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器官移植不符法律及倫理學原則不準開展

2020-11-3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27日電 中國衛生部今天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新規將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規定明確提出:對不符合法律、法規和醫學倫理學原則的,不得開展人體器官移植。

  《規定》指出,醫療機構開展人體器官移植,必須嚴格遵守《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範、常規,嚴格遵守醫學和倫理學原則,嚴格根據患者病情、可選擇的治療方案、患者經濟承受能力等因素綜合判斷治療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療,嚴格掌握人體器官移植的適應症。

相關焦點

  • 光明日報:在法律和倫理框架下開展器官移植
    原標題:在法律和倫理框架下開展器官移植 8月18日至23日,第26屆國際器官移植大會暨國際器官移植協會(TTS)成立50周年紀念大會在香港召開。紀念大會舉辦了「中國器官移植的新時代——中國專場」會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改革發展取得的成就。 器官移植是人類醫學發展的巨大成就,挽救了無數終末期疾病患者的生命。
  • 器官移植須倫理委員會同意
    衛生部公布人體器官移植管理暫行規定7月1日起施行———  本報訊衛生部昨天公布的《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暫行規定》中明確,醫院不得擅自開展器官移植手術;器官移植先經過倫理委員會討論;器官捐贈者有權事先變卦;我國嚴禁人體器官買賣行為。該《規定》將於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 人體器官移植的倫理促進意義
    楊耕身  衛生部近日發布《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暫行規定》。新規將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規定提出:對不符合法律法規和醫學倫理學原則的,不得開展器官移植。醫療機構每例次人體器官移植前,必須將人體器官移植病例提交本醫療機構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與倫理委員會進行充分討論,並說明人體器官來源合法性及配型情況,經同意後方可為患者實施器官移植,等等。  人體器官移植倫理委員會這個機構名稱悄然地出現在一部法律當中,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同時也表明,在立法化解器官移植與傳統倫理的衝突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衛生部:謹慎對待活體器官移植 實行從緊管理原則
    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介紹基本情況  (中國網 趙娜/攝影)    2008年4月11日(星期五)上午,衛生部在五樓新聞發布廳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此次例行發布會主題為衛生部要求各地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貫徹實施有關工作。發布會還公布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聞發言人名單及新聞發布工作機構電話,並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進行現場直播。
  • 衛生部:考慮給器官捐獻者人道救助經濟補償
    據悉,中國器官捐獻信息管理系統和已上線試運行的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將形成覆蓋全國的兩套並行網絡。器官捐獻協調員從捐獻信息系統發現潛在捐獻者,並協調完成相關法律工作。器官分配將遵從3大原則據介紹,我國目前正在衛生部的主導下,建立人體捐獻器官的分配系統。它將主要以三個原則為基礎。第一是病情原則,會做專業的器官評分。
  • 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八原則 腦死亡患者可器官移植
    首部《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將出臺 確立八項原則———  本報訊 在昨天舉行的第六屆國際臨床肝臟移植研討會上,衛生部官員透露,我國首部《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現正面向社會徵求意見,隨後將上報國家相關部門。據了解,即將出臺的《條例》中首次規定,腦死亡患者可以進行器官移植手術。
  • 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器官移植法治化刻不容緩
    曾在衛生部任職副部長的全國政協委員黃潔夫,每年兩會上所談最多的都是器官移植這個話題。中國的器官移植一直都在爭議中前行,死囚器官曾經是這個行業的一個死結。由於這種難以公開透明的器官來源也導致器官移植市場混亂,非法器官買賣屢禁不止。
  • 專家:器官移植應有更詳盡操作規則
    即使活體器官捐獻者身體允許,但法律規定了活體捐贈者的範圍,如不在此範圍,就算作違法,醫院也不得實行手術。判斷是否符合捐獻條件,則是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的職責。  石炳毅表示,所有的器官移植都要經過倫理委員會的審查,不在法律規定範圍內的器官捐獻者,在未進入倫理委員會審查之前就已經被刷掉。以蘇丹為例。
  • 我國器官移植體系被指無分配原則 買賣亂象不止
    去年4月,全國160多家擁有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開始試點「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這個系統是衛生部為規範器官移植建設的八大系統之一。在此之前,中國紅十字會在衛生部的委託下,開始在16省市試點器官捐獻體系。長期以來,器官捐獻與移植在中國還屬「冷門」。
  • 衛生部駁斥「中國隨意取死刑犯器官移植」謬論
