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介導自交不親和的SRK基因

2020-11-09 植物研究閱讀筆記

什麼是SRK基因?

  1. SRK由胞外域(extracellular domain, S domain)、跨膜域(transmembrane domain, TM)和 具有絲氨酸/蘇氨酸激酶活性的膜內域(kinase domain)三部分構成(圖1-A);【SRK-SCR轉基因擬南芥自交不親和性的研究進展】
  2. 當「自我」花粉落在柱頭上時, SCR與SRK同源二聚體互相識別, 並使SRK胞內域 自磷酸激活, 從而啟動SI反應(Ivanov等2010; Iwano和Takayama 2012), 這就是SI反應的上遊信 號識別過程【SRK-SCR轉基因擬南芥自交不親和性的研究進展】
  3. 自交不親和 ( Self-incompatibility,SI) 是指植 物為了阻止自交促進異交來保持後代遺傳多樣性的 一種系統。在很多被子植物中 SI 由 S 位點控 制[11]。其中 SRK 基因是決定自交不親和反應的雌 性因子,它是 S 位點發現的第二個基因[12],在開 花前的柱頭乳突細胞中特異表達[13]。SRK 基因的 第 3 至第 7 個外顯子編碼它的激酶結構域[14],具 有催化活性,能結合下遊信號反應分子,是 SI 信 號傳導的關鍵。SRK 基因的失活會導致植物自交親 和。《燈盞花自交不親和SRK基因編碼區甲基化分析
  4. 植物自交不親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SI) 與自交親和性(Self-compatibility,SC)相對應,常 見於雌雄同株的開花植物,是植物在受精過程中特異性地識別並拒絕自花或親緣關係很近的花粉的一 種遺傳機制,是物種進化的結果。植物自交 不親和性一般是由S位點(S-locus)調控導致的,通 常單個S位點具有多個等位基因《多倍體植物自交不親和性研究進展》
  5. 甘藍作為典型的異花授粉作 物,具有花期自交不親和的特性,屬於孢子體自交 不親和性植物(sporophyticSI,SSI)(Tantikanjana etal.,2010)。自交不親和系在遺傳上由多個復等 位基因高度多態性的 S 位點控制(Takasakietal., 2000)。S 位點基因通常以一個單位遺傳給後代, 幾乎不會發生重組現象,因此 S 等位基因又稱作 S 單倍型。目前,已經分離到 3 類與該位點連鎖的基 因:SRK 受體激酶基因(S-locusreceptorkinase) (Nasrallahetal.,1985)、SLG 糖蛋白基因(S-locusglycoprotein)(Steinetal.,1991)、SCR(S 富 含 半 胱氨酸蛋白基因,S-locuscysteinerich)/SP11(S 蛋白 11 基因,S-locusprotein11)(Schopferetal., 1999)。SLG 基因和SRK 基因在雌蕊柱頭中表達, SCR/SP11 基因在雄蕊花葯中表達,這3個基因 緊密連鎖,在花粉、柱頭識別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Kusabaetal.,2000;Takasakietal.,2000; 盧 軍等,2007),其中 SRK 基因與SLG 基因均呈高 度多態性,同一S等位基因系中的SLG 基因與 SRK 基因在序列上協同進化,因此將這兩個基因 及其連鎖序列合稱為一種 S 單倍型(S-haplotype) (Boyes&Nasrallah,1993;Okamotoetal.,2004)。 迄今,蕓薹屬中已有逾 100 個 S 單倍型被確定,在 甘藍中已經找到了逾 50 個 S 單倍型(Ockendon, 2000)。不同 S 單倍型自交不親和系之間花期授粉 能正常結籽,相同 S 單倍型之間花期授粉不能結籽 或結籽率極低。因此,利用不同單倍型的自交不親 和系進行雜種一代配製是目前甘藍雜種優勢利用的 重要途徑之一。《基於SRK 基因序列分析的甘藍自交不親和 系單倍型鑑定及驗證》
  6. 蕓薹屬自交不親和性可分為ClassⅠ型和 Class Ⅱ型兩大類,其中 Class Ⅰ型為花粉顯性,表 現強自交不親和;ClassⅡ型為花粉隱性,表現弱 自交不親和(Nasrallah&Nasrallah,1993)。《基於SRK 基因序列分析的甘藍自交不親和 系單倍型鑑定及驗證》
  7. 芸苔屬植物自交不親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 SI)是芸苔屬植物重要的生殖保障, 具有避免自 交、促進異交的作用。SI反應是由花粉配體SCR (S-locus cysteine rich)/SP11 (S-locus protein 11)與柱頭乳突細胞中的受體SRK (S-receptor kinase)特異 性地相互作用引起的胞內信號級聯反應導致的《芸苔屬植物自交不親和性S-受體激酶的內吞作用及信號傳遞網絡》
  8. 受體SRK是 一個位於柱頭乳突細胞內的受體蛋白激酶, 由胞 外域、跨膜結構域和具有絲氨酸/蘇氨酸激酶活性 的胞內激酶域組成, 屬於植物類受體蛋白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 RLK) S結構域亞家族的成員《芸苔屬植物自交不親和性S-受體激酶的內吞作用及信號傳遞網絡》


