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內戰前夕雙方就搶地盤,戰初北方不斷失利,才不得不解放黑人

2020-12-02 南北朝東西

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一場最大規模的內戰 ,南北雙方一共有350萬人參戰,最終有75萬名士兵死亡,40萬名士兵傷殘,實際上陣亡人數可能更多,還有不明數量的平民傷亡。

一、美國南北雙方經濟模式差異

1812~1814年第二次美英戰爭,美國獲得了戰爭的勝利,解除了英國妄想重新統治美國的威脅。美國的國內政治穩定,一直在大力引進外來移民,從英國那裡獲取了先進的工業技術,而且還有加利福尼亞金礦的發現和開採以及外國投資的不斷引入,美國開始進行了工業革命,美國經濟迅速發展。

但是因為南北雙方的差異,北方的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迅速,北部和中部各州先後開始了工業革命,到了1860年,北方工業生產居世界第四位,總產值達18.8億美元。

而在南方,則實行的是種植園黑人奴隸制度,主要靠向歐洲出口種植園產品——棉花、糖、菸草等。南方的工業革命也有,軋棉機等發明使得棉花生產效率增快,棉花種植利潤越來越高,南方的那些種植園主都變得越來越富有,從而更加依賴黑人奴隸制度。

黑人在種植園勞作

但是南方只是種植園主富了,整個南方工業產值只有北方的十分之一,南方的很多工業產品都要嚴重依賴國外進口。本來初期雙方還可以相互妥協,但隨著美國領土不斷擴張,雙方激烈地爭奪西部土地。

二、雙方激烈爭奪西部新獲取的領土

1846年至1848年,美國發動了對墨西哥的戰爭,美國獲勝,奪取了墨西哥23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一躍成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國,美國從此獲得在美洲的主宰地位。

在美國新奪取的大批西部領土上,南北雙方都想推廣發展自己的經濟模式。北方要求在西部地區發展資本主義,限制甚至禁止奴隸制度的擴大,把新州確定為自由州;南方則力圖在西部擴展奴隸制度,主張把新州確定為容許奴隸制存在的州。

雙方矛盾不斷擴大,1854年南方奴隸主企圖用武力把奴隸制擴張到堪薩斯,北方和西部自由民反對奴隸制擴張,於是在堪薩斯爆發了大規模流血衝突,堪薩斯內戰一直持續到1859年。

因為奴隸主利用其在國會及政府中的統治地位,在奴隸制擴張問題上連續取得勝利,激起北方廣大人民的憤慨。北方人民發起了聲勢浩大的「廢奴運動」,南方黑奴也不斷展開暴動。在人民鬥爭的推動下,北方資產階級開始主張廢除奴隸制度,連南北雙方教會都開始分裂了。

三、林肯當選總統,南方發動叛亂

到了1860年,情況變了,溫和派的共和黨人林肯當選了總統,南方的奴隸主在國會及政府中的統治地位不存在了。林肯上臺後,批准了北方早就提出的增加關稅的計劃,增加關稅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北方工業的發展。

美國林肯總統

當時最強的工業國是英國,而南方一直在進口英國等歐洲國家的工業產品。增加關稅,勢必會提高南方購買國外工業產品的價格,而南方出口的棉花等原料,也會被外國針對加徵報復性的關稅,這一切都極大的觸動了南方奴隸主的利益。還有在奴隸制擴張問題上,失去了政府的強力支持,從而讓南方鋌而走險,率先發起了戰爭。1861年2月18日,南方各州成立美利堅聯盟國。

戰爭初期,北方實力遠遠大大超過南方,北方一共有23個州,人口2234萬,北方有發達的工業,可以生產大量的槍炮等軍事產品,年產值15億美元,擁有22000英裡的鐵路網和豐富的糧食。

南方只有7個州,共910萬人口(其中還有400萬的黑奴),工業薄弱,年產值1550萬美元,鐵路也只有9000英裡,工業產品依賴進口,只有很少的軍事工業,但是得到了英法等國的援助。

南方的優勢在於,初期軍事準備充分,美墨戰爭的鍛鍊和經常要應對奴隸的叛亂,讓南方軍隊素質較高,指揮官的經驗十分豐富。由於雙方實力和人口上差距,南方要想獲取勝利,只能通過速戰速決的方式,打敗北方。

