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海鮮怎樣才能保安全?

2020-12-02 大河網

    □記者楊璐文圖

    前一段時間,全國多地在進口冷凍食品,尤其是冷凍海鮮食品貨櫃內壁和外包裝樣品上檢測出新冠病毒,公眾對此頗為關注。為什麼「中招」的總是冷凍海鮮?海鮮市場食品安全情況如何?近日,記者走進位於鄭州市的中西部地區最大的海產品、畜禽類產品及速凍食品冷鏈物流批發交易市場——河南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一探究竟。

    把好進貨查驗、入庫貯存、疫情防控等關卡

    一大早,記者來到靠近黃河南岸,位於鄭州市惠濟區的河南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以下簡稱「物流港」),物流港中一派繁忙景象,商戶們都在忙碌地交易著。找到惠濟區市場監管局大河路市場監管所所長張浩和物流港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張迅時,他倆已在這裡檢查食品安全兩個多小時了。

    「批發市場都是這規律——早上最忙,卸貨多在深夜至次日凌晨時分,進貨多在上午。」張迅告訴記者。他還自豪地說,這裡的交易大廳6000平方米,裡面的1000多家商戶來自全國各地,冷庫儲存量28萬噸,年交易額達700多億元,可謂「買全球,賣全國」,因此抓好食品安全是頭等大事。

    張浩介紹,他們所對物流港市場的日常監管主要督促市場把好進貨查驗關、冷庫入庫貯存關、疫情防控進口食品市場流通關等方面,今年前三季度下達監管文書620餘份,確保了整個市場的食品安全。市場內商戶被評定為省、市、區食品安全示範店數量分別為1家、5家、16家。絕大部分商戶風險等級評定為A級。「這裡的海鮮,安全、放心。」他說。

    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變被動為主動

    這裡有著一整套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記者看到交易大廳的牆上張貼著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示意圖。示意圖顯示:由食品安全專幹、一級網格長及監督員組成食品安全管理的頭部,下設四個二級網格長分管西區、東區及交易大廳的食品安全,每個網格長下面又設有一名食品安全員。

    張迅坦言,由於整個物流港商戶多,管理難度大,網格化的管理有利於責任到人,將過去被動應對問題的管理模式轉變為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每個商戶都是『透明人』。」張迅向記者解釋道,「商戶都是一戶一檔,信息不齊全禁止進入市場。」他領記者走進交易大廳一個辦公室內,只見商戶檔案都集中擺放在這裡,不同片區商戶的檔案被規整在不同檔案盒內,食品安全專幹溫新偉拿出一個檔案盒向記者展示,檔案盒中的檔案袋上寫著商戶的姓名、聯繫方式及攤位號等信息。打開檔案袋,裡面存放著入場食品銷售者基本信息表、食品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協議書、海關進口貨物報關單及營業執照等。

    不僅如此,各個商鋪都要亮證經營。記者隨機走進幾家商鋪,看到每家商鋪牆上都貼著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為隨時提醒商戶規範經營,牆上還張貼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這是物流港製訂的,對食品進貨查驗、進銷貨臺帳等都作出了明確要求。

    不合格產品禁入冷庫入庫前逐件消殺

    食用海鮮,大多冷凍貯存、冷鏈交易,這對冷庫提出很高的要求。這裡的冷庫怎麼樣呢?

    穿過交易大廳,就來到了整個物流港的「心臟」——庫容達28萬噸的巨型冷庫。剛走到冷庫樓下,就感覺氣溫有些許下降,記者看到,每個冷庫門口都擺放著等待卸貨的商品,兩旁的柱子上張貼著「重點阻斷疫情傳播渠道,堅決防控境外疫情輸入」的紅色巨幅標語。

    產品進入冷庫之前須過入庫查驗這一關。據介紹,入庫前,商戶通過一款叫做「溯源通」的軟體把需入庫商品錄入系統,生成產品入庫二維碼。通過這個二維碼查驗食用農產品產地或者來源證明文件、合格證明文件。沒有合格證明的食用農產品嚴禁入庫。所有的信息通過核對之後,工作人員會為商戶開具食用農產品入庫憑證,商戶依據憑證將產品存入冷庫。

    張迅告訴記者,為阻斷疫情傳播渠道,物流港設32名消殺人員專門負責進口食品的消殺。入庫之前,每一件進口產品都要進行六面消殺(即對產品的上、下、左、右、前、後進行全方位消殺)。

    生鮮產品的儲存離不開溫度的控制,一旦冷庫溫控出現問題,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估量,那麼這裡的溫度是怎麼調控的呢?

