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鮁、黃金鮁和鮁魚,完全不是一回事

2021-01-13 網易

2020-09-19 20:46:28 來源: 五次方物語

舉報

  青島開海近二十天,老饕們憋了四個月的熱情一時噴薄而出,各大海鮮市場或碼頭人頭攢動。有些人由於對海鮮不太熟悉,在購買時可能會犯一些錯誤,前幾天有位朋友就被魚販子給忽悠了。她買的是「黃金鮁」,並不是普通的鮁魚。

  

  圖一 藍點馬鮫

  話說「鮁」字在古代更多被用作象聲或形容詞,如「鮁剌(讀作bà là)」,形容魚擺尾的聲音,「鮁」亦寫成「鱍」。陸遊詩曰「鱍剌河魴初出水」即用此意,與杜甫「船尾跳魚撥剌鳴」中的「拔剌」同。現在則轉而用於指代魚類,通常指鯖科馬鮫屬的種類,以藍點馬鮫/Scomberomorus niphonius為「鮁魚」之正朔。詳見。

  

  圖二 沙氏刺鮁

  鯖科馬鮫屬的種類都可以叫「鮁魚」,但該科有一個名字中有「鮁」字的沙氏刺鮁/Acanthocybium solandri,,俗稱馬友、午魚,並不被包含在日常語境的「鮁魚」之中。這種魚和馬鮫屬類似,南方有些漁民亦稱其為「馬鮫」,但此「馬鮫」只是贗品,肉質較粗糙,和真正的馬鮫魚不可同日而語。沙氏刺鮁只在南方海域出現,青島未見。

  

  圖三 四指馬鮁

  前幾天西海岸漁民捕獲一條少見的大魚,經業內人士初步鑑定,可能是四指馬鮁/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或近緣種),其胸鰭下方有4條游離鰭條,故名。這又是一種正名中有「鮁」字卻不屬於「鮁魚」的魚,並非主要經濟魚類,各海域捕獲數量不多,青島近海更是少見。據說肉質細嫩鮮美,遇到即是有緣,不妨買來五臟廟內超度。

  

  圖四 鯕鰍幼魚

  

  圖五 鯕鰍

  還是轉到主題上來。開頭提到提到那位朋友,被無良攤販忽悠買了25元/斤的「黃金鮁」,就是圖三種長得長相奇葩的魚。這是「黃金鮁」嗎?當然不是。這種魚的正名為鯕鰍/Coryphaena hippurus ,突出特徵就是「方腦殼」,就像得了腦積水一樣,故又名「鬼頭刀」。小時候長得還挺清秀,越大越方,宛如智障,真正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圖六 沒死透的鯕鰍

  鯕鰍是著名的難吃,「不好吃」的基因寫在每個細胞之中,就算「零落為泥碾作塵」,打成魚丸也改變不了其「泰瑞寶」的本質,因此極少有人鮮食,只配曬魚乾。該種的顏值生前死後截然不同,活著的時候色澤豔麗,集金黃、亮藍和翠綠於一身,死後迅速消退。剛掛掉的鯕鰍身上會有金黃色的遺蹟,但它不是「黃金鮁」,更不是鮁魚,膠東這邊可能更習慣稱之為「刀鮁」。

  

  圖七 黃條鰤(中間那條大的)

  那位朋友後來又買了8元/斤的「黃金鮁」,如上圖,這回終於買對了,價格也很合理。這種魚雖然被叫做「黃金鮁」,卻並不是鮁魚,而是鰺科鰤屬的黃條鰤/Seriola aureovittata(或近緣種),特點是身上有一條明顯的黃色縱帶,估計「黃金」二字就是擱這兒來的。鰤魚,愛吃日料的朋友一定不會覺得陌生,這可是高級刺身食材,咋淪落成八塊錢的垃圾魚了呢?問題出在處理方式上。

  

  對付鰤魚是日韓的看家本領,我國南方漁民也有經驗。上船時還活蹦亂跳,如無活體運輸條件,可立即宰殺放血,然後低溫儲存,如此可最大程度上保持鰤魚的高貴品質。秋天的鰤魚脂膏豐腴,肉質甜美,賣四五十元一斤沒問題。北方漁民卻不會這套花活兒,拖網捕獲的鰤魚已經死翹翹了,放血無從談起,保鮮技術又不行,只能泯然眾魚。

