位。 「現在僱工的工資又漲了,出海後每天的開支都不小,所以什麼時間出海,必須好好考慮一番。我們碼頭上今年就有兩條收魚船不幹了,這個行業競爭其實非常激烈。 」第三位收魚船的船老大說。
相比收魚船船老大們的「暗戰」,作業船船老大的心態相對要輕鬆一些。齋堂島的肖常明家裡養著一條450馬力的漁船,他也要在4月初出海,主要是捕麵條魚和鮁魚,「我們是拉雙拖網,現在已經有一些單拖漁船出海了,主要是拖八帶、海螺和小雜魚。每年春季出海也就是20多天時間,主要是為了貼補一下費用。我們主要靠秋季捕魚期賺些錢。 」
/「鮁魚跳,丈人笑」,春季送幾條鮮活的鮁魚給嶽父嶽母,是島城人富含文化意蘊的古老傳統,這一習俗已經被確定為嶗山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頭茬春鮁魚上市,怎樣挑選一條新鮮美味的鮁魚呢?記者請教了一些業內人士。
★新鮮鮁魚VS冰凍鮁魚
新鮮的鮁魚身上會泛出五彩的金屬光澤,魚肉柔軟富有彈性,魚皮光滑細嫩。冰凍鮁魚魚眼發白。新鮮鮁魚魚鰓色澤鮮紅、腮絲清晰,冰凍魚鰓略顯暗紅。另外,冰凍鮁魚由於受到低溫影響,魚皮沒太有彈性,甚至很多已經破裂,用手託起鮁魚會發現魚身偏軟不夠堅挺。
★本地鮁魚VS南方鮁魚
首先你得知道,其實本地鮁魚與南方鮁魚是同一個品種,不過由於北方近海海域水溫、鹽度適宜生長,洄遊到本地海域的鮁魚口感更加鮮嫩。
本地鮮鮁魚全身呈藍綠色,背部有明顯藍色斑點,陽光直射下藍綠色有螢光感覺。外地鮁魚魚背是灰黑色,魚肚雪白,魚背腹顏色分明。
★大鮁魚VS小鮁魚
中國烹飪大師、宋家美食城總經理宋峰告訴記者,從專業角度說,3到5斤的鮁魚最好,這樣的鮁魚是兩年長成的,肉質最細嫩。
■本版撰稿 記者 陳勇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