相關焦點

  • 茶樹為什麼自交不親和?
    自交不親和(Self-incompatibility, SI)是阻礙包括茶樹在內的絕大多數園藝作物育種進程的主要限制因素
  • 【CSIR】再說茶樹自交不親和
    茶樹作為多年生植物,表型變異豐富,異花授粉,孕育期長,高度近交衰退,自交不親和等造成其遺傳背景的極大雜合性,進而遺傳改良進展緩慢,
  • 基因組編輯技術解決馬鈴薯自交不親和難題
    8月13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基因組研究所黃三文研究團隊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克服了馬鈴薯自交不親和難題,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植物(Nature
  • 桃自交不親和到自交親和的轉化機制
    在桃和其他李屬植物中,與SI系統直接相關的基因位於6號染色體上,利用配子體自交不親和位點(S-locus)和Prunus-TE-F2連鎖圖中自交不親和位點兩側的9個通過對桃6號染色體基因組DNA進行LD分析,發現桃的自交不親和位點與周圍的SSR位點之間沒有顯著的LD,說明該物種的自交不親和位點缺乏NFDS(negative frequency dependent selection)。
  • 每日摘要:柑橘中自交不親和到自交親和的演化(Nature Plants)
    自交不親和(self-incompatibility,SI)是有花植物中防止自花受精和近親繁殖的重要機制。最廣泛使用的SI機制是利用S-核糖核酸酶(S-RNases)和S-locus F-boxes基因SLFs作為S決定因子。在柑橘中,SI是一個世傳的性狀,柚子(Citrus maxima)是自交不親和,而柑桔(Citrus reticulata)及其雜種是自交親和的。
  • 清華大學黃善金組揭示自交不親和花粉管中微絲動態變化的分子基礎...
    自交不親和性是植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生殖隔離機制,通過阻止自交促進異交保證植物的遺傳多樣性,有利於植物進化和適應環境。在作物遺傳改良和雜種優勢利用上具有重要的價值。根據遺傳控制特性,自交不親和性可以分為配子體自交不親和和孢子體自交親和兩種類型。罌粟的自交不親和性屬於配子體自交不親和。
  • 李勁松教授:生殖幹細胞介導的基因編輯
    6月9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7(第四屆)基因編輯與臨床應用研討會在滬隆重開幕。本次大會邀請到國內相關企業的專家和眾多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基因編輯在臨床應用中的重大突破,大會期間設有主題討論環節,針對基因編輯技術實現規模化的臨床應用面臨的困難、基因編輯技術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應用、未來會不會有更好的基因編輯技術出現, 特別是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等問題進行探討。
  • Ras-Raf-Mapk信號通路簡單筆記
    問題或建議,請公眾號留言;Ras-Raf-Mapk信號通路簡單筆記內容目錄前言Ras-Raf-Mapk信號通路後記前言最近每天讀文獻,和別人不一樣,我感覺越讀文獻,自己的腦子越不夠用,發現自己不懂的東西越來越多。這裡先把一些已經大致弄明白的地方做個簡單筆記吧。
  • Nat Commun:雙受體介導精準基因幹擾技術
    2016年11月24日,《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在線發表了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鞠熀先教授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提出雙受體介導的精準基因幹擾技術,以及該技術對癌症的新治療方法。
  • 腫瘤譜系影響BRCA基因介導的表型
    腫瘤譜系影響BRCA基因介導的表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7/30 10:22:47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Barry S.
  • 眾病之王——癌症傳讀書筆記(九)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發現
