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豐經濟學講義6:為什麼房價總是居高不下?

2021-01-08 老牟的讀書圈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6:為什麼房價總是居高不下?

讀書投資大腦,思維改變人生,大家好,歡迎來到老牟的讀書圈。今天我們繼續來講薛兆豐

經濟學講義。昨天我們講到了,價格管制,造成了春運火車票是一票難求,不過現在還有人上趕著提出,請求政府對房租進行管制,理由就是房租太貴了。當年美國就出過同樣的傻缺事。1946年,舊金山實行了房租管制,最後發生了什麼事情?結果房東都不願意出租了,租房市場供給大幅下降,需求卻在不斷增加,房東們一看租房不賺錢,更傾向於把房子賣掉,甚至就讓他空置也不出租了。這個政策本來要幫助窮人租房的,但結果根本找不到可以出租的房子了。但作者也說,可惜的是,即便在美國,現在也還有很多的地方實行了租金管制。窮人依然很難租到房子。

相反,美國一個城市發生了地震,一半房屋倒塌,但卻沒有實行價格管制,而是讓市場價格來調節。結果就是另一番景象:地震後沒有出現所謂的房屋短缺現象。因為當時房屋的價格是隨行就市波動的,一半的房屋被摧毀後,房價肯定漲上去了。在房價高漲的情況下,人們就會自發做出各種各樣的調節:有些人暫時搬離了這個城市,有些人找親戚朋友一起住,更多的人,只要他們的房屋還在,他們就願意騰出來租給別人,獲取更多的租金回報。最後房子的供給並沒有減少,人們只要出錢,就能夠找到合適的房子,不需要展開價格以外的其他競爭。

當年戰後的德國,是一片廢墟,物資非常緊缺,也發生了通脹,所以盟軍也實行了嚴格的價格管制,但是情況卻越來越糟糕,1948年,生活指數降到了二戰時候的三分之一,當時的特徵就是什麼東西都短缺,大家換取糧食都要走上幾十公裡。後來德國財長艾哈德進行了改革,用到了哈耶克的理論,抓緊貨幣,控制通脹的同時,放開價格,結果奇蹟出現了,大家不再進行物品囤積,開始進行交易,之前的囤積都變成了供給,德國的市場經濟就這樣開始滾動起來,雖然短期陣痛,但是很快就得到了經濟復甦。再加上美國的馬歇爾計劃,德國經濟率先復甦,很快就再次成為歐洲強國。

1988年,我們也同樣有過一次價格闖關的改革,決定放開價格。但是我們卻沒有那麼幸運,當時消息一出,大家瘋狂搶購,甚至連火柴都有人搶,所以最後改革失敗了,發生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然後我們緊急叫停,不過改革並未停止,過了幾年之後,價格才逐漸放開。周其仁老師在分析原因的時候,說全盤私有化,聽上去很過癮,但是這種主張,看輕了改革需要付出的代價。那麼為什麼德國就可以通過勇氣來放開價格,我們就必須要有耐心呢?

作者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周老師,不過他反問了一個問題,德國價格改革,盟軍還在不在?這讓作者恍然大悟,價格管制肯定是不對的,但是放開價格必然引發巨大的市場衝擊,盟軍在就有外援,可以通過外力維持市場穩定。比如物價漲的太高,就可以馬上通過進口平抑物價。而商家也願意這麼做。而我們的價格改革,則是內生性的,自己給自己改革,由於開放度太低,沒有外援,所以一旦價格走高,那麼也不可能瞬間增加供給平抑價格。所以必須慢慢來。

世界上對於扶貧有一個共識,那就是補貼窮人,並且讓市場發揮應有的作用,而不是直接去幹預商品價格。比如我可以發錢給窮人,但是不要直接發牛奶,或者管控一些商品的價格。發錢,他們會選擇自己偏好最高的商品,有人可能會買麵包,有人會買香腸,不一定每個人都願意喝牛奶。但是在現實中,我們卻發現,政府經常不這麼做,他們還是願意直接補貼東西。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政府也是喜歡錢。而通過行政命令,可以強制從企業化緣,但是自己掏腰包就有點捨不得了。

另外,政府即使要補貼,也會直接把錢給企業,比如要做教育補貼,那就把錢發給學校,而不會去交給學生,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把錢給學校,那麼政府對於學校的掌控力就會增強,學校就要看政府臉色行事,而把錢給普通學生,政府的存在感,權力欲都會降低。比如美國大經濟學家弗裡德曼就說,政府應該向家長和學生,發放可以抵扣學費的教育券,,而不應該直接補貼學校。這樣學校就要去討好學生了,為了討好學生,只能把教育設施和教育水平提高,這就會起到一個積極的作用,讓資源的配置更加的合理。