美國內戰

1861年4月12日,南軍炮兵開始了對薩姆特堡守軍進行34小時的炮擊,北方守將安德森率領他的90人組成的守軍進行了還擊,戰爭衝突開始了。

到了4月15日,林肯總統親自宣布,南方7州發生了違反美國法律的叛亂。但這激怒了仍留在聯邦的8個蓄奴州,維吉尼亞等四個州加入了南方,密蘇裡等其它州仍未作出決定 。

戰爭初期,南方軍隊的統帥是傑出的軍事家羅伯特·李,他制定了以攻為守的戰略,希望集中兵力殲滅北軍主力,迫使北方籤訂城下之盟。而北方對戰爭準備不足,兵力分散,指揮官也同情奴隸主,採取消極戰術,這樣北軍在戰場上連連受挫,一度讓南方軍隊逼近華盛頓。

四、林肯解放黑人,北方獲勝

林肯政府開始在廢奴的問題上相當謹慎,擔心觸動奴隸制度會把一些邊境奴隸州推向南方叛亂者一方,失掉邊境諸州這個重要的戰略地區。後來因為戰爭不斷失利,林肯更換了軍隊的統帥,開始廢除奴隸制,目的在於打擊南方內部,牽制歐洲,防止外國幹涉。

1862年9月22日,林肯發表預備性的解放宣言:假如在1863年1月1日以前南方叛亂者不放下武器,叛亂諸州的奴隸將從那一天起獲得自由。消息傳到南方後,成千上萬的奴隸逃往北方。這讓英國民眾也支持北方,迫使英國政府放棄了原來的幹涉計劃。

1863年元旦林肯頒布《解放宣言》宣布解放黑奴,允許黑人參加北方軍隊,之後又頒布「宅地法」,允許所有美國人得到西部的土地。成千上萬黑人報名參加北方軍隊,其中主要是南方逃亡奴隸,共有15萬黑人加入了北方軍隊。

美國黑人軍隊

北方統帥更換後,頂住了南方軍隊的進攻。1863年7月1日兩軍在葛底斯堡展開決戰,兩天後南軍被擊敗。南軍損失2.8萬人,從此戰場上的主動權轉到北方軍隊手中。

同時北方海軍開始進行更嚴密的海上封鎖,幾乎斷絕了南方與歐洲的貿易。南方奴隸紛紛逃亡,種植場經濟瀕於瓦解。南方內部也開始分裂,逃兵與日俱增,糧食及日用品匱乏。

1865年4月9日,南方統帥李的部隊陷入北方軍隊的重圍之中,被迫向北方主帥格蘭特請降。南北戰爭最終結束,美國恢復了統一。

南北戰爭雖然讓林肯廢除奴隸制,黑人得到解放了,只是政治上取得公民權及選舉權,但是並沒有獲得和白人一樣的權利。戰後黑人仍受到多方面的歧視和種植場主的剝削,後來黑人一直在努力爭奪人權。

南北戰爭摧毀了奴隸制,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維護了國家統一,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掃清了道路,並為美國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奠定了基礎。

