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第七天》將出版 責編:比《活著》更絕望

2021-01-14 人民網

  近日,餘華新作《第七天》即將出版的消息引發熱議,昨日,出版方提前曝光了《第七天》的開篇。「濃霧瀰漫之時,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虛混沌的城市裡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殯儀館,這是它現在的名字,它過去的名字叫火葬場。我得到一個通知,讓我早晨九點之前趕到殯儀館,我的火化時間預約在九點半。」

  該書責編林妮娜則表示,《第七天》的語言,跟餘華以往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同。這次在《第七天》中他徹底退到了幕後,儘量消除作家個人的痕跡,而讓小說人物自己說話。這樣一種有力的表達,讀者初看可能會覺得語言拙樸簡白、近乎不加修飾,細讀之下,你就會感受到這種敘事的勢大力沉。

  林妮娜透露,這是一個很殘酷、但又很溫暖的故事,比《活著》更絕望,比《兄弟》更荒誕。

  著名評論家止庵說:「《第七天》開篇非常奇崛,給讀者留下了足夠大的懸念,一個走向殯儀館、將被火化的人,在死亡之後還能留給讀者什麼呢?」

(來源:遼瀋晚報)

相關焦點

  • 餘華《第七天》:越過生與死的邊境,是「創世紀」的祥和與美好
    在《第七天》裡,就有一個餘華創造出來的死者世界,那是一個「死無葬身之地」,卻是一個人人死而平等的、祥和而美好的所在。書中餘華用魔幻神秘的筆調,通過一個剛剛死去的人「楊飛」的視角,講述了「我」死後七天的所見所聞所想,在對生前的世界進行追憶後,安心於「死無葬身之地」。兩個世界,一個荒謬冷酷,一個至美溫暖,盡在楊飛的死後七日。
  • 餘華的《活著》中經典10句話:活著很難,可正是因為難,才有意義
    這個周末閒來無事,我也重新翻出了餘華的《活著》,讀完令我感觸頗深。曾經有人這樣評價餘華的文字:餘華的文字是地裡長出來的,散發著一股土腥味的苦澀,我相信每個光著腳在黃土地上奔跑過的人,都能從餘華的文字裡,感受到野蠻而強勁的生命力。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餘華《活著》中的10句經典語錄!
  • 魯迅先生和餘華,誰筆下的悲劇更揪心?是《活著》還是《吶喊》?
    ,誰筆下的悲劇更揪心?是《活著》還是《吶喊》?還是《活著》更勝一籌。這本書在剛剛出版面世的時候,沒有引起很大的轟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看了這本書,被書中震撼人心的情節和讓人失聲痛哭的悲劇打動。於是這幾年的時間,餘華的作品越來越火熱,越來越多的人聽到朋友和身邊的人說起這部悲劇,充滿好奇的翻開了這本小說,從此再也不敢看餘華的其他作品,小編也是其中之一。
  • 餘華《活著》:有些人看到了悲傷,有些人看到了希望
    《活著》,餘華代表作之一。餘華的作品並不多,他的作品大都真實有力,讀時酣暢淋漓,讀完心情沉重。《活著》就是一部讓大多數人讀完之後,感覺心情沉重的書。有人說,餘華的《活著》就是把大量悲傷的故事,往一個人的生命裡堆砌,這個人越悲慘,就容易引起讀者的同情與悲憫。以此來達到吸引眼球的效果。我不認同這種說法。
  • 深度解讀餘華《第七天》:我們都是宇宙的孩子
    放在餘華這本書裡,人死去不過是生命運動變化的常態。死去,反是重生,是在現世裡苟延殘喘之人短暫的救贖,也是另一種方式的重聚。我很喜歡餘華這種舒服的敘事方式,在溫柔細膩的筆觸背後揭露血淋淋的事實,讀他,也是在讀這個殘酷的社會。他的文字,是刀刃,會割德人生疼。不過就像作者開篇引自《舊約·創世紀》的這句話:「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作,安息了。」這場社會黑色默劇終在第七天得到結束,那麼我們是否也可以放下,還是繼續在鬥爭尋找的路途中踽踽而行?
  • 10句餘華《活著》裡的經典名句,最後一句講清楚了活著的意義
    這句話說的真好,毫無疑問,餘華的代表作《活著》就是這樣的一部偉大的作品,雖然小說只有12萬字,卻將其歷史性和文學行表達的淋漓盡致!1993年,一部偉大的著作在餘華的筆下誕生了。它們名字很簡單,就叫《活著》,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徐富貴的人在大的歷史背景下一生的悲慘故事,從一個年輕時的地主少爺到老了只有一頭老牛陪伴,一生都在眼睜睜的看著身邊的妻兒老小一個個離奇的死去。在小說中,主人公許富貴活著接受了這一切的不幸,而且算是唯一活著一直見證了這些悲劇的人!
  • 王朔炮轟餘華:他的作品優秀,無非就是高明的模仿和拙劣的抄襲
    那些年確實得罪了不少人,比如他就曾公開言辭激烈地批評過著名作家餘華。代表作《活著》一書自1993年出版以來就暢銷不衰,2019年登頂京東圖書暢銷榜榜首,豆瓣上給出了9.4分好評,1994年的同名電影也獲得了9.2的高分。
  • 餘華《活著》:人一生要明白的三個道理,越早知道越受益
    有人說:「如果你已經體會過命運的無常,就一定要讀一讀餘華的《活著》。」因為這本書裡,藏著三個深刻的人生哲理。越早知道越受益活著,要學會珍惜小說中的主人公福貴,出生在富裕的地主家庭,從小衣食無憂,就連上學都要人背著去。
  • 餘華的《活著》告訴了我們什麼?人生的3個層次,越早明白越好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主人公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於是,「我」們並腿並肩地坐在大樹下,富貴開始給「我」講述他坎坷的一生。
  • 餘華:西方讀者並不只想讀「中國政治書」