下面是大家都關心的話題,房價。作者在這本書裡說,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房價一直在漲,是因為人口的聚集,太多人湧入了城市,造成了房子稀缺,房價上漲也就成為必然,更多的人願意到大城市發展,因為這裡有機會,有資源。全世界都是這樣的趨,比如日本的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的人口和gdp都佔據了全日本的絕大多數。

那麼有人建議政府提供廉租房,保障房可不可以壓下來房價呢?作者的觀點是,不能,因為房子並非是標準品,房子之間差異很大,每個人的需求差異化很大,所以很難成為他想要的那一個,無論地段,質量,戶型,需求都不同。

所以我們也看到,大家都在吐槽保障房位置偏僻,質量差等等。那麼打擊炒房,打擊空置房可行嗎?其實也很困難,因為根本就沒辦法給空置房定義,也沒辦法區分投資需求還是使用需求。

作者只說了不行,但沒給解決辦法。如果站在經濟學的角度上,這就是供給和需求的問題,只有在需求多的地方多供地多蓋房,讓供給充足,才是根本解決的辦法,否則什麼限價限購,就成了飢餓營銷,加劇了房產的稀缺,只能讓房子越來越貴。

而收空置稅,交易稅,最後這些費用還是得轉嫁到房價上,卻對控制房價沒啥鳥用。而應該增加持有環節的費用,多持有多交稅。再緊抓金融,防止資金流入房地產。只有從根本上扭轉大家的投機預期,才能真正的讓房價回歸理性。

下面我們看經濟學的第五個詞,叫做權利。權利是人賦予的,也是通過社會強制而實現的。我們重點說產權,產權興起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交通運輸成本持續下降,這導致了人口和貨物的高度密集,人多就生事,所以衝突也就越來越多。比如一開始人少的時候,開墾土地,誰種就算誰的。可是隨著人口越來越多,人口聚集,土地就不夠用了。大家就不斷的發生衝突,爭搶土地。

一開始人類的產權都是這麼得來的,先到先得,誰厲害就歸誰。這種原始的搶奪資源方式,就會不斷地爆發衝突,其實跟動物們爭搶獵物也沒什麼區別,大家在這種衝突中慢慢的形成了一些規矩,來約束大家的不合理行為。這樣大家的利益都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後來隨著交流的增加,產權的概念也就慢慢出現了。這就是人類文明的最大標誌。這也就能解釋權利是人賦予的,也是通過社會強制而實現的。因為只有別人認可,大家都遵守,你的權利才能保障。但是人在骨子裡還是有一種為所欲為的原始衝動,所以這就需要用一定的手段保證公認權利的實行。比如每個人都喜歡女神,但是想跟人家結婚就得追求,人家同意了,才能嫁給你。

下面我們接著說產權,產權一般包括三大類:

1.使用權,比如我們有土地的使用權利,但是卻沒有所有權,土地的所有權都歸國家。

2. 收益權,比如租了別人的店鋪做生意,那麼做生意的收入都歸你了。但是房子的所有權,仍是房東的。

3. 轉讓權,如果沒有轉讓權的話,那麼從產權的角度,是不具備真正擁有某種物品的,比如現在的共有產權房,你用來住是沒問題的,但是你沒有權利出售。任何沒有權利轉讓或出售的東西都不具有所有權。

關於產權的保護,主要有三個原則,

1. 財產原則,如果一個人要想剝奪別人的財產,就要向這個人付費,付費到他主動放棄為止,換句話說就是買過來。

2. 責任原則,意思是當一個人侵害了別人的產權以後,侵害者就要向產權所有者賠償,但是賠償金額是由第三方確定。這個第三方可以是法院,保險機構等等。比如交通事故

3. 不可轉讓原則,政府禁止所有權人,把所擁有的財產賣給別人,比如身體是雖然你的,但是器官的買賣是非法的。

在實際中,具體採用什麼原則保護產權,這個要看情況而定。不同的事情適用不同的原則。比如交通事故就不適用財產原則,不能你想要多少賠償就給多少。而是通過責任原則,經第三方認定一個公允價值作為賠償。

現在很多大城市都很擁擠,道路在早晚高峰更是擁堵不堪,有人就建議收擁堵費,這種建議最早是西方經濟學家提出來的,假如單程交200擁堵費,上下班就是400,20個工作日就是8000,這樣的擁堵費實在是太貴了,一般人恐怕付不起,這就相當於把窮人擋在門外,不讓他們開車上路了。在人們沒有迫切需要佔用道路的時候,大家就會放棄開車,從而讓出道路給那些更需要,更迫切的人。所以擁堵費的篩選不是貧富,而是需求。窮人有急事,比如家裡太太要生小孩的時候,他也不會在乎這200塊錢的。但是這種事,一定會激起民憤,所以輕易不敢嘗試。不過在美國,卻已經做了一些實驗,那麼效果到底如何呢?我們留到明天接著講。