    帶著這個疑問,記者跟隨張迅來到冷庫的溫控室。對於溫度控制,物流港在全國首次提出「溫控是食用農產品安全的保證」的說法。為了保證冷庫平穩運行,整個冷庫24小時不間斷值班,工作人員時刻關注冷庫的動態,一旦某個地方溫度有異常情況,第一時間及時調控。

    但是停電了怎麼辦?管理冷庫的高級工程師告訴記者,物流港的冷庫採用的是雙迴路供電,萬一大面積停電或者其中一條線路有故障停電時,另一條線路可以馬上切換投入使用,確保永續供電。此外,冷庫的溫控系統還儲存了近三年的溫度監控記錄,有需要時可以隨時調出數據進行對比。

    「溯源通」讓消費者放心、國家放心

    「不是誇海口,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的每一條魚,我們都能隨時查到其成長海域、交易全程,所以我們不擔心食品安全會出問題。即便出問題了,也能第一時間查到原因,有效處置。」張迅說,這歸功於上文提到的「法寶」——「溯源通」軟體。

    「溯源通」軟體是物流港與珠海華索軟體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推出的。2019年6月,「溯源通」初步實現了從商品入庫查驗到批發銷售的全程電子化。消費者通過掃描商戶的「溯源通」二維碼,即可查詢產品、產地等相關信息。商戶通過手持POS機完成交易後,在自動列印的交易票據上生成一個新的二維碼,客戶憑藉此二維碼可查看購買商品的所有相關信息。

    「物流港被確定為國家戰略『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市場,並且這次疫情發生以來,從沒檢出問題,我們既能讓消費者放心,又能讓國家放心的管理體系和『溯源通』起了大作用。」張迅告訴記者。

    相關連結

    為了全面掌握冷鏈食品供應鏈流向,11月3日,冷鏈食品物防追溯系統——「鄭冷鏈」上線啟動儀式在鄭州市惠濟區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舉行。11月16日,鄭州市出臺《進一步加強全市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工作方案》。11月19日,鄭州市召開全市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會,對全市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再安排、再部署。