  從吃的角度出發,還是最推薦買「正宗」的鮁魚即藍點馬鮫,四指馬鮁也不錯,可惜不多見;處理不得當的「黃金鮁」不太好吃,但也勉強能入口,不失為廉價的蛋白質來源,「刀鮁」最好別買。不要聽見個「鮁」字就當成一個系列,須知「名相如,實不相如」的情況太多了。Ove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青島黃金鮁陸續上市 專家:名叫"鮁魚"並非鮁魚
    由於隨身配備「土豪金」的尾巴和側線,外觀看上去頗為討喜的黃金鮁魚越來越受到市民青睞。不過據專家介紹,雖然該魚被青島人叫做黃金鮁,但其並非鮁魚,也不是漁民所稱的金槍魚,而是一種學名為黃尾鰤的鱸行目海魚,在黃渤海等海域都有分布。 魚販喜獲62斤的大黃金鮁   「最近兩天接連捕上來黃金鮁,今年比往年提前了兩周。」
  • 青島又捕獲「巨無鮁」了,鮁魚的事兒還得嘮一嘮
    禁漁期之前,青島又一次捕獲「超級大鮁魚」,重達203斤,日前被五四廣場附近某魚莊收購。和其它馬鮫魚相比,康氏馬鮫的斑紋從背部到腹部呈縱向條狀,特徵明顯,一眼即可分辨。據說這是最好吃的馬鮫魚之一,想必比粗糲的藍點馬鮫更細嫩,有機會到南方且不可錯過。
  • 鮁魚與鮐鮁魚之爭,到底該如何區分?
    鮁魚與鮐魚,看上去比較相似,好多人都分不清。 有人說體型大的是鮁魚,體型小的是鮐魚。這是不嚴謹的,小鮁魚和鮐魚大小也差不多尺寸呢。 鮁魚和鮐魚,在西太平洋都有捕撈。由於兩者習性差不多,經常一網打上來,既有鮁魚也有鮐魚。 如果是沿海居民,一眼就能從花紋和體表特徵上區別開來。 最大的區別是體表花紋和體型。
  • 青島又逮到「巨無鮁」了,關於馬鮫魚還得再談談
    這條新聞重新引發了本磚家對馬鮫魚的久違熱情,所以還得嘮一嘮。圖一上圖就是那條不幸的鮁魚,體長比成人略有過之,壯碩程度完勝。分布海域包括渤海、黃海和東海,總體上比前述二種更靠北,青島市面上的鮁魚大多數都是它。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說,黃海鮁魚多是中華馬鮫,誤矣。
  • 繞開刺網反圍剿,躲過拖網再出發:鮁魚的洄遊之旅!
    在海鮮明鑑大本營所在的青島,女婿們在穀雨前後的仲春時節都得給嶽父大人(當地叫老丈人)送一對新鮮的鮁(bà)魚,俗稱「鮁魚禮」。鮁魚越大顯得女婿對丈人越尊敬,因此衍生出了「鮁魚跳,丈人笑」這樣的民俗佳話。
  • 鮐魚、鮁魚、挪威青花魚:如何分辨哪些是網紅鯖魚?
    「青花魚」跟「三文魚」一樣,都是100%的中國本土俗名,無論在日本還是在挪威都沒有青花魚和三文魚這種叫法。日本鯖魚在中國就被稱為鮐魚,與被稱為鮁魚的馬鮫魚,在中國被合稱為鮐鮁魚。鮐鮁魚其實是鮐魚和鮁魚的合稱,而不是指某一種鮁魚或鮐魚,這點也請不要搞錯。最後想聲明:「鯖花魚」這種說法是無稽之談。
  • 實拍團島市場春鮁魚又肥又新鮮,價格都給你問好了(附鮁魚的20種吃法)
    大東面的沙子口漁港非常熱鬧大鮁魚那是一船接一船小編直奔大西面——團島海鮮市場跟我一起去看看市場裡的春鮁魚吧!嫌七八斤的太大吃不了的也可買兩條小鮁魚回去,也很新鮮另外小鮐鮁也有貨價格7元/斤左右但在大鮁魚當道的這個季節小鮐鮁就有些失寵了~
  • 馬鮫魚還是鮁魚?
    彈殼在這裡明確的告訴大家,這是胡扯,彈殼在青島每年不知道要見到多少馬鮫魚,一千克以下的那是小魚,再過一段時間,到了四五月份進入吃這種魚的旺季,各大海鮮市場上將可以見到大量的馬鮫魚,其中個頭大的有一米多,重量有十幾斤甚至二十斤!
  • 黃海「狼群」,千島稱霸——翻江倒海的「刺鮁」號潛艇傳奇
    它在中途島稍作停留後前往巡邏區,目的地是黃海東北端、鴨綠江和大連海域附近。日寇已經在這裡猖獗很久了,貨船大搖大擺的往來航行,仿佛沒人能傷害他們。以前盟軍潛艇從未到過這裡,一是能力不夠,二是這裡海水很淺,平均水深只有37米,潛艇很容易暴露。所以「刺鮁」號途中進行了潛水、消防和水面作戰演習,為後繼者積累經驗。
  • 漁民捕獲巨型鮁魚 網友:準備怎麼吃?(組圖)
