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丁推出《行為經濟學講義》:我就是個漫遊者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汪丁丁自稱「漫遊者」,在「人類的全部知識領域裡漫遊」。本報記者 孫純霞 攝

《行為經濟學講義》,汪丁丁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 人物簡介

  汪丁丁,出生於1953年,經濟學家。北京師範學院數學學士(1982年),中國科學院理學碩士(1984年),美國夏威夷大學經濟學博士(1990年)。1997年至今任教於北京大學。主要代表作有《經濟學思想史講義》、《串接的敘事》、《制度分析基礎講義》、《回家的路》等。2011年出版新書《行為經濟學講義》,是他在2010年北大上課的講義整理。

  經濟學家汪丁丁的最近推出了新著《行為經濟學講義》,厚厚的一大本,不好讀,裡面涉及的知識領域太龐雜,有腦科學也有人類學,有哲學也有經濟學。坐在咖啡廳的沙發上,他說應該沒幾個人讀得懂這本書。他說這話並非炫耀,甚至有一點點擔憂。在教育越來越走向專業化的今天,所謂的通識教育是否還存在,人們又是否還關心人類社會的根本問題,這是他在意的。

  行為經濟學已成諾獎熱門

  新京報:沒看這本書之前,我猜想你的書裡肯定是講許多案例,解釋為什麼人們進行這樣的選擇,就像西方行為經濟學會提到的心理學。但翻開書就發現完全不是我之前想像的。

  汪丁丁:是很不一樣,西方的行為經濟學沒有統一框架,是上千文獻拼起來的一個領域,也不一定叫做行為經濟學。現在美國有5所主要的大學研究行為經濟學,其他二流大學會跟著走。行為經濟學,我整理的三大研究方向是,田野和實驗室的實驗,網絡社會科學和腦科學,這三大研究方向每年發表幾千篇文獻,我整理這些文獻形成這樣一本教材,是2010年的授課內容。

  新京報:你在書裡也提到,這幾年行為經濟學逐漸熱起來,文章也多,獲獎更多。

  汪丁丁:2000年以來有3個諾貝爾經濟學獎被認為是行為經濟學的,素有「小諾貝爾獎」名聲的克拉克獎,有至少兩個研究行為經濟學的人得獎。克拉克獎只獎給40歲以下的學者,獲獎者有0.6概率獲得諾獎。美國東海岸比較保守,所以行為經濟學先在西海岸流行,最近兩三年哈佛開始搶這一專業的講師。

  新京報:在中國也一樣?

  汪丁丁:我教這門課六七年了,最近兩三年,選課的學生開始多起來。2006年我在浙大講行為經濟學,最後教室裡都是旁聽的教師,只有一個學生,而且還是我熟悉的學生。那一年我徹底放棄了在浙大授課的設想,以後就只在北大講。這兩年出國的學生發現西方對這個專業的畢業生需求非常大。咱們這方面的教育失敗,於是這些名校始終在為美國的一流大學培養科研後備軍。所以註冊行為經濟學的人數突然增加了幾倍。也說明現在的人都有功利主義傾向。

  拓展經濟學的注意力

  新京報:行為經濟學在西方一下子熱起來,是什麼原因,是因為對現實幫助很大?

  汪丁丁:這門學科解釋了以往不能滿意解釋的重要現象。行為經濟學最早是一批主流經濟學家不滿意自己的研究方法,轉而尋求另類的方法。西方社會演化到20世紀末期,發現合作出了大問題,也就是由安然醜聞揭示的華爾街腐敗。中國人說,這是貪婪造成的。但貪婪不是現在才有的,關鍵是要解釋西方市場經濟演變為何到2000年以後才出了問題?這是需要行為經濟學家解釋的。

  新京報:是什麼原因?

  汪丁丁:社會選擇機制出了問題。我們每個人面臨日常生活,都是從大集合中選一個小集合,更小集合是我們最喜歡發生的,比如地點,北京有很多地點可以接受採訪,我有我最喜歡的,再和你商量。

  新京報:選取交集?