相關焦點

  • 林肯與美國內戰的進程
    內戰爆發了。之後,南部又有4個州參加叛亂。美國南北雙方長期矛盾和鬥爭終於發展為全面武裝鬥爭。這是歷史的必然,正如馬克思指出的:「當前南部與北部之間的鬥爭不是別的,而是兩種社會制度即奴隸制度與自由勞動制之間的鬥爭。這個鬥爭之所以爆發,是因為這兩種制度再也不能在北美大陸上起和平相處。
  • 如果南方邦聯贏得了美國內戰,會怎樣?
    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國內戰),是迄今為止美國歷史上一場最大規模的內戰 ,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戰爭最終以北方聯邦勝利告終。長久以來,人們對這場戰爭猜想了很多「另一種可能」。
  • 黑人奴隸在美國歷史上的悖論
    1793年和1850年,被奴隸制勢力劫持的聯邦國會通過了《逃奴法》,要求北方各州協助南部奴隸主追捕逃奴。  史事:北美幾十萬黑人奴隸,當時只有不到百分之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九個殖民地,作為白人家庭的傭人和工匠,承擔各種雜務。另外的黑人奴隸集中在南部的四個殖民地,為奴隸主種植菸草、稻米和靛藍。在獨立革命前夕,依靠榨取奴隸的血汗,北美洲成為「歐洲的穀倉」。
  • 種族主義的幽魂從未離開美國
    也有人認為,這個旗子反映了美國南方的歷史,還有緬懷內戰中死去的南方士兵的含義。所以,雖然有民調不斷顯示,南方"邦聯旗"在全美國範圍內並不受歡迎(超30%的人厭惡,僅9%的人喜歡),但因為大部分美國人覺得這不算是個事(超50%的人覺得無所謂),又因為當年內戰後的「和解」等歷史原因,這個旗子就一直被沿用至今了…但是,這面旗幟的背後,是美國數百年來的種族主義血淚史。
  • 美國內戰徹底爆發?凌晨時分華盛頓槍聲不斷,大量美國人瑟瑟發抖
    據環球網報導,美國因為今年一連串的災難是產生了歷史罕見的混亂,而公民可以依法購槍、持槍,更是加劇了這種混亂。而在不久前,美國首都華盛頓凌晨時分槍聲不斷,大量美國人瑟瑟發抖。與此同時,拜登和川普的總統之爭是讓美國呈現出一種「一國兩民」的狀態,兩人的支持者都發誓要「拿起武器捍衛權力」,難道說美國內戰即將徹底爆發了?
  • 黑人推倒雕像,為什麼有人會支持?
    但凡事都有意外呀,美國南北戰爭就是政治軍事史上的奇葩案例。勝者沒贏,敗者不輸美。國內戰打了四年,在東部格蘭特消耗戰和西部謝爾曼三光政策下,北方聯邦軍最終奪取了勝利。內戰結束以後,總統林肯就被刺殺了。副總統安德魯詹森接任。尷尬了,詹森本來是林肯為了團結南方民主黨反分裂人士才帶上來做副總統的。
  • 與美國相比,究竟差在哪?
    18世紀到19世紀初拉丁美洲爆發了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民族解放運動,共有17個獨立國家,形成今拉美的政治格局。海地人民在1791年,黑人領袖杜桑的領導下爆發起義,拉丁美洲,南美大陸全部獲得解放。但在此後的100多年裡,雖然擁有豐富資源的拉丁美洲經濟條件優越,但是實際的經濟發展卻遠遠落後於處於同一區域鄰近的美國,為何獨立後的拉美各國在經濟上沒有美國那樣大發展呢?
  • 美國南北戰爭,南軍本來佔儘先機連打勝仗,為何最終敗給北軍
    美國南北戰爭是工業革命以後第一次超大規模的戰爭。美國南北兩方,共有超過300萬人投入戰爭,雙方死傷總人數也遠超百萬。然而在這場戰爭中,擁有精銳部隊的南方軍隊,卻在初期佔盡優勢的情況下突然崩潰,最終由林肯統領的北方政府獲得了勝利。
  • 美國曾將薩爾瓦多推向瘋狂內戰
    親美政府獨裁統治薩爾瓦多位於中美洲,一戰前,薩爾瓦多經濟發展比其他中美洲國家迅速,然而,隨著美國壟斷資本的不斷滲透,薩爾瓦多很多重要經濟部門落入美國人之手。1931年馬克西米亞諾·埃爾南德斯·馬丁內斯發動政變,建立起軍事獨裁政權。此後將近半個世紀,薩爾瓦多一直由親美軍人實施獨裁統治。隨著緊張局勢加劇,人民處於起義邊緣。
  • 兩大水獺家族為搶地盤上演激烈大戰,打出了復聯內戰的感覺
    還有人感覺這就是復仇者聯盟內戰: 據介紹,雙方開團之前先進行了一波「祖安」問候,然後猛然加速,在河道中爆發團戰。 「碧山組」的陣型猶如箭頭,飛速撲向對手,速度好似離弦之箭,感覺都要在河面上起飛了:
  • 這部黑人平權電影,折射出美國深刻裂痕
    電影開始前幾分鐘,網友不斷在刷「I can't breathe.」彈幕看電影之前,我們簡單梳理一下美國當時的社會背景。獨立後的美國,最初分為北方的自由州和南方的蓄奴州。北方主要發展工業,主張廢奴制,南方以農業莊園種植為主。種植業特別是種棉花需要大量勞動力,莊園主為了賺更多的錢,頑固地堅持蓄奴制,大量使用黑奴。黑奴是北美殖民地開拓時期,被西方奴隸販子從非洲大量販賣到北美大陸的黑人。南方各州莊園主對黑奴慘無人道的殘酷迫害,不但激起黑奴的反抗,也使美國群眾,特別是北方各州的白人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市民深感不滿。
