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布興/錢慶利Chem:均相催化與多相催化耦合用於CO2加氫合成液體燃料

2021-02-21 催化計

熱催化學術QQ群:256363607


CO2加氫合成液體燃料(C5+烴)一般涉及多相催化劑上逆水煤氣變換(RWGS)和費託合成(FTS)反應的級聯催化。由於級聯反應的熱力學限制,已報導的多相催化劑通常存在溫度高(300 ℃以上)和選擇性低的問題。如果用均相催化劑在低溫下有效地加速RWGS反應,則有望克服上述熱力學限制的問題。

有鑑於此,中科院化學研究所韓布興院士,錢慶利副研究員報導了在間歇反應器中通過均相催化的RWGS反應和多相催化的FTS反應進行耦合,可用於高效CO2加氫合成液體燃料。

 本文要點

要點1. 研究發現,在1-甲基-2-吡咯烷酮(NMP)溶劑中,以LiCl為助催化劑,LiI為促進劑,由RuCl3-Ru0-LiCl-LiI和NMP組成的催化體系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性能。反應在180 ℃下進行,遠低於其他文獻報導的溫度。同時,液體烴(C5-C28 n-烷烴)的選擇性可達71.1%。此外,反應周轉頻率(TOF)高達9.5 h-1,與Ru0催化劑上FTS反應的最佳水平相當。同時,所獲得的產物均為正構烷烴,最終產物中沒有檢測到CO。

要點2. 詳細的研究表明,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的協同作用是獲得優異催化性能的關鍵。


研究工作首次實現了將均相催化和多相催化相結合,用於CO2加氫生產液體燃料。

 

Cui et al., Liquid fuel synthesis via CO2 hydrogenation by coupling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Chem (2020)