  汪丁丁:對,對一個人來說是這樣,但在社會選擇裡就麻煩了。你有你的小集合,和我們的小集合不相交怎麼辦?就不能對話了?所以西方社會問題不是貪婪,每個人都貪婪,我們人類深層心理結構是由三分之一的貪婪,三分之一的強互惠性,三分之一的仁愛,由這三個部分構成的。但是如果大家選擇的子集沒有找到共同點,就變成空集,這就意味著利益衝突,例如,導致這次佔領華爾街的運動。有人受到損失卻沒有補償,這是社會制度發生了問題,良序的社會制度要讓大家的選擇不是一個空集。

  新京報:所以行為經濟學要更多介入到實用層面?

  汪丁丁:如果社會制度出了問題,就要把過分狹窄的注意力擴展到合作問題上,修正社會制度的缺陷。可能因此,行為經濟學在西方突然就熱起來了。

  很多教授讀不懂這本書

  新京報:在書裡你也提到,現在國內行為經濟學開課不多,大部分都是模仿西方的。但是行為經濟學到了中國,肯定有和西方不一樣的地方,在中國講授和它在西方不同的是什麼?

  汪丁丁:我每年講這門課都要告訴學生,首先,行為經濟學需要跨學科思維方式。修這門課程的是雙學位本科生,來自幾十個不同學科。我們必須兼顧他們的知識結構差異。跨學科教育非常不同於傳統的應試教育,它不是教科書導向的,而是問題導向的。一個問題的求解,需要穿越幾乎所有的知識領域。你求解的問題越微小,求解過程的跨學科能力就越差。當你關注根本問題的時候,例如,人生問題和中國問題,你肯定可以把所有的人類知識都調動起來。人生問題是屬於全人類的,它的出發點不在社會科學領域,它首先是私人的思想,然後是哲學的。中國問題的開端在社會科學領域內。中國出了問題,人人感覺到,但癥結是什麼?沒人說清楚。我希望學生從他們周圍生活中間出了問題的部分,結合行為經濟學討論。我希望這門課程的理想狀態是這樣,但是現在學生達不到理想狀態。

  新京報:這本書其實呈現了你上課時的場景,當時大約有多少個學生?

  汪丁丁:北大最大的教室在修理,所以只能按300人座位篩選學生。這是雙學位課程,本專業可能是法學或醫學或阿拉伯語,輔修是經濟學。我們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已經辦了將近10年經濟學雙學位教育。現在每年很多學生報名,於是就控制每年只招收100個外校學生。我們有嚴格的入學考試,考不上的人託各種關係,差0.5分進不來的有得是。

  新京報:我注意到在某講之前您說了一句話,意思是當天來的學生很少。

  汪丁丁:那是後來他們聽不懂了,尤其是星期天。現在也是這樣,一到星期天,好多外校的就不過來了。我相信有許多的教授也讀不懂這本書,於是,最近我又為一份學術期刊寫了一篇1萬多字的導讀。

  新京報:為什麼讀不懂?

  汪丁丁:知識結構太多了,但是朋友們都不奇怪。我就是這樣的人嘛,就是一個「漫遊者」,在人類的全部知識領域裡漫遊。許多教授不想知識漫遊,現在每個人都專業化了,漫遊是一種奢侈。所以,人們願不願意讀這本書,這才是最大問題。這書賣不出幾本,我估計。人們的時間和注意力,太寶貴。只有少數讀者願意關注根本問題,就是哈耶克晚年提出的「人類合作的擴展秩序」問題。整個社會出了問題,只不過在西方最先爆發。