相關焦點

  • 冷凍海鮮怎樣保安全?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商戶「全透明」 冷庫保...
    >   商戶在等待商品入庫查驗  □記者楊璐 文圖  前一段時間,全國多地在進口冷凍食品,尤其是冷凍海鮮食品貨櫃內壁和外包裝樣品上檢測出新冠病毒,公眾對此頗為關注。
  • 阜陽疫情又和冷凍海鮮有關 進口的冷凍產品現在還能安全食用嗎?
    最近安徽省又因疫情進入戰時狀態,阜陽合肥陸續發現了確診者,那麼阜陽的疫情和冷凍海鮮有關麼?進口的冷凍產品現在還能安全食用麼? 首先吃貨君經過查閱資料了解到新冠是呼吸道傳染病,可以說新冠不是吃出來的!
  • 海識| 活鮮、冰鮮、船凍、岸凍,這些海鮮冷凍方式都是怎麼回事你...
    海鮮對於長時保存和長途運輸的要求比較高,因而衍生出了多種不同的海鮮處理方式。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常見的幾種海鮮冷凍方式。為了保持海鮮食材最新鮮的那一刻,人類在遠洋捕撈的過程中摸索出了多種處理方式,以針對不同的情況處理不同品類的海鮮,主要的處理方式有以下三種:活鮮、冰鮮、凍鮮;而根據處理地點也分為船凍和岸凍兩種。
  • 水產品裡有寄生蟲 如何安全吃海鮮?
    這個時節,很多人喜歡去海邊度假,海鮮、水產自然成為不可或缺的美食。但是,最近一則展示海鮮中存在寄生蟲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裡有寄生蟲在小龍蝦、魚類、貝類、螃蟹等海鮮體內的存在情況,並展示了分離過程。這其中,有些「寄生蟲」有大拇指大小,可以通過蠕動進入小龍蝦體內,有的比髮絲略粗,存在於活魚體內,讓人看後不禁心驚膽戰,擔心起海鮮等水產品的安全性。對此,視頻呼籲網友要少食用海鮮。我們應該如何健康、安全的吃海鮮呢?又應該如何預防寄生蟲?
  • 冷凍、急凍、生凍、熟凍、船凍、岸凍有啥區別?哪種海鮮最新鮮?
    海鮮,當然吃鮮活的最好。但是對於很多生活在內陸地區的朋友來說,吃鮮活的不是那麼容易,所以一般大家都會去買一些冷凍的海鮮。有網友在買冷凍海鮮的時候,就遇到了麻煩事。他說:在市場上買的海鮮,一解凍就有很多水,冷凍的海鮮一定需要這麼多冰來保鮮嗎?其實鋤禾園小編也認為,冷凍海鮮化凍後流出大量水的情況是不正常的。
  • 丹東東港冷凍海鮮批發市場下午可以買嗎
    丹東東港冷凍海鮮批發市場下午可以買嗎,公司申請了「食在土」、「食在鮮」品牌,持有獨立商標證,9年來堅持「品質多一點、服務好一點、生活美一點」的理念,公司堅定不移樹立品牌為先導,控制產品質量、價格,為喜愛土特產、海鮮的人士提供價廉物美的土特產。丹東東港冷凍海鮮批發市場下午可以買嗎, 鮮貝洗淨後用手撕成絲。
  • 冷鏈運輸存在安全隱患,為什麼我們還要進口海鮮?原因是這個
    最近國內零星幾個省的新冠病毒病例都指向幾個關鍵詞,進口、冷鏈、肉類、海鮮。我丈母娘看到新聞提出一個疑問,為什麼海鮮肉類這麼危險,還要讓他們走進國門。今天這期文章就來說說為什麼二零二零年後疫情幾乎都與海鮮冷鏈有關,以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為什麼不限制進口冷鏈食品呢?從七月份到現在,我們在進口冷凍海鮮和肉類食品包裝上發現新冠病毒的次數已經超過十次,病毒怎麼就盯上了冷鏈環節呢?
  • 山東煙臺進口冷凍海鮮包裝新冠呈陽性?為何新冠總跟海鮮扯上關係?
    8月9日,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對冷鏈食品及從業人員摸排檢測中發現,有3家企業自大連口岸進口的同一外籍貨船冷凍海鮮產品外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疑似陽性。 8月10日,市疾控中心覆核,3份外包裝樣本呈陽性。經核查,涉疫產品除少量加工出口外,其餘產品均儲存在冷庫中,未流入市場。
  • 海鮮都是泡甲醛保鮮?怎樣辨別海鮮是否被甲醛泡過?終於明白了!
    有些人表示,市面上的海鮮都是浸泡甲醛來維持新鮮度的,那麼市面上海鮮,會用甲醛來保鮮嗎?營養師教你:這樣識別出甲醛海鮮!■海鮮都是泡甲醛保鮮?怎樣辨別海鮮是否被甲醛泡過?終於明白了!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福馬林,它一般被用作於製作標本,把標本浸泡在福馬林當中,就可以讓標本保持原樣,甚至是長期都不會出現腐爛。
  • 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在冷凍肉類及海鮮上存活長達21天