如果您喜歡老牟的讀書圈,就加入我們一起學習吧,微信添加老牟的讀書圈,每天讀書半小時,讓您輕鬆獲得成長。

相關焦點

  •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7:利息是如何產生的?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7:利息是如何產生的? 讀書投資大腦,思維改變人生,大家好,歡迎來到老牟的讀書圈。今天我們繼續來講薛兆豐經濟學講義。
  • 《王東京經濟學講義》發售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劉慧)近日,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王東京經濟學講義》,該書的作者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原副校(院)長、經濟學博士王東京。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舒志彪在讀完此書後表示,《王東京經濟學講義》是讀過的經濟學教材中頗有特色的一本書。作者不僅把經濟學基本原理梳理得系統和清晰,還藉助案例講解,條分縷析,通俗易懂,是一本雅俗共賞的教科書。
  • 薛兆豐到底是什麼人?被稱《奇葩說5》新寶藏,為啥評價這麼高?
    除了之前被觀眾吐槽老是插話的李誕,這一季還引入了一位新人導師——薛兆豐。根據百度百科的介紹,薛兆豐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一名教授,在沒成為網紅之前,其實他就已經是眾多行業的「領袖級」人物。他先後出版了不少經濟學的書,其中還有一本《薛兆豐經濟學講義》是暢銷書。
  • 中國房價為何居高不下?主要是這些因素造成的
    這些數據都說明中國現在的樓市是一個調控十分嚴格的樓市,在這種樓市調控氛圍下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樓市出現的下滑,但問題是樓市雖然下滑了,房價卻依舊還在上漲。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平均房價就上漲了5.6%,甚至於在7-9月份這三個月裡房價還突破了「萬元時代」。那麼為什麼中國的房價能一直保持這種居高不下的狀態呢?我認為有以下這些原因!
  • 對話行為經濟學中國傳人朱寧:房價、美股、茅臺為什麼永遠漲?
    放到當前市場來看,樓市為什麼永遠漲、美股為什麼十年長牛、茅臺股價為什麼屢創新高、滬指為什麼要重新編制、財政赤字貨幣化的討論為何在此時出現、瑞幸和樂視如何升起又為何隕落……當今市場和經濟上許多無法被傳統經濟學解釋的焦點事件和現象,由行為經濟學提供了一個更加有趣、多面的視角。近日,騰訊財經獨家對話知名經濟學家、行為經濟學中國傳承者朱寧,就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度探討。
  • 汪丁丁推出《行為經濟學講義》:我就是個漫遊者
    本報記者 孫純霞 攝《行為經濟學講義》,汪丁丁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 人物簡介  汪丁丁,出生於1953年,經濟學家。北京師範學院數學學士(1982年),中國科學院理學碩士(1984年),美國夏威夷大學經濟學博士(1990年)。1997年至今任教於北京大學。
  • 知識大V薛兆豐、吳軍一年賣課超千萬
    這樣一門生意,讓思維造物2017、2018和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達到5.56億元、7.38億元和6.28億元,扣除經常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4990.31萬元、3280.95萬元和3067.57萬元。賣課和跨年演講有多賺錢?
  • 42本經濟學經典書籍超全整理,人人都該學點經濟學
    》《這年頭一定要會點經濟學》、《牛奶可樂經濟學》等等,包含pdf、mobi、epub等格式後臺回復 經濟學 限時免費領取提到經濟學,很多人會下意識認為,這是一門教人怎麼賺錢的學問。其實還有更多通俗易懂的經濟學讀物,如:《一課經濟學》、《小島經濟學》、《生活中的經濟學》、《18歲以後讀點經濟學》、《其實你不懂經濟學》等等。
  • 《奇葩說》第六季:到底要不要「996」,薛兆豐教授一語中的
    在近期播出的《奇葩說》第六季第五集當中,節目組就結合這項熱點事件,提出了「感興趣的工作總是996,我該不該886」的議題。雖然正反兩方的辯論都很精彩,但其實,在這一期節目當中,最精彩、最有深度的並不是選手們的辯論演講,而是導師薛兆豐教授在其間發表的講話。
  • 人人都應該懂的10大經濟學原理