    漁民捕獲巨型鮁魚 網友:準備怎麼吃?漁民捕獲巨型鮁魚 網友:準備怎麼吃?  鮁魚餃子相信很多北方朋友都特別愛吃,最近漁民捕獲巨型鮁魚,重達30公斤,一人抱起來很吃力,需要兩人合力抬起!很多漁民都說沒看過這麼大的鮁魚,一時之間引起許多人的圍觀,更有網友笑稱:從哪下口?  2016年5月18日,青島沙子口漁民捕獲了一條60斤重黃金鮁魚,重達30公斤,需兩人抬。  當日,青島沙子口漁民捕獲了一條超級黃金鮁魚,一上稱,重達30公斤,一人抱起來很吃力,需要兩人合力抬起。連當地的老漁民也稱近幾年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鮁魚。大魚一上岸,引起了不少人的圍觀。
  • 山東煙臺現罕見鮁魚王 長2.1米重150斤
    漁民捕獲巨型黃金鮁魚延伸閱讀:漁民捕獲巨型黃金鮁魚 看驚駭巨型生物   2016年5月18日,青島沙子口漁民捕獲了一條超級黃金鮁魚,一上稱,重達30公斤,一人抱起來很吃力,需要兩人合力抬起。連當地的老漁民也稱近幾年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鮁魚。大魚一上岸,引起了不少人的圍觀。  據悉,黃金鮁魚學名高體餷,因身體上有一條黃金一般的金線而得名,屬鮁魚種,肉質肥厚,可作生魚片用。也可製作餃子或燉食。
  • 一上午賣出400多斤鮮鮁魚
    一上午賣出
  • 馬鮫魚和鮁魚有什麼區別?
    馬鮫魚和鮁魚有生活習性,種群分布,形態特徵、營養價值、營養成分這五個方面的區別。
  • 保護大腦,鮁魚和腦黃金一個都不能少,紅燒鮁魚解饞又補腦
    石姐做菜,追求簡單和快,你愛還是不愛,吃過不點外賣。大家好,我是石姐,關注美食,關注石姐廚房。2007年全家來到了浪漫之都——大連。大連是一個海濱城市,三面環水,可謂是山美,水美,人美。鮁魚也是一種海魚,它和所有海魚一樣含有大腦必需的營養物質腦黃金——DHA,它對提高記憶力和思考能力十分重要。另外它的-3脂肪酸、牛磺酸含量都比淡水魚高很多,這兩種物質對大腦和心臟具有保護作用。鮁魚最經典的吃法就是做餃子,石姐今天要給夥伴們推薦的做法是紅燒鮁魚,它可是解饞又補腦。石姐買的小鮁魚,有15釐米左右長度,7塊5一斤,很是便宜。
  • 青島早市,鮁魚熱銷,市民紛紛做成鮁魚乾,掛滿街頭
    而最為熱鬧的是在海鮮市場了,小編在青島早市上看到,不少攤位上開始擺滿鮁魚,價格相當於春季鮁魚來說,便宜不少。兩斤左右的是12元一斤;七八斤一條的是22元一斤,而在春季,這些大鮁魚25元一斤就算是便宜的了,最貴的時候能賣到45元一斤,甚至是50元一斤。不過冬天吃鮁魚,人們不是吃新鮮的,而是吃鮁魚乾。
  • 頭茬春鮁魚都是外地貨 本地鮁魚再過20天上市
    面對不少市民的疑問,攤主們異口同聲地說,這就是本地鮁魚,是從沙子口漁港批發來的,「本地鮁魚和南方鮁魚從外觀上很容易區分,這真是本地鮁魚,你看看這顏色。 」「這些不是冰凍鮁魚吧? 」也有市民提出了這個問題,攤主們乾脆從冰箱裡拿出一條冰凍鮁魚,現場跟鮮鮁魚做比較。一位市民翻看了鮁魚的眼部,又查看魚鰓後,挑了幾條帶回家。
  • 青島頭茬鮁魚上市?別著急買…這份買鮁魚攻略速收藏
    最近青島逐漸暖和起來,小編逛菜市場時還發現了鮁魚的身影,不由得想到一句俗語:鮁魚跳丈人笑!在青島每年春季開汛時青島小哥會精心挑選份量足、個頭大的鮁魚,送給未來的老丈人。結婚後,女婿則會和媳婦一起回娘家送鮁魚。現在鮁魚多少錢?怎麼挑鮁魚?小編都給你打聽好了!
  • 沙子口頭船鮁魚上岸 3500斤一小時就搶光(圖)
    原標題:頭船鮁魚上岸「爭鮁戰」上演    昨天在沙子口漁港碼頭上岸的3500斤鮁魚一小時被搶光 大鮁魚每斤比去年貴了5元錢「今年海上作業船收成不太好,一網只能打四五十斤,去年這時候能打上一兩百斤呢。」一名沙子口當地的漁民告訴記者。    老朱是當天要靠岸的收魚船的船老闆,他告訴記者,自己養了兩條收魚船,當天要上岸的船是4月3日出海的,從12條河北籍作業船上共收了3500多斤鮁魚。記者了解到,頭船鮁魚絕大部分都已經被熟絡的客戶訂購了,每年的頭船鮁魚都是暢銷貨。
  • 北方人熟悉的鮁魚,為啥在浙江賣出「天價」?
    雖然近幾年,海洋漁業資源日漸匱乏,大小黃魚等各類昔日的明星魚種不是枯竭,就是魚汛難覓,可鮁魚卻始終活躍在我們的餐桌上,在為我們提供優質的蛋白質的同時,卻也給南方人和北方人帶來了吵架的理由。這事兒還得從浙江寧波的一個小漁港說起。象山港,對全國人民來說是小漁港,可在寧波人民心中的分量卻是極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