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對腫瘤的認識及治療腫瘤存在的不足

2020-12-05 搜狐網

  一、腫瘤的流行病學資料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藥科學研究的迅速發展和衛生水平的提高,癌症已上升為當前人類的重要死亡原因。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世界每年有新癌症患者達870萬,每年癌症死亡病例有690萬。中國有12億多人口,估計我國每年約有130萬人死於惡性腫瘤。目前,惡性腫瘤是中國人民的第二大主要死因。調查分析表明,各類惡性腫瘤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趨勢。因此癌症已經成為嚴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和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大危害,成為患者.家庭.社會的沉重負擔。

  二、現代醫學對腫瘤的認識及治療腫瘤存在的不足

  現代醫學認為腫瘤是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某一個細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導致其克隆性異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腫瘤的形成可以歸納為以下兩點:1.基因突變,2. 免疫系統功能的紊亂。

  目前腫瘤的治療多以手術治療為主,配合放、化療、生物治療。雖然經歷了一個世紀的不懈努力,但手術後和放、化療後,腫瘤的復發、轉移、多藥耐藥、放療和化療的嚴重毒副作用,包括對患者免疫系統的致命打擊和多重癌的誘發等等問題,依然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生物治療是利用現代分子生物學的技術,將單一的免疫分子輸入機體,試圖通過某個途徑,增強機體某個方面的免疫機制。但機體免疫系統是一個複雜的互相作用的網絡系統,現代醫學尚不能完全肯定生物治療不存在潛在的危害性。

  三、中醫學對腫瘤認識和優勢

  祖國醫學早在公元前5~3世紀,就對腫瘤有了較全面的認識。通過幾千年的不斷發展,祖國醫學在治療腫瘤方面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中醫學強調整體觀念,講究陰陽平衡、辨證論治。不主張「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祖國醫學認為腫瘤的發生是由於人的正氣不足,外感六淫、內傷七情、疫毒等因素導致人的陰陽不調,氣血運行失常,進而使「氣血」流結或不正常物質滯留產生腫瘤。基於此,歷代醫家在臨床實踐中總結出「扶正祛邪」這一重要治療。祖國醫學中草藥治療腫瘤有著她不可替代的優勢:從整體去調節人體機能,在增強人體正常細胞功能的同時,對腫瘤細胞無明顯營養、促生作用;在殺滅、抑制腫瘤細胞的同時,對人體正常細胞無明顯毒害作用。在與西藥聯合治療時,可大大減低西藥對機體所帶來的毒副作用。

  四、金絲地甲膠囊(http://www.jhak.com.cn/jsdj.htm)