    來源:第一理財薛兆豐說:「經濟學是一種幫助你成為明白人的智慧,它是觀察世界的視角和態度。」這10個經濟學知識↓↓你應該要了解,轉發學習! 薛兆豐說:「經濟學是一種幫助你成為明白人的智慧,它是觀察世界的視角和態度。」這10個經濟學知識↓↓你應該要了解,轉發學習!
  • 為什麼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總是被邊緣化?
    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經典譯叢,作為上海市「十二五」重點圖書出版,使得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理論在中國得以系統傳播。 儘管如此,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在中國的影響力一直不大,甚至大學經濟系的學生大多不知道奧地利學派。更多的是一些經濟學的愛好者在學習奧地利學派的理論。因此,本土奧地利學派的追隨者,被戲稱為「國奧」、「土奧」。
  • 馬糞經濟學,顛覆你的認知
    提到經濟學,我想很多人會和我一樣,總是聯想到和「錢」money有關~~~~因為從事過教育培訓、企業培訓及金融行業的緣故,朋友請我給學生們上一堂經濟學課,但一開始,我是拒絕的,覺得經濟學太枯燥了,我平時的工作是運用金融工具,協助每個家庭做好資產配置及守護傳承,怎麼會上經濟學呢?
  • 《原因與結果的經濟學》:學會因果邏輯推理,做複雜世界的明白人
    媽媽學會了手機上網,微信朋友圈轉發,我的微信總是收到她轉發的文章,裡面內容有關生活經驗、小竅門、小知識,但也不乏大量不實,甚至是誤導、謠傳的信息。我可能接觸網絡的時間比媽媽早一些,長一些,有很多都是已經闢謠過的信息,媽媽卻是深信不疑。
  • 王東京:經濟學是經世致用之學
    《王東京經濟學講義》作者:王東京中信出版集團78.00元  內容簡介 《王東京經濟學講義主要代表作有:《經濟學筆譚》《經濟學反思》《經濟學分析》,以及《中國的難題》《中國的選擇》《中國的前景》等20餘部專著。前言我一直想寫一本供領導幹部和企業管理者閱讀的經濟學講義,於今回憶,萌生此念頭是在25年前。
  • 《最強大腦》第八季熱血回歸 李誕薛兆豐再現cp
    薛兆豐導師和攸佳寧導師將再次坐鎮這個舞臺,一個是經濟學教授,一個是心理學教授,可以說兩位出的題每一道都讓選手們汗顏,對於選手們而言,能否再次以綜合實力突破導師們的難關,觀眾將再次看到一個緊張刺激的舞臺,我們也相信,薛兆豐導師和攸佳寧導師也將再次發揮自己的才能創造出更有挑戰的難題。而節目中請來的另兩位新的嘉賓讓觀眾們都期待不已,這兩位就是搞笑擔當李誕和王耀慶。
  • 2021年房價「全面下跌」?專家:4大信號,明年房價或超預期
    10月21日,上海易居研究院發布《全國百城房價報告》報告,根據這份材料的統計數據顯示,從2020年6月份開始,全國新房住宅單月成交價格已經高居1萬元以上,6月、7月、8月、9月的新房成交價分別為10,113、10,263、10,540和10,191元。
  • 房價過高買不起?海上漂浮房!也許這才是遏制房價的終極方案
    中央多次調控,為何房價始終居高不下?究其原因,老範覺得就4個字「人多地少」。眾所周知,地球陸地面積佔地球表面積的29.2% ,地球海洋面積佔地球表面積的71.8%,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口出生率越來越高、死亡率越來越低,而陸地總面積保持不變,在不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第二次冰河時期、彗星撞地球等極端事件的情況下,人均可佔有面積只會越來越少。
  • 從城市等級看中國房價
    聊中國房價,先來看看中國的城市劃分等級,城市級別的不同,對應的房價以及房價前景也是不同。,城市等級對於房價的影響至關重要,同時也影響著國家對於不同地區房價的調控。一線城市增加土地供應、壓低地價,城市房價基數過高、房價下跌風險更大,。因此國家實施土地等政策這有利於一線城市控房價目標的實現。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關鍵問題是「麵粉價格過高」,不利於控房價。
  • 房價每年上漲不超5%!中國房價第四城出手了
    即便如此,仍不足以支撐高房價。目前,廈門二手房價高達4.8萬,而廣州僅有3.6萬元左右,杭州剛剛觸及3萬元。房價過高,導致廈門房價收入比位居全國前列,而租金回報率在全國墊底。2019年,廈門租金回報率僅為1.2%,比深圳還低。
  • 2012年考研經濟學原理講義匯總
    最優化原則決定著經濟學的預測能力(Power of prediction)。一般說來,經濟學不能解釋非最優化行為。  (2)均衡原則(equilibrium)  經濟活動中的各種因素相互作用會達到某種狀態,在其狀態下沒有任何壓力和動機促使經濟主體做出進一步調整或改變,這時各種經濟變量達到一種穩定狀態,經濟學稱這種狀態為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