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下去——《流浪地球》觀後感

2021-01-13 中國科技新聞網


《流浪地球》是一部科幻小說:太陽在不斷膨脹,火山噴發、旱災肆虐、物種滅絕,城市消失......直至吞沒整個地球。面對這次滅頂之災,聯合政府決定:將整個地球推離太陽系,飛向4. 2光年外的新家園。人類傾盡全部資源,在地球表面建造了多座行星發動機,為地球飛離太陽系提供動力,並且集結全球的航空力量,耗時三十年,建造了「領航員號」國際空間站,為地球提供預警、領航及通訊保障。


這一恢宏而漫長的人類計劃,被命名為「流浪地球」計劃,渺小的人類自此踏上了2500年的流浪之旅。然而宇宙之行危險重重:地下城巖漿滲入,沿海地區海嘯,地表溫度降至零下7 0 攝氏度。更可怕的是由於木星巨大的引力,地球將於37小時4分12秒後撞擊木星。


這是一場爭分奪秒的時速之戰,這是一場性命攸關的生死之戰。

地球上,因為對爸爸懷恨在心,劉啟知道爸爸即將回到地球,偷了姥爺的車卡和集體的卡車帶領妹妹出地下城,離家出走,途中遇到運送火石的王磊上尉負責的「CN171-11」救援隊。他們千裡迢迢一起運送火石,在過程中,姥爺韓子昂、剛子以及很多英雄不幸離開世界。


正當大家準備放棄的時候,劉啟突然回憶小時候爸爸說的:「木星上的眼睛那是木星的風暴。木星像個大氣球,百分之九十都是氫氣,如果引爆木星,巨大的衝擊波足以把地球推離木星。」這是絕處逢生的唯一希望,與其同歸於盡總好過坐以待斃。為了活下去,各國部隊也陸續趕來支援。


天空中,有顆星星一直注視著這一切,那是即將退休的國際空間站的特級飛行員——劉培強。因為惦念著唯一的兒子,劉培強拒絕休眠,拒絕逃離地球,想方設法幫助兒子。當劉培強看到還差5000公裡的距離功虧一簣的時候,他毅然決然地駕駛著裝載30萬噸燃料的空間站撞向木星。


灰飛煙滅的那一刻,巨大的衝擊波終於成功地推動地球脫離了木星的控制。


走出電影院,強烈的的陽光刺得我使勁閉上了眼睛。回想剛才可怕的一幕幕:漫天的風雪、可怕的地震、隨處掉落的瓦片;蒂姆破釜沉舟躍下火海時的命懸一線;老何接通連接線時平靜地說的那句「生死如常」;人類面對地球毀滅時絕望的眼神。


商場外,孩子快樂地坐著搖搖車,胖胖的小手不停地和音樂打著節拍;西服革履的男人步履匆匆,估計又是去談生意;計程車司機企盼地巡視著路人,期待著一份新收入;小商販蹬著三輪車,急匆匆地運著貨。大家都在忙著各自的事,我突然想起韓子昂說的話:


「沒有人關心太陽,大家都關心一種叫『錢』的東西。我雖然很窮,但是每天很開心,很遠聞到你奶奶做飯的味道,她煮的蔥花面,鹹得不得了。」   沒看過電影的人不能體會在死亡面前,人的欲求如此簡單。  


「活下去」是多麼的美好!但是,在生死大劫之時,「活下去」卻又是最大的奢望。


想想觸目驚心的地球變暖、颱風「泰培」、智利海嘯、斯珀火山爆發、遍地垃圾、動物集體自殺、土地沙化、資源枯竭……這些頻發的災害,無一不預示著如果人類不能好好保護地球,那麼,這個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終將被毀滅。