DOI:10.1016/j.chempr.2020.12.005

https://doi.org/10.1016/j.chempr.2020.12.005

催化技術交流微信群

加微信群方式:添加編輯微信18965840059,備註:姓名-單位-研究方向(無備註請恕不通過),由編輯審核後邀請入群。

熱催化學術QQ群:256363607

光催化學術QQ群:927909706

電催化學術QQ群:740997841

均相催化與酶催化QQ群:871976131

相關焦點

  • Cu@Na-Beta催化CO2加氫生成乙醇
    亮點三:實驗與計算結果表明,在Cu@Na-Beta催化劑上,吸附於銅表面臺階位上的CO2*與CH3*直接鍵合產生C-C鍵而形成表面羧酸的過程能壘不高,反應速度快,該中間物隨後加氫生成乙醇。背景介紹對於從氣體合成液體乙醇的路線,目前的研究主要有2種,一種是通過合成氣反應,另一種是通過CO2加氫實現。
  • 「科普」多相催化氫化反應在藥物合成中的應用
    【科普】多相催化氫化反應在藥物合成中的應用催化氫化反應是指還原劑或氫分子等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對不飽和化合物的加成反應。它是有機化合物還原方法中最方便、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多相催化氫化反應主要包括碳碳、碳氧、碳氮鍵等不飽和重鍵的加氫反應和某些單鍵發生的裂解反應。被還原的底物和氫一般吸附在催化劑表面,活化後進行反應。
  • 廈門大學王野等:串聯催化實現CO和CO2加氫制低碳烯烴
    合成氣催化轉化合成氣(CO/H2)催化轉換作為將天然氣或頁巖氣、煤和生物質等非石油碳資源催化轉化為具有可控選擇性的多碳產品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來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生物質或煤制合成氣可能含有相當大比例的CO2,在存在H2的情況下,這些CO2應與CO一起轉化為可利用的產品。
  • 中國科大非催化加氫驅動二氧化釩相變研究獲進展
    二氧化釩(VO2)是一種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強關聯過渡金屬氧化物材料,最顯著的特徵是在68℃時具有四到五個量級的絕緣-金屬相變性質。VO2的各種光電功能特性均與其相變密切相關,然而其相對過高的相變溫度成為實際應用的一大瓶頸問題。
  • 非催化加氫驅動二氧化釩相變——神奇的「點鐵成氫」技術
    非催化加氫驅動二氧化釩相變——神奇的「點鐵成氫」技術     二氧化釩(VO2)是一種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強關聯過渡金屬氧化物材料,
  • 孫予罕/高鵬課題組:高效CO2加氫催化劑集錦
    、風能、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是一條綠色、可持續的甲醇、汽油等液體燃料的合成途徑,是循環經濟包括「液態陽光」和「甲醇經濟」的重要一環,也可用於其它基礎化學品的合成,如烯烴、芳烴等。另外,在煤化工、丙烷脫氫、乙烷裂解、焦爐煤氣和氯鹼化工領域,還存在大量工業副產氫資源,若是將這些富餘的氫氣(H2)用於CO2轉化將具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和實際應用意義。對於CO2加氫催化轉化,大多數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氧化碳(CO)、甲烷(CH4)、甲醇等C1小分子物質的合成。
  • 韓布興院士課題組最新綜述: 鹼性離子液體高效催化二氧化碳合成有...
    鹼性離子液體具有優良的物理化學性質,在CO2化學固定化,特別是催化CO2合成有機碳酸酯方面展現出優異的催化性能。近日,中科院化學所韓布興院士課題組在SCIENCE CHINA Chemistry雜誌上發表了題為「Basic ionic liquids promoted chemical transformation of CO2 to organic carbonates」的綜述,總結了近十年鹼性離子液體在催化CO2合成有機碳酸酯中的應用和發展。
  • 精準調控Brønsted酸位促進CO2加氫定向合成輕質芳烴
    除了分子篩拓撲結構,分子篩酸性位的強度、密度和本質(Brønsted酸和Lewis酸)對芳烴合成也有顯著影響。分子篩骨架鋁產生的B酸位被普遍認為是芳構化反應的主要活性位,但B酸位在芳烴合成中扮演的角色非常複雜,其作用機理也隨著反應物和催化體系的變化而不同。目前,有關B酸位在CO2加氫合成芳烴中的研究很少,利用CO2加氫精準合成高附加值的輕質(C6–8)芳烴極具挑戰。
  • 具有明確活性的金屬多相催化劑用於CO2電催化還原
    分子電催化CO2還原反應(CO2RR)是其中一種很有前途的方法,因為它可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產出。優化CO2RR系統需要找到高效的催化劑,以及電解系統。現在有一些方法來幫助了解電催化過程,如與太陽能或熱能的耦合,最近,清華大學王訓課題組的一篇綜述工作發表在先進能源材料上,討論了具有明確活性金屬位點的催化劑。
  • 分子篩限域亞納米Pd-Mn雙金屬團簇用於CO2加氫及甲酸分解產氫
    然而,如何安全高效的儲存和釋放氫氣仍然是未來實現以燃料電池為核心的「氫經濟」的瓶頸和挑戰。甲酸(HCOOH)是一種無毒廉價的液體,其氫含量為4.4 wt%,在空氣和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被認為是一種極具前景、經濟效益優異的儲氫介質。即使在室溫條件下,甲酸中儲存的氫氣也可以通過引入適當的催化劑發生脫氫反應被釋放出來(HCOOH→H2+CO2)。
  • 鐵催化CO2加氫制烯烴取得新突破!
    Mn和Na添加劑已被廣泛研究用以提高Fe催化劑上將CO2加氫合成有價值的烯烴的效率,但關於其對催化性能和機理的影響仍存在激烈爭論。近日,北京大學馬丁教授,廈門大學王帥教授報導了通過共沉澱/洗滌製備出Fe-Mn-Na催化劑,其中Mn和Na的含量受到嚴格控制。
  • 超臨界二氧化碳下Pd/C催化劑催化松香加氫反應的研究
    超臨界流體是一種溫度和壓力在臨界點以上,性質介於氣體和液體之間的流體。其流體行為與氣體相似,如粘度小、傳熱係數大,傳質係數和對物質的溶解能力又與液體相近;同時,其密度與氣體和液體明顯不同,在臨界點附近壓力的微小變化可引起密度的較大改變,因此,可通過調節壓力控制超臨界流體的各種物理化學性質。
  • 上海科學家在二氧化碳加氫催化劑研究上有了突破
    二氧化碳催化加氫反應耦合太陽能、風能、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是一條綠色、可持續的甲醇、汽油等液體燃料的合成途徑,是循環經濟包括「液態陽光」和「甲醇經濟」的重要一環,也可用於其它基礎化學品如烯烴、芳烴等的合成。
  • 多相催化界面限域效應研究獲進展
    近年來,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納米與界面催化研究組在多相催化界面限域研究方向上開展的系列工作受到了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
  • 江南大學劉小浩教授團隊揭示氧空位與CO2催化加氫構效關係
    近日,江南大學劉小浩教授團隊通過構建具有特定結構的模型催化劑,在揭示氧空位形成能與二氧化碳催化加氫性能關係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題為「Insights into the influence of CeO2 crystal facet on CO2 hydrogenation to methanol over
  • 椿範立/楊國輝/彭小波:開拓催化新方向!3D列印自催化金屬反應器
    其研製的鐵基、鈷基和鎳基3D自催化反應器,不僅具有承受高溫高壓的能力,同時也承擔催化劑的角色,在費託合成、二氧化碳加氫、二氧化碳重整甲烷等典型C1反應中,表現出了極為廣闊的催化應用前景。此外,3D自催化反應器的形貌控制理論,也為未來的自催化反應合成,開拓了新的研究方向。
  • Chem. Res:均相電催化新反應研究
    它被認為是一種「古老的方法、嶄新的技術」,已經大量用於各種有機小分子的工業化生產之中。由於它以電能作為反應驅動力,用電子替代傳統的氧化還原試劑,從源頭上避免了昂貴甚至是有一定毒性的氧化還原試劑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獨特的調控能力——可以通過電極電勢精準的調控反應的化學選擇性。因此,有機電化學合成一直以來都是學術界、工業界、尤其是製藥行業備受關注的研究方向。
  • 天大劉昌俊教授:氧化銦負載金高效催化CO2加氫合成甲醇
    背景介紹金催化劑由於其獨特的催化性質,已經成為催化研究的熱點。從已有文獻報導看,金催化劑主要被用於氧化反應。對於加氫反應,特別是CO2加氫,金催化劑的應用少有報導。一般認為金屬態金表面對氫氣的活化能力非常弱。在有限的CO2加氫報導中,金催化劑上CO2轉化率和甲醇選擇性都不理想。
  • 乙烯多相氫甲醯化及其加氫制正丙醇工業裝置成功投產
    近日,乙烯多相氫甲醯化及其加氫技術生產正丙醇工業化裝置在寧波巨化新材料有限公司全流程一次投產成功,該裝置的核心技術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丁雲傑研究員、嚴麗研究員團隊自主研發,創造性地採用了單原子催化的烯烴多相氫甲醯化技術。
  • 乙烯多相氫甲醯化及其加氫制正丙醇工業裝置成功投產
    近日,乙烯多相氫甲醯化及其加氫技術生產正丙醇工業化裝置在寧波巨化新材料有限公司全流程一次投產成功,該裝置的核心技術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連化物所」)丁雲傑研究員、嚴麗研究員團隊自主研發,創造性地採用了單原子催化的烯烴多相氫甲醯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