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魚肉的味道應該都有印象,肉質鮮美,口感細膩,還具有著豐富的營養價值。各種魚類都有很多種不同的烹飪方法,要麼清蒸要麼紅燒,要麼糖醋要麼燉湯,能激發出不同的美味,每個人對這些味道的偏好也不太一樣。江河湖海裡有許多種魚類大家可以換著來吃,有些是常見的,有些則比較冷門。不知你們是否聽過一種海魚叫馬友魚,它的味道真的是一絕,吃起來像千層糕。
馬友魚主要生活在我國的部分海域裡,不過卻很少人知道它的存在,或許是吃過但不知道它叫什麼。比較被青睞的魚一般是鱸魚、鯽魚、草魚、黑魚等淡水魚,儘管很多人都清楚海魚的味道好營養多,但價格實在是讓人卻步,因此不會常吃。馬友魚受到了忽視,有一部分原因正是來自價格的影響,才令很多人第一次聽說。
從外表看,馬友魚就是「魚」的模樣,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同為海魚的帶魚還比它奇葩一點兒。馬友魚的體型較大,長度大概是三十到五十釐米,重量有一斤到三斤不等,它屬於中型海魚,聽說最長的馬友魚可以達到兩米之多呢。在廣東的少數沿海地帶才能看到新鮮的馬友魚,其他地方沒那麼容易看到,就更別談捕撈了。因此,市面上的馬友魚數量並不多,這也成了很多人不知情的原因之一。
馬友魚有一個了不起的稱號,它被評為「最好吃的海魚」,每個人的口感不同,看法是不一樣的,不過它能佔下這個名聲,就說明被認可了,至於算不算最好吃的,就見仁見智了。口感出眾是馬友魚的一個特點,除此之外,它的營養也絕對不是虛的,贏過了很多海魚。如果有條件多吃海魚,是可以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可能提高人的記憶力和思考能力,有利於預防老年痴呆的情況。
這麼優秀的魚種,對自己生存的環境也是很挑剔的,因此無法實現人工養殖,它們能在海洋裡自由徜徉。由於野生馬友魚的數量也不多,導致市場上的價格很高,一斤賣到百來元是很正常的。價格較貴的海鮮中,馬友魚也不算出名的,但吃過的人應該都能懂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