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詞中藏著的名字,氣質清冷、風姿綽約,美到心窩裡

2021-01-09 漯河統戰網
李清照詞中藏著的名字,氣質清冷、風姿綽約,美到心窩裡
詩詞鑑賞

2021-01-08 17:59:33

管理

77 0


李清照的詞在群花爭豔的宋代詞苑中,獨樹一幟,她的詞不追求詞藻的華麗,不苛求字句的精湛,但用豐富而細膩的情感,敘盡了人之常情。這種如蜿蜒的溪水清雅而悠然的感覺,讓人沉醉其中,從中為女孩取名也韻味十足。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溪亭,蜿蜒小溪旁偶遇雅亭,一句「沉醉不知歸路」就可知這景色的迤邐,和生活的愜意。如果寶寶姓常就再妙不過了,連名帶姓都出自同一句詩。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全》: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春天的氣息已露倪端。知意二字組合有知書達理、意蘊深遠的意義,若寶寶姓許那就更加絕妙了。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這句詞是詩人遊玩賞景之作,所以,語言清新詩意,有一種別致之感。同時,「晚」字有女孩的溫柔賢淑。「舟」字寓意著做事專心致志。晚舟二字組合清爽又灑脫。

李清照《新荷葉·薄露初零》: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爭明。「松青」是松柏常年青翠之意,放在詩句中是用來送祝福的,寓意吉祥。而且「松」比喻身子挺拔。「青」喻指年輕有活力。松青二字組合有風姿綽約之意。李清照《訴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盤》:南陌上,落花閒。雨斑斑。不言不語,一段傷春,都在眉間。


「南陌」就是南邊的小路,不寫東、西、北,單寫南,因為南是溫暖柔潤之象,用此類意象,將詞的氛圍烘託得溫潤可人,而「陌」體現了女孩的高冷氣質,南陌二字組合又颯又美麗。
李清照《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水天相接,晨霧蒙蒙籠雲濤。銀河轉動,像無數的船隻在舞動風帆。「星」星河;「舞」起舞。星舞二字組合有光彩奪目之意。

李清照《鷓鴣天·桂花》: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詩中託物抒懷,寫出了桂花的清新雅致,同時也蘊含了詩人喜歡高尚的德行。淺深是一對字義相反詞,組合在一起不僅獨特,還很有韻味。李清照《玉樓春·紅酥肯放瓊苞碎》: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瓊:比喻事物的美好。「南」原指南方用作人名意指朝氣,光彩之意。瓊南二字組合在一起充滿詩情畫意。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濟楚詩中指孩子俊麗翹楚。「濟」一般指幫助、救濟,用作人名意指能幹、善良,「楚」可以形容人風流倜儻。濟楚二字組合有容貌俊秀之意。