    努森使用從物理學和概率理論那裡拿來的數字和簡單的方程式來說明問題。在有家族史的兒童的病例中,只需一個基因改變就可以致癌,而在無家族史的兒童中,需要兩個基因改變才會致癌。每個正常的人類細胞的染色體都有兩個副本,因此每個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Rb也有兩個副本。
  • P450介導的除草劑交互抗性: Stephen Powles團隊在黑麥草中成功克隆到除草劑交互抗性基因CYP81A10v7!
    除草劑的抗性機理一般包括靶標抗性和非靶標抗性。非靶標抗性指雜草通過加速除草劑分解代謝(代謝抗性),減少除草劑吸收和運輸以及增加向液泡的分泌來減少其對靶標分子的結合。在雜草中,代謝抗性是最常見的除草劑非靶標抗性機理。許多植物體內大型基因家族包括細胞色素P450, GST, GT,AKR,ABC transporter和esterase可能參與除草劑的代謝解毒。
  • 醫學突破的先鋒--CRISPR介導的HeLa細胞基因編輯
    CRISPR系統用於精確的基因組編輯,可以通過用所需的供體序列取代靶基因序列來進行基因敲除或敲入基因組的操作。HeLa細胞是一種侵襲性宮頸癌細胞系。在HeLa細胞系中進行基因編輯可以產生單個或多個基因敲除,正確的突變或插入報告基因轉基因。這些經過基因組編輯的HeLa細胞系將提供給研究人員用於研究癌症,癌症治療,細胞死亡,功能基因組學,信號通路,藥物研發,藥物反應和細胞治療。
  • CRISPR/Cas9介導的非同源DNA敲入在多拷貝基因敲除中的應用 | BMC...
    Kwok, Feng Wang, Junyi Xue, Hui Zhao, Kin Wah Suen, Chi Chiu Wang, Jianwei Ren, George G. Chen, Paul B. S. Lai, Jiangchao Li, Yin Xia, Andrew M.
  • Nature子刊:抗CRISPR蛋白介導的CRISPR-Cas9系統可提高基因編輯...
    我們可以同時提高基因組編輯的精確性和抑制脫靶效應。」對基因編輯進行更多的控制CRISPR-Cas9作為一種更簡單、更便宜的工具,開創了基因編輯的新領域。它的作用就像剪刀一樣,可以切割你想要改變的遺傳物質。然而,這個過程也會產生脫靶效應,從而限制了它在治療領域的應用。
  • ...蛋白介導的CRISPR-Cas9系統可提高基因編輯效率,同時降低脫靶效應
    我們可以同時提高基因組編輯的精確性和抑制脫靶效應。」對基因編輯進行更多的控制CRISPR-Cas9作為一種更簡單、更便宜的工具,開創了基因編輯的新領域。它的作用就像剪刀一樣,可以切割你想要改變的遺傳物質。然而,這個過程也會產生脫靶效應,從而限制了它在治療領域的應用。
  • CRISPR RNA介導的整合酶可對細菌基因組實現高效多重操作
    CRISPR RNA介導的整合酶可對細菌基因組實現高效多重操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4 17:01:11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Samuel H. Sternberg研究小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醫學突破的先鋒——CRISPR介導的HeLa細胞基因編輯|源井生物
    腫瘤細胞的遷移和侵襲2. 藥物開發3. 細胞死亡途徑CRISPR-U 基因編輯在HeLa細胞的應用CRISPRCRISPR-Cas系統已經成為了革命性的基因組編輯工具,為生命科學的發展和我們對生命的理解提供了巨大的動力。CRISPR系統用於精確的基因組編輯,可以通過用所需的供體序列取代靶基因序列來進行基因敲除或敲入基因組的操作。
  • 一根繩上的螞蚱|《自私的基因》13~14 章讀書筆記
    《自私的基因》這本書的讀書筆記有點長,摘抄和想法加起來有 3 萬字。為了方便閱讀,把筆記按章節順序分了五個部分:1~4 章為第一部分,主要講從複製子到生存機器的進化。5~10 章為第二部分,主要講生存機器的不同生存策略。11~15 章每章都是獨立的章節,論述了 5 個不同的問題。
  • 單鏈DNA介導的人工限制性內切酶PfAgo或可用於捕獲基因簇
    單鏈DNA介導的人工限制性內切酶PfAgo或可用於捕獲基因簇 來源: 生物催化劑設計與改造服務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7-02-21   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