  金絲地甲膠囊(http://www.jhak.com.cn/jsdj.htm) 是由金華艾克醫院(http://www.jhak.com.cn/index.htm) 提供配方,浙江中醫學院在中草藥治療腫瘤切實有效的驗方——金絲地甲組方的基礎上,充分運用現代藥理知識及生物科技手段共同研發完成的,已經衛生部批准。金絲地甲膠囊(http://www.jhak.com.cn/jsdj.htm) 通過一定的臨床觀察證明,長期服用該產品,對提高機體的整體免疫功能及抗突變作用具有很好的效果,且無毒副作用。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東協國際腫瘤整合醫學論壇腫瘤微創技術...
    、廣東省抗癌協會承辦,國際抗癌聯盟(UICC)、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協辦的2020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在廣州隆重召開。馬中抗癌協會、中國抗癌協會團體會員單位——聖丹福廣州現代醫院共同承辦了東協國際腫瘤整合醫學論壇。本次大會邀請了東協各國的腫瘤專家學者,聚焦東協腫瘤整合醫學新進展、腫瘤精準治療、腫瘤微創治療及腫瘤整合醫學四大主題!
  • 治療腫瘤需「斬草除根」
    腫瘤是來自正常幹細胞突變或「腐敗」而形成的「怪物」,但幹細胞「腐敗」成腫瘤「怪物」的原因還不完全明了。科學發展已告訴我們,幹細胞和腫瘤「怪物」,有許多相似處,前者是人體必需的「種子」細胞,後者是人體必除的「種子」細胞。當前治療惡性腫瘤的多種方法雖然去除了大量的腫瘤細胞,但難以根除腫瘤幹細胞(CSC),即必除的「種子」細胞還存在。
  • 王紅陽:靶向藥物與免疫治療有局限,腫瘤防控需前移
    為什麼現代社會患癌症的人越來越多?對不同種類的癌症,治療效率為何差異那麼大?未來人類能否徹底戰勝癌症?書展首日(12日)的上海科協大講壇再度聚焦「神奇的生物細胞」,中國工程院院士、腫瘤分子生物學與醫學科學家王紅陽從歷史沿襲發展的角度揭開腫瘤細胞的奧秘。「腫瘤何其多,但對腫瘤又知多少?
  • IO原創 I 全面認識腫瘤免疫治療超進展
    而腫瘤HP絕對是接受免疫治療的最壞結果:患者非但沒有獲益,反而提前出現了病情惡化,更早地需要面對死亡。認識超進展(HP)HP是相對於「進展」而言,目前尚無標準的定義。綜合目前的文獻,HP被定義為腫瘤反常的加速生長,包括:(1)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後第一次評價時進展,或至治療失敗時間(TTF)﹤2月;(2)腫瘤體積增加>50%;(3)腫瘤增長速度(TGR)增加>2倍。其實,HP並非免疫治療特有的現象,無論在化療中,還是在靶向治療中,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但是,其發生率遠不及在免疫治療中這般普遍。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醫院名稱: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省份:北京市 城市:北京市特色門診:腫瘤科     腫瘤放療    腫瘤化療     腫瘤外科     腫瘤內科 醫院地址:左安門外潘家園17號郵政編碼:100021電話:67781331交通路線:在北京火車站乘63、51、41路支線及特3路公共汽車
  • 專家訪談丨潘躍銀教授:正確認識腫瘤免疫治療的獲益
    潘躍銀 教授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省腫瘤醫院副院長中科大附一院腫瘤教研室主任安徽省腫瘤質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國醫促會胸部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臨床腫瘤學雜誌》、《Journal Thoracic Oncology》、《中華醫學雜誌》等編委醫脈通:潘教授您好,請問您認為,與傳統治療相比,腫瘤免疫治療在臨床獲益上的優勢有哪些?
  • 浙大周民團隊研製一款微納機器人 可通過光合作用靶向治療腫瘤
    由於其具有靈活運動、精確靶向、藥物運輸等能力,在疾病診斷治療、靶向遞送、無創手術等生物醫學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現階段針對微納機器人的有關研究大多聚焦在體外,在體內治療應用的更多預期功能仍具極大挑戰性。
  • 螺旋藻「披上」磁性外衣 借光合作用靶向治療腫瘤
    受訪者供圖  因具有靈活運動、藥物運輸等能力,微納機器人在疾病診斷治療、靶向遞送、無創手術等生物醫學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現階段針對微納機器人的有關研究大多聚焦在體外,在體內治療應用的更多預期功能仍然存在極大的挑戰。
  • 浙大專家把螺旋藻製成微納機器人 以光合作用治療腫瘤