  本版採寫/本報記者 姜妍

相關焦點

  • 汪丁丁:行為經濟學基本分析框架
    導讀:2015年秋天,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汪丁丁教授的新書《行為經濟學要義》。該書主旨在於表達汪丁丁教授最近四五年在這一領域尋求更具簡單性、統一性和可證偽性的分析框架的思想成果。
  • 《王東京經濟學講義》發售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劉慧)近日,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王東京經濟學講義》,該書的作者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原副校(院)長、經濟學博士王東京。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舒志彪在讀完此書後表示,《王東京經濟學講義》是讀過的經濟學教材中頗有特色的一本書。作者不僅把經濟學基本原理梳理得系統和清晰,還藉助案例講解,條分縷析,通俗易懂,是一本雅俗共賞的教科書。
  • 行為經濟學的「聖徒」
    對於理察·塞勒教授的獲獎,我個人想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來形容。說情理之中,是因為他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貢獻確實非常突出,足夠諾獎的分量。說意料之外,是因為他的很多重要工作都是同丹尼爾·卡內曼、羅伯特·希勒等人一起完成的,而卡內曼和希勒已分別在2002年和2013年獲得了諾獎,所以我先前認為再給塞勒的可能性不會太大。
  • 行為經濟學:引領經濟學的未來?
    內容提要:文章首先把行為經濟學的發展歷程劃分四個階段,並分別闡述了每個階段的主要理論貢獻。其次,文章認為,行為經濟學對經濟學的理論貢獻可以歸結到兩個方面:一是有限理性;二是社會偏好。有限理性有可能替代新古典經濟學的理性經濟人假說,而社會偏好理論則通過引入人的社會性,一改新古典經濟學完全忽略人的社會性的做法,從而將經濟學引入一個嶄新的方向。從這個角度講,行為經濟學在未來完全有可能成為經濟學發展的引領者。
  • 梁小民︱接地氣的經濟學——理察·塞勒與行為經濟學
    我是學主流經濟學出身的。讀的教科書、專著、論文都是主流經濟學的。出於趕時髦,也讀了點兒新劍橋學派、新左派和新制度學派,諸如瓊·羅賓遜、斯威齊、加爾布雷思的著作,但頗為不屑。而且,讀這些非主流的東西,反而加強了我對主流經濟學的信念。以後我按主流經濟學的思想寫教科書、專著或論文,也用這一套來講解和思考。如果把主流經濟學作為一種宗教,我就是一個「受洗並虔誠的信徒和傳教士」。
  •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7:利息是如何產生的?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7:利息是如何產生的? 讀書投資大腦,思維改變人生,大家好,歡迎來到老牟的讀書圈。今天我們繼續來講薛兆豐經濟學講義。
  • 行為經濟學「推手」——理察·泰勒
    撰稿·金姬(記者)  今年10月,行為經濟學大師理察·泰勒(RichardH.Thaler,又譯「塞勒」)的最新力作《助推》將在中國大陸發行。  作為經濟學與心理學交叉領域的開疆闢土者,這位64歲的美國老頭十分低調,但他在政經界卻散發著巨大能量。
  • 行為經濟學和傳統經濟學在吵什麼?
    1.行為經濟學是怎麼來的? 好,我們先講第一個問題,就是行為經濟學的由來。我當年轉學金融其實就是被這些模型吸引。我本來是學概率統計的博士,因為學了這門課發現太優美了,所以說這些模型立馬就受到很多的關注。 在這些模型裡面,有幾個最重要的假設:第一個就是假設人都是理性的,不光是假設每個人都是理性的,還假設我知道你是理性的,還知道你也知道我是理性的,所以說它是非常多層的理性的概念。
  • 漫遊者
    漫遊者浩 瀚 星 辰 ,將 是 起 點 還 是 終 點'Pale Blue Dot' taken by Voyager 1 space probe, 02.14.1990這是一份來自1990年,屬於地球的情人節禮物。在這張太空光束的照片裡,地球不到照片的一像素。望向宇宙,我們的身影是如此渺小,仿佛都不曾存在過。
  • 「就事論事」的行為經濟學
    在此以前,理察.泰勒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並於此前一年獲選擔任美國經濟學會主席。這一系列事件可以視作行為經濟學「登堂入室」的標誌,它反映了主流經濟學者正在大幅度地吸收和接受行為經濟學。這是自從丹尼爾.卡尼曼獲得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以來,這一輪「牛市」所達到的頂點。如今,行為經濟學的諸多名詞(例如反常、偏向等)已經日益常見於主流經濟學文獻。