保護好地球才能「活下去」!(文/李佳凝)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 觀後感
    除夕夜早早睡覺,就為大年初一大早去看流浪地球,沒看過原著的人一定為好萊塢大片般的特效和緊張刺激的劇情叫好,但看過原著的我要挑幾個毛病:1,影片沒利用原著老師給飛船派學生講小生態系統和地球流浪的五個步驟,不容易看懂。
  • 《流浪地球》觀後感
    在《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中,太空人父親劉培強與分離多年的兒子的親情貫穿主線。這一點很容易有共鳴,感覺十分有中國特色。相比之下,《流浪地球》中的感情線有細微的變化。父親對兒子的愛,不是犧牲自己,救了孩子一名那麼簡單。而是通過犧牲自己,為自己的孩子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他不僅守住了一個小家,同時也守住了千千萬萬個家庭。這樣誕生於集體主義中的英雄形象,其實比個人英雄主義電影中的更崇高,也更接近現實。
  • 《流浪地球》:不需要管黑噴,只說客觀上的中國電影工業進步!
    導讀:嗨嘍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電影是《流浪地球》小編今天看完後,來與大家分享一下觀後感。首先電影中的故事,應該發生在前流浪時代。地球擺脫公轉軌道,駛往外外太空,與木星擦肩而過。木星,太陽系最大的行星,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質量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總和的2.5倍。它強大的引力,是地球流浪過程中最大的威脅。地球的流浪需要藉助木星的引力,將其彈出去。但是在前往木星的路上五千多臺發動機熄火,因為達到了剛體洛希極限,地球可能面臨解體的危險,然後就提出了點燃木星這個偉大的想法,然後他們成功了。中間有許多人們犧牲了,但是他們的理想實現了,地球,活了。
  • 流浪地球之觀後感
    昨夜,我看了最近很火的電影《流浪地球》。不可否認這部影片確實是拍得相當不錯,難怪取得了火爆的票房,也獲得了很高的電影評分。接下來,我來說說自己看了這部電影後的一點感想。這部電影講述了由於太陽對於地球的影響,人類將不能在太陽系繼續生存。
  • 帶著地球去流浪——中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觀後感
    ,開始流浪開始遠離曾經慈祥的太陽逃往危機重重的宇宙遠方轉眼之間,地球就變成了冰雪之淵>微弱的星光就是人類的希望流浪地球,總會找到另一顆太陽溫暖的陽光,將恢復地球家園很快失去了權威和控制權流浪地球,開始漫無目的地亂竄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我們還有希望!
    當我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地球,失去了我們的家園,會是怎樣的感受?曾經繁華的城市現在變成了一座空城,地表溫度極低,已不適合人類居住,人們只能生活在陰暗的地下城。為了活下去,人類開始了漫長的計劃,帶著地球去流浪,史稱「流浪地球」計劃。
  • 能看到希望就不是流浪——《流浪地球》觀後感
    過年在家呆著心裡癢得很,我知道劉慈欣的作品《流浪地球》已經被拍成了電影,而且網絡宣傳造勢兇猛 ,導演郭帆雖然名氣不大,但是吳京的名號那是家喻戶曉的,加上他從加入演出到最後索性成了投資人的轉變成了最大的宣傳噱頭,著實讓人期待的很。
  • 珍惜一切——《流浪地球》觀後感
    看了這部影片已經一個多月,總想寫點東西,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部豆瓣高分影片——《流浪地球》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我們生活的家園地球將不適合我們生存,我們該何去何從?流浪地球這部影片給了你一個很好的答案。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有個同學不努力學習,做事總想著偷懶,那麼他會為自己偷懶以成績、與未來的生活等方式買帳;如果我們人類一直肆意地破壞地球,以後總要為現在的行為買帳,這一天離我們真的不遠了。有人問過電影導演郭帆:「你們為什麼要帶著地球一起走?」
  • 震撼靈魂的拯救-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
    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正能量故事。未來的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即將耗盡能量毀滅,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改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噬。為了自救,人類啟動流浪地球計劃,在地球表面建造出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機,推動地球脫離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去往新家園。星際旅程危機四伏、兇險連綿,流浪地球時代的人們捨生忘死,最終化險為夷。