相關焦點

  • 新婚不久,李清照寫下一首詞,一開篇的意境便美得令人心醉
    詩詞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瑰寶,同時也在藝術上表現出了獨特的魅力。這與古人在詩詞創作中對意境的追求是分不開的。因為意境既是我國古典詩詞理論中的一個重要美學範疇,也是我國傳統美學中的一個重要論題。所以詩詞是否具有意境美,也成了衡量好壞的因素之一。
  • 杜鵑外形文藝氣質清冷,高級臉展現別樣魅力,詮釋東方之美
    說起杜鵑的高級臉,她的臉型有稜角,五官立體,輪廓感強,下頜線線條流暢明顯,這樣的臉型十分耐看,再加上她身上一種清冷的氣質,不知不覺中就吸引人們的目光,曾有人說:杜鵑美麗的很奇特,具有東西方都公認的美。這幾乎概括了杜鵑的高級美,美的禁慾,美得高貴冷豔。
  • 李清照這首詞太厲害,成詞時間至今爭議不斷,寫的太美令人驚豔
    李清照在我心中都是白月光的存在。喜歡年少時期的李清照,那時候的她明亮的像一顆星星,吟詩作對把酒言歡,天下最精靈的少女都在她一首首的詞中了。「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之後再回家已經太晚了。還喜歡她婚後的樣子,把家庭的愛和夫妻之情描寫的淋漓盡致。
  • 李清照最經典的一首詞,雖是寫梅花,卻十分的與眾不同!
    這也是一首詠梅詞。詠的是雪裡的梅花。寒梅傲雪,在詩詞中是常見的景象。寫起來容易犯「下筆便俗」的毛病。這首詠梅詞,讀來不讓人覺俗。在同類詠梅詞中,它至少有兩點,是為自己所獨有的。第一,在一般詠梅詞中,寫到梅花雪景,往往在突出「寒 梅傲雪」的意境,強調的是一個「傲」字,因而詞中的梅花形 象,雖然也很美,但美中總含會一種「孤寂」或「孤傲」的色彩,李清照這首詠梅詞中的梅花形象卻迥然不同,從「寒梅 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和「玉人浴出新妝洗」等詞語中,我們見到的,完全是一種嬌媚、豔麗的形象,感受到的完全是一種嬌媚、豔麗的柔美。
  • 李清照:詞中最美是「易安」,傲骨才情,聲聲尋覓,生生不息
    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中她俯視巾幗,不讓鬚眉。李清照的詞是美的化身,也是她生活的寫照。「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少女時期,她是那樣無憂無慮,外出郊遊,興致正濃沉醉其中,直到日暮還不忍離去,路上的花花鳥鳥都會引起陣陣詩意,仿佛你能看到斜陽照到青蔥景色中,一個活潑的少女在其中跳躍舞蹈,水邊群鳥翩然而起,一切看上去那樣年輕鮮活,那是生命正盛開的樣子。
  • 水星上的環形山以她的名字命名?她就是女性楷模李清照
    她就是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北宋末期的公元1084年出生於山東章丘,公元1155年逝世,終年七十二歲。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李清照可以說是最為光彩奪目的女性。她的存世作品雖然只有七十多篇,但卻取得了巾幗不讓鬚眉的驕人成就,被後人稱為婉約派的「一代詞宗」。在男性居主導地位的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裡,能夠如此光彩照人,實在是一個奇蹟。
  • 李清照的愛情詞,寥寥41字刻畫的懵懂少女,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李清照從小生於世家,長於名靈之地,少女時期在山東濟南度過。她寫詩自小便有聲名,詩功甚至不遜於前輩。所以李易安的早期詞作,大多體現了婉約派的藝術風格,下筆細膩委婉,常運用白描的寫作手法展現少女天真爛漫的性格特點。今天欣賞的這首詞就是寫於詞人的少女時期,整篇詞採用直敘的方法,簡單明了的說明整個事件,非常生活化,但在生活化的詞中卻最能渲染情感,深受影響。
  • 李清照的一首詞,短短幾句,講述了情竇初開時的全過程
    詞的上闕體現了李清照對事件氣氛和細節上的精確捕捉,展現了李清照優秀的作詞能力。而詞的下闋詳細記敘了女子的心理活動,修辭委婉,落筆細膩,使情竇初開的少女形象躍然於紙上,刻畫了生動立體的人物形象。1.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開篇從細微處下筆,運用細節描寫的寫作手法,對少女臉上的裝飾品作出了細緻的描寫,繡面芙蓉與斜飛寶鴨都是貴重的裝飾物。
  • 李清照在青州隱居和晚年病中寫的兩首桂花詞,婉約動人,各有千秋
    在希臘神話裡,河神的女兒達芙涅為了逃避阿波羅的追求,想盡辦法,最後變成一棵月桂樹,阿波羅再也就愛你不到他。中國神話裡,月宮中被罰砍樹的吳剛,砍的就是桂花樹,據說高達500丈。吳剛不停地坎,桂花樹不停地生長。凡間的百姓每年都會在中秋夜遙望,盼著桂花樹的枝葉落到人間,帶來好運。《淮南子》也曾提到桂花:月中有桂樹。唐代詩人李商隱,在詩中寫道:莫羨仙家有上真,仙家暫謫亦千春。
  • 李清照醉酒後一首詞,短短6句道盡四季變換,現改編成歌廣為傳唱
    李清照,一位「千古第一才女」。她的人生,跌宕起伏,她的詞作有悠閒生活,亦有悲傷感嘆。徐志摩詩歌獎得主何三坡這樣評價李清照:在天上,水星有一座山以她的名字命名,這是全世界詩人的榮耀,在大地上,這個天才詩人度過了她風流倜儻又波瀾起伏的一生。她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女詞人,卻如驚鴻一瞥,驚豔了整個大宋王朝。