    浙大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轉化醫學研究院周民研究員團隊研製的這款微納機器人以螺旋藻作為活體支架,「穿上」磁性塗層外衣,靶向輸送至腫瘤組織,成功改善腫瘤乏氧微環境並有效實現磁共振/螢光/光聲三模態醫學影像導航下的腫瘤診斷與治療。
  • 自動勾畫腫瘤、設計放療計劃、預測治療效果,人工智慧讓腫瘤精準...
    原創 機器之心產業研究 機器之能腫瘤,特別是惡性腫瘤,是現代醫療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腫瘤患者的難以治癒、易於復發、死亡率高、治療成本高昂等問題,也是擺在人類面前的巨大挑戰。
  • 今年醫學諾貝爾獎盤點——腫瘤免疫治療的機遇與挑戰
    其實,腫瘤免疫治療並非一時興起,近幾年一直是腫瘤研究的「寵兒」。自2011年抗CTLA-4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伊匹單抗(Ipilimumab)獲黑色素瘤適應證尹始,便拉開了免疫檢查點為主的腫瘤免疫治療序幕,主要是通過抑制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調動自身免疫系統功能而消除腫瘤。
  • 醫學大家談腫瘤治療醫術與藝術
    在人類與腫瘤「過招」的百年歷史上,一代代醫學專家拓荒前行,從外科手術到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人類取得過很多彪炳戰績,但走進今天,誰也不敢說完全徵服腫瘤。  當腫瘤逐漸成為一種蔓延全球的慢性病,今時今日,我們當如何看待腫瘤,如何面對腫瘤患者? 是應該相信依靠技術能消滅所有疾病乃至腫瘤,還是對生命保有敬畏之心?
  • 腫瘤幹細胞| 確實存在 實體瘤治療有了明確靶標
    麻省總院和MIT的Broad研究所以及哈佛的研究人員合作,首次在人腦腫瘤樣本中鑑定出腫瘤幹細胞和其分化的子代。麻省總院病理科的Mario Suvà大夫說:「我們的工作有力地支持了腫瘤幹細胞是腫瘤增長的主要來源,因此,應考慮將其作為治療的靶點。」
  • 當腫瘤免疫治療遭遇不良反應,如何轉危為安?
    雖然免疫治療可通過增強免疫系統功能產生確切療效,但是因免疫檢查點阻斷導致的不良反應不容忽視。關鍵在於人們能否識別它,並設法解決;無論不良反應如何變幻,盡在把握。老郭是一名接受PD1免疫治療肺癌患者,正當他與家人感受著醫學進步時,治療出現了波折。一月前,他突然出現一系列嚴重的胃腸道不適,噁心嘔吐,甚至到了無法進食、無力行走的境地。
  • 腫瘤細胞免疫治療時代到來的機遇與挑戰
    新一屆的腫瘤與免疫治療研討會將在往屆的討論基礎上,增加腫瘤免疫治療、深度測序、非編碼RNA與腫瘤發生、腫瘤幹細胞與靶向治療策略、腫瘤細胞自噬、腫瘤臨床多中心與多學科協作研究等內容。我們真誠地邀請活躍在腫瘤基礎和轉化醫學研究第一線的科學和臨床工作者與會,見證腫瘤研究領域中的最新突破性理論和技術上的進展,共商開展國際水平的腫瘤轉化醫學研究的大計。
  • 上海矽酸鹽所在「納米催化醫學」的腫瘤治療領域取得多項重要進展
    「納米催化醫學」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施劍林研究員所帶領的科研團隊提出的前沿學術思想,旨在通過響應腫瘤部位的特異內場微環境或外源性雷射、超聲作用場,利用無毒/低毒納米材料所引發的瘤內原位催化反應,高效地實現腫瘤細胞的氧化損傷及細胞死亡。
  • 全面掌握放療常識,讓腫瘤治療更放心|癌細胞|腫瘤|放療|治療|靶區|...
    ,不同的癌細胞核團的放射敏感性存在很大差異。溫馨提醒:浙醫二院國際醫學中心TOMO腫瘤放射治療中心實行預約制就診,患者預約後按照預約時間到院即可就診,一般無需排隊等候。3. 什麼是CBCT、MVCT?CBCT即錐形束CT,所有直線加速器自帶CBCT,採用千伏級能量掃描。
  • 腫瘤的免疫治療研究
    針對腫瘤免疫治療的臨床療效、適應症和安全性等大家關心問題,《科學通報》就腫瘤免疫治療的過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對話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福生。  惡性腫瘤是導致人類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015年我國約有429萬癌症新發病例,另有280萬人因癌症去世,相當於每天有約7700人死於癌症。
  • 哪些腫瘤可以用質子重離子治療?治療過程幾分鐘?
    哪些腫瘤可以用質子重離子治療?治療過程幾分鐘?質子重離子治療是目前國際公認最尖端的腫瘤放射治療技術範圍極大拓寬一般來說,適合普通光子放療的腫瘤基本都適合質子重離子治療,但質子重離子射線獨特的放射物理學和放射生物學特性,又使得其適應症範圍有了極大拓寬:中樞神經系統腫瘤:腦膜瘤、腦膠質瘤、垂體瘤、聽神經瘤及星形細胞瘤等
  • 康健園|當腫瘤免疫治療遭遇不良反應,該怎麼辦?
    腫瘤免疫治療的興起,為人類攻克癌症帶來了曙光。其中,PD-1藥物免疫療法是通過阻斷PD-1信號通路,增強免疫系統功能殺死癌細胞。PD-1藥物免疫療法在腫瘤治療領域,已經成為繼手術、放化療之後的一種有效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