  • 地球在流浪,心不再流浪———《流浪地球》影評
    作為春節賀歲檔上映的大型科幻片《流浪地球》,無論是在口碑還是票房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當今中國科幻片中的佳作。本片根據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2075年人類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前往新家園的故事,經過多次觀看,我將影片故事發展分為以下幾個情節階段。
  • 《流浪地球》:流浪的人,流浪的心
    在《流浪地球》中,地球象徵著人類自身,即將爆炸的太陽是人類被毀壞的家園以及正面臨的危機。小說以第一人稱的視角,為我們講述了地球的流浪之旅,展現了千千萬萬個像「我」一樣的人的命運。圖片來自網絡1小說開篇詳細地介紹了太陽、地球目前的情況以及人類的處境。這是故事發生的背景。太陽即將走向生命的終點,人類為了活下去,逃離太陽系,於是在地球上安裝了許多大功率的發動機。
  • 流浪地球小說作者是誰?電影《流浪地球》的口碑怎麼樣?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也是引發了很大的熱議,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大家更關注的是如何面對災難,長遠的和突發的,這構成了一系列矛盾衝突,推動故事的發展。而到了後半段,真正面對希望還是毀滅,盡力而為還是適時放棄, 這時,影片的主題才慢慢清晰。
  • 當地木距離逐漸縮短之後——《流浪地球》觀後感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看電影」已經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主要方式,而今年有一部電影值得大家期待——那就是收割一片好評的《流浪地球》。昨日陽光明媚,天氣甚好,終於閒下心準備直奔影院,開始期待已久的科幻之旅。其中,令人尤為歡喜的是電影票只花了16元錢。
  • 《流浪地球》觀後感:聊聊電影情節以外的感受
    今年目前已經看了《大黃蜂》《白蛇緣起》《大人物》《飛馳人生》《流浪地球》《天下無賊》《瘋狂外星人》這7部電影,前4部已經寫了影評,後三部還沒有寫,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對於這部電影,我想寫寫故事情節以外的感受。萬萬沒有想到。剛開始我完全不看好《流浪地球》,導演郭凡的名字我從未聽說過,他曾經執導的兩部作品也很普通。
  • 《流浪地球》百度雲資源,高清全集在線看
    《流浪地球》百度雲高清資源BD資源
  • 《流浪地球》觀後感,雖千萬人,吾往矣!
    這是我在看完《流浪地球》後,第一個出現在我腦海的理性思維。流浪地球書籍希望,是如同鑽石一樣正規的東西。電影海報《流浪地球》和諸多西方世界拯救地球的電影的不同,是我們中華人文精神和價值的體現吳京男神《流浪地球》的高潮,在於地球上的人付出了自己一切的努力之後,八千米高的噴色火焰依舊無法點燃木星
  • 《地球脈動》觀後感
    《地球脈動》觀後感吳奕冰地球脈動,第一集講的是兩極之間,兩極指的是南極和北極,這兩極都是非常寒冷的地方。講的主要是動物之間相互殘殺和一年四季的變化。《地球脈動》觀後感看完了《地球脈動》後,裡面的畫面一直在我的腦海裡跑來跑去。《地球脈動》共11集,講了從南極到北極、高山、淡水、洞穴、沙漠、冰封世界、大草原、叢林、淺海、季節森林、深海。每集長達48分鐘。
  • 中國造:帶「流浪地球」回家!
    《流浪地球》——有人說它可以讓人原諒一切不完美,也有人說它是部沒有失望的中國科幻片。隨著影片的走紅,這句臺詞也跟著火了。劉慈欣:中國科幻IP第一製造者改片改編自劉慈欣的原著,故事很有新意,與以往逃離地球尋找其他生存地影片不同,而是「帶著」地球一起走,逃離太陽系,尋找人類的新家園。影片的觀後感確實很不錯,特效大幅漲價,超強震撼的畫面感加上帶動人心的情節,猛吸一大批粉絲。
  • 《流浪地球》觀後感——對中國電影的一點感慨
    這兩天看了《流浪地球》,感覺就一個字:值。前年看完《戰狼2》之後很久沒進影院了,這次是看在吳京和劉慈欣的份上捧場的。就是想看看國產科幻片的特效能做到什麼程度。片子的立意我也覺得不錯,不是美式的猛男單挑救地球的俗套子,而是一群人同心協力共渡難關,實際上還有影片裡沒有直接表現的更多的人,和好萊塢那閉著眼都能順杆溜下去的套路拉開了距離。說實話,我這段寫《阿波羅飛行簡史》就感到:複雜工程裡沒有什麼個人英雄,都是團隊合作才能解決問題。阿波羅計劃辦公室主任穆勒一聲令下搞並行工程,就憑他一人就能完成得了嗎?
  • 流浪地球中的叛軍
    最近大家都在熱議硬核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我想來說說其中的一個細節。如果你看過這部影片的話,在《流浪地球》的結尾有一群人喊還我陽光,很多人覺得莫名其妙不明所以。其實,只要讀過《流浪地球》原著的人,立刻就知道是其中一條重要的情節線,被刪得面目全非之後的一點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