  • 李清照這首詞,意境優美,其實模仿了範仲淹,原句卻鮮有人知
    若要人們推選古今第一詞人,也許還有所爭議;但要說第一女詞人,那麼非一個名字莫屬——李清照。當然,如今提起易安先生的名號,非要在她的著名詞人身份前面加個「女」字未免太過狹隘與無知,但不可否認,女性的身份讓她在自己最擅長的「情詞」方面有著無可替代的優勢。
  • 李清照一首詞,成為了有文化的女流氓,向丈夫撒嬌,撩撥人心弦
    全詞到此結束,後續的故事沒有任何表達,但是聯繫當時的創作背景,和平、無憂無慮,也就能夠想像到之後的美好之夜了。這首詞雖然是成年人讀的詞,但是,並不俗套,也沒有很露骨,字裡行間透露的都是美好甜蜜的恩愛之意,不得不說,有文化的表達愛意就是與只會「我去」的有區別。全詞表達出來的美好都已經溢出來了。
  • 有一種風華叫青州|李清照:清影中的微笑
    彼時,她活得像任性的花兒,眼裡、心裡、詞裡,全是花。她大概是看花最痴、寫花最多的女子。猶若卓文君、柳如是、林徽音們,李清照的人氣,既緣於她的才情,又因了她的愛情。她和他,傳說中的神仙眷侶——金石碑帖,琴棋書畫,舉案齊眉,琴瑟和鳴,又有各種小私趣、小把戲佐情:賭書傾茶,藏詩捉謎,雲中錦書……借今人語,就是那種無縫銜接的靈魂夫妻,彼此很對很對,卯榫式的身心組合。當然,這是「美顏」版本,用了濾鏡的效果。但好姻緣太稀罕了,本身就激勵凡塵,大家都願護著這完美,都想出把力,想為她做點兒什麼。她畢竟太苦了,且那麼有才。
  • 出淤泥而不染的女孩名字,名美氣質佳
    顏熙「顏熙」這個名字給人一種「盛世美顏」的感覺,所以,這個名字很適合女孩起名,並且,在這個名字中,「顏」是一個很出色的字,其用作人名意指溫和、和善可親、美麗,同時,這個字也帶有一種青春活潑的氣息。「熙」字是樂、吉祥的意思,其在起名中也有吉星高照、欣欣向榮、幸福安康的美好寓意。因此,起這個名字,很有意義。
  • 李清照唯一一首推崇某花為第一流的詞,寫花也是寫自己,收藏了!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這是菊花的氣節;「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這是梅花的品質;「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這是荷花的魅力。李清照也寫過很多花,寫海棠,「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寫菊花,「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還有梅花,「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
  • 李清照一首很深情的詞,被林語堂翻譯成英文,文風優美,廣受讚譽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濟南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李清照生活在北宋與南宋之交,因此其早期詞作多寫悠閒生活,而到後期,金兵入侵、李清照南渡,由於國破家亡,加之丈夫趙明誠去世,詞風轉為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我們今天介紹的這首李清照的代表作,寫於李清照南渡之後,情感基調悲涼哀婉。這首詞作便是《聲聲慢》。聲聲慢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 李清照這首詞,向丈夫撒嬌有多妙,讀罷才知道
    或許我們耳熟能詳的中國古代出名的詩人才子眾多,我們不能評論出誰是最優,但是如果問你在中國眾多詩家詞人中,誰是「第一女才人」,估計大家都要不約而同的想到,李清照這位女詞人了。說到李清照,即便不熟悉她的人,也能隨便吟誦幾句她寫過的詞作。她是宋代婉約派詩人的代表,一生顛沛流離,飽受戰亂離別之苦。所以她的作品大多都是非常哀怨愁苦,悲嘆世間炎涼的。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詞,全文「花」字重複17次,卻成名作流傳至今
    對於李清照我們的第一印象,她是一個熱情,活潑開朗,漂亮自信溢於詞中的大美人,她不光長得美,她寫的詞也跟她人一樣寫得美,而且她和嶽飛一樣是一個積極主張抗金的愛國女詞人,在靖康之恥後,她曾寫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名句。
  • 看似簡單,了解後才知李清照多牛
    並且家庭條件也很不錯,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1045-1105)是趙宋之世有名的文學家,他和廖正一,李禧,董榮並稱為「蘇門後四學士」著有《禮記說》據《宋史-李格非傳》載,「妻王氏,洪辰孫女,亦善文」,可知李清照的母親也出身名門,能文善詩,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在李格非山東章丘的宅子裡,李清照誕生了,她是三月裡即將綻放的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