    關於「惠民醫院」  針對有境外媒體蓄意編造「中國從執行死刑的犯人身上隨意取出器官進行移植」的說法,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昨天在衛生部新聞發布會上給予了駁斥。他表示,從實際情況看,死刑罪犯的器官利用是極個別的,而且都是經過當事人自願捐贈的。這種不實的報導,是惡意詆毀中國的司法制度,欺騙群眾,是別有用心的。  目前,我國在器官移植髮展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規範性的監管力度不夠,所以衛生部出臺了《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暫行規定》。這項技術規範對於醫療機構開展這項技術有明確的規定,對於各級衛生部門監管這項技術的開展,也有了明確的要求。
  • 器官移植的法制和倫理建設
    2006年11月14日,在廣州召開的衛生部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擴大會議暨全國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峰會上,一份有關人體器官移植的公開聲明,引起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這份聲明呼籲中國醫務工作者嚴格遵守醫學準則和倫理原則開展人體器官移植工作,恪守職業道德,尊重人的生命尊嚴,堅決抵制各種形式的人體器官買賣活動。該聲明發出後,迅速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機構的高度評價:「中國在器官移植領域開始與國際接軌,具有裡程碑意義!」  器官移植是20世紀生物醫學工程領域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是近代醫學偉大的成就之一。
  • 衛生部副部長談器官移植 提出兩種死亡判斷標準
    衛生部副部長談器官移植 提出兩種死亡判斷標準《人體器官移植管理條例》(討論稿)已準備在全國範圍內進一步徵詢意見,衛生部黃潔夫副部長今天在長沙湘雅三醫院詳細介紹了即將面世的《條例》。《條例》如果通過,我國將實行心跳停止、腦死亡兩種標準並存,兩種自主選擇的方針。我國器官移植髮展有望走上一個新臺階。
  • 衛生部副部長:死囚是我國器官移植主要來源
    死囚是器官移植主要來源 供應量不足需求的百分之一 衛生部副部長表示——器官移植條例年內完成修改本報訊(記者王永生)《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年內完成修改昨日,在全國政協小組討論會上,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表示,在衛生部和紅十字會組織下,我國即將建立器官移植應對系統,增加器官移植的分配公信力和執法力度。黃潔夫說,器官緊缺是我國器官移植髮展的瓶頸。由於缺乏公民自願捐獻,死囚器官成了器官移植的主要來源。
  • "沒有規矩"道德倫理難容 器官移植立法迫在眉睫
    第二天就給六個病人實施移植手術,第三天、第四天,六個瀕死的人都活了。一個姑娘的臟器救活了六個人。我後來又去看那個姑娘,她躺在病床上,在燈光的照射下,臉上泛著光,似乎還在微笑。」  我國器官移植技術的開展較國外晚,但進展很快。而在立法領域,我國還遠遠落後於世界發達國家。
  • 王海波:建立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新體系
    2006年,負責器官捐獻和移植工作的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對移植界[即從事器官捐獻和移植工作的專業人士]公開指出,中國不應繼續依賴死囚器官,現在是時候向前邁進,發展符合倫理的、可持續的器官捐獻體系。中國國務院於2007年通過了《人體器官移植條例》。《條例》對發展國家器官移植體系來滿足中國人民對器官移植的需求至關重要。
  • 器官移植費用高昂讓患者望而卻步
    自2010年起,我國開展公民自願捐獻器官試點,當年公民自願捐獻數量僅34例,移植器官總數88例;到2015年實現了從依賴司法渠道到公民自願捐獻的順利轉型,公民自願捐獻器官人數6年間增長120倍。此外,百萬人口器官捐獻率從2010年0.03%上升到2015年2.03%,提高了67倍。
  • 專家提出活體器官移植和捐贈原則
    專家提出活體器官移植和捐贈原則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中新社麗江九月三日電(記者曾利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袁勁
  • 2019醫學倫理學案例分析:器官移植
    2019醫學倫理學案例分析:器官移植 例題:目前我國器官移植最突出的問題是供體來源。在一次學術討論會上、一位學者提出建議:鑑於目前我國計劃生育中有大月份引產的胎兒,與其讓他(她)自然死亡,不如留做器官移植(特別是腎移植)的供體;有的學者指出此舉不人道,應持慎重態度。於是,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那麼,你的看法?
  • 衛生部副部長:目前用腦死亡者器官進行移植非法
    中新網11月16日電 據信息時報報導,11月3日,在醫生告知陳桂馨腦死亡時,番禺王傑豪三姐弟開始了捐贈媽媽的器官之旅。國家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指出,目前使用腦死亡者的器官進行移植屬非法行為。  國家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前日在廣州出席《全國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峰會》表示,腦死亡是科學的進步,已有89個國家和地區對腦死亡做了立法。衛生部起草完成了腦死亡標準,但立法工作還有待於全國人大決議。昨日黃潔夫進一步指出,中國尚未對腦死亡進行立法,目前使用腦死亡者的器官進行移植屬非法行為。  至今為止,全國已有24位腦死亡患者捐贈了106個器官,救助了100例患者。
  • 陽光下的器官移植費用應納入大病醫保
    點擊查看 日前,梵蒂岡教皇科學院舉辦了「反對器官販賣全球峰會」,中國應邀參加,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席、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作為中方代表,用數據和事實說話,介紹了中國器官移植情況。器官捐獻能讓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獲得新生,讓逝者的生命得以存續。