    據路透社報導,紐西蘭衛生官員稱,病毒可能與冷凍肉類及海鮮食品有關科學家們不僅在冷凍食品上檢測到新冠病毒,而且還發現病毒可以在冷凍肉類及海鮮食品上存活長達21天!!!病毒可以存活21天意味著,食用進口肉類及海鮮有感染病毒的風險!此外,進口肉類對局部報告0病例的地區有潛在疫情反彈的風險!
  • 這些吃海鮮的禁忌須知曉!
    [提要]炎炎夏日,散散步,嘗嘗海鮮,想必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那麼,怎樣吃海鮮才能衛生,吃得更安全?
  • 冷凍海鮮還能吃嗎?
    冷凍海鮮還能吃嗎?>一圖讀懂冷凍海鮮還能吃嗎?冷凍海鮮還能吃嗎?》
  • 冷凍海鮮、毒蘑菇、酸湯子,2020食品安全10大熱點全在這兒!
    新冠兇猛,冷凍食品還能吃嗎?誤食毒蘑菇還能「看小人」?這個段子可不好笑!一碗「酸湯子」殺死9個人,木耳銀耳裡也能出現這種毒?堅決反對餐桌浪費,是因為糧食不夠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多位專家對2020年度十大食品相關熱點詞進行了深入解讀。
  • 海產品種類多營養多 怎樣才能選到新鮮海鮮
    原標題:海產品種類多營養多 怎樣才能選到新鮮海鮮   海鮮有哪些營養價值呢?各種不同的海鮮會有不同的營養價值,不能一概而論。同時,海鮮的選購是有竅門的,想要選購到新鮮的海鮮就要掌握挑選的方法才行。在這裡,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海鮮要如何選購和營養價值是什麼吧。
  • 如何吃海鮮更安全 注意七大禁忌就好
    原標題:如何吃海鮮更安全 注意七大禁忌就好   如今老百姓生活好了,海鮮也成為百姓餐桌上的經常出現的美味佳餚了,可是海鮮要如何吃更安全呢?資料顯示,汞含雖較高的海鮮包括金槍魚、鱸魚、鱈魚、大比日負、旗負、鯊魚、黑斑鱈等。魚肉含有高蛋白質、低飽利脂肪,可惜現在汞含量升高。生活中的雙刃劍越來越多,因此,吃海魚也別太過量。同時,吃海魚時要注意以下問題:①選擇吃體積較小的魚類;②儘量少吃鯊魚、劍魚、魚翅、金槍魚、石斑魚、鱈魚、鯖魚等;③少吃魚內臟、魚頭、魚皮;④搭配吃些兩蘭花、西紅柿、果仁、香菇、蘋果、全麥食品等。
  • 【知識科普】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呢?
    冷凍冰鮮食品是我們平時購買、食用頻率較高的食物種類之一,但產品在養殖、宰殺、運輸、銷售等環節中可能會沾染細菌、病毒、甚至寄生蟲,因此該類食品安全問題也尤為引人關注。 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呢?
  • 冰凍海鮮火鮮活海鮮冷
    在海鮮廣受追捧之際,尤其春節前夕,正是海鮮大賣特賣的時節,哈爾濱海鮮市場雖然品種豐富,供應充足,南海的龍蝦、渤海的扇貝,浙江的螃蟹、山東的對蝦,各海域的海鮮無奇不有,但市場卻呈現出了鮮活海鮮與冷凍海鮮迥然不同的境遇,鮮活海鮮呈現出的是沉默的熊市,而冰凍海鮮卻是瘋狂的牛市。
  • 瀏陽冷凍物流公司瀏陽海鮮冷鏈物流2021價位
    瀏陽冷凍物流公司瀏陽海鮮冷鏈物流2021價位以超大規模,超低實惠全面引爆二十周年購車熱潮,而「百萬大獎——尋找批東風輕卡車主」活動,通過線上,線下走訪等方式亦收穫了超過10萬用戶的廣泛參與,在感恩客戶信賴與合作中,東風輕型車以禮相待,帶領廣大用戶回溯20年品牌發展,一起重溫這些年一起走過的輝煌歲月。4月。
  • 海鮮、水產品安全嗎?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告訴你
    為了持續深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評估疫情風險,防範疫情反彈,嚴格落實各項常態化防控措施,區疾控中心按照市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從6月14日起全力配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轄區農貿海鮮批發市場、大型超市等重點場所進行現場調查,對環境載體及從業人員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應急採樣檢測工作。
  • 海鮮冷庫工程中,最適合的海鮮儲藏溫度是多少?
    針對海鮮冷庫工程的海鮮儲藏溫度應該設置成多少合適,這就需要不同環節不同海鮮區別對待了。跟著庫華製冷一起了解下吧。  大部分海鮮產品能實現長時間保鮮如3個月、6個月、12個月以上的溫度是-23~-18℃之間,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冷凍冷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