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克隆和自殺機器,2019年十大有爭議的倫理道德科學技術出爐!

2021-02-24 傳感器技術

我們不要將「Sarco」自殺機器與正在全球範圍進行的「權利死亡運動」混淆在一起,因為「Sarco」自殺機器產生的問題具有一個全新高度。該機器是2018年澳大利亞安樂死倡導者菲利普·尼奇克發明並展示的,他計劃2019年出售自殺機器的3D列印電路圖,從而改變我們的死亡方式。

雖然你可以自行下載列印,但你必須進行在線測試問答,從而確定你是否適合做出自殺決定。如果在線測試問答順利通過,尼奇克將發送給你一個密碼,讓你在24小時之內激活自殺機器。一旦自殺機器被激活,氮氣就會流入機器,你會暈過去之後毫無痛苦地窒息死亡。整個過程是無痛的,自殺機器主要面向50歲以上人群,不管他們是否患病。

尼奇克堅持認為,任何一個活了50多歲的人如果想要死亡,都應該自己做出決定。然而,一些人認為「Sarco」自殺機器是誘導健康人群選擇自殺的騙人把戲。

雖然這些2019年科學技術非常有趣,有時也令人感到不安,但是它們的目的是提出更重要的問題,即我們有權控制什麼,也就是說,我們是否有精力去控制如此複雜的事情。人們很容易被一些似乎已經失控的科學技術搞得疲憊不堪,但關鍵不是要壓倒它們,而是更好地利用它們,賦予它們力量。

