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進口生鮮檢出新冠病毒 冷凍食品還能吃嗎?
為什麼檢出新冠病毒的總是冷凍食品?各種冷凍海鮮、肉類還能吃嗎?冷凍環境、光滑表面利於病毒依附冷凍食品,尤其是冷凍海鮮,成了近期「新冠陽性」新聞裡經常出現的關鍵詞,相關報導接連出現。目前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的樣本均為冷凍食品產品的外包裝,這說明大多數是因其包裝被病毒汙染且因為其運輸和存儲的環境使病毒得以存活下來。
-
冷凍海鮮還能吃嗎?
冷凍海鮮還能吃嗎?(指揮部)通報,從進口俄羅斯水產品外包裝和產品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按照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3號的規定,全國海關自即日起暫停接受捕撈船VLADIMIR STARZHINSKY LLC ROLIZ(註冊編號為CH-05M)和運輸船CRYSTAL AFRICA(註冊編號為CH-56N)2艘漁船進口申報4周,期滿後自動恢復。
-
冷凍海鮮怎樣才能保安全?
□記者楊璐文圖 前一段時間,全國多地在進口冷凍食品,尤其是冷凍海鮮食品貨櫃內壁和外包裝樣品上檢測出新冠病毒,公眾對此頗為關注。為什麼「中招」的總是冷凍海鮮?海鮮市場食品安全情況如何?近日,記者走進位於鄭州市的中西部地區最大的海產品、畜禽類產品及速凍食品冷鏈物流批發交易市場——河南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一探究竟。
-
山東煙臺進口冷凍海鮮包裝新冠呈陽性?為何新冠總跟海鮮扯上關係?
8月9日,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對冷鏈食品及從業人員摸排檢測中發現,有3家企業自大連口岸進口的同一外籍貨船冷凍海鮮產品外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疑似陽性。 8月10日,市疾控中心覆核,3份外包裝樣本呈陽性。經核查,涉疫產品除少量加工出口外,其餘產品均儲存在冷庫中,未流入市場。
-
冷凍海鮮怎樣保安全?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商戶「全透明」 冷庫保...
,尤其是冷凍海鮮食品貨櫃內壁和外包裝樣品上檢測出新冠病毒,公眾對此頗為關注。為什麼「中招」的總是冷凍海鮮?海鮮市場食品安全情況如何?近日,記者走進位於鄭州市的中西部地區最大的海產品、畜禽類產品及速凍食品冷鏈物流批發交易市場——河南中原四季水產物流港一探究竟。
-
進口冷凍食品為何不能一禁了之?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冷鏈進口海產品或為疫情源頭。11月24日,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表示,海聯冷庫感染來源確定為北美進口豬頭。 此外,在溯源過程中,多個病例將矛頭對準冷鏈及相關環節。有關專家曾表示,在事實證據的累計下,我們可以認為,來自疫情國家的冷凍食品等極有可能將病毒一併帶到中國。
-
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選購食用時要注意什麼?進來看看
近期 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 及其外包裝檢出核酸陽性 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 2.選購前首先觀察是否具有檢驗檢疫證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合格證明、消毒證明和「浙冷鏈追溯碼」(即「三證一碼」),拒絕購買「三證一碼」不齊全的進口冷鏈食品。 3.選購時可使用一次性塑膠袋反套住手挑選冷凍冰鮮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同時,正確佩戴口罩,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
-
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在冷凍肉類及海鮮上存活長達21天
據路透社報導,紐西蘭衛生官員稱,病毒可能與冷凍肉類及海鮮食品有關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再中國,調查人員分別從厄瓜多和巴西進口的冷凍蝦和冷凍雞翅上發現了科學家們不僅在冷凍食品上檢測到新冠病毒,而且還發現病毒可以在冷凍肉類及海鮮食品上存活長達21天!!!病毒可以存活21天意味著,食用進口肉類及海鮮有感染病毒的風險!此外,進口肉類對局部報告0病例的地區有潛在疫情反彈的風險!
-
冷凍海鮮還能吃嗎?紹興新冠疫苗怎麼接種?
冷凍海鮮還能吃嗎?紹興新冠疫苗怎麼接種?漢鼎好醫友市場信息網 2020-10-21 10:47:47 來源: 評論: 昨天上午,青島市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證據鏈,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冷凍條件可長期存活。
-
如何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專家建議這樣做
,全球範圍內也沒有發生人因食用某種食品而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因此對於冷凍食品市民不必過度恐慌。如何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北京市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大家,務必做到以下幾點:Q1選購時1.到正規的超市或市場選購生鮮產品,選購時可使用一次性塑膠袋反套住手挑選冷凍冰鮮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同時,正確佩戴口罩。
-
浙江一菜場冷凍豬肉核酸檢測陽性 冷鏈食品還能吃嗎,怎麼吃?
