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頭船鮁魚上岸「爭鮁戰」上演
昨天在沙子口漁港碼頭上岸的3500斤鮁魚一小時被搶光 大鮁魚每斤比去年貴了5元錢
每年穀雨前後,都是鮁魚要上市的時候,今年的鮁魚上市來得有些早。昨天下午4時22分,沙子口頭船鮁魚上市了,3500多斤大鮁魚不到1個小時就被等候多時的人們搶購一空。一年一度的青島鮁魚行情正式啟動。
現場
沙子口首船鮁魚熱賣
鮁魚成為了開春之後,不少青島人來往走動的「當家魚」,送長輩、送朋友、送客戶,種種送疊加在一起,使得沙子口鮁魚背負著很多情義標牌。延續至今,同樣的鮁魚,到了沙子口漁港碼頭,價格就要比其他碼頭貴一些。正是基於此,每年的頭船鮁魚,也成為一些人爭相購買的目標。
「今天下午,沙子口頭船鮁魚就要上岸了,已經有很多魚販子趕到現場排隊了。 」昨天下午,記者聞訊趕到沙子口漁港碼頭,到了下午3時左右,原本平靜的碼頭頓時變得熱鬧起來,貨車、越野車、轎車停了很多。一些彼此認識的魚販子相互打著招呼,焦急地等待著「主角」的到來。「今年海上作業船收成不太好,一網只能打四五十斤,去年這時候能打上一兩百斤呢。」一名沙子口當地的漁民告訴記者。
老朱是當天要靠岸的收魚船的船老闆,他告訴記者,自己養了兩條收魚船,當天要上岸的船是4月3日出海的,從12條河北籍作業船上共收了3500多斤鮁魚。記者了解到,頭船鮁魚絕大部分都已經被熟絡的客戶訂購了,每年的頭船鮁魚都是暢銷貨。
「咱有關係船,所以能夠及時收購到大鮁魚,這些作業船都是處了很多年,才建立起來的關係船。每年春節、中秋節,我們都要相互走動。 」老朱自豪地說。下午4時22分,在大家的翹首期盼下,魯嶗漁運60689號收魚船終於靠岸了。聚攏在岸邊的人群一下子興奮起來,甚至有人跳上了收魚船查看這批鮁魚的品質。收魚船上的工人從冰水塑料桶裡撈起一條條泛著銀白色光的鮁魚,裝在塑料筐裡,轉送到岸上,魚販子們開始忙著挑選各自需要的鮁魚。
價格
每斤比去年貴5元
歷年來頭船鮁魚的價格都要比其他船次的價格高一些,再加上今年休漁期提前,使得鮁魚季時間大大縮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鮁魚的價格。當天上岸的鮁魚個頭都不算小,最大重達13斤。
「給我來8條大鮁魚,要8斤的,小的不要。」「我要6條,幫著我挑挑。」……記者注意到前來選購鮁魚的人們,雖然得知當天大鮁魚的價格是每斤45元,這個價格比去年頭船鮁魚每斤貴了5元錢,但是大家好像都不差錢,有市民一下子要了33條大鮁魚,算下來花了近萬元。 「為什麼買頭船鮁魚,就是為了吃個稀罕,我這些都是用來送客戶的,讓客戶吃上頭船鮁魚,人家會覺得咱心裡看重對方。」一位前來買鮁魚的市民告訴記者。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當天來了30多名魚販子,在打聽到價格後,有一些魚販子選擇了觀望。 「後期鮁魚上市量大了,價格還要進一步回落。現在城陽批發市場的鮁魚每斤才35元,我擔心價格太高了不好賣,所以今天沒有進貨。 」一位魚販子告訴記者。
昨天晚上10時許,又有兩條收魚船靠岸,昨天沙子口漁港碼頭共有近萬斤大鮁魚上岸。不少漁民告訴記者,碼頭上已經有20多條收魚船出海,近期收魚船還將陸續返回,鮁魚的上市量也會進一步提高。
進展
月底鮁魚價有望回落
記者採訪得知,當天下午上岸的這批鮁魚是在距離沙子口160海裡的海區捕撈的。老朱告訴記者,到本月底,鮁魚就會洄遊到青島近海。每年鮁魚季前期,購買鮁魚的大多是送禮群體,預計到本月28日以後,鮁魚的價格將回落到25元以下,想要吃便宜鮁魚的市民可以再等等。
沙子口漁港碼頭有關負責人郝先生介紹,鮁魚學名是藍點馬鮫,每年的12月到2月是它的越冬期,它有兩個越冬場,一個在黃海東南部外海,一個在東海外海。每年的3月份,藍點馬鮫陸續離開越冬場做生殖洄遊,3月中旬一部分到了福建中部沿海以及福建東南沿海的各個漁場,4月份開始產卵。南方的藍點馬鮫在近岸索餌產卵,一部分在4月中上旬隨著暖流往北洄遊,一部分穿越長江口進入大沙漁場,主要餌料是鯷魚。停留一段時間後,往北繼續洄遊。一些魚群向東北到達朝鮮西海岸,4月下旬到達黃海北部。一些魚群往西北,到了大連、青島、石島、連雲港的漁場。另一個越冬場的魚群,隨著黃海暖流,一直往西朝近岸走,4月下旬到達日照的海州灣、大連、青島、威海,5月上旬產卵。
「通常來講沙子口鮁魚的範圍有兩個:大範圍是指進入黃渤海的鮁魚,小範圍是指進入朝連島以內,距離青島近海23海裡左右的鮁魚。首批上岸的鮁魚指的是大範圍的鮁魚,小範圍的沙子口鮁魚是青島人說的當流鮁魚。 」郝先生介紹,每年4月底左右,當流的鮁魚遊到近海,本地的漁船才開始出海捕魚,此時的鮁魚儘管個頭小,但都是在近海冷水裡長大的,肉質自然比南方鮁魚更鮮嫩,因此被很多漁民認為是更嚴格意義上的本地鮁魚。(記者 陳勇 攝影 樊蓉 實習生 祝巽賞)
如何挑出好鮁魚
春季送幾條鮮活的鮁魚給嶽父嶽母,是青島人富含文化意蘊的古老傳統,這一習俗已經被確定為青島市嶗山區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那麼鮁魚到底怎麼挑?記者請教了一些老漁民。
★新鮮鮁魚VS冰凍鮁魚
中國烹飪大師、宋家美食城總經理宋峰告訴記者,從專業角度說,三到五斤的鮁魚最好,這樣的鮁魚是兩年長成的,肉質最細嫩。
新鮮的鮁魚身上會泛出五彩的金屬光澤,魚肉柔軟富有彈性,魚皮光滑細嫩。冰凍鮁魚魚眼發白,新鮮鮁魚魚鰓色澤鮮紅,腮絲清晰,冰凍魚鰓略顯暗紅。另外,冰凍鮁魚由於受到低溫影響,魚皮沒太有彈性,甚至很多已經破裂,用手提起鮁魚會發現魚身偏軟不夠堅挺。
★本地鮁魚VS南方鮁魚
首先你得知道,其實本地鮁魚與南方鮁魚在海裡是同一種魚,不過由於北方近海海域水溫、鹽度適宜生長,洄遊到本地海域的鮁魚口感更加鮮嫩。
本地鮮鮁魚全身呈藍綠色,背部有明顯藍色斑點,陽光直射下藍綠色有螢光感覺。外地鮁魚魚背是灰黑色,魚肚雪白,魚背腹顏色分明。
★大鮁魚VS小鮁魚
從專業角度說,三到五斤的鮁魚最好,這樣的鮁魚是兩年長成的,肉質最細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