    餘華:《在細雨中呼喊》翻譯得不多,大概七到八個國家,多的是《兄弟》、《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這幾部翻譯到二十個國家了。我的書最早是1994年翻譯到法國,包括了兩本書,一本是《活著》,還有一個是兩個中篇小說的合集。因為法國對出版外國文學的興趣比較大,所以法國相對多一點,除了散文、隨筆和一兩個中短篇小說集,其他的書都出版了。
  • 讀餘華的《活著》:再一次讓我理解關於生命的意義
    文/八月以南沒有比活著更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餘華01以前我們經常會說,「既然人都會死去,那麼我們活著的意義又是為了什麼?」。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向我推薦了餘華老師的短篇小說《活著》。初次讀餘華老師的《活著》,用了四個小時的時間讀完了全文。這本小說並不長,全文只有9萬字。可就是這短短的九萬字,讓人讀完後卻久久不能忘懷。並不是他的語言有多麼華麗,也不是故事情節有多麼的精彩。
  • 餘華的《活著》告訴我們,活著,就是在死亡與苦難中笑著感受幸福
    當代作家餘華的長篇小說《活著》,給我們展示了一幅殘忍的底層社會苦難人生的生存圖卷。閱讀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次心靈遭受苦難與死亡之旅的洗禮。這部小說展示給讀者的,是一個苦難與死亡的故事,是一個人在無法改變的苦難歷程中,面臨一次一次死亡而含笑活著的悲劇。閱讀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是一次靈魂的震撼。
  • 閱讀《活著》(共餘華):讓我再了解一下生命的意義
    沒有什麼比活著更好,沒有什麼比活著更困難的了。--餘華01我們常說,「既然人都會死去,那麼我們活著的意義又是為了什麼?」。是的,生命有開始,也有結束,既然末日已經知道,我們現在的存在意義何在?直到有一天,一個朋友推薦餘華老師的短篇小說《活著》。我第一次讀餘華老師的《活著》花了四個小時讀完全文。這不僅僅是一部9萬字的小說。正是這短短的9萬字,讓人久久不能忘懷。不在於他的語言有多少華麗,也不在於情節有多精彩。
  • 《活著》:活著的三個層次,人生在世要活得明白點,越早明白越好
    也有人說,如果你已經體會過生命的無常,就一定要讀餘華的《活著》。這本書讓我看懂了,人活著的三個層次:活著、體面的活著、明白的活著活著活著首先要解決溫飽,不餓著。明白的活著作家餘華說:「我再也沒見過像富貴這樣令我難忘的人,對自己的經歷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講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我們雖活著,卻很少有人能活的通透。徐富貴是難得活的通透、活的坦然的人。
  • 2020諾貝爾文學獎 中國作家殘雪餘華張一一落選
    美國詩人Louise Glück獲2020諾貝爾文學獎,連續多年陪跑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殘雪、餘華、張一一等再次落選。每年諾貝爾文學獎正式揭曉前,各種競猜賠率榜層出不窮,中國作家殘雪近兩年一直盛傳是諾貝爾文學獎熱門候選人。
  • 豆瓣9.6,讓餘華瘋了般讀完的巨著!
    《活著》作者餘華在看完這本書說:「當時我不吃不喝不睡,幾乎是瘋狂地讀完了這部巨著,然後大病初癒似的有氣無力了一個月。」 這本書就是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基督山伯爵》【法】大仲馬《活著》作者餘華像瘋了一樣讀完這部巨著!
  • 餘華作品《活著》被無情命運之輪碾壓之後,生命不屈的歌謠
    《活著》應該是餘華最有影響力的作品。餘華作品《活著》《活著》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一個叫富貴的老人坐在田間地頭,娓娓敘述著自己的一生,也曾靠著祖上留下的財產,過著大少爺的日子,風光一時,也曾輸光家產,生活落魄,莫名被潰散的國軍拉上戰場,逃跑就是死,不逃是生死難料
  • 讓《活著》作者餘華不吃不喝也要讀的世界巨著,到底有何魅力?
    《活著》作者餘華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是二十來歲的時候第一次讀到它的,當時我不吃不喝不睡,幾乎是瘋狂地讀完了這部巨著,然後大病初癒似的有氣無力了一個月。究竟是怎樣一部小說能夠讓餘華這麼入迷呢?這本小說就是《基督山伯爵》。有可能很多人沒聽過這本書的名字,但是這本書在文學界的地位可不一般。
  • TFBOYS帶著甜甜圈,坐上諾亞方舟載著餘華的活著找尋人生的意義
    姐姐:也許你在快吃完的時候會感到一絲難過,但是知道快要吃完了,會讓你覺得甜甜圈更美味弟弟:不要把我當小孩了,人生不是你說的這麼簡單,人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姐姐:你想要知道真相嗎?弟弟:我想吃巧克力味的姐姐:沒問題弟弟:你真的很喜歡吃甜甜圈呢人出生剛來到這個世界,起點確實沒有什麼意義,但為什麼還要活著呢?看過餘華《活著》這本小說的朋友大概能從中找到活著的意義,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
  • 書海無涯‖餘華《活著》:向死而生,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
    餘華在《活著》裡,描寫了這樣一個人物,他的一生充滿變故和苦難,家人不間斷地離他而去,以至死之將至之時,他與一頭瀕死的耕牛相依相伴。令讀者驚嘆不已的,苦難和困頓雖伴隨他的一生,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