  •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6:為什麼房價總是居高不下?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6:為什麼房價總是居高不下?讀書投資大腦,思維改變人生,大家好,歡迎來到老牟的讀書圈。今天我們繼續來講薛兆豐經濟學講義。昨天我們講到了,價格管制,造成了春運火車票是一票難求,不過現在還有人上趕著提出,請求政府對房租進行管制,理由就是房租太貴了。當年美國就出過同樣的傻缺事。1946年,舊金山實行了房租管制,最後發生了什麼事情?
  • 行為經濟學是用來幹什麼的?
    迪恩·卡爾蘭其人  《經濟參考報》記者:請向讀者朋友先做個自我介紹。  迪恩·卡爾蘭:大家好,我是迪恩·卡爾蘭。2004-2017年在耶魯大學教授經濟學, 2017年7月任西北大學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
  • 行為經濟學的要義
    該書通過闡釋和對比歷史上偉大的經濟學家對日常生活中四十個問題的見解,既幫助讀者以新穎有趣的方式掌握一些重要經濟理論的要義,同時,也能幫助人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需要進行決策時有更開闊的思路。經濟學要想發展,並且能夠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多智慧,應該向何處去?晚近發展起的行為經濟學,無疑是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正如書中所指出的那樣,行為經濟學的崛起,是對應用經濟學新困境的一種補救。
  • 我的世界:呆呆的漫遊者還能在水上行走,即使落入水中也不會窒息
    我的世界是一個自由度很高的沙盒遊戲,這款遊戲最開始的時候只有史蒂夫這一個生物,慢慢的小豬小雞還有各種各樣的怪物被加入到了遊戲裡,到現在為止我的世界已經有著各種數不清的生物了,而最近加入的漫遊者則讓我的世界變得更加的生動,今天我就帶著大家看看漫遊者在主世界會怎樣。
  •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行為經濟學的又一次勝利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陳永偉/文 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剛剛塵埃落定,理察·塞勒教授因其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貢獻而成功斬獲了今年的諾獎。對於理察·塞勒教授的獲獎,我個人想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來形容。說情理之中,是因為他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貢獻確實非常突出,夠諾獎的分量。
  • 獲得諾貝爾獎的行為經濟學到底是什麼?
    這個時候,經濟學界開始進行了跨界的嘗試,最先進行跨界的是科斯先生,他通過將法學與經濟學的有機結合,開創製度經濟學的學派,從而也打開了經濟學界的一個全新的大門,在浩如煙海的經濟學分類中,有一支經濟學流派異軍突起,這就是將經濟學和心理學、社會學有機結合到一起的行為經濟學,以此次諾貝爾獎得主理察·泰勒先生為代表的行為經濟學學者,將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引入了經濟學的研究,從而可以讓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由經濟人變成了非理性的經濟主體
  • 行為經濟學——更接近現實的經濟學?
    既然參與經濟活動的人並不都是理性的,那要構建一個更接近現實的理論模型,就必須考慮當事人的心理因素,所以結合心理學理論的行為經濟學應當成為更合理的理論模型。行為經濟學指出,人類的種種「非理性」的行為,不是偶然的發揮失常,而是普遍存在。前景理論三個基本結論是:1、大多數人在面臨獲利的時候是風險規避的;你會參與如下的賭博嗎?
  • 王東京:經濟學是經世致用之學
    《王東京經濟學講義》作者:王東京中信出版集團78.00元  內容簡介 《王東京經濟學講義根據這一定位,作者運用中國案例對經濟學基本原理作破案式講解;並直面讀者困惑,對怎樣用經濟學邏輯破解現實難題作了大量示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妙趣橫生。按照「三個假設、三個原理、三個方法」,作者構建了一個新的經濟學體系。全書共20章,前10章講微觀經濟學原理,後10章則用微觀經濟學原理分析宏觀經濟。
  • 行為經濟學對個體異質行為的研究與啟示
    由此可認為,行為經濟學絕不是區別於主流經濟學的分支流派,而是主流經濟學的順承發展,它對異質行為的開創性研究,對當前經濟理論的創新與實踐具有深刻的觸動與啟示。行為經濟學向異質行為分析的回歸任何科學理論,都必然具備自身特定的邏輯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