(原標題:浙江一菜場冷凍豬肉核酸檢測陽性 冷鏈食品還能吃嗎,怎麼吃?) 經「浙冷鏈」系統追溯,涉事產品為冷凍豬肉(去骨後腿肉),系巴西進口,經上海洋山港於2020年9月28日入境。目前貨物溯源流向情況已基本掌握,貨物流通涉及的椒江、黃巖和臨海均已開展貨物和人員的追蹤、調查和處置,有關信息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
丹東東港冷凍海鮮批發市場下午可以買嗎
丹東東港冷凍海鮮批發市場下午可以買嗎,公司申請了「食在土」、「食在鮮」品牌,持有獨立商標證,9年來堅持「品質多一點、服務好一點、生活美一點」的理念,公司堅定不移樹立品牌為先導,控制產品質量、價格,為喜愛土特產、海鮮的人士提供價廉物美的土特產。丹東東港冷凍海鮮批發市場下午可以買嗎, 鮮貝洗淨後用手撕成絲。
-
春節還能正常購買和製備冷凍食品嗎?權威專家給出科學解讀
近來因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人們對疫情和食物安全關聯的關注度顯著加大。春節臨近,大家還能像往年一樣購買和製備冷凍食品嗎?1月8日,在由中國科協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指出,要正確了解新冠肺炎的流行特點和傳播途徑,不必害怕購買和製備冷凍食品,包括冷凍海鮮、冷凍肉類。食物被新冠病毒汙染的概率極低,幾十萬份食品樣品中檢出核酸的陽性率僅有萬分之0.48。
-
春節還能購買冷凍食品嗎?權威專家:消費者感染機率僅為……
紅網時刻記者 劉璇 長沙報導近來因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人們對疫情和食物安全關聯的關注度加大。春節臨近,大家還能像往年一樣購買和製備冷凍食品嗎?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表示,要正確了解新冠肺炎的流行特點和傳播途徑,不必害怕購買和製備冷凍食品,包括冷凍海鮮、冷凍肉類。食物被新冠病毒汙染的概率極低,幾十萬份食品樣品中檢出核酸的陽性率僅有萬分之0.48。專家:對於消費者來講 感染機會非常小陳君石指出,新冠肺炎是呼吸道傳染病,不是食源性疾病。
-
冷凍海鮮、毒蘑菇、酸湯子,2020食品安全10大熱點全在這兒!
新冠兇猛,冷凍食品還能吃嗎?誤食毒蘑菇還能「看小人」?這個段子可不好笑!一碗「酸湯子」殺死9個人,木耳銀耳裡也能出現這種毒?堅決反對餐桌浪費,是因為糧食不夠吃了?「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多位專家對2020年度十大食品相關熱點詞進行了深入解讀。
-
冷凍食品怎麼吃才安全?
14日,福建發布緊急通知,要求高度重視進口冷鏈食品的安全監管工作,時刻警惕疫情輸入風險。通知還提出,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環節涉及單位和個人必須建立從業人員實名制管理臺帳,主動配合相關部門開展相關環境、食品、人員「應檢盡檢」核酸檢測,確保第一時間排查發現疫情風險、第一時間進行風險信息通報、第一時間組織管控處置部署。
-
冷鏈運輸存在安全隱患,為什麼我們還要進口海鮮?原因是這個
最近國內零星幾個省的新冠病毒病例都指向幾個關鍵詞,進口、冷鏈、肉類、海鮮。我丈母娘看到新聞提出一個疑問,為什麼海鮮肉類這麼危險,還要讓他們走進國門。今天這期文章就來說說為什麼二零二零年後疫情幾乎都與海鮮冷鏈有關,以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為什麼不限制進口冷鏈食品呢?從七月份到現在,我們在進口冷凍海鮮和肉類食品包裝上發現新冠病毒的次數已經超過十次,病毒怎麼就盯上了冷鏈環節呢?
-
定邊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冷凍冷藏肉品風險排查工作
為切實保障百姓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做好全縣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精準化防控工作,近日,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執法人員在全縣範圍內開展冷凍冷藏海鮮肉製品風險防控排查工作。本次排查以進口冷凍冷藏海鮮肉製品為重點,對農貿市場、冷庫、海鮮經營店進行集中排查,重點檢查冷凍冷藏海鮮肉製品經營者的索證索票、臺帳記錄、標籤標識、儲存條件、消殺情況,是否有進口冷凍海鮮肉製品,並配合當地衛健部門開展重點場所、產品、人員的核酸檢測工作。
-
進口冷凍海鮮產品外包裝樣本檢出陽性!2個月裡水產品4次中標,水產...
進口冷凍海鮮產品外包裝樣本檢出陽性!6月11日,北京新發地市場出現新冠疫情。6月12日晚,新京報發布消息稱,北京新發地董事長張玉璽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相關部門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通過自查發現產品貨源為京深海鮮市場。事情發生之後,各地紛紛下架三文魚,整個三文魚產業一片哀嚎。
-
【知識科普】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呢?
冷凍冰鮮食品是我們平時購買、食用頻率較高的食物種類之一,但產品在養殖、宰殺、運輸、銷售等環節中可能會沾染細菌、病毒、甚至寄生蟲,因此該類食品安全問題也尤為引人關注。 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