如果我們能在事情偏離主題之前,花一些時間考慮一下道德倫理問題,我們就距離控制自己的命運更近一步了。

相關焦點

  • 2019年十大倫理道德科學技術:寵物克隆和自殺機器
    原標題:2019年十大倫理道德科學技術:寵物克隆和自殺機器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技術自身並不具備「警察執法」職能,最新技術需要我們予以積極關注,同時當人們受到傷害時要承擔責任。2019年,新年十大科學技術列表包括一些你可能聽說過的技術,例如:5G,還有一些技術會讓你大吃一驚,例如:克隆寵物和自殺機器等
  • 複製人為什麼倍受爭議?事關傳統人文倫理道德
    時間回到1996年7月5日,在英國愛丁堡羅斯林研究所裡,發生了一件當時轟動全世界的大事情,那就是科學家們首次利用克隆技術,成功培育出一隻小母羊,而這隻小羊和她的母親長得一模一樣,絲毫不差,並取名多莉,多莉的創造者是伊恩·威爾穆特和基思·坎貝爾兩位科學家。
  • 克隆寵物嗎?一隻貓25萬元,或有基因缺陷,被批沒道德
    如今距離多利羊的成功克隆已經過去23年,但在國內,首隻寵物貓的成功克隆仍然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個事情的起由,得從2018年說起。不同於自發排卵的大多數動物,貓科動物屬於誘發排卵動物,因此克隆難度相對要大一些。早在2001年,美國科學家已成功克隆出寵物貓「CC」。為攻破這一項科學技術,2018年8月,國內一群科學家啟動了克隆貓的研發實驗。
  • 人類道德倫理面臨挑戰 複製人類胚胎起爭議
    在輪番「烘炒」之下,本是一次克隆技術的新進展,一下子變成為波及美國學術界、政界、倫理界、企業界的多重爭議,而且大有從美國擴散到全世界的勢頭。  學術界爭議激烈  先進細胞技術公司的科學家宣布,他們經過多次失敗之後,利用細胞和卵子終於克隆出三個早期人類胚胎,其中兩個生長到了四個細胞的階段,一個生長到了六個細胞的階段。
  • 《新聞記者》發布2019年十大傳媒倫理問題
    2019年,《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出臺、《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修訂發布,顯示了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對社會道德及傳媒職業道德建設的高度重視;同時,從年初的《甘柴劣火》引發「洗稿」討論到歲末對《南方周末》「不寒而慄的愛情」報導的爭議,2019年傳媒倫理熱點事件頻出、引發熱烈討論。
  • 克隆寵物之爭④:犧牲試驗動物?威脅人類安全?
    2019年7月,浙江溫州黃先生的克隆貓「大蒜」出生。2018年12月,上海張女士的克隆犬「妮妮」出生。2018年8月,北京王先生的克隆犬「轉轉」出生。寵物,正在中國家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018年,中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708億元,比2017年增長了20.5%,中國養寵人群多達5648萬人。寵物克隆訂單激增,業務量2000萬「2018年我們公司,寵物克隆的訂單全年不到20單。今年,2019年3月份到6月份,就已經有20單了。
  • 克隆技術的發展及倫理討論
    雖然克隆技術可以為人類奉獻極大的好處,無論是醫療行業還是生物等領域,但是涉及到人類生命的問題上就會引起社會大量的倫理爭議。科學技術發展是必然的,在此背景下,進行克隆技術對於社會倫理的思考,反思與考慮克隆技術如何科學合理為人們帶來啟示是十分重要的。
  • 38萬克隆寵物狗,且慢流行
    網絡配圖為復原愛寵而花重金克隆,看似不可思議,但有人卻義無反顧。據紅星新聞報導,近日,家住杭州的薈薈花費38萬元克隆已故寵物狗,引發不少質疑。有人認為,「克隆了肉體,能克隆靈魂嗎?」「有這麼多錢為什麼不去幫助貧困兒童」。
  • 克隆就能讓逝去的寵物回家?
    寵物主人對此的形容是,這是「買得到的親情」。  《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數量達到9915萬隻,比2018年增長18.5%。而寵物大多被當成家庭的一員,如果寵物因意外去世或患病早逝,寵物主人當然會無限思念。只要經濟條件許可,以克隆的方式讓寵物復活,在許多養寵物者看來是物有所值。
  • 複製人你到底是誰?倫理尷尬面對科技挑戰(圖)
    當我們站在公元2003年的歷史坐標上,面對著複製人、人造子宮、晶片植入等生物醫學技術成果的衝擊,人類的社會倫理、道德、法律卻遭遇著前所未有的尷尬與困惑。  ——複製人:我到底是誰?  1997年2月22日世界上第一頭用體細胞克隆的綿羊「多利」在英國誕生。這一事件令全世界矚目。此後,科學家們又先後克隆出牛、老鼠、山羊、豬、兔子和貓等6種動物。
  • 20年前的今天人類成功克隆猴,複製人引發倫理擔憂
    研究中心的傑拉德·斯卡騰博士說這些克隆猴將用於人類糖尿病和帕金森氏病的研究,「由於它們的基因完全一樣,因此對藥物的反應也將一樣,這將大大簡化實驗過程。」猴子與人類確實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在物種分類上,猴子與人類同屬靈長類。此前,克隆界一直認為,克隆靈長類動物胚胎幹細胞在技術上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障礙。
  • 無邊界的寵物克隆
    消沉了一段時間後,他選擇用克隆方式讓它「回來」。  2017年起,為李敏提供克隆服務的公司,已有40多位客戶用克隆這種方式「迎回」了他們的寵物。寵物主人對此形容道,這是「買得到的親情」。  克隆儘管不是什麼新詞,但是近年來有關克隆的各種爭議不斷。克隆寵物的相關新聞更是引來公眾關注。
  • 專家:克隆動物商業化舉步維艱 倫理爭議不斷費用高昂
    世界上第一隻克隆哺乳動物多利羊於1996年誕生於蘇格蘭更加證明克隆的意義,高級生命無需兩性生殖細胞交換基因也可繁衍後代。今天,克隆動物的意義和市場價值在於,可能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動物性食品和產品,複製瀕危的動物物種,保存和傳播動物物種資源。
  • 克隆寵物犬:爭議相隨 DNA一樣卻無法複製靈魂
    DNA一樣,可「無法複製靈魂」克隆寵物犬:爭議相隨王亦清(化名)手託著新兜兜對兜兜說:「你看看這是誰呀?」圖片由王亦清提供真正啟動克隆程序之後,寵物狗「兜兜」的主人王亦清感覺有些「焦慮」。不管聽了多少遍克隆羊多莉的故事,當真正把克隆出來的幼小、綿軟的「新兜兜」託在手心時,王亦清還是有些不知所措。
  • 38萬,克隆一隻寵物
    38 萬,克隆一隻狗和大多數在寵物即將離世之際克隆的寵物主不同,王亦清在愛犬「兜兜」還活著的時候克隆了它。兜兜並非名貴犬種,是只毛色灰褐色的雪納瑞。從兜兜一歲開始,王亦清像家人一樣陪伴了14年。他很早就對韓國秀巖(Sooam)公司克隆犬有所耳聞,但顧及費用和繁瑣的出國流程,一直沒有下定決心。
  • 【生活中的民法典】「複製人」可成為人類繁衍的一種合法方式嗎?
    >迅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科學界和社會上引起較大爭議,有人認為對人類有益,是科學技術的進步,有人認為嚴重違背科學研究規律和倫理道德,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不得危害人體健康,不得違背倫理道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
  • 「生活中的民法典」「複製人」可成為人類繁衍的一種合法方式嗎?
    近年來,複製人已經不是科幻小說裡的夢想。1996年,體細胞克隆羊「多利」出世後,克隆技術迅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科學界和社會上引起較大爭議,有人認為對人類有益,是科學技術的進步,有人認為嚴重違背科學研究規律和倫理道德。
  • 【生活中的民法典·e問e答】「複製人」可成為人類繁衍的一種合法...
    1996年,體細胞克隆羊「多利」出世後,克隆技術迅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科學界和社會上引起較大爭議,有人認為對人類有益,是科學技術的進步,有人認為嚴重違背科學研究規律和倫理道德。伴隨著與人類生物最為相近的靈長類動物陸續被克隆成功,有人相信總有一天,科學家會用人類的一個細胞複製出與提供細胞者一模一樣的人來。
  • ...堅決反對有違科學精神和倫理道德的所謂科學研究與生物技術應用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陳芳、張泉)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27日發表聲明,堅決反對有違科學精神和倫理道德的所謂科學研究與生物技術應用。中國政府分別於2003年和2015年出臺了《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為基因編輯技術等的應用明確了基本準則,為開展相關生物技術研究與應用提供了根本遵循,這得到了中國科技界一致共識。
  • 複製人為何一直沒有出現?是傳統倫理阻礙,還是潘多拉魔盒的可怕
    克隆實質上就是無性繁殖,聽起來是一項很高超的科學技術,但其實我們的身體裡就有無數克隆成品。我們都知道人類是由一個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受精卵細胞經過無數次分裂和分化,才形成一個個體,這個過程其實就是細胞的克隆過程,經過無性繁殖產生遺傳信息相同的幾個細胞。所以克隆並不只在實驗室裡出現,與我們的生活也是密切相關的。那麼你有沒有曾經幻想過出現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在某些時候可以代替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