  • 解放前夕,什麼因素讓新中國外交政策選擇一邊倒?實在是迫不得已
    而我黨在外交關係上畫了一條紅線必須「斷絕對國民黨支持」,雙方才可以發展外交關係,這一政策一直沿用到至今。有關國家也在為使新中國的外交政策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而作著各種各樣的嘗試,也包括腳踏兩條船。毛主席在通盤考慮新中國的對外方針。如何對待美國等帝國主義國家的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十分敏感而又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 南北內戰:「里奇蒙」首都保衛戰,羅伯特·李臨危受命!黯淡的勝利
    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後,其實南方和北方相比實力懸殊:南方當時只有7個州900萬人口,而強大的北方有23個州2200萬人口,其工業生產值也是南方的10倍。但讓人意外的是,南方率先發動叛亂並挑起戰事!而南方的底氣來自於它的軍事實力:軍火工業發達,而且軍隊戰鬥素質高!
  • 翻版《西部世界》,拷貝《逃出絕命鎮》,《內戰前》講了什麼?
    如果你對《逃出絕命鎮》、《我們》這類,披著懸疑、驚悚外衣,講種族矛盾的好萊塢電影很受用的話,新片《內戰前》應該能合你的胃口。當噩夢般的景象成為現實,這才是最能激發人們驚恐感的事情,在《楚門的世界》、《西部世界》這類影視劇中,這類藝術化的模糊真實與虛擬的敘事技巧,已經被應用得滾瓜爛熟了。
  • 混亂的選舉,撕裂的美國,緊隨而來的美國內戰
    林肯當選總統之後僅僅39天,美國內戰便爆發了,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他的當選引發了美國歷史上最慘痛的戰爭。回顧1860年大選,很多東西頗值得玩味。 林肯所代表的共和黨剛成立不久,北方民眾早已厭倦了民主黨人對奴隸問題的曖昧不清,旗幟鮮明地反對奴隸制是共和黨的一道殺手鐧。 民主黨的兩位候選人都持維護奴隸制的立場,區別在於,北方的道格拉斯主張消極地維持現狀,他既不反對奴隸制,也不反對奴隸制的推廣,但他認為,奴隸制不得藉由法律強加於不願意接受奴隸制的地區。
  • 美國那點事丨「佔領國會山」中的政治暴力:美國會走向內戰嗎
    川普表示,「這代表著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第一個總統任期的結束,但這只是我們為了讓美國重新偉大而進行鬥爭的開端」。「雙方不把對方視為對手,而是視為惡魔」拋開「佔領國會山」引發的各種指責和嘲諷,美國的政治暴力問題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 拒絕調停,衣索比亞爆發內戰!聯合國:引發20年來最大難民潮
    提格雷向鄰國厄利垂亞發射了火箭彈(圖源:谷歌地圖)目前,埃塞爾比亞內戰已持續14天,衝突雙方仍在大打出手。11月15日晚些時候,衣索比亞軍隊解放了北部提格雷地區的一個名叫阿拉瑪的城鎮,該鎮靠近阿姆哈拉州的邊境,距離提格雷的首府梅克爾約120公裡(75英裡)。
  • 美國社運版圖,與黑人組織鬥爭的前世今生
    其次是美國左翼運動中的種族問題,移民所激化的種族與階級矛盾如何在過去一百多年不斷撕裂美國的激進主義傳統。最後進入這一波「黑命攸關」(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從其所體現出的特徵裡可以瞥見的歷史上黑人運動的遺產。 夕岸將講座的文字稿授權澎湃新聞刊發,以饗讀者。
  • 內戰前的美國和現在像不像?看看人口趨勢
    儘管目前把持著白宮、參議院和很多州的政府,保守派仍在喪失能在未來贏得選舉的信心,對美國民主的平穩運轉而言,這並非吉兆。他們認為選舉方面的失利將摧毀他們,這甚至更令人憂心。我們理當慎重,不能誇大危險。眼下不再是1860年的美國,甚至不是1850年的美國。
  • 百年首次,邦聯旗幟現身國會,揭開美國內戰傷疤
    1865年,南北戰爭結束之後,邦聯旗也被廢除,然而,南方卻仍舊存在著諸多惋惜情緒,美國政府亦未完全禁止對於邦聯旗的使用,甚至南方的很多場合都還在使用類似的旗幟,對在南北戰爭中作戰過的南部將領們進行紀念!二戰中,一些南方士兵組織而成的美軍部隊還使用了邦聯旗作為自己的旗幟,比如說一艘取名為「哥倫比亞」的巡洋艦在作戰時便一直掛著邦聯旗,一直到戰爭結束之後才取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